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潭州雨梦

五言律句构成之理论根据(改写版)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0-4-24 21: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再看仔伵
苏回:那就请回过头来说明一下:
1.1. 仄仄○平仄
1.1.1.选择平得:仄仄平平仄   ---同是二四不同,同是避了下三连,为何这就是4种标律之一?
1.1.2.选择仄得:仄仄仄平仄   ---同是二四不同,同是避了下三连,为何这就是孤仄小拗句?

点评

此处改为:1.1.2.选择仄得:仄仄仄平仄 ---同是二四不同,同是避了下三连,为何这就是拗句,仄收单平句?  发表于 2020-4-24 22:34
这是我误把 例 1: 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 后句作,1.1. 仄仄○平仄 。是搞错了。  发表于 2020-4-24 22: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20-4-25 09: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0-4-25 09:39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4-24 18:59
后面我加括号都是对各种句式的解释,那是推导不出来的。只是说明这肿句式合现代什么规则。
我先表明经唐时 ...

雨梦回: 后面我加括号都是对各种句式的解释,那是推导不出来的。只是说明这肿句式合现代什么规则。
我先表明经唐时文献对律诗中句的描述,所推导的十二种句式都是律句而已。这其中包括清人所论的菰平句都属律句范围。
推导的律句我当然可以因其性质命名的。其中采用了王力的-些命名,如大拗,半拗,小拗,特拗,但有些并不合王力的命名。我自己命名的有:律句正格,律句拗格。准律句,等律句,拗极句,天救句,非律句等(古称古诗句)古律句采用应化雨先生诗论吗,特拗句两种我称仄收四拗三救句和平收四拗三救句。孤平定义取渔洋先生平不令单论,即双平音节令单为孤平。双仄音节令单为孤仄,不取王力孤平定义及启功孤平,孤仄定义。
若推导出来是孤平句,则不可加括号。

苏问:先订正 加括号内的内容(孤仄小拗句),改为正确的(仄收单平句)。

    如果说:所推导的十二种句式都是律句而已。  那就是说:第三步,可以得到的八式,如下所示:
跟下三连病无关的有四组,设为 A组。
1.1. 仄仄○平仄--1
1.2. 平平○仄平--2
2.1. 平仄○平仄--3
2.2. 仄平○仄平--4
跟下三连病有关的有四组。设为 B组。
3.1. 平平○仄仄--5
3.2. 仄仄○平平--6
4.1. 仄平○仄仄--7
4.2  平仄○平平--8
   这八式里的 A 组,不管是平是仄,拗不拗另论,已经推理完毕,都是律句了。 跟下三连病毫无关系。跟第四步也毫无关系。
   第四步,仅是为了解决 B组 的下三连病句。倒也是少不了。
   结果就是这个意思了。

  如果说:“所推导的十二种句式都是律句(而已)。”那还用这样罗罗索索、故弄玄虚吗?
  据古人的 二四不同,避下三连,在我的32格式,依二四不同得到16个式,并避下三连得到12个"律句"式。

----------------------
  律诗里的句,称律句。 没有律诗,也就没有律句。在律诗之前,没有所谓律句。  
  在律诗格式没法推理完成之前,凭什么说 律句推理 呢?

点评

你是你,我是我,我是依唐时诗话推导,一步步标明。你把推导过程全省了。那还不如直接将古诗句标明省事,再加个注,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得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5 12: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12: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0-4-25 09:36
雨梦回: 后面我加括号都是对各种句式的解释,那是推导不出来的。只是说明这肿句式合现代什么规则。
我先 ...

