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68|回复: 86

[诗词理论] “平水韵”不指一部韵书,“平水韵”只具备分列韵部

[复制链接]

311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869
贡献
17072
金钱
3034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5 16: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水韵”不指一部韵书,“平水韵”只具备分列韵部
历史上所有的韵书都同时又是一部时音字典,既分有自己的韵部,又注有自己时代的字音。《切韵》的字音就是隋代的时音。《集韵》是宋代的时音。《中原音韵》是元代的时音。《洪武正韵》是明代的时音。这些韵书,它们具备两个特点:一、有自己的韵部供押韵用。二、有自己的反切注音,拼出这个字的读音,供识字用。押韵分部是按照字音而定的,而不是依某种人为因素而定的。《中原音韵》虽然没有自己的反切注音,但其字的读音是依据金元北曲四声的分部识别的,“入派三声”阴阳上去四声读音,与其平上去入四声读音有着明显的不同。
唯独产生于宋末元初的“平水韵”,则只具备分列韵部的功能,而不是一本韵书。“平水韵”没有自己的反切注音,它的韵部不是靠自己的字音来分部的。 “平水韵”的字音仍然是《切韵》(广韵)的反切字音。“平水韵”只为了写诗的实用性而人为分部的。远在唐代,考官许敬宗等因考试便于阅卷,奏请皇帝允许当时《切韵》的若干邻韵韵部通押,以便于写诗押韵者有更多的韵字可用,又便于阅卷者简化标准,皇帝批准了,于是唐人写诗就依据这一惯例约定俗成下来。600年过去了,用哪些邻韵字互押,本来是诗人自己大体上可自由选择的事,只要不是试卷作诗,就没有必要硬性规定。可是到了金元时代,曲的盛行之后,有些人就认为写律诗押韵应有一个方便的规范可循,于是“平水韵”就应韵而生了。在此前后约五六十年间,先后就有江北刘渊(1252年),金人王文郁(1229年)、金人张天锡(1231年)、同时期的阴时夫,以及再后来的黄公绍(1292年)等人,各自编有106或107部的韵表出现。这些韵字只分韵部而不注音,它的作用只在于供人写近体诗押韵之用。这一时期因金元外族统治,南北人发生了大交流、大融合,时音变迁很大,导致写诗再以自己的语音押韵势必与唐音越来越远,诗人们不得不放弃写诗押韵必须与自己的语音相关这一定理,而去机械地适应平水韵这张韵表了。元灭明兴,朱元璋试图改变这一扭曲的押韵形式,下令编写了《洪武正韵》,对汉字重新注音并重编韵部。于是明代出现了写诗押“平水韵”和押《洪武正韵》并行。200多年后,清代又回复了外族统治,皇帝钦定写诗押韵必平水韵以示与明不同,这就进一步把写诗押韵推向了翻书押字这一荒唐的境地,彻底颠覆了押韵本出语音自然这一科学定理。本来,清代此时的语音已在全国范围内大别于唐宋,写诗押韵却要人为地去押唐宋读音,这就造成了对诗人的最大愚弄。清·道光年间,出现的直击“平水韵”“平生两四等,该死十三元”的嘲笑就是最有力的证明。然而,人们的惯性却是非常难止的。民国时期按国语编成的《中华新韵》,以及随后的《诗韵新编》尽管一版再版,但对少数“平水韵”顽固份子来说,却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特别是现在的网坛运行、诗赛评比,更是非新韵必平水,只此两家,别无分店。网上更有人发明了平水韵写诗软件,你要写春还是秋,写情还是愁,只要输入你的想法,就有押平水韵的句子若干供你选择参考,只须略加组合就可以暑上你的网民发出去,或参赛获奖,或论坛加精,所需垂手可得!
另外,“平水韵”在元代的100年间,并没有人再对其划分出什么“平水邻韵”;清代也只是将《切韵》(广韵)的反切注音以“平水韵”的分部为序编成了《佩文韵府》,使其更加固定了“平水韵”韵部的牢不可破。哪来的“平水韵”还有邻韵再分之规定?前面说过,“平水韵”的分部本无科学性可言,它只是大体上吻合了唐人的押韵习惯:好比《切韵》的“一东二冬三钟”,从它们的反切韵字分析互为邻韵,因此三者排列为一组。可是唐代考官只是为了某种需要,把“二冬三钟”合为互押,“一东”却只能独押。后人便有其口诀:一东二冬,两者相冲,是不能互押的。平水韵既然是人为地凭实用性以部份邻韵分部的,它只有106部和107部之分。况且“平水韵”有些部的字互相在《切韵》(广韵)里连邻韵都不是,只是因为它们各自为部的韵字太少,不便于写诗押韵而硬把它们合并为一韵。我们的后人总是在为唐人的某些诗不合“平水韵”打圆场:什么“孤雁入群”、“孤雁出群”呀,什么“轱轳体”、“进退格”呀,总之是在为不能自圆其说找出“平水韵还有邻韵”的根据来!问他江阳押韵,江为上平三,阳为下平七,中间相隔十万八千里,他们如何为邻时,他就含糊其词:“两部的反切韵字也可视为两邻”,忽悠你不要本钱!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说的邻韵,乃是《切韵》(广韵)韵部原来相邻的韵,而不是“平水韵”韵部之间又分出了什么邻韵。如今,有人甚而把《词林正韵》也说成是“平水韵”的邻韵,那就更加离谱了!

