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36|回复: 63

韵部原理

[复制链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7-16 11: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韵部原理
恢复高考后,进大学真想读点书,可是学校图书馆空荡荡的,连小说都被红卫兵扫荡一空,只剩下一批无人要的拼音类的书籍。有总比没有好,于是我把这些书籍全看了一遍,对中国清末到解放后的注音拼音历史了解得较为具体。
中国诗词协会公布的“中华新韵”,我一看就感到有悖于前辈们的研究,因此写过一个帖子进行详尽的批评,后来教育部公布了“中华通韵”,我把我的旧帖子重新发出,对照比较,居然一点不差。
我曾说拼音字母表其实就是韵部,我写作诗词,就用它。此说曾引起一片起哄。
其实我知道我是对的,但如何说清楚,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年过七十,到了悟道的时候。许多当年说不清道不明的道理,有时真像佛教说的顿悟,恍然之间就明白了。
因此今天我来说说韵部原理。
简单扼要的说,韵部就是由口型与鼻腔发音形成的。
口型就是a o e i u ü六个元音,鼻腔就是n ng两个前后鼻音。
说起来韵部原理就这么简单。
因此单独的六个元音是单独的韵部,它们由于口型的大小,发出的音是不一样的,所以是不能合并的。平水韵中却有合并的现象,情有可原,古人哪有今人科学?可是“中华新韵”却受平水韵的影响,也有元音合并的情况,如(二)、波 oeuo;(十二)、齐 ierü。这就不科学了。
这些原理需要说明的是:
1、只管口型,不管舌面。如eê读出来音确实有些不同,但它们的口形不变,只是舌面的变化,因此拼音字母表把ê并在e中是正确的。
(-i)(零韵母)用于zcszhchshr之后,但口型与i一致,只是舌尖位置的变化。如果要这样去细究,则jqx也要分出来,因为它们的舌面发生了变化,zcs、与zhchshr的舌尖变化也仍有不同,若这样分,那就有zcszhchshrjqxbpmfdtnli要分为四组才行,岂不是i全受声母干扰,声母韵母还怎么泾渭分明呢?
所以可得一个结论,韵部只与口型有关,与舌面舌尖变化无关。
2er,它比较特殊,它是e与鼻音的结合发出的音,所以另列。中华新韵(十二)、齐 ierü ,把它与i合并,令人啼笑皆非。
3、i、u、ü放在韵母的前头,叫韵头(介母)。称它为介母是因为它介于声母与主韵母之间。有一种拼音方法是先把声母与介母相拼,然后把读出的音与主韵母拼,因此这个介母相当于次声母,所以叫介母。作为介母,位置次要,所以它们所属的字归入它后面主韵母的类属。于是拼音字母表的六个元音排列成a o e为直行,i、u、ü为横行,非常科学。
4、由六个元音(介母除外)与两个鼻音去组合,可得出其他的韵部:
aieiaoouanenangengong
5、这些韵部在拼音韵母表上便组成上头横三,左面十二,这十五个加上er便是十六部了。这就是我说过的韵母表便是韵部表的意思。我这种形成于70年代的观点没有错误。
6oe,虽然口型皆圆,但圆的程度与大小不同,所以韵部不能合并。中华新韵(二)、波 oeuo ,便是把oe,合为一部。
uü虽然口型皆小,但uü口型大小与形状不同,不能合为一部。平水韵则合为一部。iü音虽近,口型大不一样,中华新韵(十二)、齐 ierü ,把iü合为一部是错误的。
7、韵部是按口型与鼻音组成的,与字数无关,不能因字数少而简单粗暴的合并韵部。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6 11: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附     我谈中华新韵
