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新韵使者

新 韵 说

[复制链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09: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63.也 谈 “ 善 待 诗 歌 ”



   重阳jm/文



近读《清泉文学报》2006年7月1日总第十一期上叶延滨“善待诗歌”一文。文中首先说:“我听见一个青年诗人说:‘要善待诗歌,诗歌目前的状况,不少困境是诗人们自己造成的。’我听了很感动。”的确,这位青年诗人说了一句真话,怎能不让人感动呢!可是诗歌“目前的状况”和“困境”是什么?又怎么是诗人们自己造成的呢?文中说:“多年来,诗人们为了让诗歌从政治仆从地位回归艺术家的身份,作了不懈努力……,只是这种努力并没有结束,诗歌在今天仍没有达到应有的艺术高度和传播广度。而诗歌、诗刊与诗坛却不止一次地陷入诗人们并不诗意的争吵中;……”看起来,诗歌“目前的状况”和“困境”似乎是“还没有从政治仆从地位回归艺术家的身份”“仍没有达到应有的艺术高度和传播广度”,“不止一次地陷入诗人们并不诗意的争吵中”。那么,什么是“艺术家的身分”?是指完全脱离“政治”的“纯艺术”吗?可是这一条古今中外的人类历史上就没有过,现代中国就会有吗?而“达到应有的艺术高度和传播广度”的“诗歌”又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诗刊》上发表的那些无节奏无韵律的分行堆砌的读不懂的文字;那些“白”而不“白”甚至连“话”都不是的所谓“白话诗”,不但没有什么艺术高度,简直就是对艺术的糟蹋!那些“窝里烂”的垃圾诗连诗圈子里的人都不愿读还会有什么“传播广度”!
    文中说:“我从来不去评论这些争论……,我觉得诗歌还是承担得太多了,再加给诗歌一些重负,无论什么目的,都无益于诗歌的发展。”既然诗歌在向“纯艺术”努力,不带一点儿“政治”色彩,它还承担什么?况且还“承担得太多了”?而对其“争论”则又是“给诗歌负重”。那么“从来不去评论这些争论”就有益于“诗歌的发展”吗?至此,我倒是想弄明白叶先生口口声声说的“诗歌”是什么?是那些用中国字写的“外国诗”吗?是那些无节奏无韵律的分行堆砌的读不懂的文字吗?当今那些“白”而不“白”甚至连“话”都不是的所谓“白话诗”,充斥着所有的诗文化市场,被称为中国诗歌的主流。国内外报刊杂志,甚至大中小学教材都充塞着那种“诗歌”,它将中华民族诗文化传统丢弃得一干二净。它不但困惑着当代人,而且极深极广地困惑着子孙后代,这不正是它的“传播广度”吗?它的确是“承担得太多了”!它弃韵忘祖,流毒深远。然而却不要“评论”它,任其疯狂发展,泛滥成灾,其居心何也?那“并不诗意的争吵”,那“不益于诗歌的发展”,那“从来不去评论”的“善待诗歌”的本意岂不表露无遗矣!
      2006.07.12
首发2006年7月《艺苑》总182期。
转发2007年1月《清泉文学》总13期。




64.新 韵 是 时 代 的 产 物  

——再谈诗韵改革的原因


重阳jm/文



    为什么要进行诗韵改革?为什么要推行新韵?很简单,一句话:新韵是时代的产物。细说起来,大致有七个主要原因。
    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科学的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人们的思想感情顺着时代的潮流而迈进,语言和音韵必然发生变化。
    二,“平水韵”是七百多年前宋元时代的实际语言的产物,属当时的标准语韵,早已不适应现时代。确切地讲,新韵的兴起,对“平水韵”不但是改革,很可能是废除。
    三.“平水韵”的韵部有108部,字部混乱,令人无法辩别和记牢。况且有很多字已变音变韵了,现已失去了实用价值。
    四.“平水韵”把入声字的十七个韵都统统编入“入韵”。而现在普通话语中入声已消除,“平水韵”已是无现实意义的韵书。
    五.汉语拼音的推广和使用,已使“平水韵”的注音方式陈旧,更不适应现时代。
    六,现在国家正推行普通话,力求现代语言的准确与统一。这正是现代标准语,人人皆用之,具有极大极广的普遍性和深刻鲜明的时代性。普通话韵即新韵的推广和使用,是大势所趋,是顺理成章的事。
    七.新韵不光指诗韵,而且还指诗体,是指新的诗体形式。
    新韵诗体是诗体演变过程中,即诗史发展到现代而自然形成的。所以说,新韵是时代的产物。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说明它,显现它,强调它,宣传和推广它,为它的发展扫除一些障碍,排除一些干扰,为它营造一个顺利发展的环境或氛围,让新韵更好的为现时代服务,让新韵成为中国诗史发展到现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或标志。
                                                  2006.07.23
首发2008年1月《艺苑》总198期。



65.精 炼 一 句 并 非 诗

——也谈“提炼精华出好诗”

重阳jm/文



   近读《中国诗人》报2006年7月25日总第33期于沙的文章《提炼精华出好诗》,文中对提炼精华出好诗论述得非常精湛,引证得十分恰当,特别是对古诗《春夜喜雨》和《游子吟》的分析相当透彻,也非常确切,令人佩服。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他对有人说:“已经传开的了,不能删”的批评和例证是很有说服力的,是令人信服的。
    于沙说:“普天下的诗,都以精炼为贵。”而“什么是精炼”呢?于沙的论述精细而透彻:“精炼就是提炼精华。先经提炼,后得精华。”“诗,是一门言少而意丰的艺术,是‘最纯粹、最谨严、最精微’的文学。”并例举了谢冕的一句名言;“诗味是由精炼逼出来的。”
    于沙在说了如前诸多的明白话之后,却犯起糊涂来了。他例举的五个“一句话”甚至“一个字”的所谓“诗”却都不是诗!连同于沙自已被精炼“逼”出来的五个所谓的一句话“诗”,也都不是诗!它完全歪曲了“提炼精华出好诗”的本意。因为再精炼的“一句话”也成不了诗!充其量也只能是“诗的一句”,这与“诗”是相差甚远的!
    中华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无韵不成诗。中华民族诗文化,上下五千年,一贯的传统诗观念被新诗者们所打破。所谓的无韵诗,一行诗,一字诗泛滥成灾,闹得现时的诗人们不知诗为何物?韵为何物?这可真是泱泱诗国的一大悲哀!
    那么,所谓“独句诗”“独字诗”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统观已有的或已出版或已成书的“独句诗”或“独字诗”,都并非“独”,而是“双”。正如某些人所言:“诗题和诗内容”是“相互补充和配合”的。也就是说,“独句诗”“独字诗”的“诗题和诗内容”是连为一体的,如果离开了“标题”则一无所是。所以,所谓的“独”是不存在的。实际上,它是与标题一起构成两句而并非一句或一字。这样的小到一句甚至一字的所谓微型诗,它尽管精炼但根本就不是诗;尽管它的意味再深再浓而没有诗韵诗形式,当然也必定不是诗!
    中华诗是韵文。文字是载体,文字载着韵律和意境三维一体共同运行才成诗。诗是“流动”的文字。只有文字与意境而没有节奏和韵律的运行是不能成诗的。这就是“诗”与“文”的最本质的区别。
    于沙说:“诗味是诗的灵魂,没有诗味,则没有诗。”我则说:诗韵是诗的灵魂,没有诗韵,则没有诗!其实呀,只有“诗味”和“诗韵”的结合,才是“两全其美”的好诗啊!诸君尽可不以为然,但中国诗史注定如此!
                             2006.08.15
首发2007年4月《艺苑》总191期。
转发2007年4月《中原风》总68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5: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66.无 韵 诗 歌 当 休 矣 !



   重阳jm/文



近读《作家报》2006年10月31日总第639期第一版《焦点热弹》栏目中盘亚东《诗歌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一文。此文开篇引用了一段文字:“著名少年作家韩寒在他的博客上说:‘我的观点一直是现代诗歌和诗人都没有存在的必要的,现代诗这种体裁也是没有意义的。这年头纸挺贵,好好的散文,写在一行里不好吗?’又说:‘在我所有的小说里,每本都不忘要讽刺现代诗一下。’”作者盘亚东为此好一番抨击和议论后,又对“诗歌”和“诗人”大发感慨,并最后结论道:“诗歌绝不会轻易消失!”
    我觉得,盘亚东与其抨击的“韩寒的逻辑从来都是牛头不对马嘴”一样的“牛头不对马嘴”。因为他根本就没弄清楚韩寒所说的“诗歌”是“什么样”的诗歌,就笼统地对“诗歌”呀“诗人”呀大发议论。那么韩寒所说的“诗歌”和“诗人”是“什么样”的诗歌和诗人呢?韩寒说得很清楚也很明白:是“现代诗歌和诗人”!那么,“现代诗歌”是“什么样子”的呢?很抱歉,我也弄不明白。但据我所知,真正的“现代诗”应该是“新韵新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今标榜为“现代诗”的诗歌,大多是“无韵诗”。被称为“国刊”的中国第一大诗歌刊物《诗刊》所宣称的“现代诗”不就是“无韵诗”吗?还有一种专发“无韵诗”的《淮风》诗刊不就在其封面上大书着“中国的现代诗,现代的中国诗”吗?另有多多的大发特发“无韵诗”的所谓现代诗报刊,不是都在标榜和宣扬“现代诗”吗?很显然,如此所谓的“现代诗”其实就是“无韵诗”的代名词。毫无疑问,韩寒所说的“现代诗”正是指的那些“无韵诗”。
    那么,“无韵诗”是什么东西呢?正如韩寒所说:“好好的散文,写在一行里不好吗?”这正是“无韵诗”的“散文分行写”的显著特点。“无韵诗”不但是“散文分行写”,更甚者“一句话”称诗,“一个字”也称诗”。正如同期《作家报》第六版所刊情非所以《中国诗歌将何去何从》一文中所说:“比如:《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这难道也能叫诗歌?要韵味没有韵味,要意境没有意境,连诗歌的基本要素都不见了影踪。居然敢登大雅之堂,还有诗评家的赞誉。我忍不住要问:‘中国诗人怎么了?中国诗歌怎么了?’”因此,该文作者情非所以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的诗歌和诗人确实对诗歌是一种侮辱,是对诗人这个称号的亵渎。”
    本来,中华民族的诗歌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无韵不成诗。中华诗以其独特的民族性立于世界诗歌之林,象璀灿的明珠高悬于世界艺术殿堂。而所谓的“现代诗”即“无韵诗”的产生与泛滥,严重的破坏了中华诗歌的传统形象,完全丧失了中华诗歌的民族性与独特性,给中国诗界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且严重地毒害了中国青少年下一代。不但当代青少年不知韵为何物,不知诗为何物,某些大学教授、报刊编辑,也在极力宣扬无韵诗。甚至中央电视台的某些文艺栏目及春节联欢晚会上也还抛出了无韵诗。当今诗界以“百花齐放”“多元化”“多样性”为藉口,宣扬和吹捧“无韵诗”,致使“无韵诗”泛滥成灾,确是泱泱诗国的极大耻辱!
    中国当代诗坛,以韵为根,三足鼎立:旧韵诗,新韵诗,无韵诗。旧韵需改革,无韵不成诗,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2006.11.06
首发2006年11月《艺苑》总186期。