82

主题

3002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交流专版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17
贡献
3260
金钱
3790

功勋诗友奖章巾帼诗人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5-2-5 16: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水韵”不指一部韵书,“平水韵”只具备分列韵部   坐沙发学习
一别如斯 落尽梨花月又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1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246
贡献
32924
金钱
5234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2-5 19: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讀了,學到一些新的知識。先消化、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1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246
贡献
32924
金钱
5234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2-5 19: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6万

帖子

2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411
贡献
67341
金钱
8355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5 19: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唐宋人写诗的时候,没有“平水韵”,诗人们写的诗不是很好吗。元朝是一个特殊时代,人们不可能用大都音去押韵,有一部平水韵可以理解。清朝因为同样的原因必用水韵也可以理解。现在还必平水,就不可理解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5 2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869
贡献
17072
金钱
3034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21: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5 19:46
“平水韵虽然是南宋时才出现的,但它反映了唐宋时代人们作诗用韵的实际发音状况。”今人用来固然不够完善, ...

唐宋人写诗的时候,没有“平水韵”,诗人们写的诗不是很好吗。元朝是一个特殊时代,人们不可能用大都音去押韵,有一部平水韵可以理解。清朝因为同样的原因必用水韵也可以理解。现在还必平水,就不可理解了!

点评

平水韵是依据唐宋人用韵情况而产生的,唐宋诗词自然很好啊,足以证明平水韵是好的吧?您说呢?您可以选择适合您发音的字来写作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5 21:24
没有谁强迫谁必须生搬硬套平水韵,我们习作用韵都是自由选择的。 老师,您写一部比平水韵更完善的韵书呗那将是对诗词国度的杰出贡献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5 21: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6万

帖子

2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411
贡献
67341
金钱
8355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5 21: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5-2-5 21:15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5 21:06
唐宋人写诗的时候,没有“平水韵”,诗人们写的诗不是很好吗。元朝是一个特殊时代,人们不可能用大都音去 ...

现在没有谁强迫谁必须生搬硬套平水韵,我们习作用韵都是自由选择的。
老师,您写一部比平水韵更完善的韵书呗,那将是对诗词国度的杰出贡献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6万

帖子

2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411
贡献
67341
金钱
8355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5 21: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5 21:06
唐宋人写诗的时候,没有“平水韵”,诗人们写的诗不是很好吗。元朝是一个特殊时代,人们不可能用大都音去 ...

平水韵是依据唐宋人用韵情况而产生的,唐宋诗词自然很好啊,足以证明平水韵是好的吧?您说呢?您可以选择适合您发音的字来写作的。

点评

唐人按照自己的语音押韵写诗当然写得好!今人还去按唐人的语音押韵写诗还写得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5 2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869
贡献
17072
金钱
3034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22: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5 21:24
平水韵是依据唐宋人用韵情况而产生的,唐宋诗词自然很好啊,足以证明平水韵是好的吧?您说呢?您可以选择 ...

