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9|回复: 32

由“云河”想到的

[复制链接]

1854

主题

8158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9
贡献
7691
金钱
159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5 18: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云河,八十年代非常流行的歌曲,歌谱中出现了3 的高音。3 的高音,在歌曲中用的极少,但是,没有哪个音乐家提出,将3 的高音取消。但近体诗里,人们将用的少的三平,孤平取消,显然不合理。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5 21: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1-6-15 22:43 编辑

民间还是可以写的。只要是守了拈二就可以被认为是律诗。

避三平、避孤平只是诗人群体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

点评

三平,孤平,好好的,没必要约定俗成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5 2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4

主题

8158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9
贡献
7691
金钱
159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15 22: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1-6-15 22:43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21-6-15 21:47
民间还是可以写的。只要是守了拈二就可以被认为是律诗。

避三平、避孤平只是诗人群体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 ...

三平,孤平,好好的,没必要约定俗成避之。

点评

忌讳三平和孤平! 无事生非瞎折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6 06: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6-16 06: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1-6-15 22:27
三平,孤平,好好的,没必要约定俗成避之。

忌讳三平和孤平!
无事生非瞎折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6 12: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16 06:59
忌讳三平和孤平!
无事生非瞎折腾!

避三平主要是为了区别元兢的三平相承。

避孤平主要是为了调音律。

点评

三平和孤平,与两个声点的交替没有任何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6 15: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6-16 15: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6-16 12:55
避三平主要是为了区别元兢的三平相承。

避孤平主要是为了调音律。

三平和孤平,与两个声点的交替没有任何关系!

点评

仄平平仄平,1211 同节奏点是没有关系,但它是拗律,拗后律之。 或者说是诗门的一种讲究。象棋不让明将,没有道理可言,就是这样规定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6 1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6 16: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16 15:13
三平和孤平,与两个声点的交替没有任何关系!

仄平平仄平,1211

同节奏点是没有关系,但它是拗律,拗后律之。

或者说是诗门的一种讲究。象棋不让明将,没有道理可言,就是这样规定的。

点评

246分明,就是【246】平仄交替!你竟然说没有关系?岂不荒唐透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6 18: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6-16 18: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6-16 16:53
仄平平仄平,1211

同节奏点是没有关系,但它是拗律,拗后律之。

246分明,就是【246】平仄交替!你竟然说没有关系?岂不荒唐透顶!

点评

元兢论粘(二)、沈宋论替(四、六)、大清科考律论两两交替(除正律只允许了几种变律)。 所以研究诗体要分此三个阶段来研究才不产生矛盾。 古今的近体诗出不了这三种诗体。 小拗只违正律,不违沈宋的替(四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6 22:09
元兢时代也是单换头的多,双换头的少。所以,沈宋体也是如此。论二四六分明的多,论两两交替的人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6 21:55
246是节奏点,从这一点上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正确的。 论节奏,两两交替肯定更完美,但是现实做不到。所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得到普遍认可。但是民间民间肯定有声律学家,主张调律,使拗句更符合声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6 2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6 21: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6-16 21:56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1-6-16 18:21
246分明,就是【246】平仄交替!你竟然说没有关系?岂不荒唐透顶!

246是节奏点,从这一点上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正确的。

论节奏,两两交替肯定更完美,但是现实做不到。所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得到普遍认可。但是民间肯定有声律学家,主张调律,使拗句更符合声律,故而炮制出本句救、对句救。

所以律由正律、变律、拗律三部分组成。

点评

律句,就是声点的交替,不交替的不是律句! 246交替的,就是律句!反之,失律句! 并不存在【正律、变律、拗律】之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6 2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6 21: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16 18:21
246分明,就是【246】平仄交替!你竟然说没有关系?岂不荒唐透顶!

元兢时代也是单换头的多,双换头的少。所以,沈宋体也是如此。论二四六分明的多,论两两交替的人少。


点评

你的【两两交替】,根本就是讲不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6 22: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6 22: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16 18:21
246分明,就是【246】平仄交替!你竟然说没有关系?岂不荒唐透顶!

元兢论粘(二)、沈宋论替(四、六)、大清科考律论两两交替(除正律只允许了几种变律)。

所以研究诗体要分此三个阶段来研究才不产生矛盾。

古今的近体诗出不了这三种诗体。

小拗只违正律,不违沈宋的替(四六),大拗违了沈宋的替(四六),如果对句再不救,那么就不该再视为沈宋体。如果仅守粘,就只能视为元兢体。


点评

怎么爱好瞎琢磨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6 2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6-16 22: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6-16 21:55
元兢时代也是单换头的多,双换头的少。所以,沈宋体也是如此。论二四六分明的多,论两两交替的人少。

你的【两两交替】,根本就是讲不通!

