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32|回复: 158

从五言近体诗的五连声,认清大唐声律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6-25 16: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1-6-25 17:06 编辑

从五言近体诗的五连声,认清大唐声律
近体诗和永明体的句律一样,都是【25四声律】。即:
二五俩字,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声。

【五连平】1
《亡后见形诗》唐代 李煜
异国非所志,烦劳殊清闲。惊涛千万里,无乃见钟山。
仄入平仄去。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烦劳殊清闲。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2
《续古二十九首 之一》陈陶
吴洲采芳客,桂棹木兰船。日晚欲有寄,徘徊春风前。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徘徊春风前。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3
《续古二十九首 之二》陈陶
生值揖逊历,长歌东南春。钓鳌年三十,未见天子巡。
平去仄仄入。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
【长歌东南春。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4
《奉和鲁望叠韵吴宫词二首》皮日休
枍栺替制曳,康庄伤荒凉。主虏部伍苦,嫱亡房廊香。
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嫱亡房廊香。平平平平平】
【康庄伤荒凉。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5
《铜雀台》沈佺期
昔年分鼎地,今日望陵台。一旦雄图尽,千秋遗令开。
绮罗君不见,歌舞妾空来。思共漳河水,东流无重回。
仄平通仄仄。平仄通平平。仄去平平上。平平通通平。
仄平平通仄。平仄仄平平。通去平平上。平平平平平。
【东流无重回。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6
《夏日龙翔寺寄张侍御》喻凫
沙西林杪寺,殿倚石棱开。晓月僧汲井,残阳钟殷台。
河冲绿野去,鸟背白云来。日夕唯增思,京关未想回。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入平仄上。平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残阳钟殷台。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7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  射鱼》皮日休
注矢寂不动,澄潭晴转烘。下窥见鱼乐,怳若翔在空。
惊羽决凝碧,伤鳞浮殷红。堪将指杯术,授与太湖公。
仄入仄仄去。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平上仄平入。平平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伤鳞浮殷红。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8
《代美人愁镜二首》李白
明明金鹊镜,了了玉台前。拂拭交冰月,光辉何清圆。
红颜老昨日,白发多去年。铅粉坐相误,照来空凄然。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入平平去。平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上仄平去。仄平平平平。
【光辉何清圆。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9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唐·李白)
明宰试舟楫,张灯宴华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
平上仄平入,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通平。
仄入平平去,平平平平平。通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张灯宴华池。平平仄平平】
【空天交相宜。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10
《题辨觉精舍》储光羲
朝随秋云阴,乃至青松林。花阁空中远,方池岩下深。
竹风乱天语,溪响成龙吟。试问真君子,游山非世心。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入平平上。平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去平平上。平平平仄平。
【朝随秋云阴,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11
《江南曲》刘昚虚
美人何荡瀁,湖上风日长。玉手欲有赠,裴徊双明珰。
歌声随緑水,怨气起青阳。日莫还家望,云波横洞房。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仄入平平去。平平通仄平。
【裴徊双明珰。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12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李白
明宰试舟楫。张灯宴华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
平上仄平入。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入仄仄上。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空天交相宜。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13
《骊姬墓下作》唐·岑参
骊姬北原上,闭骨已千秋。浍水日东注,恶名终不流。
献公恣耽惑,视子如仇雠。此事成蔓草,我来逢古丘。
蛾眉山月苦,蝉鬓野云愁。欲吊二公子,横汾无轻舟。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仄平去,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去平仄上,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去仄平上,平平平平平。
【横汾无轻舟。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14
《浔阳陶氏别业》(唐·刘慎虚)
陶家习先隠,种柳长江边。朝夕浔阳县,白衣来几年。
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
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
平平仄平仄?通仄平平平?平入平平去?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上仄平去?仄平平平平?
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归耕东山田。平平平平平】
【五连平】15
《登庐山峰顶寺》(唐·刘慎虚)
孤峰临万象,秋气何髙清。庭际南郡出,林端西江明。
山门二缁叟,振锡闻幽声。心照有无界,业悬前后生。
徒知真机静,尚与爱网并。方首金门路,未遑参道情。
平平通仄仄?平仄平平平?通去平仄入?平平平平平?
平平仄平仄?通仄平平平?平上仄平去?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上平平去?仄平平仄平?
【林端西江明。平平平平平】
==============================================
【五连仄  1】
《秋夜》 王建
夜久叶露滴,秋虫入户飞。卧多骨髓冷,起覆旧绵衣。
仄上仄仄入。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夜久叶露滴,仄上仄仄入】
【五连仄  2】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仄上仄仄入。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向晚意不适,仄上仄仄入】
【五连仄  3】
《讽古》刘禹锡
轩后初冠冕,前旒为蔽明。安知从复道,然后见人情。
簿领乃俗士,清谈信古风。吾观苏令绰,朱墨一何工。
平仄平仄仄。平平通仄平。平平通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上仄仄上。平平仄仄平。平通平通仄。平仄仄平平。
【五连仄  4】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一》  钱起
斗转月未落,舟行夜已深。有村知不远,风便数声砧。
仄上仄仄入。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斗转月未落,仄上仄仄入】
【五连仄  5】
《永夜不欲睡》  齐己
永夜不欲睡,虚堂闭复开。却离灯影去,待得月光来。
落叶逢巢住,飞萤值我回。天明拂经案,一炷白檀灰。
仄入仄仄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永夜不欲睡,仄入仄仄去】
【五连仄  6】
《晚泊江口》韩愈
郡城朝解缆,江岸暮依村。二女竹上泪,孤臣水底魂。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上仄仄去。平平仄仄平。
【二女竹上泪,仄上仄仄去】
【五连仄  7】
《怀南岳隐士二首 其二》孟郊
千峰映碧湘,真叟此中藏。饭不煮石吃,眉应似发长。
枫梩楮酒瓮,鹤虱落琴床。强效忘机者,斯人尚未忘。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去仄仄入。平平仄仄平。
平上仄仄去。仄仄仄平平。通去通平上。平平仄仄平。
【饭不煮石吃,仄去仄仄入】
【五连仄  8】
熊皎《早行》
结束何妨早。将行四顾频。山前犹见月,陌上未逢人。
远树动宿鸟,危桥怯病身。渐明恒自慰,应免复迷津。
仄仄平平仄。通通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去仄仄上。平平仄仄平。通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远树动宿鸟,仄去仄仄上】
【五连仄  9】
《奉和鲁望叠韵吴宫词》  皮日休
枍栺替制曳,康庄伤荒凉。主虏部伍苦,嫱亡房廊香。
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主虏部伍苦,仄上仄仄去】
【枍栺替制曳,仄上仄仄去】
【五连仄  10】
《续古二十九首 之三》陈陶
吴洲采芳客,桂棹木兰船。日晚欲有寄,裴回春风前。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日晚欲有寄,仄上仄仄去】
【五连仄  11】
《野居书情》 韦应物
世事日可见,身名良蹉跎。尚瞻白云岭,聊作负薪歌。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去仄仄上。平平仄平平。
【尚瞻白云岭,仄去仄仄上】
【五连仄  12】
《边游别友人》  张蠙
欲别不止泪,当杯难强歌。家贫随日长,身病涉寒多。
雨雪迷燕路,田园隔楚波。良时未自致,归去欲如何。
仄入仄仄去。通平通通平。平平平仄通。平仄仄平平。
仄入平仄去。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欲别不止泪,仄入仄仄去】
【五连仄  13】
《江南曲》刘昚虚
美人何荡瀁,湖上风日长。玉手欲有赠,裴徊双明珰。
歌声随緑水,怨气起青阳。日莫还家望,云波横洞房。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仄入平平去。平平通仄平。
【日莫还家望,仄入平平去】
【五连仄  14】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李白
明宰试舟楫。张灯宴华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
平上仄平入。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入仄仄上。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月色望不尽,仄入仄仄上】
【五连仄  15】
《帖经日试宫池产瑞莲》王贞白 【试律诗】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香飘鸡树近,荣占凤池先。
驿日临双丽,恩波照并妍。愿同指佞草,生向帝尧前。
仄去仄仄入。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雨露及万物,仄去仄仄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17: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概念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明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例如明人董其昌《袁伯应诗集序》:“今秋,伯应(袁可立子袁枢)自睢阳寄近体诗一帙,亦以重九至,且属余序。”
类别
观点一: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六言绝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观点二:近体诗包括绝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
特点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
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步到底的平声韵。