唐人按照自己的语音押韵写诗当然写得好!今人还去按唐人的语音押韵写诗还写得好?

点评

所以,国家提倡新韵,也保护平水韵,在传承中发展,不是很正常吗?您的方言音最好还是统一在新韵中比较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5 22: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869
贡献
17072
金钱
3034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22: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还用谁去编韵书么?远在1919年就有国音字母,那就是韵书。现在一个小学生都会翻的新华字典,那就是韵书!

点评

金老這樣說,吟者流看到又要如喪考妣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6 09:41
哎呀,老师,您终于认可中华新韵了,点赞,期待您的新作都用新韵,杜绝方言音。俺来给您点精,记得在【唐风宋韵】因此而失去好几个好诗友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5 22: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6万

帖子

2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411
贡献
67341
金钱
8355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5 22: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5 22:07
唐人按照自己的语音押韵写诗当然写得好!今人还去按唐人的语音押韵写诗还写得好? ...

所以,国家提倡新韵,也保护平水韵,在传承中发展,不是很正常吗?您的方言音最好还是统一在新韵中比较好。

点评

国家提倡新韵,也保护平水韵, ----------------- 这话错到九霄云外去了,国家从来没“提倡新韵,也保护平水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6 07: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6万

帖子

2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411
贡献
67341
金钱
8355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5 22: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5 22:20
现在还用谁去编韵书么?远在1919年就有国音字母,那就是韵书。现在一个小学生都会翻的新华字典,那就是韵书 ...

哎呀,老师,您终于认可中华新韵了,点赞,期待您的新作都用新韵,杜绝方言音。俺来给您点精,记得在【唐风宋韵】因此而失去好几个好诗友呢

点评

你一直同许多人一样,仍然胡涂在一个怪圈里。我说的是写诗押韵的字由作者以自己的语音自由选择,不要什么韵书来说三道是。近体诗的要素是平仄用字声调的恒定不变,近体诗是唐人的规定,今人不能以今声去改变它的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6 07: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869
贡献
17072
金钱
3034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07: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5 22:33
哎呀,老师,您终于认可中华新韵了,点赞,期待您的新作都用新韵,杜绝方言音。俺来给您点精,记得在【唐 ...

你一直同许多人一样,仍然胡涂在一个怪圈里。我说的是写诗押韵的字由作者以自己的语音自由选择,不要什么韵书来说三道是。近体诗的要素是平仄用字声调的恒定不变,近体诗是唐人的规定,今人不能以今声去改变它的平仄用字,例如不能将“一”以今声用于“平声”。现在有人弄的新韵就错在这里。再说一便,新华字典是科学的,近体诗以它押韵,但不能以它定平仄!懂了没有?

点评

“再说一便,新华字典是科学的,近体诗以它押韵,但不能以它定平仄!”这个结论自相矛盾,韵字也在平仄中,不能以它定平仄,怎样用韵?一首诗的句子和韵脚的平仄音是统一的,这是最起码的常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6 11:03
如果,秦始皇不统一文字,怎样治国发展经济?如果韵律不统一,显而易见,无庸赘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6 08: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8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功勋诗友

海河之春(天津诗词)创版元勋

Rank: 3Rank: 3

威望
4085
贡献
25912
金钱
3252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2-6 07: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云客 于 2015-2-6 08:39 编辑

有理有据 与时俱进 体现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赞赏  问候请求转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869
贡献
17072
金钱
3034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07: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5 22:20
所以,国家提倡新韵,也保护平水韵,在传承中发展,不是很正常吗?您的方言音最好还是统一在新韵中比较好 ...

国家提倡新韵,也保护平水韵,
-----------------
这话错到九霄云外去了,国家从来没“提倡新韵,也保护平水韵”!

点评

新华字典,小学生人手一册,中华新韵、平水韵流行诗坛。不言而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6 08: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6万

帖子

2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411
贡献
67341
金钱
8355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6 08: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6 07:42
国家提倡新韵,也保护平水韵,
-----------------
这话错到九霄云外去了,国家从来没“提倡新韵,也保护 ...