67.新韵奇葩《转经轮》(一)

——初读毛依新韵长诗《转经轮》

重阳jm/文


    中国当代诗坛新韵奇葩,毛依新韵长诗《转经轮》,将令人声泪俱下的爱情故事,将令人发指的罪恶佞人,将那个时代裸体般的写真画面呈现在眼前。直为诗中反映出来的那个时代的人、事、情、景的真实所叹服。凡从“文革”大劫难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全国一片红的红海洋中,翻滚着的黑浪吞噬了多少千多少万个无辜的生灵。人性的摧残,猜疑的拨弄,别有用心的恶毒,阶级斗争的扭曲,叛徒、特务、牛鬼蛇神、臭老九等等大高帽子满天飞。在“造反派”的天底下,正直的人们身心惨遭摧残的景况,不堪回首!悲惨的故事何止千万!而写实的文字却寥若晨星。《转经轮》可谓横空出世,在诗坛亮出了样板。它揭示出,“文革”时代的文学艺术素材,将是取之不尽的矿藏,有待于开采和选用。但只有“写真”才是历史的,才是最有价值的。
    长诗《转经轮》是新韵诗,它一韵到底,优美悠扬;现代诗语,自由诗式;民族精神,传统意识;真情表露,人性展现;鲜活灵动,雅俗共赏,开辟了新韵长诗的先河。《转经轮》通篇的艺术手法,吸纳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叙事诗艺和现代自由诗式的结合,节奏和韵律的延绵悠扬,自始至终,不舍不弃,构成了整体的音乐美,成就了“诗”的完美体例,形成了与“无韵诗”的本质区别,铸就了新韵长诗写真的典范楷模。
   《转经轮》是爱情长篇叙事诗。爱情是永恒的,伟大的,神圣的,但又是神秘的。因此,爱情故事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爱情故事发生。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受观念习俗和权势的约束。在这样的禁锢中,演绎着千奇百怪的神秘的爱情故事。《转经轮》也不例外。它描述了一个爱情故事,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代。扭曲了人性的“文革”时代,天真烂漫、朴实纯真、高尚雅丽的爱情烈火,被扭曲了的观念习俗和权势的罪恶污水泼灭。二十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将祖国大地吹绿,春波荡漾的爱情故事再次发生,爱情的火种复燃,从而演绎了一段凄苦的又是令人惊喜的爱情悲喜剧。而更令人惊喜的是,这洋洋千余行万余言的叙事长诗,竟是韵律优美且一韵到底的新韵诗!这是我倡导新韵以来所见到的最长的一首新韵诗。这朵新韵奇葩标志着“新韵”毅然决然昂首阔步地走进了长诗行列,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它彻底打破了“韵律束缚”论,为以新韵创作长诗树立了榜样,也给“无韵诗”的鼓吹者们以迎头痛击!
    当今诗坛,无韵诗泛滥。那些“韵律束缚”论者们,那些“散文分行”写大诗的所谓大诗家们,请看看《转经轮》吧!在这千行万言,一韵到底,悠扬优美,无拘无束的大诗榜样面前,你们是觉得自己谬误呢?还是觉得自己无能呢!那些“一句话”称诗,甚至“一个字”亦称诗的,那些叫喊着要“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那些出尽了洋相,丑态百出的“国学知识匮乏症”者们,请看看《转经轮》吧!在这坚守着中华民族诗文化的传统性与独特性的经典著作《转经轮》面前,还有勇气挥舞着“无韵”的破旗叫嚷“韵多了让人麻木”,“无韵也成诗”吗?
    中华民族的诗歌,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诗歌,无韵不成诗。节奏和韵律是中华民族诗歌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维护和坚守节奏和韵律就是维护和坚守中华民族的诗文化。维护她是我们的责任,坚守她是我们的光荣,拥有她是我们的骄傲。新韵长诗《转经轮》是中华民族诗歌改革创新的丰硕成果,同时更加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民族诗歌改革创新走“新韵”之路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无韵不成诗,旧韵需改革,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2005.11.26
首发2006年3月《艺苑》总178期。
曾发《作家报》《毛依诗歌集》等。




67.再读新韵长诗《转经轮》(2)


重阳JM/文


    初读毛依新韵长诗《转经轮》是见之于报刊,之后又在毛依诗集《花溪流芳》中读到了它,显然已作了一些修改。最近又在《作家报》上读到了最新修正的全文。
    中国当代诗坛奇葩,毛依新韵长诗《转经轮》,将令人声泪俱下的爱情故事,将令人发指的奸恶佞人,将那个年代裸体般的写真画面呈现在眼前。直为诗中反映出来的那个年代的人、事、情、景的真实所叹服。凡从“文革”大劫难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全国一片红的红海洋中,翻滚着的黑浪吞噬了多少千多少万个无辜的生灵。猜疑的拨弄,人性的摧残,别有用心的敌意,阶级斗争的扭曲使然,叛徒、特务、右派、反革命、臭老九等等“牛鬼蛇神”大高帽子满天飞。在“造反派”的天底下,正直的人们身心惨遭摧残的景况,不堪回首!悲惨的故事何止万千!而写实的文字却寥若晨星。《转经轮》可谓横空出世,在诗坛亮出了样板。它揭示出,新中国新社会新时代这个大背景下的“文革”这个特殊年代留下的文学艺术素材,将是取之不尽的矿藏,有待于开采和选用。但只有“写真”才是历史的,才是最有价值的。
    长诗《转经轮》是新韵诗,它通韵到底,现代诗语,自由诗式;民族精神,传统意识;真情表露,人性展现;鲜活灵动,雅俗共赏,开辟了新韵长诗的先河。《转经轮》通篇的艺术手法,吸纳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叙事诗艺和现代自由诗式的结合,节奏和韵律的延绵悠扬,自始至终,不舍不弃,构成了整体的音乐美,成就了“新韵长诗”的完美体例,形成了与“无韵自由诗”的本质区别,铸就了新韵长诗的典范。
   《转经轮》是爱情长篇叙事诗。爱情是永恒的,伟大的,神圣的,但又是神秘的。爱情故事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爱情故事发生。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受观念习俗和权势(法律)的约束,在这样的禁锢中演绎着千奇百怪的神秘的爱情故事。但不管是怎样的爱情故事,都无不是对婚姻制度的怨恨与控诉。《转经轮》也不例外,它描述了一个爱情故事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年代。扭曲了人性的“文革”时期,天真烂漫、朴实纯真、高尚雅气的爱情烈火被扭曲了的观念习俗和权势的罪恶污水泼灭,演绎了一段凄苦的爱情悲剧。只可惜在大开放的年代里,故事情节却又轻率地跌入单纯追求个性开放的爱海情河,丢掉了故事高潮的喜剧色彩,中止了艺术的升华,这是十分遗憾的。
    纵观《转经轮》所叙述的爱情故事,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中期,“反右”和国家“三年困难”之后的“调整恢复”期与“文革” 大动乱初期之前的“社教”期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独特性”。我这里称其谓“期间”,是因为那几年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立新中国后,新社会新时代中的“一段”时间。《转经轮》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的一个“期间”中,它仅仅是这个时代长河中的一个漩涡,具有特殊年代中的一种独特的“时代风采”。
    新韵长诗《转经轮》是叙事诗。自然是以叙“事”为主,“事”尽而止。不像抒情诗那样,以“情”为主,“情”尽而止。那么《转经轮》从头至尾“叙”了些什么“事”呢?简言之,就是两个男女主人公的相识,相爱,相恋,热恋或暗恋。经历了几多波折,不乏酸甜苦辣滋味,悲欢离合磨难,揭示了人类情爱的永恒主题。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无以言表。那么,这个故事是怎么造成的呢?它反映的是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呢?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我”(峰岚)和姑娘(兰婷)(都是有完全人身自由权的“自由人”)的相遇,相爱,相恋。在新中国新时代的新婚姻制度下(1962年,新“婚姻法”已实施多年),完全可以走上阳光的婚姻大道,实现美满姻缘。可是他(她)们没有。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习俗观念”障碍:女主人公的父亲有“特务嫌疑”,因而女主人公的自身也受到了压力。根据诗文可以认定所谓“特嫌”只是“猜疑”,并不是政府的“确认”。在这时,“阶级斗争”观念和“出身”习俗意识障碍,并不等于是“婚姻制度”障碍。其二是“奸恶小人”秦槐(恶势力)所造成的障碍。首先应搞清楚的是,女主人公的单位领导人(秦槐)对她示爱并在其求爱失败后的卑劣行为,造成了她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压力(遭“白眼”、遭“诬陷”及遭“压缩”即解职),属道德范畴,至多是性搔扰或性强暴的犯罪。他不能代表国家,政府或政策,更不能成为婚姻制度或社会制度的代表。所以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构成与“婚姻制度”的矛盾冲突。这时的两个主人公是完全有人身自由和婚姻自由的“自由人”,他(她)们完全有权依法斗争,摆脱恶人的阻挠,合法地进行婚姻登记,实现美满姻缘。可是他(她)们没有走上这条阳光之路。其三是他(她)们自身的障碍。男主人公思恋成疾“病重”,女主人公去探望他,他(她)们“决定马上登记结婚”,这说明他(她)们知道婚姻法并期望《婚姻法》的保护。但是他(她)们没有冲破“习俗”观念和权势“奸人”的阻挠,没有为爱情作顽强的斗争,只是一味地“顺从”与“忍受”,最终没有走上“婚姻登记”这一步。至此,他(她)们仍然是“有情人”而没有成为“眷属”。他(她)们的遭遇和自身的作为正是“极左”思潮专横肆虐时期弱势群体的典型特征。
    此后,在狂风暴雨般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文革”初期,中国政府既然“准许”女主人公(兰婷)去台湾,这就自然破解了她父亲的特务嫌疑,这就足以证明她是“自由人”(不受管制),从而也就说明了女主人公的恋人(峰岚)也应该是“自由人”。在这关键时刻她应该也能够“出面”拯救他(破解诬陷,解除管制),争取还他以清白,从而为爱情作出最大最终的努力甚至牺牲,以期实现美满姻缘,显示爱情的力量和魅力。然而她却没有这么做,她没有为了爱情与相爱的人一起受苦受难,而是在“爱情”与“金钱”之间,选择了金钱,抛弃了爱情。是她放弃了无奈但并非无能跟他成婚的阳光之旅。这在女主人公身上没有显示出爱情的力量和魅力。
    很显然,《转经轮》的爱情故事并非与“婚姻制度”的矛盾冲突,而是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思潮的矛盾冲突。它非常典型地反映了那个时期各个领域包括公、检、法及婚姻法的整体社会与“极左”思潮的矛盾冲突。这与历史上任何传统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次分别之后,男主人公因与有“特嫌”父亲的女友恋爱而被卷进了“文革”的恶漩,这本属荒唐的“罪名”却又在荒唐地“忍受”着,并在“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暗恋”中傻等了二十年。再一次凸现了“极左”思潮专横肆虐时代弱势群体的典型特征。女主人公“去了台湾”,“继承了父亲的一大笔遗产”,并且当上了“大老板”,成了“富姐”,还有了“婚史”,二十年杳无音信。对她而言,虽有失恋之苦,藕断丝连之思,但无“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执著,而是在这漫长的二十年岁月中,过着“富姐”的生活。也就是说,《转经轮》的爱情故事在大动乱的“文革”期间是“潜伏”着的,没有任何“动静”。叙事长诗《转经轮》没有“叙”“文革”期间的“事”。而是将包括“文革”在内的二十年光阴一笔带过去了。
    事隔二十年,女主人公成了台湾经济社会上层人物的“富商”,来到大陆回到故乡,“为了投资,也是为了了却一桩心愿”(一段隐情),偶遇旧恋人,“忘情地投入其怀抱”“狂吻起来”,并在“高级餐厅”安排了“特殊约会”,实现了“心愿”。难道她的“心愿”仅仅是“相拥相抱”的“狂吻”吗?几十年的暗恋苦恋就此“了却”了吗?叙事诗对以后的“事”没有“叙”,只是相对应于“转经轮”发出一声似有禅意的反诘,或可算是留下了一个“想象空间”给读者。读者在此可随意想象出各种各样的发展“趋势”或“结局”。比如:一,女主人公成功投资并和男主人公共同经营,事事如意,一路顺风;二,男女主人公举行了盛大的结婚典礼仪式,结为夫妻,最终成为眷属;三,男女主人公双双去到台湾,共同经营那里的产业,等等。或许还会有另外一种情况:男女主人公的共同仇人秦槐又使出伎俩,再一次破坏了他(她)们的姻缘或事业。但这些都是读者“想”出来的“事”,不是作者“叙”出来的“事”。因此,不能成为为《转经轮》作结论的依据。所以,我这里只能依据作者所“叙”之“事”,以事论事地作如下结论:     
    爱情是伟大的,神圣的。但当今社会是法制社会,爱情的伟大大不过“法”,神圣的爱情不能凌驾于“法”之上。所以,《转经轮》的爱情故事并没有“大团圆”的结局,至多算是“暗恋”的继续,更谈不上“有情人终成眷属”。因为,他(她)们尽管“相拥相抱”“狂吻”“特殊约会”甚至“上床”,但这决不等于是“大团圆”,因为他(她)们没有“婚姻登记”,未成“眷属”,并非“合法夫妻”。如果说,在二十年前,他(她)们视《婚姻法》为“保护神”,而在这大开放的八十年代,《婚姻法》更应该是他(她)们的精神支柱。他(她)们本应该合情合理合法地理直气壮地大张旗鼓地轰轰烈烈地壮观而靓丽地走进神圣而威严的“婚礼”大殿堂,圆满“大团圆”的美梦,真正实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心愿”,将《转经轮》的爱情故事推向最高潮,实现艺术的升华。然而,《转经轮》的爱情故事却是终结在“特殊约会”处,让他(她)们视《婚姻法》于“不顾”,将“婚姻登记”抛到了九霄云外,迎合了“只恋爱不结婚”“非法同居”“性开放”的“时尚”。这与“傍大款”“包二奶”“伴富婆”的“风气”有何异?这与借“同乡会”“学友会”之名与旧情人旧恋人相约相会,开房上床,旧情复燃的“风气”有何异?它反映的是什么社会现实?它宣扬的是什么“时代精神”!
    因此,不能不说《转经轮》爱情故事至终只是“有情人”“暗恋”的继续,仍然是个悲剧结局,并无喜剧效果。如其这样,倒不如将故事终结在女主人公去台湾之前的生离死别处。这不尽人意的结局,给读者平添了不情愿的一幕,令读者大为失望。这是非常遗憾的!
    2006.03.15初稿。 2006. 05.13修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6: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68.民族的“成见” 诗歌的骄傲