平水韵是从南北朝一直传承下来的,根深叶茂。今天我们说的新韵源头在于五代,经契丹(辽)金,定型于元,中原音韵是其经籍。要说,平水韵才是真正的汉语,现代当代则南方方言是其正宗,汉人五次大南下,古代汉语都保存在南方。所以广东人提出要以广东话为普通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广东话也并不是真正的古汉语,中多百越杂烩,倒是客家话近之。中原音韵则多夷狄音,弄得入声都丢了。因此今天的普通话是华语而非汉语。但语言是发展的,普通话是大势所趋,中华新韵也就成为必然的。
首先,我对中华新韵持肯定态度。诗不光要可看更要能读能吟,可惜平水韵只可看不可读,用它写诗,许多诗读出来或缺韵律或韵味错。要读出来不产生矛盾,用韵时就得暗暗参照新韵,于是许多韵字不能做押韵用,再加上韵部太多,邻韵通用的矛盾,还有很多近似化石的字,这样每部能用做韵字的减少了很多。为了解决用字少的问题,明代人便在用平水韵时开始大量邻韵通用,打破了只限于孤雁出群与孤雁入群的规定,实际上已向新韵套近乎了。还有,格律诗是讲究平仄的,而我们现在读诗又只能用普通话来读,方言土语读诗显得不伦不类和滑稽,因此平水韵写的诗常出现读出来平仄不当的情况。今年是长征80周年,电视中听念“乌蒙磅礴走泥丸”,礴在入声十药或入声三觉,因此它“平平平仄仄平平”,可用普通话读,却成了“平平平平仄平平”,哪里像格律诗呀。古人近人的诗你能用时代因素来解释,今人写的你若说我用的是平水韵,那我只要说“那您用平水韵读给我听。”你非哑火不可,因为有的字你读不来,就是教音韵的老先生也未必读得来,得去翻《中华大字典》,碰到入声字,你在普通话中夾杂着念它,那你可能在扮演丑角了。所以今人写诗,写时应用今音,读时也应用今音,这是必须的,抱着平水韵写诗不放的人是老古董。那么是不是平水韵要葬到棺材里去呢?不,在研究古诗中,不能用今韵去研究古音韵,平水韵是无法代替的,它是重要的工具之一。
一、韵部划分的标准——同身同韵
韵部划分用《汉语拼音》注音,韵母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
韵头后面的元音部分是韵母发音的主部,如ua中的a、ei中的e、iou中的o,称为韵腹。
韵头(介母)有i、u、ü。
有的韵母没有韵头,只有韵身。有i、u、ü、a、e、o。
有韵头、韵腹的,韵腹为主体,有a、e、o。
有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的,仍然韵腹为主体,有a、e、o。
同身同韵的标准是科学的,韵腹最重要,因此a、e、o三个元音是主要的元音。
二、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的具体情况
1.只有韵身的:i、u、ü、a、e、o、(-i)(零韵母)。
2.有韵头、韵腹的:ia、ua、uo、ie、üe
3.有韵腹、韵尾的:
①ai、ei、ou
②ao
③an、en、
④ang、eng、ong
⑤er
4.有韵头、韵腹、韵尾的:
①uai、ui(uei)、iu(iou);
②iao;
③ian、uan、üan;
④in(ien)、un(uen)、ün(üen);
⑤iang、uang、ing(ieng)、iong。
三、按照同身同韵标准应划分的韵部
1、i 、(-i)(零韵母);
2、u;
3、ü:
4、a、ia、ua;
5、e、ie、üe;
6、o、uo;
7、ai、uai;
8、ei、ui(uei);
9、ou、iu(iou);
10、ao、iao;
11、an、ian、uan、üan;
12、en、in(ien)、un(uen)、ün(üen);
13、ang、iang、uang;
14、eng、ing(ieng);
15、ong、iong;
16、er。
四、中华新韵的韵部
(一)、麻 a,ia,ua
(二)、波 o,e,uo
(三)、皆 ie,üe
(四)、开 ai,uai
(五)、微 ei,ui
(六)、豪 ao,iao
(七)、尤 ou,iu
(八)、寒 an,ian,uan,üan
(九)、文 en,in,un,ün
(十)、唐 ang,iang,uang
(十一)、庚 eng,ing,ong,iong
(十二)、齐 i,er,ü
(十三)、支(-i)(零韵母)
(十四)、姑 u

