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0|回复: 1

翁素飞: 五步之法,古诗吟唱之美

[复制链接]

81

主题

151

帖子

16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24
贡献
306
金钱
54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3-3 2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衢州市巨化一小 翁素飞
  内容摘要:古诗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象征,是传统文化的奇丽瑰宝。古诗吟唱,采用读-唱-吟-舞的形式,把古诗的音律引进古诗的诵读中,让学生在不停的朗读中感受诗的意境,获得诗的审美享受。陶冶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人文修养水平。可我们今日朗读诗词和古人读法大相径庭,诗人写诗作词时吟着的秦腔楚调、吴侬软语,随着年代的流逝大多失传了。虽然很多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孩子大多死记硬背较多。为了重新点燃起学生学习古诗吟唱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笔者觉得,不妨把握以下几步:刺激感官,激发兴趣;节奏朗读  朗朗上口;平常仄短   依字行腔;选择旋律,变读为唱;动作演绎,升华情感;实践活动,推波助澜,做好这五步,就能唤起渺远的古诗吟唱之美,这样的古诗吟唱才能学到家。
关键词:古诗吟唱   五步之法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象征,是传统文化的奇丽瑰宝。古诗吟唱,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也是欣赏诗词、品味诗词韵味的一种途径。这门艺术来自民间,与方言及民间音乐相结合,采用读-唱-吟-舞的形式,把古诗的音律引进古诗的诵读中,平声拖长音节,仄声声停气不停。让学生在不停的朗读中感受诗的意境,获得诗的审美享受。古诗吟唱,继承了我国优秀文化的两个传统,一是诗、乐一体化的传统。二是中国古典诗词声律美和意境美的传统。古诗通过配上优美的旋律,更能有利于小学生掌握古诗,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能让孩子们沉浸在诗词的旋律和意境之中,涵养其性情,陶冶其情操。
可我们今日朗读诗词和古人读法大相径庭,诗人写诗作词时吟着的秦腔楚调、吴侬软语,随着年代的流逝大多失传了。虽然很多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但传统的讲、记、背模式已经让学生失去了那一双双发现美的眼睛。孩子大多死记硬背较多。用朗读、分析、讲解的办法教学生学习古诗词,丢失了古诗词的声律美、意境美,甚至连记忆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也做不好。也就是说,朗读不是完成古诗词记忆的最好办法,把语言与旋律结合起来才是最好的办法。现代科学证明,在旋律与语言之间,人的大脑对旋律的记忆总是来得更快、更深刻。吟唱古诗就是教授古诗词的最好办法。这样不仅提高了古诗词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而且增强了儿童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如何找到流淌在古诗吟唱中的方法,寻找到渺远的古诗吟唱之美,这是我们所应该思考的。为了重新点燃起学生学习古诗吟唱的兴趣,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刺激感官,激发兴趣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人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时,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会提高。这就是所谓的“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远离学生生活的古诗教学,教师若能适当地刺激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进行,将对学生学习古诗吟唱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习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时,笔者便首先向学生展示杭州西湖的图片、影像资料等,便于孩子展开想象。教《示儿》则是通过讲述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时代背景等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如白居易的《池上》,教师可以讲一个小故事:一个聪明、调皮的小娃娃,为了想吃清香可口的莲子。但大人们很忙,没空陪他去池塘里采莲。他就瞒着大人,偷偷自己撑了一艘小船,到池塘里去采莲蓬。可是他没想到要隐藏自己的行踪,结果却在水面上留下一道被水波冲开的痕迹。孩子们没想到那干涩、难懂、精炼的二十个字却包含了一幕天真烂漫的生活喜剧,虽事隔千年,却犹如发生在身边。一种亲切感,也便油然而生。感官的刺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吟唱的兴趣。实际上,这是让学生身临诗境,增强熏陶和感染的有效方法。更重要的是缩短了学生与古诗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感,增强了亲切感。
二、节奏朗读  朗朗上口
古诗本身是有节奏的,如只用一种节奏诵读古诗,孩子们很快便会觉得没趣,所以我尝试将不同的节奏加入到古诗中。四言诗,划分为“二二”如:人生/几何,去日/苦多;五言诗,可划分为“二三”如:问女/何所思;或划分为“二二一”如: 大漠/孤烟/直;或是“二一二”如:举头/望/明月;七言诗划分为“四三”如:两岸青山/相对出;或划分为“二二二一”, 如:春风/不度/玉门/关; 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这样古诗变成一段段的节奏,学生和着节奏朗朗吟诵,犹如在吟唱一曲曲优美的歌曲。如此动听的吟唱孩子何乐而不为呢?
三、平常仄短   依字行腔