新华字典,小学生人手一册,中华新韵、平水韵流行诗坛。不言而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6万

帖子

2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411
贡献
67341
金钱
8355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6 08: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6 07:38
你一直同许多人一样,仍然胡涂在一个怪圈里。我说的是写诗押韵的字由作者以自己的语音自由选择,不要什么 ...

如果,秦始皇不统一文字,怎样治国发展经济?如果韵律不统一,显而易见,无庸赘述。

点评

汉字是人为的,可以统一。语韵却天然的,就如人的面容,你能统一为国字脸或瓜子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6 09: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1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246
贡献
32924
金钱
5234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2-6 09: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5 22:20
现在还用谁去编韵书么?远在1919年就有国音字母,那就是韵书。现在一个小学生都会翻的新华字典,那就是韵书 ...

金老這樣說,吟者流看到又要如喪考妣了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869
贡献
17072
金钱
3034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09: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6 08:39
如果,秦始皇不统一文字,怎样治国发展经济?如果韵律不统一,显而易见,无庸赘述。 ...

汉字是人为的,可以统一。语韵却天然的,就如人的面容,你能统一为国字脸或瓜子脸?

点评

语韵也是人为的,中国人出生成长在美国就讲美式英语,中华子民不远的将来都会普通话,这个也是自然的,人与自然就这样有对立有统一地进化发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6 1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6万

帖子

2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411
贡献
67341
金钱
8355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6 10: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5-2-6 10:25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6 09:57
汉字是人为的,可以统一。语韵却天然的,就如人的面容,你能统一为国字脸或瓜子脸? ...

语韵也是人为的,中国人出生成长在美国就讲美式英语,中华子民不远的将来都会普通话,这个也是自然的,人与自然就这样又对立又统一地进化发展。

点评

又错了,中国人出生在美国的唐人街也讲汉语,中国人出生在北京有的人也会讲英语。美国人讲的却是英国人的语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6 10: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主题

332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60
贡献
3928
金钱
5278

中坚诗友勋章

发表于 2015-2-6 10: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老师的许多理论知识很值得一看,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869
贡献
17072
金钱
3034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10: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6 10:24
语韵也是人为的,中国人出生成长在美国就讲美式英语,中华子民不远的将来都会普通话,这个也是自然的,人 ...

又错了,中国人出生在美国的唐人街也讲汉语,中国人出生在北京有的人也会讲英语。美国人讲的却是英国人的语言!

点评

不错,这证明了,语韵是可以人为的,中华诗词用韵总有一天会统一于普通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6 1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6万

帖子

2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411
贡献
67341
金钱
8355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6 11: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6 07:38
你一直同许多人一样,仍然胡涂在一个怪圈里。我说的是写诗押韵的字由作者以自己的语音自由选择,不要什么 ...

“再说一便,新华字典是科学的,近体诗以它押韵,但不能以它定平仄!”这个结论自相矛盾,韵字也在平仄中,不能以它定平仄,怎样用韵?一首诗的句子和韵脚的平仄音是统一的,这是最起码的常识。

点评

你这常识又错了,近体诗之所以叫“近体诗”,它是唐人的近,而不是宋元明清的近!对唐人而讲,它的平仄声调是依一部叫《切韵》韵书上规定的,永远不变,宋元明清、以致民国、以至当代,它都不变。与诗人押什么韵无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6 12: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6万

帖子

2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411
贡献
67341
金钱
8355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6 11: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6 10:58
又错了,中国人出生在美国的唐人街也讲汉语,中国人出生在北京有的人也会讲英语。美国人讲的却是英国人的 ...