五、与新韵比较
1、e,新韵与o、uo合并为“二波”。
“e与o在汉语拼音中发音的区别,是依赖于声母的,当其与b、p、m、f相拚时,发o音,与其它声母相拚时,发e音。它两个其实是一个韵母,只是与不同的声母相拚时,才造成了读音的微小差别。《平水韵》同归五歌,《十三辙》同入ʻ梭波ʼ,说明古时差别更小。《注音字母》中用ㄛ、ㄜ表示,采用两个形近的字母,正是反映了读音的实际情况。因此,把e、o归入同一韵部,是在实际发音上是不违反ʻ同身同韵ʼ的标准的。”
这个说法近似谬论。如果e与b、p、m、f相拚时,发o音,与其它声母相拚时,发e音。那么字典里能找到的me=mo、lo=le、yo=ye。那这种字典还有什么用?我们承认,声母与韵母并不是随意组合的,有的无法拼,有的会发生一些变化,有的与别的韵母相近而难分,但不能因此否认e、o作为元音的存在,若音一样,何必写出两个字母?何况字典中m、l、y可分别与它们拼,方言中能拼用的声母就更多了。其实e、o的区别很大,o的口型是圆的,你用圆形口型发发e看,行么?我以为a e o作为主要元音是有道理的,那就是口型的张合很不一样。如果把e、o当一回事,那么主要元音就只是a、o了,那为什么eng、ong又另外列出来呢?所以e不应该与o混在一起。
2、ong(ueng)iong,(üeng)与eng,ing(ieng)合并为“十一庚”。
“韵母ong的使用,只是《汉语拼音方案》的特殊处理。从音韵学角度上讲,ong、iong 的韵腹都不是o,而是e,即应为ueng、ǖeng,其韵身都是eng。《汉语拼音方案》中还有一个韵母ueng,与ong同音,可见ong与ueng是等效的。在《注音字母》中,ong、iong即为ㄨㄥ、ㄩㄥ。介母不同,韵母同为ㄥ,其与eng同身同韵的状况,更是一目了然。《平水韵》分为一东二冬八庚九青十蒸,至《十三辙》统归中东,反映出古人已经认识到它们可以是同韵的。”
既然应为ueng、ǖeng,何必增加ong呢?ong、iong字数众多,不是你一句“理应”就能解决得了的,何况从实际读音来看,dong-deng、gong-geng、hong-heng、kong-keng、long-leng、nong-neng、song-seng、tong-teng、yong-ying、zhong-zheng、zong-zeng;jiong-jing、qiong-qing、xiong-xing,它们会“同身同韵的状况,更是一目了然”么?由于把e、o混为一谈,所以中华新韵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假如端正了这点,那么《平水韵》一东二冬与八庚不通韵倒是正确的,它们倒是遵循了“同身同韵”的原则,e与o不同身,所以它们不能通韵。因此ong、eng还是分为两个韵部为好。
3、三皆:ie,üe
“我们所说的ʻ同身同韵ʼ的标准,是以字的实际读音为依据的。《汉语拼音方案》为了简便,对个别字母的使用做了调整。比如,ie、ue中的e实际应是ê,即《注音字母》中的ㄝ,为了简便,以e代之。注音时是简便了,划韵时却增加了一层假面具。必须抛开假面具,按照其实际读音划韵。因此ie、ue不应与e同韵,而应自成一韵。《平水韵》中,此二韵杂于九佳六麻,《十三辙》始辟ʻ乜斜ʼ,反映出读音的发展分化状况。”
既然“ie、ue中的e实际应是ê,”何必“以e代之”,“增加了一层假面具”,结果写是一回事,拼是另一回事,倒是与英语攀亲了。这真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从发音来看,由于受介母i和u的口型挤压的影响,e会发生一些变化,但变化并不大,仍可看做ie、ue、e“同身同韵”,所以他们三个一家亲,不必鸠占鹊巢,惹是生非。
4、er与i,ü合并为“十二齐”。同样根据“同身同韵”,e无论如何也不会与i,ü“同身”,而且读音也太远了,强扭的瓜不长瓜呀。若论“同身同韵”,er与e才是兄弟,读音相近,只是舌尖位置不同而音有些变化。
5、(-i)(零韵母)另列为“十三支”。虽说零韵母,但毕竟有音,其音与i相近,我们这些凡人是区分不出(-i)与i有多大区别,不能因为声母要求的舌尖位置而否认i音的存在,因此i、(-i)是一个韵部,而且事实上大家在诗作中二者是不分家的。
6、ian,üan。如果按“我们所说的ʻ同身同韵ʼ的标准,是以字的实际读音为依据的”,其实这两个家伙倒真应该另作一个韵部,它们读出的音与an差别也太大啦,读出来都不似押韵了。
7、上声与去声。平水韵上声去声入声是分家的,词中有的仄声可通用,那也得根据词牌,并非一律如此,诗中赋中还有平仄混押的呢。作为格律诗的押韵,上声与去声相差太远,读出的音长度很不一样,当做押韵读时有混押的感觉,因此还是分开为好。阴平阳平虽然声调也不同,但起码读音的长度是一样的。
8、不因字数而合并。er如果按韵腹韵尾来分,则不能与e、ie、üe在一起,因为这三个没有韵尾。er应单独为一个韵部。有人说er部字太少,查《新华词典》er部平声字只三个,上声字七个,去声字二个,难成一部。古代有险韵一说,指的就是字很少的韵部。韵是根据音的实际存在,而不是依据字数的多少。因此设韵部不要去考虑字数关系。
个人看法,供大家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7 22: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说拼音字母表其实就是韵部,我写作诗词,就用它。此说曾引起一片起哄。
-----------------------------------------------------------
"我曾说拼音字母表其实就是韵部"。