点评

近体包含三种诗体: 一、元兢体论粘(二)、 二、沈宋体论替(四、六)、 三、大清科考律体论两两交替(一二、三四、五六)(除正律只允许了几种变律)。 如观这样划分可以涵盖古今所有近体诗,且不相互矛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6 2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6-16 22: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6-16 21:48
246是节奏点,从这一点上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正确的。

论节奏,两两交替肯定更完美,但是现实做 ...

律句,就是声点的交替,不交替的不是律句!
246交替的,就是律句!反之,失律句!
并不存在【正律、变律、拗律】之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6 22: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6-16 22:22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1-6-16 22:10
你的【两两交替】,根本就是讲不通!

近体包含三种诗体:

一、元兢体论粘(二)、
二、沈宋体论粘(二)、论替(四、六)、
三、大清科考律体论两两交替(一二、三四、五六)(除正律只允许了几种变律)。

如观这样划分可以涵盖古今所有近体诗,且不相互矛盾。

点评

元兢体论粘(二) 只有【拈二】,这么构成近体诗的全篇声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6 22: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6-16 22: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6-16 22:09
元兢论粘(二)、沈宋论替(四、六)、大清科考律论两两交替(除正律只允许了几种变律)。

所以研究诗体 ...

怎么爱好瞎琢磨呢?

点评

自由诗的反面就是格律诗。 连王力说过的话你们都理解不了,又怎能理解如观的话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6 23: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6-16 2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6-16 22:16
近体包含三种诗体:

一、元兢体论粘(二)、

元兢体论粘(二)

只有【拈二】,这么构成近体诗的全篇声律?

点评

拈二是近体的奠基人。只要守了拈二就与古体彻底地划清了界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6 22: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6 22: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16 22:26
元兢体论粘(二)

只有【拈二】,这么构成近体诗的全篇声律?

拈二是近体的奠基人。只要守了拈二就与古体彻底地划清了界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6 23: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16 22:21
怎么爱好瞎琢磨呢?

自由诗的反面就是格律诗。

连王力说过的话你们都理解不了,又怎能理解如观的话呢?

点评

王力有时也是瞎掰活!例如: 近体诗的五言是3个节奏、七言是4个节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7 0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6-17 00: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6-16 23:48
自由诗的反面就是格律诗。

连王力说过的话你们都理解不了,又怎能理解如观的话呢? ...

王力有时也是瞎掰活!例如:
近体诗的五言是3个节奏、七言是4个节奏!

点评

拗救无非就是把违反节奏的句子重新恢复整齐,使其上下句平仄重新对称分布。 所以拗救后的句子叫作拗律。 沈宋体论替。大拗肯定失替,如果对句再不救就不应再视为沈宋体,而应降一级,成为元兢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7 07: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7 07: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17 00:25
王力有时也是瞎掰活!例如:
近体诗的五言是3个节奏、七言是4个节奏!

拗救无非就是把违反节奏的句子重新恢复整齐,使其上下句平仄重新对称分布。

所以拗救后的句子叫作拗律。

沈宋体论替。大拗肯定失替,如果对句再不救就不应再视为沈宋体,而应降一级,成为元兢体。

点评

拗救无非就是把违反节奏的句子重新恢复整齐,使其上下句平仄重新对称分布。 三羊回复:拗救与节奏没有任何关系吧! 所以拗救后的句子叫作拗律。 三羊回复:【拗】字意思,就是违反!拗律,是违反声律! 沈宋体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7 08: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6-17 08: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1-6-17 08:24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21-6-17 07:42
拗救无非就是把违反节奏的句子重新恢复整齐,使其上下句平仄重新对称分布。
所以拗救后的句子叫作拗律。 ...

拗救无非就是把违反节奏的句子重新恢复整齐,使其上下句平仄重新对称分布。
三羊回复:拗救与节奏没有任何关系吧!

所以拗救后的句子叫作拗律。
三羊回复:【拗】字意思,就是违反!拗律,是违反声律!

沈宋体论替。大拗肯定失替,如果对句再不救就不应再视为沈宋体,而应降一级,成为元兢体。
三羊回复:大拗和特拗,都是违反声律的句子!
顺便提及:你如观杜撰的【沈宋体论替】,究竟是什么意思?