  重阳jm/文



  《超然》诗刊总第六期,马立鞭先生《诗的有韵与无韵》一文,扬扬洒洒数千言,为自己塑造了一个“无韵诗的辩护士”形象。他引经据典,掏古拎今地饶破了舌头,挖空了心思地证明“无韵亦成诗”“无韵诗也是诗”。然而,这也同时反证了他是个不知羞耻的无赖。
    首先,我们是在谈“诗”,是以“诗”为前题的。所以,必须把“诗”是何物搞清楚,弄明白。“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是“文体”,只是相对于其它文体也只是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体裁”而已。
    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说明韵律是诗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不是“可有可无”的小问题。我说过节奏和韵律是诗的根,是诗的魂。也就是说节奏和韵律是诗的“形体”,是诗的“生命”,像花的“根”人的“魂”,没了它就没了生命一样。它是诗的自然属性,是诗的不可分的基础要素,分离了没韵了也就没“诗”了。正如“人”一样,人如果没有了形体,没有了生命,没有了灵魂,还是“人”吗?“诗”也一样,诗没有了形体,没有了意境,没有了生命,还是“诗”吗?严格地讲,“诗”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产生之前,是先有节奏和韵律后才有“诗”的。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没有文字之前,甚至语言不全的时代,在劳动的“吭唷”声中,就形成了“节奏和韵律”。随着语言的发展和丰富,在“节奏和韵律”中加进了各种语意的语言,也就产生了最初的口头传播的“诗”或“歌”。随着文字的产生与发展,也就有了文字记载的“诗歌”。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也就有了承古传今的“诗歌”。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诗歌文明史。
    中华民族的“文字”(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是缺一不可的。而中华民族的诗慨念就是汉字“诗”的概念。中华民族的“诗”是“韵律、文字、意境”三位一体的,也是缺一不可的。所以说“韵”是有关“诗体”构成的“要素”,而并非简单的可有可无的“皮毛”。它既不是章太炎的“和尚的妻子”,也不是他马先生的“鱼鳞”!这就是“诗必韵”“无韵不成诗”“无韵诗不是诗”的原因。这就是中华民族诗歌的民族性与独特性。中华民族的诗歌正是以自身的民族性与独特性而立于世界诗歌之林的。这就是我的“成见”(在此,谢谢马先生送我“成见”二字。),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成见”。具有这个“成见”,是中华民族诗歌的骄傲,坚守这个“成见”,是中华民族诗人的责任!对于不是无知的诗歌理论家马先生而言,难道他真的不知这些道理吗?而他有意偷换慨念,曲解历史与现实,以谈诗的“韵味”为名,却不以“诗”为前题,而是转换概念,将“笔墨之外”“象外旨”“味外味”“言外意”“空灵超脱”,凌驾于“韵”之上,宣扬诗的“无须韵”,并例举“无韵诗”为证,极力为“无韵诗”辩护,不正表露了他是个不知羞耻的无赖吗?
   “ 清•乾隆皇帝诗盈万首,却没有一首传世,也不称其为‘诗人’”。那是因为“御不准”其诗外传。在皇帝的位子上,“诗人”算什么东西!玩文字游戏而已。这竟然成了他马先生“有韵也不成诗”的“根据”。进而还例举了“顺口溜”、“三字经”、“四六文”等“有韵但不是诗”为证。我说过“无韵不成诗”,但并没说过“有韵的文字都是诗”。请问马先生,“顺口溜”、“三字经”、“四六文”等有韵的文字尚且不能称诗,那么“无韵的文字”怎么就成诗了呢?还赢得了你马先生的肯定和赞誉,你就不觉得“过头”了?你就不觉得脸红吗?在此,奉劝当今的“无韵诗”人们,别以为自己发表了几篇“无韵诗”,甚至出了几本“无韵诗集”并得到了某些名人、大家的吹捧就自美为有了传世之作的诗人,就自觉比乾隆皇帝还高明。请自知之明,尽早识破那些自欺欺人的鬼把戏吧!
    马先生说“好的诗,…… 决定的因素是诗味的有无而不在韵律上的得失。”他还说“ 从‘诗必有韵’到‘无韵成诗’是诗的 …… 开拓与发展。”他这不是胡说八道吗?!“韵”是决定诗的“是与非”的。没了韵,连诗都不是了还谈什么“好的”“味的”!还谈什么“开拓与发展”!这正是当今“无韵诗”人们闯进“抛弃诗韵追求诗味”误区的普遍性弊端,竟成了他教唆的口实。在此他还拉出诗人艾青和孔孚及其作品为他垫背:“可以说,艾青与孔孚,乃是中国白话无韵诗的奠基者与示范者。”但是,也可以说,艾青与孔孚的最大悲哀就是作了“中国白话无韵诗的奠基者与示范者”!要知道,艾青他们最大的失误就是“诗无韵”,其最大的败笔就是“无韵诗”。这些已对中国诗界,特别是对子孙后代已造成极坏的影响。可以说,中国无韵诗的泛滥是与他们不无关系的。当然,艾青后来还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承认“…… 我自己就写过不少这类的诗”。所以说,他们是人不是神,他们的功绩我们永记,但他们的过失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应正视历史,面对现实,公正全面地对人对事。
    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者,我们承认世上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诗也一样,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但“无韵诗”是“有韵诗”的发展吗?中华民族诗歌的发展方向或目标就是引进洋人的“无韵诗”吗?就是将“有韵诗”变成“无韵诗”吗?请问马先生,你的这个“目标”现在已经实现了,那么,现时的“无韵诗”的发展方向或目标又该是什么呢?按你“广义”的诗被界定为“一切美的语言”“也还排不上音韵美的号”,那只能是“无韵”的意味?空灵?含蓄?还是理高?想高?自然高?或是“一句”的?“一字”的?“无字”的?是啊,对了,也许可能大概就是“无字”的吧!因为清•王士祯独赏“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嘛!那么,无韵了,无字了,光剩“风流”了,该就是马立鞭先生最“空灵”的“意象铸造”了吧?该就是马先生的最高诗境界了吧?该就是马先生“藏得妙也虚得妙”的最大学问了吧!
    我们是在谈“诗”,谈的是汉字“诗”。“诗”是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的“名字”。它是中国诗的中国名字,它只能是“诗”而不是别的。“诗”本身就是“定义”,而无须别的什么!中华诗从诞生到如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呀呀学语的孩童,幼儿园里的小宝宝们不是也在学诗,背诗吗?而时至今日,中国诗人却不知诗为何物了,这可真是东方诗国的大不幸!当然,马先生不是无知,他所说的诗定义决不是这个意思。他是要学外国人给外国诗下定义的样子,面对着“无韵诗”抓耳挠腮地叫喊:诗是“开放性概念”,诗“无定义”“不可定义”“无法定义”!因为他不是无知,所以他当然知道外国诗的“概念”与中国诗的“概念”不一样的。“诗”是中国的独特,是世界的独特。这在本文的开始就说过了。中国人引进了外国诗,也把外国诗“无定义”的烦脑引进了。于是乎,《新华字典》的糊涂定义,马先生的“亚定义”“次定义”,把中国诗人弄得“没了定义”。于是乎,中国诗人也只能和马先生一起跟在外国诗人的屁股后面“聪明”地“放弃定义”了。
    中国当代诗坛,以韵为根,三足鼎立。无韵不成诗,旧韵需改革,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马先生,你这头中华民族诗歌的败类,你就跪在那以哭当歌吧!
                                                       2006.12.08
首发2006年12月《艺苑》总187期。




