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救心者 于 2020-2-16 13:21 编辑
e与ê通押、i与-i混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安在 ——强烈质问《新韵谱》作者并《中华通韵》编审团队
近日,为争新声韵16韵部始作俑者名分,《新韵谱》作者新韵使者先生连篇累牍地发帖佐证,颇为活跃。明眼人不难看出,所谓《中华通韵》(16韵)与《新韵谱》(16韵)的韵部划分完全相同,如出一辙,别无二致。其实,在救心者看来,究竟谁吸纳谁、谁抄袭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二者居然双双严重违背韵乃声韵这一基本韵理,置舌间耳畔活生生的现代读书音语音系统于不顾,反而舍本逐末,不顾声韵,臆造形韵,愚昧地通过端详、把玩现代汉语拼音字母,进而以貌取人,硬拉郎配,乱点鸳鸯谱,并不顾全国新韵推委会严正警告,强行将爷与哥、姨与姊等根本不能婚配者硬生生推入洞房。一言以蔽之,二者都错得离谱,不可原谅。 在此,我们无意批判通十六韵编审团队刻意为死抱中古平水韵粗腿的既得利益者张目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已主义者行径,也无意深究eng、 ing 同部等情有可原的技术细节失误。我们所要深度商榷和严重质疑的乃是以下二事: 1)把e与ê、ie、üe硬拉郎配和将zhichishirizicisi与jiqixi等乱点鸳鸯谱的理论基础安在? 2)把e与ê、ie、üe硬拉郎配和将zhichishirizicisi与jiqixi等乱点鸳鸯谱的实践依据安在? 为免谬种流传,为救被诗词学会高端外行们误导的朋友于水火,为了在真正意义上振兴现代民族诗词文化,值此全民抗疫之际,救心者虽处于百忙之中,却不得不再次代表全国新韵推委会简要阐述我们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新韵使者先生、参与炮制通十六韵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以及其他有关人等若是真有道理,尽可提出有理有据的反批评。 稍具常识和头脑的朋友都知道,在汉语拼音方案之前,曾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注音字母系统。连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坦承:“平心而论,注音字母从其他几个方面来衡量,不比《汉语拼音方案》差多少,但是我们不得不放弃它而采用拉丁字母,主要就是考虑到国际交流的需要。” 细心的朋友不难发现,直至今日,新华字典等工具书后附的汉语拼音方案仍然一一对照列出了各个汉语拼音字母所对应的注音字母,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下现行新华字典所附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韵母表及其补充说明。请列位看官睁开慧眼,把表中粉体字和补充说明中的粉体字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吧。
| | | | a
ㄚ 啊 | | |
| O
ㄛ 喔 |
| uo
ㄨㄛ 窝 |
| e ㄜ 鹅 | |
| üe ㄩㄝ 约 | ai
ㄞ 哀 |
| uai
ㄨㄞ 歪 |
| ei
ㄟ 欸 |
| uei
ㄨㄟ 威 |
| ao
ㄠ 熬 | |
| | ou
ㄡ 欧 | |
| | an
ㄢ 安 | | | | en
ㄣ 恩 | | | | ang
ㄤ 昂 | | |
| eng
ㄥ 亨的韵母 | | |
| ong
ㄨㄙ轰的韵母 | |
| |
(1)"知、蚩、诗、日、资、雌、思”等七个音节的韵母用i,即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拼作zhi,chi,shi,ri,zi,ci,si。 (2)韵母ㄦ写成er,用做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ertong,花儿拼作huar。 (3)韵母ㄝ单用的时候写成ê。