先去搞清楚基本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17: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氏曰:“蜂腰者,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古诗曰:‘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是也。此是一句中之上尾。沈氏云;‘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凡至句末,并须要杀。’即其义也。刘滔亦云:‘为其同分句之末也。其诸赋颂,皆须以情斟酌避之。如阮瑀《止欲赋》云:“思在体为素粉,悲随衣以消除。”即“体”与“粉”、“衣”与“除”同声是也。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如魏武帝《乐府歌》云:“冬节南食稻,春日复北翔”是也。’刘滔又云:‘四声之中,入声最少,余声有两,总归一入,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是也。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殆为大半。且五言之内,非两则三,如班婕妤诗曰:“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此其常也。亦得用一用四:若四,平声无居第四,如古诗云:“连城高且长”是也。用一,多在第二,如古诗曰:“九州不足步”此,谓居其要也。然用全句,平上可为上句取,固无全用。如古诗曰:“迢迢牵牛星”,亦并不用。若古诗曰:“脉脉不得语”,此则不相废也。犹如丹素成章,盐梅致味,宫羽调音,炎凉御节,相参而和矣。’”
--------------
再去搞清楚刘滔为什么说【如古诗曰:“迢迢牵牛星”,亦并不用。若古诗曰:“脉脉不得语”,此则不相废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17: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再去搞清楚沈约为什么说‘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17: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6-25 17:14
概念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 ...

问题是你百度的这些资料对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17: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25 17:28
问题是你百度的这些资料对不对!

问题是近体诗的句式不存在五连平的句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17: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6-25 17:14
概念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 ...

你说【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明代就已经非常流行】
羊说【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唐代就已经非常流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17: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6-25 17:31
问题是近体诗的句式不存在五连平的句式

存在不存在,要依据理论来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17: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25 17:34
你说【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明代就已经非常流行】
羊说【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唐代就已经非常流行】 ...