不错,这证明了,语韵是可以人为的,中华诗词用韵总有一天会统一于普通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869
贡献
17072
金钱
3034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11: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于1008年重修的《广韵》,全称叫《大宋重修广韵》,此书之意就是将隋代的《切韵》、唐代的《唐韵》来个综合重修,韵部、字数在原基础上都有增加,叫增广,简称《广韵》。这已经很完备了,宋人为什么在31年后的1039年又修了一部同为206部的《集韵》呢?原因就是《广韵》系古声,《集韵》却加入了许多宋代时音。两者的反切注音也有所不同。例如“阳”,《广韵》为与章切,《集韵》为余章切,声母变了。宋词里,江阳可互押了,唐代江阳却不能互押,江和冬近,江倒可转韵同冬押。这就证明到了宋代,语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集韵》还没刊印之前两年的1037年,编《集韵》的那些人先出了一本《集韵》简本,叫《礼部韵略》,它把《集韵》的206部合并为108个韵部。但这个简本的反切注音却是《集韵》的反切注音。而之后的“平水韵”只是借了《礼部韵略》的韵部108韵再缩为106韵用于诗,它的字音却不是《集韵》的反切,它自己没有反切注音。只是它用于诗,人们就自觉地把其字音定为《广韵》的反切注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869
贡献
17072
金钱
3034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12: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6 11:03
“再说一便,新华字典是科学的,近体诗以它押韵,但不能以它定平仄!”这个结论自相矛盾,韵字也在平仄中 ...

你这常识又错了,近体诗之所以叫“近体诗”,它是唐人的近,而不是宋元明清的近!对唐人而讲,它的平仄声调是依一部叫《切韵》韵书上规定的,永远不变,宋元明清、以致民国、以至当代,它都不变。与诗人押什么韵无关!今人押普通话韵,同样与近体诗最初自己的规定无关。只有无知者才认为近体诗的平仄字与押韵字必须一致!

点评

韵字存在于所有汉字之中,被选为韵字后发音依然如故。与“有知无知”无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6 1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6万

帖子

2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411
贡献
67341
金钱
8355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6 12: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6 12:08
你这常识又错了,近体诗之所以叫“近体诗”,它是唐人的近,而不是宋元明清的近!对唐人而讲,它的平仄声 ...

韵字存在于所有汉字之中,被选为韵字后发音依然如故。与“有知无知”无关。

点评

这与他懂不懂近体诗的知识有关。某人认识字,不一定就懂诗! 例如鲁迅的那9首诗吧,他的平仄声调是唐声,全是一致的。它的押韵却不依唐声,你去说他的诗平仄字和押韵字不统在一个什么声,这不可笑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6 1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869
贡献
17072
金钱
3034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12: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6 12:22
韵字存在于所有汉字之中,被选为韵字后发音依然如故。与“有知无知”无关。 ...

这与他懂不懂近体诗的知识有关。某人认识字,不一定就懂诗!
例如鲁迅的那9首诗吧,他的平仄声调是唐声,全是一致的。它的押韵却不依唐声,你去说他的诗平仄字和押韵字不统在一个什么声,这不可笑么?

点评

这是鲁迅先生特有的方言韵味,与懂不懂近体诗的知识无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6 13: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6万

帖子

2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411
贡献
67341
金钱
8355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6 13: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6 12:44
这与他懂不懂近体诗的知识有关。某人认识字,不一定就懂诗!
例如鲁迅的那9首诗吧,他的平仄声调是唐声, ...

这是鲁迅先生特有的方言韵味,与懂不懂近体诗的知识无关,

点评

好吧,就依你说的这是方言韵味!那么:1、近体诗押方言是可以的。2、近体诗的押韵是没有必要统一的。3、近体诗的韵字和平仄声调是不必一致的。鲁迅的诗平仄声调去和切韵(就是你说的平水韵)统一,押韵却去和方言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6 15: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869
贡献
17072
金钱
3034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15: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6 13:23
这是鲁迅先生特有的方言韵味,与懂不懂近体诗的知识无关,


好吧,就依你说的这是方言韵味!那么:1、近体诗押方言是可以的。2、近体诗的押韵是没有必要统一的。3、近体诗的韵字和平仄声调是不必一致的。鲁迅的诗平仄声调去和切韵(就是你说的平水韵)统一,押韵却去和方言统一,两者是分离的,不是你说的“最起码的常识”!

点评

鲁迅先生特有的诗韵,与“再说一便,新华字典是科学的,近体诗以它押韵,但不能以它定平仄!”这个自相矛盾的结论无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6 16: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0 00: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