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1|回复: 42

崔颢的《黄鹤楼》符合元兢的“调声三术”,兼驳王力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8 07: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0-12-8 10:47 编辑

元兢的“调声三术”的主要内容是:

一、换头

单换头:同联每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异,双换头:同联每句的第一字第二字两两平仄相异。

二、护腰者,腰,谓五字之中第三字也;护者,上句之腰不宜与下句之腰同声。然同去上入则不可用,平声无妨也。

三,相承者,若上句五字之内,去上入字则(即“仄”)多,而平声极少者,则下句用三平承之。用三平之术,向上向下二途,其归道一也。
------------------------------------------------------
崔颢的《黄鹤楼》

已乘黄鹤,此空余黄鹤
一去不复,白千载空悠
历历汉阳,芳萋萋鹦鹉
乡关何处?烟江上使人
--------------------------------------------------------
前面如观已经撰文论证过,崔颢的《黄鹤楼》符合近体的基本要素,粘对。下面进一步论证崔颢的《黄鹤楼》同样也符合元兢的“调声三术”。请看第二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此句符合元兢的“调声三术”的第三条,相承者,若上句五字之内,去上入字则(即“仄”)多,而平声极少者,则下句用三平承之。用三平之术,向上向下二途,其归道一也。

此外,此诗的每句第三字也完全符合“护腰”的规定,不再细述。

综上所述,崔颢的《黄鹤楼》完全是严格按照元兢的“调声三术”的规定写的,而王力的所谓“半古风、半律句”之命名完全是在没有深入研究的情形下的盲目命名。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08: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篇文章也可称为如观的终极理论,欢迎诸位方家回帖质询,如观将在这里作一一答辩。

点评

近体诗的律句: 五言是【25四声律】,七言是【247四声律】! 《文镜秘府论》中的七言律句范例: 高巘【上】——万仞【去】——排虚空【平】。 中唐状元律赋《日五色》中的七言律句实例: 阳乌【平】——迷莫【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8 09:10
律句,是近体诗的声律基础! 先有律句,后有两个律句构成的律联! 有了律联,才有两个律联构成的律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8 08: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8 08: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8 08:11
此篇文章也可称为如观的终极理论,欢迎诸位方家回帖质询,如观将在这里作一一答辩。

...

律句,是近体诗的声律基础!
先有律句,后有两个律句构成的律联!
有了律联,才有两个律联构成的律章!

点评

先有律句?那您的这个律句是指的什么律?二五律? 这个帖子里先不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如观主贴的这个理论有没有漏洞,有没有值得反驳的地方。请你来把把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8 09: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8 09: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12-8 09:11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20-12-8 08:11
此篇文章也可称为如观的终极理论,欢迎诸位方家回帖质询,如观将在这里作一一答辩。

...
近体诗的律句:
五言是【25四声律】,七言是【247四声律】!


《文镜秘府论》中的七言律句范例:
高巘【】——万仞【】——排虚空【平】。


中唐状元律赋《日五色》中的七言律联实例:
阳乌【平】——迷莫【入】——黑之容【平】,
白驹【】——惊受【】——彩之质【入】。

五彩【上】——彰施【平】——于黄道【去】,
万姓【】——瞻仰【】——于康衢【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09: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8 08:59
律句,是近体诗的声律基础!
先有律句,后有两个律句构成的律联!
有了律联,才有两个律联构成的律章! ...

先有律句?那您的这个律句是指的什么律?二五律?

这个帖子里先不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如观主贴的这个理论有没有漏洞,有没有值得反驳的地方。请你来把把关。

点评

你不讨论律句规矩,成何体统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8 0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8 09: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8 09:12
先有律句?那您的这个律句是指的什么律?二五律?

这个帖子里先不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如观主 ...

你不讨论律句规矩,成何体统呢?

