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温柔的风

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296

主题

7755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4
贡献
8499
金钱
11152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09: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1-7-14 09:07 编辑

去问百度、去问孙逐明,北山也可以揽起来说是北山创,反正不是我创的

律诗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E%8B%E8%AF%97/392301?fr=aladdin


还要说我自创概念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

主题

7755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4
贡献
8499
金钱
11152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09: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1-7-14 09:26 编辑

三,关于对仗的问题
     《沧浪诗话》卷五说:“有律诗彻首尾对者,少陵多此体,不可概举。有律诗彻首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如孟浩然诗:‘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轴轳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着霞色晚,疑是赤城标。’,又’水国无边际’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八句皆无对偶。”,严羽在这里讲的是特殊情况,因为就一般情况说,中两联对仗最为常见,其次是前三联对仗(这样则首句往往不入韵),彻首尾全对是相当少见的,至于彻首尾不对则更为罕见了。真正彻首尾对的律绝是不多见的。平常总是保留尾联不用对仗,这样才便于结束。《四溟诗话》说:“排律结句不宜对偶。若杜子美“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①似无归宿。”,依我看来岂但排律即以一般律绝而论,结句用对偶也令人有“似无归宿”之感。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有点儿像话还没有说完。绝句本来就是断句还容许有这种做法,至于律诗就更不合适了。杜甫的律诗尾联用对仗的虽然较多,但是往往用流水对,语意已完也就收得住了,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又如《垂白》尾联:“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都是《沧浪诗话》所谓“十四字对”和“十字对”(按:即流水对),这样绝不嫌没有归宿。另有一种情况是半对半不对,收起来更觉自然。胡鉴在《沧浪诗话》“有律诗彻首尾对者,少陵多此体,不可概举”下面注云:杜少陵“登高”一首是也。诗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自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依我看来,尾联正是半对半不对。“艰难”对“潦倒”可以算是对仗,但其余的就不好说是对仗。“繁霜鬓”应以“霜鬓”连读,不应以“繁霜”连读。《佩文韵府》在“繁霜”条下不收杜句,而在“霜鬓”条收杜句,那是很有道理的。杜甫《送何侍御归朝》有“春日垂霜鬓”,《宴王使君宅》有“泛爱容霜鬓”,可见“霜鬓”是杜甫诗中的熟语。“苦恨繁霜鬓”只是“苦恨霜鬓已繁”而不是“苦恨繁霜之鬓”,因此就不能认为是以“繁霜”与“浊酒”为对仗。这种半对半不对的句子正是适宜于作结句的,更不能算是真正彻首尾对的例子。严羽所说“少陵多此体,不可概举”的话也是夸大了的。至于彻首尾不对那只是律诗尚未成为定型的时候的种特殊情况。赵执信《声调后谱》说:“开元天宝之间,巨公大手颇尚不循沈宋之格。至中唐以后,诗赋试帖日严,古近体遂判不相入。”,这话虽说的是平仄,但是关于对仗也可以这样说。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五言律八句不对,太白浩然集有之,乃是平仄稳贴古诗也。”,杨氏的话是对的,平仄稳贴是律,但彻首尾不对则还不完全符合律诗的规格。《四溟诗话》卷四说:“江淹《贻哀常侍》曰:‘昔我别秋水,秋月丽秋天。今君客吴坂,春日媚春泉。’,子美《哭苏少监》诗曰:‘得罪台州去,时违弃硕儒。侈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此皆隔句对,亦谓之扇对格。”,我在《汉语诗律学》也讲到扇面对,举了一些例子。至于《诗词格律》和《诗词格律十讲》则因扇面对不是常见的情况所以没有讲。

      借对则是比较常见的,我认为值得提一提。《沧浪诗话》说:“有借对。孟浩然‘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太白‘水春云母碓,风扫石楠花'、少陵‘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是也。”按:借“杨”为“羊”来对“鸡”、借“楠为“男”来对“母”,这是借音;“竹叶”是酒名,借“叶”来对“花”,这是借意。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又引了“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名白日长”①,以“朱云”对“白日也是借对。《四溟诗话》卷四引沈王西屏道人诗句:“九关甲士图功日,三辅丁男习战秋”,以为“后联假对干支,妙”。我们并不提倡借对,但是必须承认古代诗人有借对的事实。像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借汉水的“汉”来对“湘”字绝不是偶合的。特别是颜色的借对更为常见。李商隐《锦瑟》:“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借“沧”为“苍”以对“蓝”。杜甫《赴青城县出成都》“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沧”对“白”也是这个道理。甚至《秋兴》第五首“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尾联前半句也用对仗,以“沧”对“青”。
      