69.高飘着什么样的旗帜

•从读《写在中国诗乡文化发展研究会成立》说起•


重阳JM/文

    2006年12月8日,绥阳县诗歌学会暨中国诗乡文化发展研究会正式成立。这无疑是中国诗界一大喜事。徐驰为此写下了一首诗《写在中国诗乡文化发展研究会成立》,徐诗的开篇第一句就是“让个性的旗帜高飘”。中国新诗张扬个性是无可厚非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但“个性”是相对“共性”而言的,个性是在共性的基础上产生的,个性与共性是对立统一体,没了共性,也就没了个性。俗语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没有大地母亲做基础,便是“高楼万丈一滩泥”了。徐诗的第二句似乎找到了共性“使平仄韵、长短句扎根乡土”。诗句中提到的“平仄韵”,大概就是指中华民族的诗传统吧,这确是中国诗的共性,让它扎根乡土是极为重要的,也是理所当然的。那么“长短句”是什么呢?大概是指新诗的共性吧?然而,徐诗将中国传统诗的共性与中国新诗的共性并列甚至对立了起来,却就成了问题了。事实也正是如此,中国新诗几十年来,逐步彻底地消灭了诗韵,彻底地抛弃了中华民族诗传统的共性:“节奏和韵律”。因此,新诗所张扬的个性只建立在“长短句”的基础上,唯意象,唯个性,散文分行写甚至一句话分行写就成“诗”了。这就是无韵新诗在中国泛滥成灾的现状!于是,徐诗对此骄傲地陈述道:
伊始时如星火,
如萌芽的幼苗;
这是磅礴的酝酿,
这是崇高的所在。
一个分子就是雁阵横天的缩影,
一次例会就是坚守挺进的展露。
从一到十、从百到万,
诗乡的中国上溯五千年底蕴,
中国的诗乡憧憬百代的辉煌!
    是啊,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无韵新诗“如星火,如萌芽,如幼苗,充分的酝酿,磅礴的发展,从一到十,从百到万”发展到今天,已是何等的“辉煌”啊!然而,诗乡的中国“上溯五千年”的“底蕴”今日何在呢?那些效仿洋诗的中国无韵新诗彻底地粉碎了民族诗传统,完全没有了节奏和韵律,完全地丢弃了民族的格调和风味,真不知是怎么“辉煌”起来的!而这“辉煌”是指什么?是指写无韵新诗的人多多吗?是指无韵新诗产量的多多吗?是指无韵新诗的刊物多多吗?是指无韵新诗组织机构的多多吗?是由此而形成的声势浩大的无韵诗潮吗?然而,这一切的一切有哪一点是在中华民族诗文化传统的“底蕴”上的?这“从无到有,从浅到深和从善到美”的无韵新诗如此“焕彩社会已渐灰暗的心空”,这“社会已渐灰暗的心空”是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诗文化的氛围吗?是中华民族广大民众对无韵新诗的忍受吗?那些散文分行写甚至一句话分行写的无韵新诗如此“感召人类迷失家园的灵魂……”,在此暂且不问“人类迷失家园的灵魂”是什么?只问彻底粉碎了中华民族诗传统的无韵新诗,又置“中华民族诗传统的灵魂”于何处呢?
    徐诗最后道:“因为诗的滋润/所以我们快乐的存在!”是啊,我们快乐的存在是因为诗的滋润。然而,滋润我们快乐的存在的诗,是什么样的“诗”呢?是那些无节奏无韵律的散文分行写甚至一句话分行写的所谓的中国新诗吗?的确,那些荣登在《人民日报》副刊“大地”上的无韵新诗该是个性最最高飘的“旗帜”了吧!那该是何等的荣幸而值得自己骄傲又值得别人吹捧的啊!然而,正是那个“大地”上的那些被人赞羡的个性高飘的“旗帜”们,却是远离了中华民族诗文化的“大地”,而成了民族诗传统的“弃儿”!它究竟“滋润”了我们什么?又是怎么让我们“快乐”得起来的!这里的“我们”是哪些人?是无韵新诗的追随者们?还是中华民族的广大民众!
    我这里也有一首“诗”,但不知是属于哪一类的“旗帜”:
    中国现代无韵诗,粉碎了传统脊梁,却又不能自立也;
    借洋人的手指头,拎起一根脖子筋,骄傲地走向世界。
                                      2007.03.15
首发2007年6月《艺苑》总193期。



70.也 谈 “诗 潮”


   重阳jm/文



近读《退休生活》杂志2007年第1期•上半月刊•总第283期第33页《诗潮》一文,作者常恕田。作者说他久逛旧书市场偶然发现1985年一月创刊的杂志《诗潮》创刊号。这无疑为他的收藏增添了新品,应当为之高兴,也应为他祝贺。而更重要的是作者从中看到了中国诗歌发展的进程,而且是形成了一个高潮。他说:“《诗潮》创刊号见证了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历史。《诗潮》创刊于1985年1月,那时,正是中国诗歌成为新时期文学一面猎猎飘扬的旗帜。在那个年代里,爱好诗歌的人特别多,今天的很多职业文艺工作者就是从那时起,从爱好诗歌开始,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的确,那时的诗人特别多,因为那时的诗人特别“好当”。只要好写者,几乎人人都是诗人了。为什么?因为那个年代正如常恕田所说是“摆脱极左束缚,开始彰显个性、重新崛起的年代”,而我却说那也是崇洋媚外、开放自我、自由泛滥的年代。特别是诗歌,完全的摆脱了中国诗传统的“束缚”,完全的崇洋仿洋学洋,把要说的话随便分行写出来就是诗了,甚至一句话也是诗,一个字也是诗。中国话几乎句句皆成诗,字字都是诗,那时的自由无韵诗泛滥无度,岂止是成“潮”,简直就是成“灾”!试看常恕田所例举的《诗潮》创刊号的卷首诗《和明天对话》:“看!春,已经从风雪中走来!/没有开门的,请快快开门,/去迎接一个敞着微笑的明天 ……”这就是“诗”吗?再看顾城的《希望者》:“你醒来——/缓缓地转过头颅/让阳光扫过思维的底层/扫过微微发涩的记忆……”这也就是“诗”了吗?
    那么,什么是“诗”呢?在中国,“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无韵不成诗。而这些无节奏无韵律的一句话分行写了就成诗了吗?这就是《希望者》们的“醒来了”吗?多年来,所谓的新诗即无韵诗,占据着诗坛,甚至统治着诗坛,多少青年诗人追随着无韵诗迷迷糊糊地为“诗”耗尽了心血,至今痴迷不悟,结果无非是写了一大堆垃圾诗。这些人们何曾“醒过来”了呢?
    上世纪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洋诗被引进中国,在打倒传统全面西化的指导思想主宰下,经几代诗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彻底实现了其“奋斗目标”,完全彻底地摆脱了民族诗传统的“束缚”,成了完全彻底的自由无韵诗,并形成了所谓的中国诗歌的主流,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新“诗潮”吧!然而,就是这个“诗潮”,就是这个无韵诗泛滥成的灾害,对中华民族诗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以致中国诗史的发展走上了一个巨大的弯路。走上这个弯路,形成这个“诗潮”曾经历了几十年;而要矫正它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最大的遗憾!
    常恕田最后写道:“我热切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诗歌又会开始新一轮的涨潮。”那么新一轮的“涨潮”该是什么呢?请看常恕田的讲述:“转眼间我们已经走进了21世纪,在世事变迁的过程中,有喜悦也有叹惋。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许多人由一个曾经强烈热爱过诗歌的人迅速转变到拒绝诗歌对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的侵入,20年前的诗歌兴盛场面已成为渐行渐远的风景。”这个“风景”的实质是什么呢?那就是无韵诗潮的败落,也就是当今中国诗坛的三足鼎立的局面:“无韵不成诗,旧韵需改革,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无韵诗潮的退落与消亡是历史的必然,新韵诗潮的兴起与兴盛也是历史的必然!常恕田同志,我想这何尝不就是你“热切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诗歌又会开始新一轮的涨潮。”呢!
                      2007.05.02         
首发2007年7月《艺苑》总194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6: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71.简 议 毛 泽 东 论 诗