点评

崔颢的《黄鹤楼》符合不符合元兢的“调声三术”?你只需回答是或者否就行了。 回答要简练。要不然我这一篇将递传万世的终极理论一下子就被你这二五律搅黄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8 09: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09: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8 09:19
你不讨论律句规矩,成何体统呢?

崔颢的《黄鹤楼》符合不符合元兢的“调声三术”?你只需回答是或者否就行了。

回答要简练。要不然我这一篇将递传万世的终极理论一下子就被你这二五律搅黄了。

点评

你的研究,不研究律句理论,永远成不了完整的系统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8 09: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8 09: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8 09:27
崔颢的《黄鹤楼》符合不符合元兢的“调声三术”?你只需回答是或者否就行了。

回答要简练。要不然我这 ...

你的研究,不研究律句理论,永远成不了完整的系统理论

点评

赶紧帮我把这个贴高亮、提升。 总是自己操作显得不谦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8 10:37
说句老实话,如观的很多终极理论的创立都是受到你的启发而产生的。 除了《黄鹤楼》,你帮我把唐代“三平尾”的诗例都找出来。看看是否合于元兢的“换头”(粘连),其次再看看是否合于元兢的“调声三术”,如果符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8 10: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10: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8 09:32
你的研究,不研究律句理论,永远成不了完整的系统理论!

说句老实话,如观的很多终极理论的创立都是受到你的启发而产生的。

除了《黄鹤楼》,你帮我把唐代“三平尾”的诗例都找出来。看看是否合于元兢的“换头”(粘连),其次再看看是否合于元兢的“调声三术”,如果符合或是基本符合就可以证明如观立此论的正确性。

也就是说“元兢体”(广义近体)才是近体的鼻祖,并且在唐代具有深远与广泛的影响力。

快去找吧,到时也署上你的大名,我们共享这递传万世之荣耀,好吧?

沈谢、元兢、沈宋、二王,诗词理论史上的时代可不多啊。下一个时代就是三(羊)如(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10: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8 09:32
你的研究,不研究律句理论,永远成不了完整的系统理论!


划时代的丰碑。

赶紧帮我把这个贴高亮、提升。

总是自己操作显得不谦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1
贡献
6406
金钱
991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12-8 17:26: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三羊的理论吧,怎么成了如观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8 22: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楼主商榷:元兢调声三术限于五言诗,怎么能扩大到七律(黄鹤楼)?此主题帖论点严重失准,驳王力更无从谈起。

点评

元兢在两沈之间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两沈都没有著作,反而元兢有。 三羊说粘连源于元兢的换头术,这点我认同。并且单换头只论每句第二字,单换头在当时有影响力。 换头术的诗例在元兢以前就出现过,所以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8 23:27
受单换头启发,进而论二,四就是二四六分明的由来。 受双换头启发,就发展两两交替的正格。 受相承的启发,就发展成后来的拗救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8 23:05
单句是古风句,但是放到整诗中也许就不是古风句。 黄鹤楼起码是粘连的,换头是元兢调声术的要素。其次是相承,再次是护腰。 只要证明它是粘连的,就可以否定王力的半古风,半律句的提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8 23:00
七言是五言的扩充。五言调声,七言不可能不调声。以五言举例。 上句上去入多,则下句用三平调之。原则就是如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8 2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2: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12-8 22:07
与楼主商榷:元兢调声三术限于五言诗,怎么能扩大到七律(黄鹤楼)?此主题帖论点严重失准,驳王力更无从谈 ...

七言是五言的扩充。五言调声,七言不可能不调声。以五言举例。
上句上去入多,则下句用三平调之。原则就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12-8 22:07
与楼主商榷:元兢调声三术限于五言诗,怎么能扩大到七律(黄鹤楼)?此主题帖论点严重失准,驳王力更无从谈 ...