      讲律诗必须分别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是正格,也就是近体诗的一般作法。正格很重要,特别是对初学的人来说,若不讲求正格也就无从掌握诗律。第二是变格,变格只是变通一下仍然合律,这是赵执信所谓“拗律”和“变而仍律”。赵氏虽然讲的是平仄,但是对于押韵和对仗,也可以由这个原理类推。第三是例外,不构成格律。具体说来是这样:
     1正格就平仄说:五言平仄脚、仄仄脚、平平脚的句子第一字不论,仄平脚的句子每字就论;七言平仄脚、仄仄脚、平平脚的句子一三不论,仄平脚的句子第一字不论。就押韵说:必须严格地依照平水韵;就对仗说:律诗中两联用对仗。
     2.变格就平仄说:可用各种拗救,又仄仄脚可以连用三仄收尾,如果倒数第五字用平声的话。就押韵说:可以起
句借韵;就对仗说:可以在颔联和颈联当中只用一个对仗,又可以共用三个对仗(只有尾联不对)
     3例外就平仄说:用古体诗的平仄,如“昔闻洞庭水(“昔”字仄声)、“八月湖水平”(仄平脚的律句倒数第四字不能用仄声)等等。就押韵说:用了通韵(实际上是出韵又叫落韵);就对仗说:彻首尾用对仗。

      讲诗律必须区别一般和特殊、正格和变格。如果过于强调特殊、以例外乱正规,那就简直无诗律可言。如果只讲正格、不讲变格,那又不够全面,会引起读者许多疑问。因此,我认为必须把正格和变格同时讲透,例外可以少讲,对初学者来说,甚至可以不讲,以免重点不突出,妨碍掌握格律。


(原载《光明日报·东风》,1962年8月6日;又收入《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


按:本转帖因来自于图文转换器,虽经重新编辑,但可能仍有讹误,如有疑惑或引用请核对纸质原文。
-----------------------------
回到王力理论来吗?
得,去找找王力哪里说过近体诗律可以不用对仗了
得,别忘了王力说过‘’讲诗律必须区别一般和特殊、正格和变格。如果过于强调特殊、以例外乱正规,那就简直无诗律可言。‘’,去教教孙明,去教教50童子,去教所谓格律派,顺便教教自己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7-14 09:36: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1-7-14 09:18
三,关于对仗的问题
     《沧浪诗话》卷五说:“有律诗彻首尾对者,少陵多此体,不可概举。有律诗彻首尾不 ...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有人愿意做李太白,有人愿意做许丁卯,难道让许丁卯教李太白做律诗?你不要每天以教师爷身份上来教人,自己先把自己的逻辑整顺,概念整清,否则也只能去老年诗词班忽悠。百度词条可以用,孙逐明就不能自创词条自用?这是什么逻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

主题

7755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4
贡献
8499
金钱
11152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10: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1-7-14 10:20 编辑

我具备教师爷的资质呀,副站长就恐怕连老干班都不会要了

我逻辑太清晰了,概念太明白了,老年诗词班是好忽悠的吗?你忽悠来个看

你什么都知道,就是不知道以副站长的身份去教导‘’讲诗律必须区别一般和特殊、正格和变格。如果过于强调特殊、以例外乱正规,那就简直无诗律可言。‘’

爱创创呀,北山也可以创的,缠足律不够分量,可以创北山裹脚布律的,嫌不够恶心的话也可以创北山‘靠得住’律的

我也可以帮你创的,北山牌‘靠得住’律就是古风句合律、杂言合律、三平尾合律、孤平合律、不对仗合律、不粘不对合律、邻韵合律、转韵合律、不押韵也合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7-14 10:2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1-7-14 10:11
我具备教师爷的资质呀,副站长就恐怕连老干班都不会要了

我逻辑太清晰了,概念太明白了,老年诗词班是好 ...