重阳jm/文



   毛泽东诗词是举世闻名的,毛泽东的诗词成就是光耀史册的,这里不作多述。在此只就毛泽东对诗的言论及其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影响,谈一点看法,谨求探讨,诚望方家批评。
    从梅白《回忆毛泽东论诗》一文中得知,毛泽东对诗的“新”“旧”分类是不赞同的。他说:“把诗分成新、旧,是不科学的。把从外国引进的诗,…… 叫新诗,其实这都是洋人的,何新之有?”毛泽东对新诗弊端的批判一针见血,非常明确地指出:所谓的“新诗”是洋人的玩意儿,根本就不是什么新东西!毛泽东明确且坦率的表态:“我不喜欢‘新诗’”甚至“给一百大洋也不看”。但毛泽东在这方面却是犯了一个历史性的错误:他没有果断地制止新诗的泛滥。他在“豆腐炒青菜,各人心爱嘛!”的理念驱使下,“不反对人家写新诗”,甚至说“新诗也打不倒”。他以冷膜的态度任其新诗自由发展,致使新诗在“不反对”“打不倒”的情势下自由泛滥。这正是新诗之所以能在中国泛滥成灾的根子所在。那就是毛泽东给新诗者们留下了一个最得意的口实:“新诗打不倒”“你可以不赞成,但你不可以反对”。这也正是新诗者们得以嚣张的权柄!新诗在“不反对”“打不倒”的情势下自由泛滥,给中国诗歌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新诗打不倒”却打倒了民族诗传统,完全彻底地背叛了民族诗传统,将中国诗歌引上了完全彻底地“不是诗”的邪路,成为中国诗史上最惨痛的一劫。
    有人说,新诗没有打倒中国诗传统,而是在新诗自己的传统上发展壮大起来的,与中国诗传统没有关系。真是不打自招!这就十分明确地说明了:新诗不是中国的玩意儿。那为什么非要冠以“中国新诗”不可呢?这不是没娘的孩子的恶作剧吗!
    毛泽东说的“格律诗打不倒”“新诗也打不倒”,是希望:“‘新诗’、格律诗、民歌,会不会取长补短,发展成为中国式的真正的新诗。我希望有那么一天!”很显然,毛泽东“希望”的是“中国式的真正的新诗”,它是由“新诗、格律诗、民歌”相互“取长补短”而产生的。可惜的是毛泽东的“希望”只是当时的“希望”而已!可喜的是毛泽东的希望如今已变成了现实——新韵的兴起!
    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可叹的是毛泽东的“讲话”也只是当时的“讲话”而已!可贺的是毛泽东的讲话如今已成为事实——新韵的兴起!
    毛泽东在《给蒋竹如的信》中说:“律诗是一种少数人吟赏的艺术,难于普及,不宜提倡。惟用民间言语七字成句有韵而非律的诗,即兄所指民间歌谣体尚是很有用的。”可见,毛泽东是主张用民间语言写精短而有韵的民歌体的新诗。然而,可悲的是毛泽东的“主张”也只是当时的“主张”而已!可喜可贺的是毛泽东的主张现今已经实现了——新韵时代的到来!
    通过毛泽东对新诗的“不喜欢”和他认为“是对人民有好处的东西”“青年人喜欢嘛”,可以看出,当时毛泽东还没有彻底认清新诗对中国诗史发展的危害,对于新诗他在情感上与其内心是矛盾的。毛泽东没有像发动其它各项运动那样发动起“诗的革命”,让真正的中国新诗发展壮大起来。不能不说这是毛泽东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失误,至少也是“诗的革命不到位”!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年诗界那些高喊“毛主席的话就是最高指示,一句顶一万句。”的阳奉阴违的“忠徒们”的丑恶嘴脸。而事实上他们毅然将毛泽东的话不是当成了“耳旁风”就是“断章取义”加以曲解,放任“新诗”一意孤行,任其弃韵律而背离民族诗传统,独自跃马扬鞭“一路西去”!
    西去,西去,西天去也!乌乎哀哉!
    无韵新诗背离民族诗传统,执意洋衣钵,已成历史的定格,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当代诗坛的局势:以韵为根,三足鼎立。无韵不成诗,旧韵需改革,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2007.06.25
首发2007年7月《艺苑》总196期。
转载2007年8月《耄耋诗词》第6期。



72.用科学发展观看诗歌



重阳jm/文



用科学发展观看中国诗歌的发展,从而充分深刻地认识诗歌,正确系统地理解诗歌。
中国诗歌,即中华民族的诗歌,其实就是以汉语言为主导的汉语诗歌。而各少数民族的诗歌(民歌、民谣)也是以汉语诗歌形式得以广泛传播的。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诗歌的完整体系。因此,我们说的中国诗歌的发展,主要是说的中华民族诗歌的发展。
    中华民族语言形成发展的千万年过程,也是中华民族诗歌形成发展的过程。所以说,中华民族的诗歌源远流长,有着攸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底蕴。已形成了其独具的本质特征。那就是节奏与韵律,那就是中国诗歌的基因。我们记得最早的诗歌只有八个字,却是有节奏有韵律的精简之作:“断竹,飞土;布谷,逐肉。”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更是有节奏有韵律的精简之作。从诗、赋、词、曲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千百万年来,尽管诗体形式有着多种多样的变化,但节奏与韵律始终不离其宗。也就是说,始终保持着诗韵本质与精简形体的完美统一。这就是诗歌发展的现实,这就是诗歌发展的科学,这就是诗歌科学的发展,这就是诗歌基因的传承,这就是诗歌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的发展,是有基础的发展,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是在诗歌基因传承上的发展。所谓的中国新诗即无韵自由诗,它不是在中华民族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所以它不是中华民族诗歌科学发展的结果。所谓的中国新诗即无韵自由诗是泊来品,是外国诗在中国的“移植”,或者说是洋诗的译诗的仿写。它完全背离了中华民族诗歌的发展轨迹,完全彻底地丢弃了中华民族诗歌的本质与形体特征:节奏韵律与精简。完全没有了中国诗歌基因的传承关系。所以,它根本就不是中华民族的诗歌!所以,它是不会有中华民族诗歌的发展前途的!
    那么,何谓中华民族诗歌的发展前途呢?答曰:一是科学,二是发展,三是诗歌基因的传承。
    何谓科学?科学: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自有它独特的客观规律和知识体系。何谓发展?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新韵诗歌,是中华民族诗歌由远古到现今,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变化而来的,是中华民族诗歌现代化的高级形体,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新韵体式,是中国诗歌基因传承的关系。这就是中华民族诗歌的发展前途!
                         2008.01.05
首发2008年9月《艺苑》总206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6: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73.中国诗歌的本质


  重阳jm/文


  《沿海诗报》2008年4月份,总第25-26期《三代诗人探讨新诗现状》载北京消息:一场面对中国诗歌现状和发展的学术论坛——中国新诗学术研讨会昨日在北大开幕并移师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在北大举行的开幕式上,余光中回望了新诗起源的历史……还朗诵了自己在成都杜甫草堂写的诗。专家普遍表示他的诗凝聚了诗歌“简约、精致”的本质。(诗歌“简约、精致”的本质。)
    会上,针对当代中国诗歌被边缘化的说法,诗人屠岸认为这只是事实的一个面。“创新无可厚非,但创新不能脱离了诗歌崇高、美的本质。否则就不是诗了。”……(诗歌崇高、美的本质)
    到会专家……有不少人提出了现在诗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语言的口语化导致了诗歌简练本质的丧失。(诗歌简练的本质)、
    北大中文系谢冕教授表示,口语化继承了五四传统,但没有克制的话,就和诗歌精简的本质相矛盾了。(诗歌精简的本质)
    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李一痕先生主编的《当代抒情短诗千首》之所以强调抒情,那是决定于“诗的本质,专在抒情”。……( 诗的本质,专在抒情)
    从以上文摘中可以看到的诗歌的“本质”是“简约、精致”、“ 崇高、美”、“简练”、“精简”、“抒情”。那么,这些究竟是不是诗的“本质”呢?在此,我们不妨简单探讨一下何谓“诗的本质”?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诗”: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固有”:本来有的;不是外来的。“性质”: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属性”: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特点”:人和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独特”:独有的,特别的。……
    好了,我不敢“班门弄斧”,也不必在专家和大师们面前查词典。但是,为了说明问题,我又不得不厚着脸皮说下去。
    在查词典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知道“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换言之,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是“诗”。这就说明了诗的本质是“节奏和韵律”。因为,节奏和韵律是诗区别于其它文体的根本属性。这个属性是诗区别于其它文体所固有的,就是本来就有的,不是外来的。是诗的特点,是诗特别的,独有的,特有的。就此应该说:这就是“诗的本质”!
    试想,“简约、精致、 崇高、美、简练、精简、抒情”是诗歌固有的独有的特有的吗?非也,别的文体也有嘛!而“节奏和韵律”是别的文体都有的吗?非也,是任何别的文体所没有的。所以说,“节奏和韵律”才是中华民族诗歌区别于其它文体所固有的,本来就有的,不是外来的,特别的,独有的,真正的本质!
    既然诗的本质是“节奏和韵律”,那么,“简约、精致”呀,“ 崇高、美”呀,“简练”、“精简”、“抒情”呀,这些诗的“功能”怎么都被说成是诗的本质了呢?这无疑是那些不负责任的专家呀,大师呀的有意歪曲。他们甘愿充当无韵诗的吹鼓手。在《三代诗人探讨新诗现状》中,无一“探讨”诗的节奏和韵律,在“中国新诗学术研讨会”上,无一“研讨”诗的节奏和韵律。他们将中华民族诗歌“固有的”,“本来有的,不是外来的”“特别的”“独有的”诗本质置之度外,却大喊大叫诗的什么什么“本质”。那么,他们所叫喊的“诗”究竟是什么诗呢?当然是中国“新诗”啦!因为“明年是中国新诗诞生90周年”嘛!那么,何谓中国“新诗”呢?
    所谓中国“新诗”,即指九十年前以胡适为代表的“洋书生”们,模仿“洋诗”的“译诗”的样子所写的自由诗。尽管如此,其实新诗的起始阶段还是有韵有节奏的,句式也并不杂乱,还具有诗的本质,可谓是真正的中国新诗。但刘半农的“无韵诗”的产生,一生下来就没有诗的本质,它根本就不是诗!却冠以“新诗”之名,实际上是对“新诗”这个称谓的盗用。从此,“新诗”就被泼了一头污水,屈辱地被“无韵诗”这个“生命力很顽强的”随附物缠绕着,艰难地走过了九十年。现在人们所说的“新诗”,其实多指新诗的随附物“无韵诗”。而真正的新诗却少被人们关注,那就是“新韵诗”(含新韵古体诗,新韵民歌,新韵歌词,新韵自由诗)。新韵诗才是真正的中国新诗。而真正的中国新诗的产生与发展岂止九十年!因此,所谓的“中国新诗诞生90周年”,其实与真正的“中国新诗”无关。
                2008年5月
首发2008年8月《艺苑》总205期。