单句是古风句,但是放到整诗中也许就不是古风句。

黄鹤楼起码是粘连的,换头是元兢调声术的要素。其次是相承,再次是护腰。

只要证明它是粘连的,就可以否定王力的半古风,半律句的提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0-12-8 23:0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12-8 22:07
与楼主商榷:元兢调声三术限于五言诗,怎么能扩大到七律(黄鹤楼)?此主题帖论点严重失准,驳王力更无从谈 ...

受单换头启发,进而论四六就是二四六分明的由来。

受双换头启发,就发展成两两交替的正格。

受相承的启发,就发展成后来的拗救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12-8 22:07
与楼主商榷:元兢调声三术限于五言诗,怎么能扩大到七律(黄鹤楼)?此主题帖论点严重失准,驳王力更无从谈 ...

元兢在两沈之间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两沈都没有著作,反而元兢有。

三羊说粘连源于元兢的换头术,这点我认同。并且单换头只论每句第二字,单换头在当时有影响力。

换头术的诗例在元兢以前就出现过,所以也不见得就是元兢原创的。但起码他是出书总结的人。

所以元兢对近体的成型是有贡献的。只是他没有沈宋典型,故而被人遗忘。

其次相承(三平尾)也是元兢体的重要标志之一。护腰采用的人最少。

所以我让三羊找诗例,只要符合单换头并经常使用相承(三平尾)就基本上可以认定是元兢体。


点评

事实上从永明体到近体没有这样一个过渡时代---元兢时代。因为元兢理论缺乏诗例。元兢本人只有一首完全合律的五律。换头不是元兢的理论,而是来自于八病之“平头”。护腰无诗例。相承有前后两种,后承(三平尾)从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8 23: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8 23: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8 23:27
元兢在两沈之间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两沈都没有著作,反而元兢有。

事实上从永明体到近体没有这样一个过渡时代---元兢时代。因为元兢理论缺乏诗例。元兢本人只有一首完全合律的五律。换头不是元兢的理论,而是来自于八病之“平头”。护腰无诗例。相承有前后两种,后承(三平尾)从永明体到近体皆未断绝,不独元兢时代。所以事实上无这样一个过渡时期。
半古半律并非一种诗体,有如长期存在的古风式律诗,是古律交界的客观现象。王力关于古风式律诗的论述是客观实际。

点评

事实上从永明体到近体没有这样一个过渡时代---元兢时代。因为元兢理论缺乏诗例。元兢本人只有一首完全合律的五律。换头不是元兢的理论,而是来自于八病之“平头”。护腰无诗例。相承有前后两种,后承(三平尾)从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9 00:22
  一、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云: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①;次句头两字去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9 0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00: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0-12-9 00:21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12-8 23:45
事实上从永明体到近体没有这样一个过渡时代---元兢时代。因为元兢理论缺乏诗例。元兢本人只有一首完全合 ...

  一、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云: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①;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又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平。如此轮转,自初以终篇,名为双换头,是最善也。若不可得如此,即如篇首第二字是平,下句第二字是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平。如此轮转终篇,唯换第二字,其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用平不妨,此亦名为换头,然不及双换。又不得句头第一字是去上入,次句头用去上入,则声不调也。可不慎欤!②此换头,或名拈二。拈二者,谓平声为一字,上去入为一字。第一句第二字若安上去入声,第二、第三句第二字皆须平声。第四、第五句第二字还须上去入声,第六、第七句第二字安平声,以次避之。如庾信诗云:“今日小园中,桃花数树红。欣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③“日”与“酌”同入声。只如此体,词合宫商,又复流美,此为佳妙。
------------------------------
平头与换头是不是一个概念?换头论了粘连了,而平头没有论。所以说,元兢是首次提出粘连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9 00: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宋诗
符合【25四声律】的百分比:99%
暗合【24平仄律】的百分比:63%

