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6-22
威望2573
金钱11911
贡献8110
金牌会员
 
威望- 2573 点
贡献- 8110 次
金钱- 11911 枚

|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0-3-29 11:30 编辑
农历没有公历精确、“科学”,我们现在使用了公历。但是每逢过春节,过元宵节,过瑞午节,过重阳节,我们为什么还要把农历翻出来看看?这就叫作文化,根植在华夏子孙心里的。国外的唐人街也会过春节的,谁也改变不了的。
它明明不“科学”为什么还要去过?为什么不都改到公历中去?因为文化,因为传统。
平水韵也是同理。是和春节一样,在传承文化,尽管它与今声不太相符。
现在国家是准备在中小学教学《中华通韵》,在大学可以教授《平水韵》,形成双轨制。这是当前官方的定位。
在诗坛,如观认为要实行严格的双轨制,在律绝专栏,在宋词专栏执行平水韵与钦定词谱。
凡是新韵全部放到“中华新诗”中去。不要相互影响,否则会增加出韵的诗歌数量。另外,这样做也有利于后人采集当代诗歌的代表作,范文。
希望诗友们不要再争论了,国家既然已经定位了双轨制,就说明国家没有对平水韵进行封杀,并肯定了它的地位。
一切就让时间去检验,让历史作出选择。但是如观相信,春节不亡,农历就不会亡;平水韵不亡,格律诗就不会亡。天佑中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