由表中的粉色字体部分和补充说明(3)可知,注音字母系统中,韵母ㄝ所对应的汉语拼音字母是ê而不是e,但是唯有在ㄝ单用的时候才写成ê,其它场合则简写成e,如ㄧㄝ (耶)对应的汉语拼音韵母为ie,ㄩㄝ( 约)对应的汉语拼音韵母为üe,都是用的简写形式,一如ü这个韵母与j、q、x、y组合使用时可以省略上面的两点而读音不变。正如大家所看到的,ie、üe之e所对应的是ㄝ,而不是单韵母e所对应的ㄜ。 至此,就算你再怎么迟钝,再怎么不学无术,再怎么自以为是,也总该理解一代天骄先生三年前的旧帖《此e非彼e》了罢。 令救心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新韵谱》作者和《中华通(十六)韵》炮制者纵然一个个都是老眼昏花,全都没看清因而未能厘清ㄝ与ê以及ie、üe中之e的对应关系,为什么彼等不侧耳倾听一下呢?同样活跃于彼等舌间耳畔的哥、磕、喝的实际音效与椰、约、街、学等字的实际音效相差足有十万八千里,而今资讯那么发达,只要侧耳一听,便可轻松分辨,便不会硬拉郎配后又强行推入洞房嘛!可是,但是,但可是,可但是,唉,让救心者怎么说他们呢? 至于将zhichishirizicisi与jiqixi等乱点鸳鸯谱,那就更是让人啼笑皆非了。事实上,为了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公布25周年,早在三十六年前,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便在《文字改革》1983年2月号上撰文并明确指出:由于“拉丁字母不够用”,除了采取在某些字母上添加零碎等措施之外,“另一种办法是让一个字母在不同的场合代表不同的音。”“《汉语拼音方案》只有一个字母代表两个音,就是i,它在z,c,s,zh,ch,sh,r的后面代表一个音,在别的字母后面代表另一个音。” 至此,就算你再怎么迟钝,再怎么不学无术,再怎么自以为是,也总该理解一代天骄先生三年前的旧帖《此i非彼i》了罢。 请列位看官千万注意,这可是吕叔湘先生的原话啊!纵然炮制《中华通韵》初稿的中华诗词学会外行老干们不知道吕老先生的这个说法,诗词学会内部总要至少履行三级校审手续,并初步对外征求意见后才可形成呈送国家语委和教育部的送审稿吧?那么,诗词学会内部那些负责校核与审查的新声旧韵老干们又是干什么吃的?再三把关之下,怎就没发现如此重大失误呢? 即便退三步说,就算诗词学会的相关老干全是外行,那国家语委参与炮制与审查通十六韵的专家学者总该具备起码的专业技能并了解甚或熟悉吕叔湘先生有关字母i在不同场合代表不同音的说法吧? 纵然国家语委参与通十六韵炮制与审查的专家全是混子,抑或全是根底尚浅的毛头小子,也不了解吕老先生的说法因而也没尽到责任,那教育部有关人等又是干啥吃的?如此一部误韵误诗误国误民的所谓国家标准——《中华通韵》(十六韵)究竟是怎样出笼的呢? 以上所及,可以视为救心者的理论基础。至于实践依据,便是活跃于现代读书人舌间耳畔的活生生的现代读书音语音系统以及既往优势认知倾向。活的语音系统自不待言,只要稍具乐感,只要稍具押韵常识,只要面向青少年、面向未来,那么谁和谁可以通押,谁和谁根本不押韵,诸如此类厘定还不是易如反掌吗?再说既有优势认知倾向,以ê、ie、üe的韵部归属为例,全国新韵推委会推荐的二〇一九五四先生的21韵、黎锦熙先生的18韵、中老年诗者曾经用过的新14韵、甚至极端草根化的大十三辙等代表性狭义韵书,都将其作为独立韵部,通十六韵编审团队以及新韵使者先生缘何视而不见,依然闹出天大笑话、造成国际影响、铸成不可饶恕之大错呢? 鉴于《新韵谱》作者新韵使者先生炮制十六韵的《新韵谱》纯属个人行为,新韵推委会认为,可以免于追究和起诉,但当事人应当众做出必要的解释并公开道歉。但是,参与炮制、审查、放行《中华通韵》(十六韵)的有关部门和有关人等则不然,彼等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行径分明是对国家与民族诗词文化赤裸裸的犯罪,与武汉抗疫之初有关人等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何其相似乃尔,并且丢人都丢到国际上去了!也正因此,除应在此跟帖给出必要的解释外,尚应即速收回那不伦不类、为害不浅的所谓《中华通韵》(十六韵),集体辞职并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以谢天下!