点评

平头与换头是不是一个概念?是不是元兢首次提出粘连的? 这两个问题你来回答一下。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别又趁机推销你的二五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9 0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9 00: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12-9 00:25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12-8 23:45
事实上从永明体到近体没有这样一个过渡时代---元兢时代。因为元兢理论缺乏诗例。元兢本人只有一首完全合律的五律。换头不是元兢的理论,而是来自于八病之“平头”。护腰无诗例。相承有前后两种,后承(三平尾)从永明体到近体皆未断绝,不独元兢时代。所以事实上无这样一个过渡时期。
半古半律并非一种诗体,有如长期存在的古风式律诗,是古律交界的客观现象。王力关于古风式律诗的论述是客观实际。

【换头不是元兢的理论】?难道是你针管副扳手的不成吗?王力的【古风式律诗】,纯属节外生事的胡说八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00: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9 00:21
沈宋诗
符合【25四声律】的百分比:99%
暗合【24平仄律】的百分比:63%

平头与换头是不是一个概念?是不是元兢首次提出粘连的?
这两个问题你来回答一下。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别又趁机推销你的二五律。

点评

唐朝科举近体诗,为何可以折腰体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9 00:28
唐朝近体诗,不是【25四声律】,应该是什么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9 00: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9 00: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9 00:25
平头与换头是不是一个概念?是不是元兢首次提出粘连的?
这两个问题你来回答一下。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别 ...

唐朝近体诗,不是【25四声律】,应该是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9 00: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9 00:25
平头与换头是不是一个概念?是不是元兢首次提出粘连的?
这两个问题你来回答一下。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别 ...

唐朝科举近体诗,为何可以折腰体呢?

点评

平头与换头是不是一个概念?是不是元兢首次提出粘连的? 先回答这个问题,二五律我们以后专门聊,好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9 0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00: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9 00:28
唐朝科举近体诗,为何可以折腰体呢?


平头与换头是不是一个概念?是不是元兢首次提出粘连的?


先回答这个问题,二五律我们以后专门聊,好吗?

点评

25四声律,加上换头术,才能构成完整的【相粘律·相对律·相替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9 00:36
你说的【黏连】究竟是什么意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9 0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9 00: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9 00:31
平头与换头是不是一个概念?是不是元兢首次提出粘连的?

你说的【黏连】究竟是什么意思?

点评

同联起句对句第二字平仄相异。上联对句与次联起句第二字平仄相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9 00: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00: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9 00:32
你说的【黏连】究竟是什么意思?

同联起句对句第二字平仄相异。上联对句与次联起句第二字平仄相同。

点评

元兢的换头术或者叫换头律,也即进人的粘对理论。 元兢的换头律,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廿字一管换联头,一是十字一管换句头。 王昌龄《诗格》摘抄: 或曰: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头边廿字,一管亦得。六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9 00:46
同联起句对句第二字平仄相异。上联对句与次联起句第二字平仄相同。 两句只要第一句即可!第二句是废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9 00: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9 00: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9 00:31
平头与换头是不是一个概念?是不是元兢首次提出粘连的?

25四声律,加上换头术,才能构成完整的【相粘律·相对律·相替律】

点评

平头与换头是不是一个概念?是不是元兢首次提出粘连的? 请你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是?不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9 0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9 00: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9 00:35
同联起句对句第二字平仄相异。上联对句与次联起句第二字平仄相同。

同联起句对句第二字平仄相异。上联对句与次联起句第二字平仄相同。


两句只要第一句即可!第二句是废话!

点评

第二句才是最重要的。原来你至今连什么是粘连都没有搞清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9 0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00: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9 00:36
25四声律,加上换头术,才能构成完整的【相粘律·相对律·相替律】

平头与换头是不是一个概念?是不是元兢首次提出粘连的?


请你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是?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00: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9 00:38
同联起句对句第二字平仄相异。上联对句与次联起句第二字平仄相同。

第二句才是最重要的。原来你至今连什么是粘连都没有搞清楚。


点评

三羊自认为,比你还是略高一筹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9 0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15 16: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