在古诗吟唱中,平常仄短这个原则一般是通用的。平声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二声,仄声相当于三四声。读诗的时候,一二声就长一点,三四声就短一点。《小学语文教师》副主编朱文君老师在教学《凉州词》词时,就曾经让学生用横线标出平声,用竖线标出仄声,然后教师范读平常仄短,并告诉学生:平声拖长音节,仄声声停气不停,缩短发音。节奏变化丰富,长短交替。学生跟着学,很快就学会了。古诗内在的音律美得到较充分的体现。在学生高声朗诵之后,引导学生唱,帮助学生进一步入诗境、悟诗心、品诗味。
四、选择旋律,变读为唱:
音乐是一种崇高而深刻的艺术,它有强烈的感人魅力,好的音乐能使人精神振奋,增强人的进取向上精神。诗与歌本是一家,古诗词很多当时是用来吟唱的。
1.儿童古诗歌曲。许多古诗本身就是很好的歌词,可以直接谱上乐曲来吟唱,而且不同内容的古诗都配有不同旋律的音乐。近年来,许多人对中国诗词中一些经典篇目的乐谱进行了整理,力求用优美动人的旋律配合经典诗句,让孩子们学习吟唱。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就曾经和学生伴着《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唱《游园不值》。笔者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时,就教学生用《小放牛》的旋律演唱这首诗,学生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拖腔拉调学古人吟诗……。这种方式,不但较好地理解了诗的意境,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古诗流行歌曲。现在的流行歌曲越来越多,很多学生受父母的影响也都会哼唱一些当前流行的歌曲。而且有很多的古诗也被配上了乐曲成为一首首经典的流行歌曲,比如《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还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学唱这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中,学生既了解古诗词内容,又可从歌曲旋律中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唱诗词既保留了古典诗词的韵律之美,又符合现代少年儿童的审美兴趣。在歌唱的过程中,不仅培养孩子良好的音乐素养,还能使之体验并逐步理解诗歌的意境美,增强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动作演绎,升华情感
当然,古诗吟唱,我们不仅可以用声音表达,还可以用手脚来展示。《诗.大序》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境界:“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的确,当读、唱、吟都不足以表达内心进发的情感时,我们就可以用手,用脚来表达自己的情谊。这样做还有助于巩固理解、积累内化。
如教学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诗时,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受的“好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野径”“江船”“红湿”“花重”等意境,在吟唱时配上自己认为合适的动作。尽管孩子们的动作不尽相同,但他们情绪高涨,在比划中读,在读中比划,把诗人春一般的喜悦心情表现出来了。以此类推,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感受到《静夜思》中,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领悟到诗人在《春晓》中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联想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进而感受到了词人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
六、实践活动,推波助澜
为了让古诗吟唱活动能向课外延伸,我们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可以开展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我们经常进行随机的“说古诗活动:我们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适时进行古诗教育。例如:三八妇女节时,我们吟唱孟郊的《游子吟》,让孩子回家唱给妈妈听听,让幼儿感悟母爱的深厚与伟大;刚下过一场贵如油的春雨,我们就学唱杜甫的《春夜喜雨》,感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意境,吃饭时教育孩子节约粮食的同时,我们一起学唱李绅的《悯农 》;清明时节我们就说杜牧《清明》等等。对孩子进行亲情感恩等教育。
一年多来,我们围绕古诗吟唱,从感官的刺激、节奏的把握;平长仄短 、旋律的选择,动作的配合、课外的活动等五步,让学生在接受中华古诗的文学滋养和文化熏陶的同时,不仅加深了对古诗文的理解,还能从中汲取德育养分,能在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和人生信念,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五步之法,唤起渺远的古诗吟唱之美,古诗吟唱,犹如一弘清泉,汩汩地流淌在巨化一小每一个角落,滋润着每一寸方土,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参考文献
《古诗吟唱》课程纲要 2010.12
《古诗吟唱教学法解读》 新科教2009年第6期 钟萍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2008.06
《古典诗词意象教学探析》 《教育导刊》20078
《中华古诗吟唱曲》2009.
  



298

主题

1478

帖子

9397

积分

副首版

浙江诗潮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98
贡献
2009
金钱
362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3-5 15: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古典诗词从娃娃抓起,此文值得一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17 07: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