中国现行的拼音字母表中的韵母表中的韵母,其实只是“法定韵母”,不是“自然韵母".

所谓的“法定韵母”是为了拼读方便而用法律形式强制确定的韵母,不是真正的韵母,真正的韵母是自然韵母。

比如o,可以拆分成we,因此它不是真正的韵母,它只是法定韵母。

所谓的“自然韵母”是指无法再进行拼读拆分的韵母。

以前我都讲过,你们原来都没有认真看过。

点评

你说的自然韵母当然存在,但那是各种方言土语。韵部是不可能是自然的,它必定是人为制定的。不人为制定,哪来的“部”?你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18 08: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7 22: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零韵母”只有z、c、s、r

zh、ch、sh其实不是零韵母。很多人其实都搞错。

zh、ch、sh的实质是所谓的“整读拼写”。它们都是和r相拼发出的音。

点评

zh、ch、sh其实不是零韵母。很多人其实都搞错。 --------对。起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韵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4 1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8 08: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7-17 22:18
我曾说拼音字母表其实就是韵部,我写作诗词,就用它。此说曾引起一片起哄。
----------------------------- ...

你说的自然韵母当然存在,但那是各种方言土语。韵部是不可能是自然的,它必定是人为制定的。不人为制定,哪来的“部”?你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

点评

我所说的自然韵母是基于汉语普通话产生的自然韵母。它具备唯一性,不会多也不会少。 一个自然韵母就是一个韵部。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劳永逸,永远不会再起争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18 09: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8 08: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一个朝代的韵部不是集人力制成的?切韵便是归纳分类的,唐韵广韵平水韵无不如此。自然韵部以前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永远不会有。但自然韵母却永远存在。
法定的韵母经过法定便成了真正的韵母。你现在说普通话,你的普通话怎样把它记下音来,还不就是靠法定的韵母,你用自然韵母去试试?
你的佛教经义又哪里是本源的?也是经过无数人的集中删改修订。它也成了法定的。
最简单的经义其实就是:无中生有,有归于无。八字真经而已。那么法定的韵部也十分切合这八字真经。人本是无声动物,由于喉咙的摩擦产生了简单的声音,长期的交流,声音复杂起来,慢慢便是人类的语言,这就是无中生有。复杂的语言便须归纳,使它更加流通,于是声律格律节奏重音轻音声调都有了规定,韵部便产生了。当社会出现大动荡,切韵唐韵广韵便归于无,然后产生了新的韵部《中原音韵》。元朝灭,现有的韵部有归于无,又产生了新的韵部,明灭,清朝便把已经远远脱离实际的平水韵扶上马,这个“法定”害死了人,至今流毒不尽,现在该到它“有归于无”了,于是拼音又“从无到有”,新的韵部自然而然产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8 09: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1-7-18 08:33
你说的自然韵母当然存在,但那是各种方言土语。韵部是不可能是自然的,它必定是人为制定的。不人为制定, ...