不就元稹有个墓志铭有近体的字样么,怎么就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唐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17: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25 17:36
存在不存在,要依据理论来说话!

依据什么理论来说话,依据谁的理论来说话

你的,不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17: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6-25 17:36
不就元稹有个墓志铭有近体的字样么,怎么就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唐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了 ...

这不就得了吗?!
有唐朝,何必说明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17: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大军 发表于 2021-6-25 17:35
残阳钟殷台

殷 吻韻,上声 (yǐn):音隐。雷发声也。

为什么不是眞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17: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大军 发表于 2021-6-25 17:39
三羊选诗例不严谨啊。

【如古诗曰:“迢迢牵牛星”,亦并不用。】,全平句,连刘滔都明言亦并不用,汉魏古调还说得过去,还什么五言近体诗的五连声?还什么大唐声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17: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大军 发表于 2021-6-25 17:38
沈佺期《铜雀台》入 相和歌辞,古体无疑……

为什么呢?总的给个理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17: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25 17:41
这不就得了吗?!
有唐朝,何必说明朝?!

知道什么叫孤例不足证么?一个孤例怎么就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唐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了?

元稹说过五言近体有五连平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17: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1-6-25 17:54 编辑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6-25 17:24
刘氏曰:“蜂腰者,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古诗曰:‘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是也。此是一句中之上尾。沈氏云;‘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凡至句末,并须要杀。’即其义也。刘滔亦云:‘为其同分句之末也。其诸赋颂,皆须以情斟酌避之。如阮瑀《止欲赋》云:“思在体为素粉,悲随衣以消除。”即“体”与“粉”、“衣”与“除”同声是也。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如魏武帝《乐府歌》云:“冬节南食稻,春日复北翔”是也。’刘滔又云:‘四声之中,入声最少,余声有两,总归一入,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是也。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殆为大半。且五言之内,非两则三,如班婕妤诗曰:“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此其常也。亦得用一用四:若四,平声无居第四,如古诗云:“连城高且长”是也。用一,多在第二,如古诗曰:“九州不足步”此,谓居其要也。然用全句,平上可为上句取,固无全用。如古诗曰:“迢迢牵牛星”,亦并不用。若古诗曰:“脉脉不得语”,此则不相废也。犹如丹素成章,盐梅致味,宫羽调音,炎凉御节,相参而和矣。’”
--------------
再去搞清楚刘滔为什么说【如古诗曰:“迢迢牵牛星”,亦并不用。若古诗曰:“脉脉不得语”,此则不相废也。】
你搞清楚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17: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6-25 18:08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1-6-25 17:51
你搞清楚了吗?!

全平句  无变化呀,粘滞呀,有违沈约的声律思想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18: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6-25 17:38
依据什么理论来说话,依据谁的理论来说话

你的,不算

三羊依据元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18: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6-25 17:48
知道什么叫孤例不足证么?一个孤例怎么就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唐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了?

元稹说过五言近体 ...

愿意讨论,就好好讨论,不要巧声怪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18: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25 18:09
三羊依据元兢的!

元稹说了元兢的是近体?元兢说了五连平是近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1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25 18:10
愿意讨论,就好好讨论,不要巧声怪气!

是你自个说话不过脑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18: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6-25 18:12
元稹说了元兢的是近体?元兢说了五连平是近体?

四、蜂腰。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
    诗曰:“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①”“君”与“甘”非为病;“独”与“饰”是病。所以然者,如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


这是不是元兢的原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1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25 18:32
四、蜂腰。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
...

元兢说了这是近体?元兢这里的诗例是五连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19: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6-25 19:02
元兢说了这是近体?元兢这里的诗例是五连平?

五连平,并不违背【二五同平不是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19: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25 19:28
五连平,并不违背【二五同平不是病】!

五连平违不违背【二五同平不是病】你都不能证明元兢的这个理论是近体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19: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6-25 19:32
五连平违不违背【二五同平不是病】你都不能证明元兢的这个理论是近体理论 ...

什么意思,怎么断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21: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6-25 21:14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1-6-25 19:52
什么意思,怎么断句啊?

不违背【二五同平不是病】就是近体?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这也不违背【二五同平不是病】,嗯,你可以把近体往前移到汉代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22: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6-25 21:12
不违背【二五同平不是病】就是近体?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这也不违背【二五同平不是病】 ...

近体诗和永明体的句律一样,都是【25四声律】。即:
二五俩字,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25 22: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25 22:33
近体诗和永明体的句律一样,都是【25四声律】。即:
二五俩字,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声。
...

如罗衣何飘飘,汉魏古风也是二五同平不是病的,也是近体

拜托,先去搞清楚什么叫近体、什么叫永明体、什么叫汉魏古风、什么是律句、什么是古风句等等再来唠嗑,O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6 00: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6-25 22:40
如罗衣何飘飘,汉魏古风也是二五同平不是病的,也是近体

拜托,先去搞清楚什么叫近体、什么叫永明体、 ...

你认为近体诗的句律理论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5 0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