74.新韵新体诗是中国诗歌进化的未来       

  
重阳jm/文


  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看诗歌。世事万物是变化的,世事万物又是永恒的,物质不灭。世上没有不变的事物,万事万物都在发展中,都在变化中,都在进化中。但变与不变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变是对不变而言,不变是对变而言。所以,说变时,其中必有不变之因素在;说不变时,其中必有变之因素在。变是进化,不变是永恒。诗歌也一样。诗歌是与人类语言俱生共存的,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共同发展变化至今的。因此,诗歌也有不变之因素在,那就是诗歌的永恒。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结集,是汉语文字诞生后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先祖们在千万年里由口头到文字的流传中积淀下来的记录。也是中国原始诗歌发展进化的一个结果,是中国诗歌发展进化中流传至今的第一个由文字记录汇集的里程碑。在其后的发展进化中又有楚辞,汉赋,乐府,诗,词,曲等各个时期的里程碑,记录了中国诗歌进化中各个时期的不同面貌和特征。纵观中国诗歌进化的万年史,可以发现它有一根恒定的本质特征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节奏和韵律,那就是中国诗歌不变的永恒的本质所在。这就是中国诗歌之所以称为诗歌的根本,离开了这个根本就不会是中国诗歌。也就是说,中国诗歌进化的未来必定离不开这个根本。直言之,中国诗歌进化的未来必定是有韵之诗,新韵之诗。
    诗歌进化的基础是什么呢?有内部的基础和外部的基础。也就是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构成诗歌进化的基础。内因是诗歌自身形态的演变,外因是社会的需求和选择,这就是诗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谓诗歌的进化,主要是指诗歌形体的变化。中国诗史上已有的诗经,楚辞,汉赋,乐府,诗,词,曲等就是诗歌不同时期进化的不同结果。就是诗歌内因和外因的矛盾统一的斗争在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表现。它既有永恒的本质特征的遗传或继承,又有外部因素造成的形体变态。
    诗歌也是呈三极进化式的,这是自身的而不是外加的,更不是移植的。正如格律诗是固化守旧的一极,无韵自由诗是自由无度的另一极,新韵新体诗则是两极相互斗争或相互结合而产生的新生极。这就是新韵诗歌的突现,这就是中国诗歌进化的未来。所以,新韵新体诗才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方向。而无韵自由诗没有中国诗歌永恒的传承基础,没有中国诗歌独特的本质特征,所以它不是诗,也就不可能成为中国诗歌的发展方向,更不可能成为中国诗歌的未来。
    由此可见:“中国当代诗坛,以韵为根,三足鼎立。无韵不成诗,旧韵需改革,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这个论断是附合进化论原理的,是科学的。
                                                               2009.02.15
首发2009年3月《艺苑》总212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6: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韵使者 于 2020-2-26 16:11 编辑

75.重阳《新韵谱》
        
《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韵谱》


重阳jm/文



    在中国,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无韵不成诗。数百年来,人们一直沿用《平水韵》等古韵,现已不适应新时代。鉴于此,特编制《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韵谱》,简称《新韵谱》。
    新韵谱,根据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韵母四声:1ˉ阴平、2ˊ阳平、3ˇ上声、4ˋ去声(文中用数字标示),确定为十六韵部(含一个儿化音韵部),以四声计六十四韵。
    十六韵部为:

  a  o  e  I  u  ü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ong   er

    新韵谱,以现代汉语拼音字母为序,选取以《新华字典》为准的常用简化汉字编排。
               (详情网络搜索:重阳《新韵谱》全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3: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理论的丰碑  ( 序 一 )



青海•李万修

    重阳论文专著《新韵说》的问世,是诗界大事,具有深远意义,值得庆贺。
    在中国诗歌走入低谷,处于冷落,迷失方向,趋向西化的关键时期,重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原理,结合中国诗歌的实际状况,总结了几十年的创作实践,创立了新华新韵学说。
    1997年11月,重阳发表了《推广使用新声韵》,提到新声韵“就是中华诗词的新生儿”,敲响了新韵的晨钟。
    1998年2月,重阳发表了《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第一次提出了“新韵”这个名词,给一种首创的新诗体以巧妙的命名。文中总述:“‘新韵’,就是运用普通话韵母四声韵的传统诗词与自由新诗相结合而产生的新诗体。”并喊出:“为普及新韵而奋斗!”的响亮口号,吹响了新韵的进军号。这是一篇新韵的纲领,也是新韵的宣言。
    1999年1月,由重阳亲自组建成立了《新韵学会》,并担任会长,领导展开了新韵大研讨,在会刊上发表新韵创作和新韵理论。近十年来,他本人就发表了百多篇有关新韵的论文。重阳的新韵理论,主题鲜明,结构严谨,文笔流畅,内容翔实,说理充分,观点正确,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针对性,可称得上具有高水准的理论创新成果。论述的范围广,角度新,内涵深,站得高,看得远,实为总领的先导。简述有以下一些最基本的内容:
    新韵的根基是民族。必须具有民族性,民族的风格,民族的特色。民族性也就是民族的独特性。只有维持好本民族的独特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新韵的母体是传统。中华传统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国宝,必须继承和发扬。任何发展着的事物,都是以继承为基础的。新韵若不与传统诗词相结合,就永远接不上传统的香火。继承还得发展和创新,新韵是中华诗词的升华。
    节奏和韵律是新韵的生命。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这种文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诗文化发展的结晶。节奏和韵律是中华诗的象征,是诗最本质的特性,是诗最起码的标准,是区分诗与其它文体的标志,是永恒的,不管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中华诗的命脉。韵是新韵的魂。“新韵”既意为诗韵又意为诗体。诗必以韵定是非,无韵不成诗。有了韵,就有了传统,就有了民族。废旧韵,兴新韵,推广使用新韵谱(重阳编著的《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韵谱》简称新韵谱)。
    改造、规范新诗。规范化,就是大众化,民族化,韵律化,传统化。所谓的无韵自由诗,冒充新诗,必须改造。中国诗严重洋化,无韵诗泛滥成灾。《诗刊》是无韵诗的大本营,《新华字典》为无韵诗提供了错误的诗概念的依据。
    新韵要吸取民歌的丰富营养。中国诗歌是从远古的有韵律的民歌中演化出来的,起源于民歌,并传承于民歌。民歌是新韵的根基之一。
    新韵应借鉴外国诗歌的精华。任何民族和国家文明文化的演变和发展,都不可能全盘的否定或全盘的接纳,这就是要批判的吸收。传统诗词若不与新诗结合,就永远得不到现代化的发展。
    新韵可具体归纳为四种形式:新韵古体诗词,有韵新诗,新韵歌词,准新韵诗。新韵歌词是新韵璀灿的明珠,是新韵创作的现实楷模。随着乐曲唱遍全国,传播世界,形成了新韵歌词的高峰。而准新韵诗是新韵的标准诗,因为最合乎新韵的定义,将来必然会出现准新韵诗的高峰。
    当代中国诗坛形成了以韵为根的三足鼎立局面:旧韵诗,新韵诗,无韵诗三分天下。这三大派系,旧韵诗必须改革创新,无韵诗必然消亡(无韵诗不是诗,本不该在诗之列),新韵诗茁壮成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三大步:诗经(远古时代)——格律(封建时代)——新韵(现代与未来)。每一大步都是前一大步的发展与创新,虽形式不同,却有内在的联系。新韵是中国诗歌的未来,前程光辉灿烂。
    新韵必有斗争,与旧韵斗,与无韵斗。只有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成长,在斗争中存在,在斗争中胜利。新韵必然要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诗歌的主流。
    对于重阳的新韵理论,以上只是一些最简要的择取,只有通览他的每一篇全文,并结合读他的新韵作品,才能得到全面的理解和深刻的领会。
    重阳的新韵理论,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性,完整性,基本上形成了理论体系。象这样多篇幅、高质量的诗歌理论,在整个诗歌理论史上也是罕见的,可说是竖立起一座巍峨的诗歌理论丰碑。
    新韵理论意义重大。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充实理论。在当今的关键时刻,理论的重要性和实践的需求性都显得十分迫切。新韵理论一旦与实践相结合,就会产生无比神奇的效果。
    重阳领导了新韵运动,掀起了一场诗歌革命,创建了一门新学说,创立了一种新诗体,开创了一代新诗风。新韵是个伟大的创举,是自元曲以后出现的新诗体,代表着中国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新世纪的诗歌是属于新韵的,让我们欢呼新韵时代的到来!
                                                   2006.05.10 于民和书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3: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闪耀真理的光芒 ( 序 二 )



山东•雁 阵

    纵观中华诗史,或许没有比当前更为严峻的诗文化背景,辉辉煌煌了几千年的汉民族诗歌已被彻底散文化的无韵新诗所取代,作为民族诗歌精髓、标志、灵魂的“韵”悄然消逝。无论诗人、诗评家怀有怎样良好的初衷都已证明是极大的悲哀!探索与拯救、反思与建设,是摆在诗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近观几十年的现代诗歌发展历程,卓有建树的诗歌理论出现了不少,但对于拯救诗运,指导诗坛全局的纲领性文献几乎没有。有些诗人、诗评家提出“诗体重建”,“诗是以形式为基础的文字,诗体则是形式第一要素。可有了近百年‘资历’的新诗却远远谈不上在诗体上已经成熟。”有些诗评家提出“诗体理论重建”“一种来自实践的能够加强诗歌美感的,既有某些必要的规范而又富于弹性的,不是束缚而是促进诗歌发展的诗歌理论,一定可以在实践和总结中建设起来。”
    这既有某些必要的规范而又富于弹性的,不是束缚而是促进诗歌发展的诗歌理论,便是重阳先生倡导的“重阳新韵说”。
    “重阳新韵说”以“声韵改革”为发端,以“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为形成标志,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新韵理论体系。
    “重阳新韵说”从诗词改新、诗体重建、构建民族诗歌工程、抵制诗歌西化、重铸诗歌高峰等方面鸟瞰全局,从时代的高度,审时度势,开创出一条辉煌灿烂的诗歌发展之路。
    “重阳新韵说”是指导新韵全局的纲领性文献。它的纲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革新诗词,(2)创建新体,(3)改造新诗,(4)韵定是非。
    革新诗词
    重阳先生高举诗词革新的旗帜,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传统诗词。诗词革新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声韵改革。废旧韵,兴新韵。“推广使用新声韵”,“以汉语拼音的韵母为韵,以其四声化平仄。”
    其二,诗体改革。《红楼梦》曾记载一桩趣事:黛玉道:“……平声对仄声,虚的对虚的,实的对实的,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有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主意要紧。若童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辞,自是好的。这叫做‘不因词害意’。”
    重阳先生提倡“平仄开放,韵律改革,形随意合,天然巧成。”与曹雪芹的诗词破格主张不谋而合,异曲同工。说明诗体改革的作为久而久之哩!
    其三,诗风变革。当代诗坛,诗歌自由化、贵族化、西化倾向相当严重,完全丧失了诗歌的民族气质。尤其是西诗占据主流的地位,必然会有杰出的诗人出现,改变诗坛的一统格局。诗人的探索、创新、引进,必将以民族传统为强大根基。若背弃了这个方向,也只能创造出李金发式的食洋不化的怪诗。新韵清新健朗,兼蓄并融,开一代诗风。
    创建新体
    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讲话》指出:“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按照毛泽东的构想,必将在民歌与古典的基础上,产生出第三种诗体。这种诗体便是新韵。“新韵,就是采用普通话韵母四声韵的中华传统诗词与自由新诗相结合而产生的新诗体,简称‘新韵’。”从而为我们描绘出广阔而美丽的发展前景:新韵诗体,是多功能诗体,博采众长,根植于民族,根植于传统,以“韵”为基石,与诗词曲赋一脉相承,是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先进诗体。
    改造新诗
    对于新诗,绝大多数诗人持肯定的态度。事实上,新诗已背离了原来发展的方向。重阳先生给予新诗恰如其分的评价。“真正的‘中国新诗’当指中国传统诗创新发展脱胎而出的新体诗。”“现时中国泛称的‘新诗’,而是从国外引进的或演变过来的‘西诗’它与中国传统诗毫无传承关系,所以,相对于中国传统而言被称为‘新诗’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当务之急,一方面是加强对传统诗词的继承和发扬,还要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是加强对‘新诗’的积极认真的‘改造’,使其规范化,首先要民族化和传统化。”
    韵定是非
    十九世纪,美国诗人惠特曼曾提出“冲破诗与散文的形式壁垒”,这种观念被中国现代诗人所接纳,他们认为“现代诗的最大特征就是拒绝韵”,最终导致无韵散诗的泛滥成灾。在大是大非面前,重阳先生毫不妥协。他提出“韵定是非”论,成为《新华新韵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诗的本质切入,“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韵律是中华民族诗文化的生命,没有韵律就没有诗。”“韵律是中国诗的本性,是决定‘诗’与‘非诗’的本质条件或标志。”诗歌如果脱离了这个本质,必然会沦变为文。
    《重阳新韵说》内容博大精深,意蕴丰厚,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以其鲜明独特的美学典范,敏锐深邃的哲学思辩,洞察万变的诗学思想,必将成为诗人们手中有力的武器。
                                                2004.10.12 于青居园书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3 09: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弘扬诗传统  推广新声韵  ( 序 三 )