你是你,我是我,我是依唐时诗话推导,一步步标明。你把推导过程全省了。那还不如直接将古诗句标明省事,再加个注,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得了。

点评

雨梦:你是你,我是我,我是依唐时诗话推导,一步步标明。你把推导过程全省了。那还不如直接将古诗句标明省事,再加个注,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得了。 苏回:据古人的 二四不同,避下三连,在我的32格式,依二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6 07:41
先生的推理,就是接近这个意思了。“再加个注,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得了”  发表于 2020-4-25 16:16
据古人的 二四不同,避下三连,在我的32格式,依二四不同得到16个式,并避下三连得到12个"律句"式。 此足矣。  发表于 2020-4-25 15: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12: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律诗里的句,称律句。 没有律诗,也就没有律句。在律诗之前,没有所谓律句。
。。。
对!32式统称古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20-4-26 07: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0-4-26 08:31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4-25 12:34
你是你,我是我,我是依唐时诗话推导,一步步标明。你把推导过程全省了。那还不如直接将古诗句标明省事, ...

雨梦:你是你,我是我,我是依唐时诗话推导,一步步标明。你把推导过程全省了。那还不如直接将古诗句标明省事,再加个注,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得了。

苏回:据古人的 二四不同,避下三连,在我的32格式,依二四不同得到16个式,并避下三连得到12个"律句"式。此足矣。

推导过程是这样:
用直观证明法,即用直观的手段证明命题。 因为只有32个数,可穷举其数,人为直接挑选,小学生也能做到,而不用借助于计算机。
1。第一种方法就是把所有的2^5=32 种句式。都排列出来,标上自己容易识别的颜色,如图示:
2。把二四不同(合古人诗话)的句式,挑出来。 共有 16 种句式。
3。挑出其中的 4 种 三连病(合古人诗话),避用就剩下 12种 种句式。  证毕。
  《示图》
    平平平平平      平平平平仄   3平平仄平   9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   4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
    平平平平    5平平平仄    平仄平仄平      平仄平仄仄  
12平仄平平    6平仄平仄    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平平      仄平平仄   7仄平仄平  11仄平仄仄   
    仄平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   8仄仄仄平      仄仄仄仄
    仄平平平    1仄平平仄    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仄仄   
10 仄   2仄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      仄仄仄仄仄        



还有一种更为简单的方法是理论上的演算法 是 二进数的排列组合问题,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
1。五个字位,用平或仄代入,要求二四不同(合古人诗话),共有  2^4=16 种句式。
2。在 16 种句式中。兼有下三连病(合古人诗话)的有四种。 有2^2 =4 种排列。
3。排除后,剩下 16-4=12  种排列。(合古人诗话,避下三连)      证毕。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是这样:
1。五个坐位一列,分男女来坐,第二和第四位置的人,必须不同性别。 那就共有 2^4=16 种坐法的排列。
2。在其中,最后三个坐位同-性别的人  有2^2 =4 种坐法的排列。
3。排除后,剩下 16-4=12  种坐法的排列。

-------------------------------------------
   律诗里的句,称律句。 没有律诗,也就没有律句。在律诗之前,没有所谓律句。  
   在律诗格式没法推理完成之前,凭什么说 律句推理 呢?


点评

主文谈的是用唐诗话证明唐律诗及律句概念。其它并不合主旨,我有加入渔洋先生诗论之文,推理就简单多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6 08: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6 08: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url=]360截图16630505509170.png[/url]
360截图16630505509170.png

点评

你的百度技术还可以说得过去!  发表于 2020-4-26 08:19
都是律句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6 08: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0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6 08:11
360截图16630505509170.png

都是律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08: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0-4-26 07:41
雨梦:你是你,我是我,我是依唐时诗话推导,一步步标明。你把推导过程全省了。那还不如直接将古诗句标明 ...

主文谈的是用唐诗话证明唐律诗及律句概念。其它并不合主旨,我有加入渔洋先生诗论之文,推理就简单多了。

点评

雨梦:主文谈的是用唐诗话证明唐律诗及律句概念。其它并不合主旨,我有加入渔洋先生诗论之文,推理就简单多了。 苏回:此帖主题乃是 《五言律句(雨梦式)构成之理论根据》先生并没有清楚地证明 唐律诗 及 律句 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6 09:34
我的两个推论,三个步骤。无一无根据古人诗话,无一不合古人诗话。 如有不合的步骤,指出来看看。  发表于 2020-4-26 08: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6 08: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不是律句,要有唐人不是律句的理由