我所说的自然韵母是基于汉语普通话产生的自然韵母。它具备唯一性,不会多也不会少。

一个自然韵母就是一个韵部。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劳永逸,永远不会再起争执。



点评

一个自然韵母就是一个韵部。----那恐怕300个韵部都不止,韵部多字数少,险韵太多,无法写诗的。本想自然,反受束缚。天下事难则易,易则难,不能随心所欲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2 16: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8 09: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啊  a ia ua   二喔 o uo    三鹅  e ie üe    四衣  i (-i)   五乌 u   六迂 ü   七哀  ai uai   八欸  ei ui    九熬   ao iao   十欧  ou iu

十一安  an ian uan üan  十二恩  en in un ün   十三昂   ang iang uang   十四英eng ing    十五雍ong iong    附:儿er
---------------------------
《中华通韵》的问题在于二喔,六迂。不是自然韵母。还有四衣,把z c s zh   ch sh  r全部归入了这个韵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8 09: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现在把汉语拼音的称谓改为了汉语音标。

这是历史的倒退。

汉语拼音是全世界独有的,有声母,韵母,有四声。

只有你所说的零韵母没有韵母。

为了迁就零韵母就把汉语拼音改为了汉语音标。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都改了,不知刚老注意过没有?

《中华通韵》便引入了这个新“成果”,-i就是。
丧失了民族自信与民族自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2 16: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7-18 09:15
我所说的自然韵母是基于汉语普通话产生的自然韵母。它具备唯一性,不会多也不会少。

一个自然韵母就是一 ...

一个自然韵母就是一个韵部。----那恐怕300个韵部都不止,韵部多字数少,险韵太多,无法写诗的。本想自然,反受束缚。天下事难则易,易则难,不能随心所欲的。

点评

自然韵母只有十八个,另外一帖已经列举出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2 19: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22 19: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1-7-22 16:39
一个自然韵母就是一个韵部。----那恐怕300个韵部都不止,韵部多字数少,险韵太多,无法写诗的。本想自然 ...

自然韵母只有十八个,另外一帖已经列举出来了。

点评

你在大学学的肯定不是汉语专业,理工科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09: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21-7-23 09: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7-22 19:33
自然韵母只有十八个,另外一帖已经列举出来了。

你在大学学的肯定不是汉语专业,理工科么?

点评

如观肯定不是汉语专业,所以他的许多不合汉语原理的议论,我都很理解,一般不回帖的。自然韵母不是指元音,所以基本韵母应该有上百个,加上四声,总数不少于三百,比普通话的韵母要多出数十倍才符合事实。估计如观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12:51
什么是韵母,你可以来说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09:47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23 09: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21-7-23 09:41
你在大学学的肯定不是汉语专业,理工科么?