陕西/姚 仪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从流传下来的远古歌谣算起,经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文人诗及民歌至今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了。那些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和民歌,其所以能流传下来被人们称道,除了因思想内容的深刻,代表了人民和时代的呼声外,由于其有着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易唱易记,读来朗朗上口,入耳好听,因而更易于引起读者和听众共鸣。诗歌的发展历史和优秀的诗歌本身都在说明有节奏有韵律是诗歌的形体特点,即有韵有节奏者为诗,无韵和不讲求节奏者为文。1983年第二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诗的解释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发抒情感”。这一解释抓住了诗“有节奏、有韵律”的根本特点。查古代的诗,不论诗词歌赋还是劳动者的口头歌唱,还找不出一首没有节奏没有韵律的。唐代是诗歌鼎盛期,除古风、歌行体继续流行外,涌现了严格要求平仄、虚实相对的近体律绝诗,大讲粘偶,忌犯所谓“四声八病”,犯忌者即不承认为诗。这一过严的形式要求,影响到后来文人诗一味追求按律工对而忽视了内容的深刻表达。导致了诗歌领域形式主义多次泛滥回潮。“五四”运动中,白话文的大量出现,冲破了束缚人们手脚的一切清规戒律。传统诗词的那一整套严格的格律要求被当作束缚思想的枷锁被抛弃了。但细察五四诗人胡适、郭沫若、刘伴农、刘大白等人,他们虽都用白话写诗,但其多数诗作中还是押了大致相近的韵,也有比较鲜明的节奏。解放后五十到六十年代的新诗大多数也是有韵脚有节奏的。完全不讲声韵,也不讲节奏,把诗写成除了分行,与散文毫无分别的最突出表现是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出现了“崛起的一群”,他们的诗被称为朦胧诗、古怪诗、先锋诗、试验诗,其特点是内容晦涩,语无论次,没有节奏,没有韵脚,含义不明,读了不知所云,也许连作者自己也不知他在说些什么。这种不讲求韵脚不注意节奏的所谓自由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坏,他们误以为这就是诗,也效法模仿,一时成为时尚。无韵无节奏的所谓自由诗,终因远离传统,丧失诗本身的文体特点,风行了没多久便遭冷落疏远,但仍在一些官办刊物不断出现,致使诗歌在文学领域由曾执牛耳的主角地位沦为无人顾盼的边沿角色。近几年随便去任何一家书店浏览,只见各类书籍满架满屋,找一本新的诗集却很难,原因是诗集无人问津,书店只好拒售。诗的被冷落由此可见一斑。
    一个勘称诗的国度,何以当今的读者不买诗的帐呢?就因为那些无韵非诗的东西不符合读者的欣赏习惯,完全脱离了诗歌的民族传统。可以说当今文学领域里,诗歌是最不景气的,说它处于低迷休眠状态,并不言过其实。那么诗歌的出路在哪儿呢?毛泽东同志早在1958年成都会议上就曾指出“中国诗歌的出路,第一民歌,第二古诗,二者结合,产生第三个东西,就可以创造出新的形式来”。细查现代文学史,那些写出了优秀之作的诗人无一不是虚心从民歌中吸取营养的。可惜毛主席46年前的讲话并没有被多数诗作者引为注意,仍在我行我素,热中于写和散文几无区别的自由诗。正由于无韵非诗的东西充塞市场,读者不喜欢不愿意去看它,这才落到“寂寞开无主”的凄凉境地。
    重阳先生是位功底扎实且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老诗人,同时又是一位为了新韵的兴起而立言立行、开辟论坛、文纳众议,从而形成一整套新韵主张的诗歌理论家。他是新韵学派的学术带头人。我与他赋诗唱和已近十年,虽然至今还不曾谋面,但读其诗而知其人,对他的作诗为人非常敬佩。文朋诗友中他最有毅力和耐性,衷情于诗五十年如一日,即使遭际坎坷,穷困潦倒,仍然矢志不渝,一直笔耕不息。他退休后退休金很有限,仅勉强糊口,却坚持办起了两份民间诗报《艺苑》和《新韵》,每月至少出一期,十几年来从未间断。他办的刊物格调高雅,既不粉饰太平,不趋势媚俗;亦不偏执主观,不像一些人因受过不公正待遇就唠骚满腹借诗发泄。刊出的作品大多是弘扬主旋律的大气之作,而形式上则以短小有韵上口为特色。对于当今诗界无韵非诗现象,重阳先生早有纠偏指迷的设想,曾几次来信阐述他的《新韵说》主张,向我征询意见。1997年6月他在《艺苑》上开辟了“新韵研讨会”专栏,率先刊出他的《推广使用新声韵》的短文。一马嘶鸣引来万马奔腾,顿时应者云集,讨论稿件从四面八方雪片似的飞来,不仅国内来稿特多,港台地区以及日本、法国、西班牙、美国等国亦有不少人热情参与,年龄小的有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年长者有如旅居法国已年届94岁的老诗人薛理茂先生。大家奔着对中国当代诗歌前途命运的极度关切,对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无比热爱,积极撰稿,坦率地陈述了对《新韵说》的赞同和建议。自1997年12月至今,仅在《艺苑》、《新韵》上刊出的讨论文章就有数百篇,形成了几百人参加论坛讨论的恢弘景观。重阳先生是一位从善如流,博采众见,并归纳为智慧真言的有心人,他的新韵主张不断完善深化,于1998年5月又推出了《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新韵说》这篇大文章。文中提纲挈领地指出“新韵,就是采用普通话韵母四声韵的中华传统诗词与自由新诗相结合而产生的新诗体”。文中又分项论述了一系列具体问题。为了使新韵方便易行,重阳先生从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35个韵母中选取16个最常用的韵母作为基础韵母,以其四声化平仄。主张“平仄开放,韵律改革,自然巧成,形随意合”。用普通话四声韵取代早已过时了的《平水韵》,正好应合了全社会大力推广普通话的需要,更着眼于培养下一代,使他们对新韵常识的明确与提高,可谓是长久育人的百年大业。在论及新韵的形体时,文中有着明确的解说,如说“新韵与传统诗词和自由诗似是而非,它不像传统诗词那样古板,也不像自由诗那样散乱”。“新韵是不标律不挂牌的传统诗;新韵是有韵的现代诗”;“新韵既有别于旧韵诗,又有别于无韵诗”;“新韵不是格律诗,也不是自由诗”;“新韵就是新韵”!那么新韵是否能很快学到手呢?回答是肯定的。重阳的诗集《看明月》、《千里共婵娟》、《新韵》等诗集中全是新韵诗,可作借鉴。也可以从他主编的诗报《艺苑》、《新韵》上找到更多的新韵作品。只要掌握普通话韵母四声,人人都可以写出抒情言志的新韵诗,每个诗歌爱好者只要努力也都可以成为新韵诗人。
    重阳先生为了《新韵说》的倡导和建立,十余年来惨淡经营,可谓历尽艰辛。每有论作,他总是先将初稿打印出多份,向文朋诗友虚心征求意见,直到反复修改成熟了才正式刊出。他又是个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人,为了真理追求,当论及诗界的错误倾向,他直言批评,不留情面,为坚持新韵理念,敢于向官办的权威刊物叫板,敢于向权威人士质疑论辩,但当自己文中出现失误和偏颇时也能及时声明改正。为了让新韵讨论深入持久开展下去,每期《艺苑》、《新韵》上均有他篇幅短小,锋芒犀利的文稿,不愧为新华新韵阵线的领军人物。收入《重阳新韵说》中的篇什,是他近几十年百多篇新韵专论的选萃,亦是《重阳新韵说》向全社会的集中汇报。有感于重阳先生的诚挚友情和人格魅力,笔者也参与到新韵讨论行列,总因用心不专和缺乏持久耐性,只呐喊过几声就被别的事分散了精力。今读重阳这本沉甸甸的论著,尽管其中不少篇在刊物发表时已看过,如今重读起来仍觉新颖鲜活,很能启人深思。但愿《重阳新韵说》的出版,能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让新韵诗逐渐成为诗歌的主流,让历史悠久的诗传统得到充分继承和发展,让更多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作风中国气魄的新韵诗问世。
                                             2004.09.08 于西安兴隆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4 14: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  韵  说   
       
《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韵》


重阳JM/著



  诗是用韵律表达情意的文字。诗是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诗是韵文,无韵非诗.。
   “新韵”,就是“普通话韵”。即《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韵》。简称“新韵”。
“新韵”亦称“中华新韵”,“中华普韵”。“中华通韵”,“新华新韵”。统称“新韵”。
“新韵诗”,用“新韵”写的诗就是“新韵诗”。采用“新韵”的传统诗词与现代新诗相结合而产生的新诗体,就是“新韵诗体”。因此,“新韵”,既指“诗韵”又指“诗体”.
“新韵”诗韵,是平水韵等旧诗韵演化至今的结果,平水韵等旧诗韵是新韵的前身.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辩证地发展观。旧韵中的绝大多数韵字都被编入新韵谱中,已演变成了新韵字。
   “新韵”诗体,是当代中国多功能的新诗体。它采用了以〈新华字典〉为准的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语音并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她综合了传统诗词和民歌与自由新诗等多种诗体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实现“平仄开放,韵律改革,新韵四声,形随意合”,以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
“新韵谱”,就是“普通话韵谱”。即《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韵谱》,简称“新韵谱”。 “新韵谱”提取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十六个韵母作为十六韵部,(含一个儿化音部);按四声分为六十四韵,包括以《新华字典》为准的所有汉字。