点评

证明不想去找,只想问一声,古诗32种句式,都是律句,还讨论个毛?还要求什么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个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6 18:45
是的,这是要证明的。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发表于 2020-4-26 08: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6 08: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你的百度技术还可以说得过去!  发表于 4 分钟前
=============================
《次韵长沙郑监庙公选》宋·曹彦约(1157—1228)
先生清德彻寒泉,应俗周旋更折旋。游宦向来徒溷耳,盛名今得孰多焉。
诗严尚作蜂腰格,志大宁忧马腹鞭。却似周公勤小物,乱挥珠玉掷忘年。
《方景贤宋景濂夜坐观吴中杂诗》元·吴莱(1297—1340)
壮岁何心老一儒,东游饱食有江鲈。诗宗鹤膝蜂腰体,礼象龙头豕腹图。
三士操琴知尔达,八公遗药忍吾臞。吴中胜处多朋故,话尽寒宵燎叶炉。

点评

吴中胜处多朋故 。。。 此处也犯峰腰。总共三句二句犯,还亏得他言诗严,诗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6 18:25
诗严尚作蜂腰格。 好笑得很!曹彦约写得此句,诗却不避峰腰病!作,格同入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6 1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6 09: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4-26 09:35 编辑

苏星空
是的,这是要证明的。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发表于 3 分钟前

在下三羊,回复苏版:
武则天的唐朝科举试律近体诗,是高宗开耀二年(682)。
近体诗的声律理论,必定是官学大振的主要教学教材。
纵观《文镜秘府论》,能够构成近体诗完整声律体系的,唯有元兢,
唯有元兢的《诗髓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20-4-26 09: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0-4-26 12:59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4-26 08:19
主文谈的是用唐诗话证明唐律诗及律句概念。其它并不合主旨,我有加入渔洋先生诗论之文,推理就简单多了。 ...

雨梦:主文谈的是用唐诗话证明唐律诗及律句概念。其它并不合主旨,我有加入渔洋先生诗论之文,推理就简单多了。
苏回:此帖主题乃是 《五言律句(雨梦式)构成之理论根据》先生并没有清楚地证明 唐律诗 及 律句 概念。
        如果按此主题的话。 那么,先生的什么 二九对避,上尾论,平头论, 四步五步推理,纯属多余,无故弄虚玄。
        我的:据古人的 二四不同,避下三连,在32格式里,依二四不同得到16个式,并避下三连得到12个"律句"式。
        此论吻合主旨,足矣。

        先生有 “加入渔洋先生诗论之文” 不妨设另贴出示看看。
-----------------------------------------------------
  律诗里的句,称律句。 没有律诗,也就没有律句。在律诗之前,没有所谓律句。  
  在律诗格式没法推理完成之前,凭什么说 律句推理 呢?

点评

我这章仅谈律句,不谈唐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6 18:17
不写才是以今人理论证古人句。简是简单,无水之源也。苏先生己三番五次表明自己观点,完全背我主旨。无交琉意义,打此为止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6 18: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6 09: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三羊,就是不明白:
云梦老兄,为何将元兢声律理论的完整体系,割裂开来。也即,
止承认元兢的相粘相对理论,不承认元兢的句中相替理论!

点评

我文除引用作文大体,再引调声术,什么元兢之粘对替均未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6 18:21
二四不同是什么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6 18: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8: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6 09:42
在下三羊,就是不明白:
云梦老兄,为何将元兢声律理论的完整体系,割裂开来。也即,
止承认元兢的相粘和相 ...

二四不同是什么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8: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6 08:32
苏星空
你的百度技术还可以说得过去!  发表于 4 分钟前
=============================

诗严尚作蜂腰格。
好笑得很!曹彦约写得此句,诗却不避峰腰病!作,格同入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8: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0-4-26 09:34
雨梦:主文谈的是用唐诗话证明唐律诗及律句概念。其它并不合主旨,我有加入渔洋先生诗论之文,推理就简单 ...

