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如观

失对,失粘,失替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4-10 11: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0-4-10 11:23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20-4-10 10:24
不能总是分析单句,从单句中能看出失粘吗?根本看不出来。

单句只言失替,自不能失对失粘。
而有些单句必失对失粘,看不出来只怪你水平如此。如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你下句能写成:仄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吗?能不失粘失对吗?
我举平头诗即失对诗,顺风调即失粘诗。
此两种诗皆为近体,但非正体,皆律诗变体也。
顺风调诗
凤凰台上凤凰游......此类诗多得很。
而王力所谓近体诗失粘事小(承认顺风调诗)失对事大(反对失对诗)其错误观点在其后来诗论已作纠正,见其【诗律余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0 12: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4-10 11:21
单句只言失替,自不能失对失粘。
而有些单句必失对失粘,看不出来只怪你水平如此。如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

违韵尾才叫失对。
违第二字才叫失粘。
违第四、六字才叫失替。

如观强调多少遍了?是按此修正后的概念,近体不可失对,失粘。

崔颢写《黄鹤楼》的目的是什么?你以为他是故意违律?他这样写是为了表明他嫡传正宗的身份。这潜台词是什么?沈佺期的狭义律体我知道,唐初的广义律体我也知道,我家是诗书世家。他其实是在暗夸自己。

是王力自己不识,怨不得别人。什么半古风半律句?告诉你《黄鹤楼》完全合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0 12: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4-10 11:21
单句只言失替,自不能失对失粘。
而有些单句必失对失粘,看不出来只怪你水平如此。如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

我不懂诗?你们懂?那你们怎么都没看出来《黄鹤楼》其实是合律的呀?

告诉你,如观的这些终极理论拿到高校去。去图书馆翻翻书,查查典,再添油加醋地一包装,哪一篇够不上一篇博导硕导的学术论文?

都是原创的,只不过如观一向低调而已。


点评

只你一个人看得出来呀! 昔人已乘黄鹤去,二四失替!这也是律句!? 此地空余黄鹤楼,毎句4与6字,即乘余,鹤鹤均失对,这也是律联!? 黄鹤一去不复返,六连仄!这也是律句!?毎句4与6字,即余去,鹤复均失粘: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0 14: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4-10 14: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4-10 12:10
我不懂诗?你们懂?那你们怎么都没看出来《黄鹤楼》其实是合律的呀?

告诉你,如观的这些终极理论拿到高 ...

只你一个人看得出来呀!
昔人已乘黄鹤去,二四失替!这也是律句!?
此地空余黄鹤楼,毎句4与6字,即乘余,鹤鹤均失对,这也是律联!?
黄鹤一去不复返,六连仄!这也是律句!?毎句4与6字,即余去,鹤复均失粘:这也合律?!
白云千载空悠悠,去载失对!这也是律联!?
亏你说懂诗,这些“其实是合律的呀?”!拿到任何地方,你也高调不起来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56
发表于 2020-4-10 14: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如观兄能认真做学问了,值得庆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10 15: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0-4-10 14:54
看到如观兄能认真做学问了,值得庆幸!

崔颢《黄鹤楼》声律新解

    南宋诗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提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崔颢的《黄鹤楼》,随有“唐人七律,崔颢第一”的盛名,从此广为流传,至今千年不衰。

    所谓“唐人七律,崔颢第一”,既不是“声律”第一,也不是“意境”第一。声律,是硬指标,声律有合律不合律之分,声律没有第一第二之说。意境,是软指标。意境有美好不美好的相对表述,意境没有第一第二的绝对说法。南宋诗论家,严羽的“唐人七律,崔颢第一”,应该是相对于具备硬指标的修辞艺术而言。

    崔颢的《黄鹤楼》,频繁使用修辞手法,仅从【双声、叠韵、重字、叠词】来论,因修辞所牵连的字数高达30个。修辞的字数,是非修辞字数的1.2倍。不管是从盛唐来说,也不管从大唐来论;不管是从古风来说,也不管从律诗来论;不管是从崔前来说,也不管从崔后来论。崔颢可谓,空前绝后,无人超越。尤其前句一二三,字字围绕黄鹤间。三扣主题《黄鹤楼》,堪称今古第一流!

    尤为精彩的,崔颢《黄鹤楼》颈联的句法。前四后三的遣词造句,中间省略系词谓语的手法。这在唐人的七言律诗中,当属空前卓越的第一人。唐朝温庭筠和宋朝马致远的诗词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其诗词手法,大概源于崔颢《黄鹤楼》的: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

    解读崔颢七律《黄鹤楼》,重要环节有三:一是,“已乘”的“乘”字,音读“去”声,意作“记载”;二是,“一去”的“去”字,音读“平”声,意作“疾走”;三是,使用元兢四声25法,七言则是四声247法。崔颢七律《黄鹤楼》:

昔人【平】已乘【去】黄鹤去【上】,
此地【去】空馀【平】黄鹤楼【平】。

黄鹤【入】一去【平】不复返【上】,
白云【平】千载【上】空悠悠【平】。

晴川【平】历历【入】汉阳树【去】,
春草【上】萋萋【平】鹦鹉洲【平】。

日暮【去】乡关【平】何处是【去】,
烟波【平】江上【去】使人愁【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4-10 15: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违韵尾才叫失对。--------------这种现象是失对,但古人称其为上尾病           
违第二字才叫失粘。-----------啥叫“违第二字”?表述不清!应为上联下句与下联上句第二字平仄不同才叫失粘!!这还得此两句均为律句才能成立!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第二字未失粘,{鹤与云),但第四字“去”与“载”不叫失粘?!
违第四、六字才叫失替。“仄仄平平仄平仄”(我欲因之梦寥廓)四六字失替,这诗就不是律诗了?!
如观如此高论,拿到哪里都是谬论,都将误人子弟,都将挖我律诗墙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0 16: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4-10 15:02
违韵尾才叫失对。--------------这种现象是失对,但古人称其为上尾病           
违第二字才叫失粘。------ ...

如观经常把字体加粗,描红挂绿的。结果您老人家还是看不明白?眼神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0 16: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4-10 15:02
违韵尾才叫失对。--------------这种现象是失对,但古人称其为上尾病           
违第二字才叫失粘。------ ...

如观经常把字体加粗,描红挂绿的。结果您老人家还是看不明白?眼神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03: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