【附录】新声韵高中低端当权派范诗根、罗烈烈、马莹莹语录摘要
1、范诗根
以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名义,在中国社会科学网和中国文艺网发表署名文章《关于<中华通韵>》,该文首发于《中国艺术报》,其开场白曰:
“《中华通韵》是中华诗词学会受教育部委托制定的。经过两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中华通韵》 16韵方案。这16个韵部,是依据汉语拼音韵母表来的,也就是横着数的3个韵母确定为3个韵部,竖着数的12个韵母确定为12个韵部,又从韵母表的说明里提出“er”作为一个韵部,形成了《中华通韵》 16韵。现在处于结项鉴定后的试验阶段,也就是20所学校的教学试验,全国诗词作者依照《中华通韵》创作诗歌的试验。”
2、罗烈烈
在华夏诗词论坛诗词理论版,以网站超级版主兼广西诗词首席版主身份扬言:
“中华通韵的 e ie ,ji zi 归一,无可厚非。”
“几资凄词西思都是 i 韵字,它们同韵同韵母,这是铁版钉钉的事实。”
“根据传统音韵学定义:韵是除了声母,介音以外的拼音部分。e ie a ia an ian ang iang 中的 i 是介音,因而 e ie a ia an ian ang iang 均可编为同韵部。如果 e ie 不能归为同韵部,那么,a ia,an ian , ang iang , ong iong,也就不成立了。”
“根据现代音韵学定义:韵是除了声母以外的拼音部分,韵也就是拼音里的韵母(见《新华字典》)。那么,e ie 、 a ia 、an ian 、 ang iang 便都是各自独立的韵。”
“中华通韵虽不尽人意,但已明确告诉人们,普通话诗词用韵才是现代和将来诗词用韵的正统,国家认证,政府支持。不按普通话便是方言,方韵,方标,也可以说是错别音,错别韵。至于中华通韵的不尽人意,相信若干年后,会进行修正。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谁做庄谁说了算。”
“(中华通韵)早已正式颁布实施,进入大中小学教育,与《新华字典》《新华词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现在已不是讨论谁对谁错,而是如何贯彻执行,实施落实的问题。”
“中华通韵的征求意见稿时间是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全国各地乡镇以上的政府语委,教委办均有文件转发,国家语委和教育部也在网上公告公示,向全国人民征求意见,并于2019年3月由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召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审定通过。直到2019年11月1日,才由国家语委,教育部联合发布实施,成为国家语言文字的重要规范标准和重要法规。”
“中华通韵前年草案征求意见稿,一纸通知,仅头一个月,便收到全国大中小学师生过亿首诗词,相当于中华诗词论坛十七年数量总和还要多得多,还在乎几个社会老诗词会员的叫嚣吗?查证一下,全国大中小学在校生1.23亿人啦!”
“自中华通韵颁发之日起,已成为国家语言文字的重要法规,再摆弄什么林林总总的新韵,便变得无意义了。虽然国家一惯提倡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但也一惯坚持反对无政府主义和反对自由主义。”
3、马莹莹
以资深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暨大中华诗词论坛高级会员名义,在《【质问】e与ê通押、i与-i混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安在》帖下声称:
“只要遵从汉语拼音原理者都会自然得出16个韵部,中小学的语文老师一般都懂这个道理,当年新韵出笼,我们语文教研组就曾讨论过,一致认为他们是胡扯,只是我们是草民,不吃官饭不管官事,他们说他们的,我们教学教我们的,井水不犯河水。原来的中华新韵编辑者是外行充内行,连韵母的基本知识都不懂,居然把ong/eng当一部。别看新韵14部,通韵16部,其科学性大不一样,好好去研究一下就知道谁对谁错。所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华通韵正符合我们语文教师的看法,也许这就是从事教育与不从事教育的区别吧”
“大部分的语文老师都能够认定普通话的韵部应该是16部,ong、eng是两个不能通用的韵部,-i、i应该合并,i、ü 不能通用。不必克隆不必抄袭,拼音字母表在那摆着。”
“我从小学一年级教到高三,甚至大学都教过,教龄超过50年,对拼音方案的确是烂熟于心的。这个我可以简述,非常简单,翻开汉语拼音方案 三 韵母表
韵母用到诗词曲赋中便是押韵。
表共四行,第一行12个:a o e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ong 第一横行三个 i u ü ,再加上er,不就是16部吗。所以我在师范学院讲课时就对学生们说,你们不要管什么中华新韵,你们只要管科学,毕业后当老师,教学生写诗词时,不要管任何诗词用韵方案,只要把拼音方案韵母表第一竖行第一横行当韵部用就行了”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能人为的去干涉、改造。
我以为再讨论没有必要,设计其他的方案都是画蛇添足。因此我不想参与这种没有多大价值的讨论。谢谢楼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