点评

替者,更换也,取代也。 平在诗句中有规律更换,是名为替。 元兢论粘而未论替,沈宋始论。故而沈宋体首论替为其主要进化特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7 10:16
语言整齐美:指诗句字数整齐,或有规律地重复。 以上是王力讲的,那么除了语言整齐美还有音乐节奏整齐美王力讲了吗?如没有讲那如观来讲。 音乐节奏也要有规律地在诗句中分布,这也是格律的组成部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7 09:57
拗句:违反了格律的句子。 拗律:拗。救。律。简称拗律。 拗,违反。救,救赎,悔改。律,规律,在诗中指格律。 拗律:违反了格律生起了忏悔,去救赎,改正,使之重新合律,简称拗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7 0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7 09: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17 08:23
拗救无非就是把违反节奏的句子重新恢复整齐,使其上下句平仄重新对称分布。
三羊回复:拗救与节奏没有任何 ...

拗句:违反了格律的句子。

拗律:拗。救。律。简称拗律。

拗,违反。救,救赎,悔改。律,规律,在诗中指格律。

拗律:违反了格律生起了忏悔,去救赎,改正,使之重新合律,简称拗律。




点评

仄仄仄仄仄,大拗句,对句不救是五连仄,对句相救依旧还是五连仄! 拗救歪理的救与不救没有任何意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7 10: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7 09: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17 08:23
拗救无非就是把违反节奏的句子重新恢复整齐,使其上下句平仄重新对称分布。
三羊回复:拗救与节奏没有任何 ...

语言整齐美:指诗句字数整齐,或有规律地重复。

以上是王力讲的,那么除了语言整齐美还有音乐节奏整齐美王力讲了吗?如没有讲那如观来讲。

音乐节奏也要有规律地在诗句中分布,这也是格律的组成部分。



点评

多读王力没有坏处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7 1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7 10:16: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17 08:23
拗救无非就是把违反节奏的句子重新恢复整齐,使其上下句平仄重新对称分布。
三羊回复:拗救与节奏没有任何 ...

替者,更换也,取代也。

平仄在诗句中有规律更换,是名为替。

元兢论粘而未论替,沈宋始论。故而沈宋体首论替为其主要进化特征。

点评

你有沈宋【论替】的依据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7 10: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6-17 10: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6-17 09:50
拗句:违反了格律的句子。

拗律:拗。救。律。简称拗律。

仄仄仄仄仄,大拗句,对句不救是五连仄,对句相救依旧还是五连仄!
拗救歪理的救与不救没有任何意义!

点评

五连平救五连仄。 这个不是赵执信与王士祯说的,是后人说的。 也有诗例,以前你也列举过,只不过很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7 1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6-17 10: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6-17 10:16
替者,更换也,取代也。

平仄在诗句中有规律更换,是名为替。

你有沈宋【论替】的依据吗?

点评

诗例就是依据,沈宋之后,论替诗例大幅增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7 1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6-17 10: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6-17 09:57
语言整齐美:指诗句字数整齐,或有规律地重复。

以上是王力讲的,那么除了语言整齐美还有音乐节奏整齐美 ...

多读王力没有坏处啊!

点评

读王力的著作确实没坏处。但是王力讲的是否能被理解,能被重视,能引起思考就很难说了。 如果如观不去讲解与导读,不知你们能否发现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大师讲完,理解的人少,那怎么办?所以还需要有导师来导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7 10: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7 10: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17 10:34
仄仄仄仄仄,大拗句,对句不救是五连仄,对句相救依旧还是五连仄!
拗救歪理的救与不救没有任何意义! ...

五连平救五连仄。

这个不是赵执信与王士祯说的,是后人说的。

也有诗例,以前你也列举过,只不过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7 10: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17 10:37
你有沈宋【论替】的依据吗?

诗例就是依据,沈宋之后,论替诗例大幅增加。

点评

【诗例就是依据】依据你的这个歪把子理论,近体诗的鼻祖应该是沈约的孙女——沈满愿 彩毫怨(沈满愿,沈约之孙女,540年前后在世)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冀北书。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7 1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7 10: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17 10:41
多读王力没有坏处啊!

读王力的著作确实没坏处。但是王力讲的是否能被理解,能被重视,能引起思考就很难说了。

如果如观不去讲解与导读,不知你们能否发现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大师讲完,理解的人少,那怎么办?所以还需要有导师来导读。大师与导师都是不可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6 09: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