什么是韵母,你可以来说说。

点评

我说得很清楚呀。元音与鼻音表示发音部位,元音、元音之间和元音与鼻音之间的组合,便是韵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17:12
呵呵,教育部那《中华通韵》根本不是汉语音韵学专家的手笔,肯定是搞原子弹的人写的,天马行空。 韵,得两解。一是字面上,我们看到的文字符号。二是字音上,就是我们发出的声音。能不能通韵,一般人从符号上看不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1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21-7-23 10: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锦绣云溪 于 2021-7-23 10:15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21-7-23 09:47
什么是韵母,你可以来说说。

呵呵,教育部那《中华通韵》根本不是汉语音韵学专家的手笔,肯定是搞原子弹的人写的,天马行空。

韵,得两解。一是字面上,我们看到的文字符号。二是字音上,就是我们发出的声音。能不能通韵,一般人从符号上看不出来,老是扣着汉语拼音在那瞅。所以,传说列宁流放西伯利亚,借机学习阴文,放逐回来,等于没学,还落一身的语病。

因为字面上的韵某一符号,是音位的合并,往小的说,其实发音千差万别。同样是“e”,放在z/c/s后面,如se、ze、ce,和放在g/k/h后面,如ge、ke、he,小处说根本都不一样,大处说就是相同,所以归为一个。为什么?

字音上的韵,内行人靠听出来,发音正确与否,全凭耳朵。能不能通韵,能听出来。反映在字面上,就是它们的发音譬如刚刚说的“a、o、e”相近,相近的很有些,大舌头根本就分不清。这就是说,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即符号识别与韵部读音,相近的韵它们都可以通韵。编写《中华通韵》的根本就不懂,只会放卫星,理科的。

点评

分韵部要依靠自然韵母。 复韵母不能构成划分韵部的依据。 现行的汉语拼音韵母表中的单韵母也不全是自然韵母,如o,它的实质是u与e相拼而成的。 所以,所有的o应全部归入e部。 自然韵母是无法再进行拼读拆分的韵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10:23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23 10: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21-7-23 10:13
呵呵,教育部那《中华通韵》根本不是汉语音韵学专家的手笔,肯定是搞原子弹的人写的,天马行空。

韵,得 ...

分韵部要依靠自然韵母。
复韵母不能构成划分韵部的依据。

现行的汉语拼音韵母表中的单韵母也不全是自然韵母,如o,它的实质是u与e相拼而成的。

所以,所有的o应全部归入e部。

自然韵母是无法再进行拼读拆分的韵母。如观找出了十八个。在另一帖显示。











点评

复韵母并不等于不是自然发音,其实,所有发音韵母都是自然的, 尚未见有机械发音被采用。这仅仅是发音方法,和自然与否无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11: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21-7-23 11: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7-23 10:23
分韵部要依靠自然韵母。
复韵母不能构成划分韵部的依据。

复韵母并不等于不是自然发音,其实,所有发音韵母都是自然的,
尚未见有机械发音被采用。这仅仅是发音方法,和自然与否无关。

点评

采用复韵母作韵部以后就会产生分岐。 比如iu,它的实质是i与ou相拼。所以iu肯定不能单独做一韵部,但是ou就可以,因为它再也无法拆分拼读。 《中华通韵》已经做的很接近了,但是我反对把o单列一个韵部,把-i归入i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11:36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23 11: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21-7-23 11:10
复韵母并不等于不是自然发音,其实,所有发音韵母都是自然的,
尚未见有机械发音被采用。这仅仅是发音方 ...

采用复韵母作韵部以后就会产生分岐。

比如iu,它的实质是i与ou相拼。所以iu肯定不能单独做一韵部,但是ou就可以,因为它再也无法拆分拼读。

《中华通韵》已经做的很接近了,但是我反对把o单列一个韵部,把-i归入i部。


点评

所谓复韵母,是你看到的符号现状, 是发音可以这样拆分它的形成, 并不是它不是自然的情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14: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3 12: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21-7-23 09:41
你在大学学的肯定不是汉语专业,理工科么?