不写才是以今人理论证古人句。简是简单,无水之源也。苏先生己三番五次表明自己观点,完全背我主旨。无交琉意义,打此为止吧。

点评

何谓“无水之源”,先生不见两种证明过程吗?  发表于 2020-4-26 21:10
不妨,结果的是非,总是别人来判定的。自己无需费心,尽自己的努力即可。 愿愉快!  发表于 2020-4-26 19: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8: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0-4-26 09:34
雨梦:主文谈的是用唐诗话证明唐律诗及律句概念。其它并不合主旨,我有加入渔洋先生诗论之文,推理就简单 ...

我这章仅谈律句,不谈唐律诗

点评

先生在38楼的贴如是说:主文谈的是用唐诗话证明“唐律诗”及律句概念。其它并不合主旨,--  发表于 2020-4-26 19: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8: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6 09:42
在下三羊,就是不明白:
云梦老兄,为何将元兢声律理论的完整体系,割裂开来。也即,
止承认元兢的相粘和相 ...

我文除引用作文大体,再引调声术,什么元兢之粘对替均未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8: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6 08:32
苏星空
你的百度技术还可以说得过去!  发表于 4 分钟前
=============================

吴中胜处多朋故
。。。
此处也犯峰腰。总共三句二句犯,还亏得他言诗严,诗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8: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0-4-26 18:47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0-4-26 08:26
你说不是律句,要有唐人不是律句的理由

证明不想去找,只想问一声,古诗32种句式,都是律句,还讨论个毛?还要求什么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个鬼?!不想找,都摆在眼前。错的也要估卵犟,有意义吗?

点评

三羊的知一又知二,即所有句式皆律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7 05: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6 19: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4-26 18:02
二四不同是什么理论?

原文在哪里?

点评

在搜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7 05: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6 19: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4-26 18:09
诗严尚作蜂腰格。
好笑得很!曹彦约写得此句,诗却不避峰腰病!作,格同入也。 ...

好笑的是你,是你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点评

而你,啥也不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7 05: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6 19: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4-26 18:15
不写才是以今人理论证古人句。简是简单,无水之源也。苏先生己三番五次表明自己观点,完全背我主旨。无交 ...

探索唐朝律句,要用唐人说!你有清人说,岂不是寅吃卯粮吗?!

点评

哪句是清人说,并作探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7 05: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6 19: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4-26 18:21
我文除引用作文大体,再引调声术,什么元兢之粘对替均未引

没有元兢的调声术,就没有唐朝近体诗!

点评

有时候三羊的看法,确有独到之处。赞一句。  发表于 2020-4-27 08:07
有也等于铲铲,伪书之言,不足凭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7 05:32
没有元兢的调声术, 。。。。 亦由日人造假也,缘自伪书,实无出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7 05: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6 19: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4-26 18:25
吴中胜处多朋故
。。。
此处也犯峰腰。总共三句二句犯,还亏得他言诗严,诗宗! ...

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点评

又想三羊读法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7 05: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6 19: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4-26 18:45
证明不想去找,只想问一声,古诗32种句式,都是律句,还讨论个毛?还要求什么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个鬼?! ...

作文大体,本身就是造假之伪作。
【二四不同】的出处在哪里?

点评

然则明镜亦为造假。因为唐人乃口口相传,并无格律之诗话!!啥元兢之论皆出于伪作,并无出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7 05: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6 19: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4-26 19:58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4-26 18:45
证明不想去找,只想问一声,古诗32种句式,都是律句,还讨论个毛?还要求什么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个鬼?! ...

【证明不想去找】?我看不是想找不想找的问题,而是能否找到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0-4-27 05: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6 19:34
作文大体,本身就是造假之伪作。
【二四不同】的出处在哪里?

然则明镜亦为造假。因为唐人乃口口相传,并无格律之诗话!!啥元兢之论皆出于伪作,并无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0-4-27 05: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6 19:32
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又想三羊读法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0-4-27 05: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6 19:31
没有元兢的调声术,就没有唐朝近体诗!

没有元兢的调声术,

。。。。
亦由日人造假也,缘自伪书,实无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21: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