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精华10
注册时间2017-12-1
威望1859
金钱9014
贡献6163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威望- 1859 点
贡献- 6163 次
金钱- 9014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0-3-17 21: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载先生贬评如下:
品茶有题
新茶色翠黄,冲泡滚鲜汤。
叶坠一瓯碧,烟腾满室香。
清风未浩荡,诗兴早飞扬。
起座发豪咏,何辞片刻狂。
简单来说,第一句,直白,第二句,直白。第三句,直白,第四句直白,第五句,直白。第六句,直白。第七句,直白。第八句,直白。
看完八句,可用乌青的一首诗来概述:天上的白云 真白啊/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特别白特白/极其白/贼白/简直白死了/啊—
本想用庖丁解诗法逐字逐句分析说明,到底哪里直白,然而嫌浪费时间。就简单来说下吧。
首联:新茶色翠黄,冲泡滚鲜汤。平平,呆板,非诗家语,无甚可说。
第二联,附庸风雅,用了瓯字提格调,然而只着物,而未含情,未见炼字,故也无甚可说。
第三联:比第一、二联都差。先说出句“清风未浩荡”,这一句来得莫名其妙。若说春风未浩荡吧,还可解:出句说春风未浩荡,对句说香气已飞扬。而这清字,却莫名其妙。你在家喝你的茶,突然扯到清风浩荡,这哪里来的清风?你住的房子四面漏风?这清风为什么要浩荡?他如何在你家里浩荡?你满室生茶香还要清风浩荡?这清风浩不浩荡与茶、喝茶有什么关系?这个出句完全与前面脱节,与主旨脱节。且不说那什么三仄尾之啥的,这个意,完全跑偏了。完全可以抛去前两联,作一首五绝。再说“诗兴已飞扬”,诗情、诗兴、诗怀、画意、雅怀、柔情等虚词最好少用,因为这些词语代表的概念虚泛笼统得很,用多了也俗得很,根本让人感觉不到你如何飞扬如何风雅。你也不要每次反驳举例说,XXX都可以用,比如说老刘都可说“便引诗情到碧宵”,为啥我不能用?别人是美女,穿比基尼看起来虽然暴露,却也可让人感觉到美。如果糟老头子,也要学人穿比基尼,这暴露就不是美,是暴露狂。
最后说尾联吧,起座发豪咏,何辞片刻狂。起座发豪咏,通篇看完也没看出你发了什么豪咏?而通篇也未有他人出现,你一个人起座对谁发豪咏?喝个茶就要发豪咏,那你喝杯白酒不是要升仙?下句这狂也来得莫名其妙。喝茶与狂,一点都不搭边。喝酒后放飞自我、豪言壮语,还可说狂。如你这,喝茶都要豪言壮语你叫我如何相信?茶,冲淡恬然,修身养性。古人饮酒之后诗兴大发,意气飞扬。你这喝茶说发狂,我只能怀疑你。。。而且你这心也真小得很,还只敢片刻狂。换我,何辞一世狂。
全篇看完,遣词造句通篇大白话,词俗而意俗。全篇未见什么美景,哲理;更未见什么情志,精神。因此鉴定,本首诗非枪手代写,也非抄袭改编,实乃老樵亲手打造,绝对是原创,绝对是真迹。
老朽反驳如下:
1)直白问题:
万载先生说老朽这诗句句直白,结论是通篇大白话,词俗而意俗。那么按此逻辑,我们也可来评孟浩然《过故人庄》一诗:
故人具鸡黍——直白
邀我至田家——直白
绿树村边合——直白
青山郭外斜——直白
开轩面场圃——直白
把酒话桑麻——直白
待到重阳日——直白
还来就菊花——直白
结论:通篇大白话,词俗而意俗。
试问,这是解诗之道乎?可以看出,万先生其实就是一个半罐水,对诗一知半解,尚未入门,却又好发“高论”,令行家捧腹。其实直白就是白描,也是作诗一法,看似平淡,却于朴实无华中自得返璞归真之天趣,此大家手笔也,万先生这半罐水又如何懂得?
2)第三联:清风未浩荡,诗兴早飞扬。
古之高人隐士品茶,多是寂寞一人,唯与清风作伴,且清风又可吹散忧愁,引发诗兴。今老朽品茶,虽无浩荡清风,却有满室茶香扑鼻,同样能引发诗兴也。
3)尾联:起座发豪咏,何辞片刻狂。
茶香扑鼻,诗兴勃发,作者难免作诗自豪自傲而清狂一把。作者孤高傲世,遗世独立,作诗自不把时人放眼里,这种“狂”是隐者的本性流露,合情合理,万先生这半罐水又如何懂得?
其他问题更不值一驳,就此搁笔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