如观肯定不是汉语专业,所以他的许多不合汉语原理的议论,我都很理解,一般不回帖的。自然韵母不是指元音,所以基本韵母应该有上百个,加上四声,总数不少于三百,比普通话的韵母要多出数十倍才符合事实。估计如观说的是自然元音吧,因为我没研究过,但从普通话的六个元音,可以估测如观说的是自然元音。但要知道,韵母不光是元音,还有鼻音。然后元音之间的搭配,元音与鼻音的搭配,再考虑四声,加起来才是完整的韵母体系。

点评

都是中国人,怎么交流起来就这么难呢? 元论元音,鼻音,只要不能再被拼读拆分就是自然韵母。 那就等上五百年,看看以后有没有人能理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13: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23 13: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7-23 13:49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21-7-23 12:51
如观肯定不是汉语专业,所以他的许多不合汉语原理的议论,我都很理解,一般不回帖的。自然韵母不是指元音 ...

都是中国人,怎么交流起来就这么难呢?

无论元音,鼻音,只要不能再被拼读拆分就是自然韵母。

那就等上五百年,看看以后有没有人能理解。

点评

是和你交流有一定的难度。人人耿直,不错。但这和探讨是两回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14: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23 14: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都是号称专业的,中文系的?

那你们每人都编一个新韵表让我看看?为什么每人都还编的不一样呢?

如观的自然十八韵是终极理论,具备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凡与之不相符的新韵表必会有缺陷。



点评

专业的与业余的,事实就是有差别。只是无法交流时便采取了沉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14:36
点错了,真只问的是题主——你在大学学的肯定不是汉语专业,理工科么? 我未看过你的“自然十八韵”,不过凭你的叙述观点来看,成立的可能性不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14: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21-7-23 14: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7-23 14:00
你们都是号称专业的,中文系的?

那你们每人都编一个新韵表让我看看?为什么每人都还编的不一样呢?

点错了,真只问的是题主——你在大学学的肯定不是汉语专业,理工科么?
我未看过你的“自然十八韵”,不过凭你的叙述观点来看,成立的可能性不大。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21-7-23 1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7-23 11:36
采用复韵母作韵部以后就会产生分岐。

比如iu,它的实质是i与ou相拼。所以iu肯定不能单独做一韵部,但是o ...

所谓复韵母,是你看到的符号现状,
是发音可以这样拆分它的形成,
并不是它不是自然的情形。

点评

如观说“比如iu,它的实质是i与ou相拼。所以iu肯定不能单独做一韵部,但是ou就可以,因为它再也无法拆分拼读。”我们的韵部复韵母根本不存在问题,因为i是介母,我说的很清楚,介母在韵部中是附属的,韵腹韵尾才是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14:32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3 14: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1-7-23 14:34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21-7-23 13:19
都是中国人,怎么交流起来就这么难呢?

无论元音,鼻音,只要不能再被拼读拆分就是自然韵母。


是和你交流有一定的难度。人耿直,不错。但这和探讨是两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3 14: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21-7-23 14:19
所谓复韵母,是你看到的符号现状,
是发音可以这样拆分它的形成,
并不是它不是自然的情形。 ...


如观说“比如iu,它的实质是i与ou相拼。所以iu肯定不能单独做一韵部,但是ou就可以,因为它再也无法拆分拼读。”我们的韵部复韵母根本不存在问题,因为i是介母,我说的很清楚,介母在韵部中是附属的,韵腹韵尾才是主要的。因此介母与“部”没有直接关系。要说自然状况,那是ou。

点评

介母在韵中是附属的,也只是人类自己的拆分,为方便认识,并不是天生发音要有那个合成过程。iu、ou,在声音中仍然可以视为最接近的音位,而且比别的所有韵母都更接近,所以是通韵。ou 也不是不能拆分,它的符号形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15: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3 14: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7-23 14:00
你们都是号称专业的,中文系的?

那你们每人都编一个新韵表让我看看?为什么每人都还编的不一样呢?

专业的与业余的,事实就是有差别。只是无法交流时便采取了沉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21-7-23 15: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1-7-23 14:32
如观说“比如iu,它的实质是i与ou相拼。所以iu肯定不能单独做一韵部,但是ou就可以,因为它再也无法拆分 ...

