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6-22
威望2573
金钱11911
贡献8110
金牌会员
 
威望- 2573 点
贡献- 8110 次
金钱- 11911 枚

|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0-11-14 12:36 编辑
我们研究民国史,首先应进行一个断代。它主要包括两个阶段,那就是北洋政府时期与国民政府时期。除了国号一样,国旗改变了,由五色旗变为了青天白日满地红。他们甚至是对立的,一直在打仗。如果我们不进行断代,那就会使我们的研究无从下手。
近体也是如此,我们也要进行断代。那就是广义近体与狭义近体。他们的共识只是粘对,必须要粘对。其它的诸如孤平、三平尾,三仄尾等,在广义近体里是被允许的,但是在狭义近体里不允许。
沈宋狭义近体的两两交替正格实际上是一个“理想国”。事实上在创作中我们很难真正按照正格写,至少要常常用到孤平拗救吧?有的人甚至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他必须还要用到小拗、大拗。
广义近体的诗例不是从沈宋体产生以后就绝迹了,它还仍被广泛运用与产生。
因此,我们首先要进行广义近体与狭义近体的断代,并制定民间标准与官方标准。
官方标准就是指带有变律的狭义近体及相应的孤平拗救理论共同构成,它是以大清科考律为蓝本做了一个小小的变动而形成。具体详见中华狭义近体诗的标准格律表(如观匡定版)它将作为当代考试比赛的标准。
广义近体可在民间实行,原则只坚守一点,那就是必须要坚守粘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