你什么都知道,就是不知道以副站长的身份去教导‘’讲诗律必须区别一般和特殊、正格和变格。如果过于强调特殊、以例外乱正规,那就简直无诗律可言。‘’

……
我从来不敢教人,最多切磋一下,认识可狭义!心胸要广义,千万忌以己律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

主题

7755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4
贡献
8499
金钱
11152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10: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不就是来教人了吗?

你还是教教你自己吧,还真不具备来教我的本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1

主题

8839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09
贡献
9214
金钱
13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4 10: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争格律,争平仄,争得语言过激,十分无必要。

把诗写成诗,不尚空谈。诗,写出自己,最是应该。

不当说客,我还是愿意看到“现身说法”。你自己坚持的理论,首先自己实施,拿自己的作品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7-14 12: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7-14 13:40: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青 发表于 2021-7-14 12:45
这标题“读书笔记”,总错不到哪里去。学问学问,其实深浅自知。对薄诗堂,无非争个意气。这“标题”,本是 ...

差矣,书应早读,而不是等上课时才读,这些书我早几年就贴论坛了,这两天急用才翻出来,显然难免囫囵吞枣。
  不过读总比不读好,大家都应静下心来,多读,少些意气用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7-14 13: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7-14 13: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7-14 13:4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青 发表于 2021-7-14 13:44
哦,这里头有人事纠纷么?真没注意到的,毕竟,诗者与诗者之间的一对一“恩怨”,不可能第三者都读得到。 ...


人事纠纷倒没有,观点不同而已,我也尽量就理说理,难免有过激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7-14 13: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7-14 13:53: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青 发表于 2021-7-14 13:50
学海无涯,学到老云云

——学海无涯,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此联有关,与“学海长儒”无 ...

看错了,学海长儒,学到老,是两个诗友网名,你应该认识学到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

主题

7755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4
贡献
8499
金钱
11152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13: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意什么气呢?不就是王力读书少、王力不懂诗、王力这个错哪个错嘛

探讨的旗号真是太好用了,都探讨了哪么些日子了,说清了什么是天足律、什么是缠足律、什么是缠到三寸以下的现代律了吗?

孙逐明是说不上来了的,要不副站长给说说以启迪后学、以引领当代诗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7-14 13: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7-14 14: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7-14 14:06: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青 发表于 2021-7-14 14:01
北山兄,真是误解到很远的人事上去了。我刚刚从连江贵谷交房回来,上网跟了几帖,兄可能误以为我“拉拉队 ...

这个帖子非常好,信息量很大,大家都需要好好读,我也没好好读,包括孙逐明先生也应好好读,在古人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切磋,这个争论水平就进一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7-14 14: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

主题

7755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34
贡献
8499
金钱
11152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23: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青 发表于 2021-7-14 14:11
是的,若是大家都愿意在“娱乐”“休闲”之余,静下心来,多些纯粹的理论探索与再读,理论与互动起来,少 ...

我很奇怪,这个诗法探幽上哪么多的有关立意、谋篇、语法、结构等等内容好象没人感冒了,都喜欢上小儿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7-15 04: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1

主题

8839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09
贡献
9214
金钱
13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5 05: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到自然,自成天地。诗无定法,法不外乎人情,皆可渗透、互通。


----此科,乃习作真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1

主题

8839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09
贡献
9214
金钱
13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5 05: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之法,或作者“悟道”,或读者总结,皆落于实施。可借鉴,不可刻意。“曲径通幽”,乃千古绝笔,不是作者不懂什么“方法”,是要成就“佳作”、“佳句”;同理,“中举”的崔颢,非儿科者,他临场题壁“黄鹤楼”,就是一气贯通,成就千古佳作。凡“抠”理论者,非真诗家。


  自己喜欢、称赞的理论,自己去实施,写不出来,是“空谈”。袁枚差点落第,即使落第也有《随园诗话》;蒲松龄落第了,他仍然是真才子,中国就一部《聊斋志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1

主题

8839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09
贡献
9214
金钱
13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5 05: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一诗话》,是第一部诗话,欧阳老先生的“话”,最值得理论效法。你看他抠平仄说格律了吗?今天的平仄格律大家,都是胜欧阳的,比如王力,是参与制定“普通话”的语言学者,我寡闻,没翻到他的格律佳作。无佳作,不是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6 15: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