介母在韵中是附属的,也只是人类自己的拆分,为方便认识,并不是天生发音要有那个合成过程。iu、ou,在声音中仍然可以视为最接近的音位,而且比别的所有韵母都更接近,所以是通韵。ou 也不是不能拆分,它的符号形式就是拆分的。严格的说,复韵母它反映的是一般发音过程。

所谓韵从本质上讲,就是拖长的尾音相同或极其相近。
故进而,严格的说,韵母o/e/u/ao/ou/iu,都可以通押。

能懂上面这些话的韵理,对诗词而言编韵书都够用了,就没有用韵障碍了。
可知《中华通韵》的编撰者,连基本的韵理都不懂,简直给华夏一堆垃圾!

点评

故进而,严格的说,韵母o/e/u/ao/ou/iu,都可以通押。 --------这是非常错误的看法,也是普遍的误区。混淆了元音的作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17:02
ou 也不是不能拆分,-----恐怕不能拆分,是口型的变化,表示口型圆形由大缩小,便发出ou,并不是o与u的合成;这与i ou不同,i与ou是可拼的,所以 i 叫介母,就是因为它有一些声母的作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17:00
韵与韵部不同,韵部当然是人工拆分的。不是人为,何来韵部,因此既然要规定“部”,便得进行清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16:53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23 16: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21-7-23 14:16
点错了,真只问的是题主——你在大学学的肯定不是汉语专业,理工科么?
我未看过你的“自然十八韵”,不 ...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7-18 10:24 编辑


汉语拼音(含中华十八韵)修正方案表

一、韵母:


a   e  ai    ei    ao  ou   er    an   en   ang   eng  ong  

二、声韵双母:


i (y)  u(w)  zi(z)   ci(c ) si(s) ri(r)
(以上红字所示的拼音为《大中华自然十八韵韵部表》<如观匡定版>的韵部划分依据)

三、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表外附录:已被简化拼写步骤的双韵母与整体认读:

o=u+e
ü=i+u
ui=uei
iu=iou
ie=i+e
üe=ü+e
in=i+en
un=uen
ün=üen
ing=ieng

zhi =zhri
chi = chri
shi = shri
-----------------------------------
上图红字部分就是自然韵母,一共十八个。




点评

全外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17:04
说句不见外的话,你这不像是读出来的,倒像是表格上抠出来的! 譬如,表外附录 ü=i+u ,这都什么道理?哪有相等关系? 它们发音用汉字标注,就是衣乌鱼,鱼=衣+乌么? üe=ü+e,这样写,你真的不懂,变成了月=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16: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21-7-23 16: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句不见外的话,你这不像是读出来的,倒像是表格上抠出来的!

譬如,表外附录 ü=i+u ,这都什么道理?哪有相等关系?
它们发音用汉字标注,就是衣乌鱼,鱼=衣+乌么?

üe=ü+e,这样写,你真的不懂,变成了月=鱼+鹅,
说明你真对“也”的理解有问题!发觉你用小学生课文来的。

那表内的,我都能看糊涂你的思路,韵书也不需要给声母吧?
这网站没有懂音韵学的,没有一人能奢谈韵理,好好写诗吧!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3 16: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21-7-23 15:35
介母在韵中是附属的,也只是人类自己的拆分,为方便认识,并不是天生发音要有那个合成过程。iu、ou,在声 ...

韵与韵部不同,韵部当然是人工拆分的。不是人为,何来韵部,因此既然要规定“部”,便得进行清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3 17: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21-7-23 15:35
介母在韵中是附属的,也只是人类自己的拆分,为方便认识,并不是天生发音要有那个合成过程。iu、ou,在声 ...

ou 也不是不能拆分,-----恐怕不能拆分,是口型的变化,表示口型圆形由大缩小,便发出ou,并不是o与u的合成;这与i ou不同,i与ou是可拼的,所以 i  叫介母,就是因为它有一些声母的作用。

点评

你对分拆误解了, ou,那是两个口型,放一块是有一个滑动变化, 用你的话说“口型圆形由大缩小”,不影响分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3 17: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11: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