十六韵部为:
a  o  e  i  u  ü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ong  er
“新韵简谱”,选取以《新华字典》为准的常用简化汉字编制。

( 可网络搜索 重阳《新韵说》全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4 14: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韵兴起是历史必然

       
重阳/Jm


    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诗是韵文,无韵非诗.。
“新韵”,就是采用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韵母四声韵的中华传统诗词和民歌与自由新诗相结合而产生的新诗体,简称“新韵”。
    “新韵”诗体是当代中国多功能的新诗体,它采用了普通话韵母四声的标准语音并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它综合了中华传统诗词和民歌与自由新诗等多种诗体艺术的精华于一身,以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需要。
    诗词,是社会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当今的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诗词(文学艺术)也必然地发生了相应的划时代的变化:其一是法定使用普通话;其二是推广使用汉语拼音并标定四声;其三是有韵新诗与古体新诗的形成。这就确立了中华诗词划时代变化的基础,即传统诗词以普通话的韵母为韵并与自由新诗相结合,实现“平仄开放,韵律改革,自然四声,形随意合”,由此而产生新诗体——新韵。
声韵,本是汉语文字的根本属性,独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和声对韵,自然巧成,本应如此的。声韵自身的规律性是永久的鲜活的,它必将突破僵式而作新的变化与发展。
    和声对韵,是诗歌所特有的独特标志。声韵是新体诗与旧体诗相结合的内在基础和先决条件。普通话韵母四声是中华民族法定的标准语音,不管是旧体还是新体,都应该在它的统一之下,求生存,求发展。
    韵,是中华诗词的根。有了韵,也就有了根,也就有了传统,也就有了民族。“新韵”,既是相对于“诗韵”而言的“韵”,又是相对于“诗体”而言的“体”。所以,“新韵”既是“韵”又是“体”。“新韵”是中华民族先进诗文化的先进代表,“新韵”代表着中国先进诗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世事万物都是变化的,世事万物又是永恒的,物质不灭。变与不变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变是对不变而言,不变是对变而言。说变时,其中必有不变之因素在;说不变时,其中必有变之因素在。变是进化,不变是永恒。诗歌也一样。诗歌是与人类语言俱生共存的,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共同发展变化至今的。但诗歌也有不变之因素在,那就是节奏和韵律,那就是诗歌的永恒。
   诗歌进化的基础是什么呢?有内部的基础和外部的基础。也就是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构成诗歌进化的基础。内因是诗歌自身形态的演变,外因是社会的需求和选择,这就是诗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谓诗歌的进化,主要是指诗歌形体的变化。中国诗史上已有的诗经,楚辞,汉赋,乐府,诗,词,曲等就是诗歌不同时期进化的不同结果。就是诗歌内因和外因的矛盾统一的斗争在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表现。它既有永恒的本质特征的遗传或继承,又有外部因素造成的形体变态。
   诗歌也是呈三极进化式的,这是自身的而不是外加的。正如格律诗是固化守旧的一极,自由新诗是自由无度的另一极,新韵自由诗则是两极相互斗争或相互结合而产生的新生极。这就是新韵诗歌的突现,这就是中国诗歌进化的未来。所以,新韵自由诗才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方向。而无韵自由诗没有中国诗歌永恒的传承基础,没有中国诗歌独特的本质特征,所以它不是诗,也就不可能成为中国诗歌的发展方向,更不可能成为中国诗歌的未来。
    中国诗歌有其独具的定义、诗性、结构和章法,它是国语大法的一部分。新韵,是广纳博采诸诗体精华的新型诗体,它是对旧格律的突破,是对自由新诗的改造,是真正新诗体的创建与发展。当今中国所出现的任何新诗体都脱离不开与“新韵”的关联,都必定要囊括在“新韵”的范畴之内,因为它脱离不开普通话或国语大法的约束。
    纵观中国诗歌的进化史,可以发现它有一条恒定的本质特征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节奏和韵律,那就是中国诗歌不变的永恒的本质所在。这就是中国诗歌之所以称为诗歌的根本,离开了这个根本就不会是中国诗歌。直言之,中国诗歌进化的未来必定是有韵之诗,新韵之诗。
   无韵诗,虽然数量多,势力大 ,占中国现代诗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但因在中国“无韵不成诗”,所以说它不是诗。它“混充诗”的好景不会太长。
    旧韵诗太固守,不适应中国的现时代,所以说它必须改革创新,才有发展。因此,中华诗词如果固守旧格律而不改革创新,是不会有新发展的。
    新韵诗,普通话 ,既摆脱了格律的束缚,又继承了民族诗传统,弘扬了民族诗精神,顺应民心,与时俱进,适应时代;虽刚刚起步,但是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前途无量!
    新韵唱词,以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融汇贯通于传统诗词、民歌和现代诗语之中,以精炼的结构形式适时适度地深入广泛地反映了现代社会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华新韵在目前最活跃最典型的代表模式和象征。是建立中华新韵新诗体的主体基础,是中华新韵发展壮大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中国当代诗坛,以韵为根,三足鼎立:无韵不成诗,旧韵需改革,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为了新韵的顺利发展,当务之急,一是要加强传统诗词的改革创新;二是要加速“现代诗”即无韵诗的传统化或民族化的改造。倡导新韵,宣传新韵,为普及新韵而奋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4

帖子

44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11
贡献
947
金钱
1813
发表于 2020-3-8 15: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煞笔,说整了个韵谱,
十六韵部为:
a  o  e i  u  ü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ong  er

为了说明韵谱,eng 与 ong 不是一个谱韵,这个傻逼自己写“诗”举例

国普教育矇少童,中华通韵施行中。
格侓平仄承传统,新诗无韵妄逞雄。
东方狮吼新韵好,诗国岂容糊涂翁!
自然四声普通话,新韵时代旭光红。

大家押韵啊,普通话韵!!中雄翁红 是普通话 ong 韵!!不是古韵!!谁整错了谁是煞笔!!!

点评

平水韵等古韵里的绝大多数韵字都被编入新韵谱中,你说它是旧韵是新韵?!  发表于 2020-3-9 15: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16: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20-3-8 15:33
一个煞笔,说整了个韵谱,
十六韵部为:
a  o  e i  u  ü  ai ei  ao  ou

平水韵等古韵里的绝大多数韵字都被编入新韵谱中,你说它是旧韵是新韵?!

点评

i我就问你,普通话发生有哪个字会有拼音 wong 的?普通话有这个发音吗?!新韵 翁 到底归eng 韵还是ong韵?快去查查你新编的 新韵谱。我可是查完你的新韵谱来问你的。 古韵是 eng,ong放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9 22:23
i我就问你,普通话发生有哪个字会有拼音 wong 的?普通话有这个发音吗?!新韵 翁 到底归eng 韵还是ong韵?快去查查你新编的 新韵谱。我可是查完你的新韵谱来问你的。 古韵是 eng,ong放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9 22: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9 16: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人至今没弄懂,自韵书面世后,历代诗人都是凭韵书写作,这是一种固定不变的传统模式。如不用韵书改用当代口语,就打破凭韵书写作这一传统模式。而新韵完全抛弃过去的韵书,以当代国家通用语言发音为准,这一韵书与其说是韵书倒不如说是口语更确切些。显见它所改变的并非韵书本身,而是凭韵书写作的传统模式。按口语写作,必然使旧体诗变得不伦不类,跟古典诗歌不但神不似,形亦不似,成了又一个“特色”。这才是新韵受到广大古典诗歌业余爱好者自觉抵制的原因所在。

点评

历代诗人都是凭韵书写作,这是一种固定不变的传统模式。 如果这是一个模式,诗一定会失去生气. 因为这种模式与诗是灵性写作的模式是不协调甚至冲突的. 初学者,为写诗而写诗者,可能是如此. 但真正的诗人是凭感觉写诗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0 08: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4

帖子

44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11
贡献
947
金钱
1813
发表于 2020-3-9 22: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韵使者 发表于 2020-3-9 16:03
平水韵等古韵里的绝大多数韵字都被编入新韵谱中,你说它是旧韵是新韵?! ...

i我就问你,普通话发生有哪个字会有拼音 wong 的?普通话有这个发音吗?!新韵 翁 到底归eng 韵还是ong韵?快去查查你新编的 新韵谱。我可是查完你的新韵谱来问你的。

古韵是 eng,ong放在一个韵部的,你新韵是不是也是?! 别说话象放屁似的说什么

“古韵里的绝大多数韵字都被编入新韵谱中”,你到现在连说你的诗和你的新韵谱矛盾在什么地方还搞不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4

帖子

44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11
贡献
947
金钱
1813
发表于 2020-3-9 22: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森林生态 于 2020-3-9 22:26 编辑
新韵使者 发表于 2020-3-9 16:03
平水韵等古韵里的绝大多数韵字都被编入新韵谱中,你说它是旧韵是新韵?! ...

i我就问你,普通话发声有哪个字会有拼音 wong 的?普通话有这个发音吗?!新韵 翁 到底归eng 韵还是ong韵?快去查查你新编的 新韵谱。我可是查完你的新韵谱来问你的。

古韵是 eng,ong放在一个韵部的,你新韵是不是也是?! 别说话象放屁似的说什么

“古韵里的绝大多数韵字都被编入新韵谱中”,你到现在连我说你的诗和你的新韵谱相矛盾在哪个字你还搞不明白!!!

点评

eng,ong分开的。  发表于 2020-3-10 0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0 08: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3-9 16:51
许多人至今没弄懂,自韵书面世后,历代诗人都是凭韵书写作,这是一种固定不变的传统模式。如不用韵书改用当 ...

历代诗人都是凭韵书写作,这是一种固定不变的传统模式。
如果这是一个模式,诗一定会失去生气.
因为这种模式与诗是灵性写作的模式是不协调甚至冲突的.
初学者,为写诗而写诗者,可能是如此.
但真正的诗人是凭感觉写诗的.凭什么感觉?主要是象感,词感,语感(声感/音感/口感).

点评

在西方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今天,中国唯有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才能续写中华民族辉煌的明天。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最不肖的子孙,他们身上缺失民族自信,缺失文化自信,在他们的字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0 09:25
不争的事实是当代诗歌已逐渐走向式微,而赖以骄傲的只有古典诗歌。我们所要做的是老老实实传承,而不是其他。我就感到奇怪,一百多年了整天高喊创新,但说白了所谓创新莫非是学外人的代名词罢了。殊不知最值得学的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0 09: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0 09: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3-10 08:38
历代诗人都是凭韵书写作,这是一种固定不变的传统模式。
如果这是一个模式,诗一定会失去生气.
因为这种模 ...

不争的事实是当代诗歌已逐渐走向式微,而赖以骄傲的只有古典诗歌。我们所要做的是老老实实传承,而不是其他。我就感到奇怪,一百多年了整天高喊创新,但说白了所谓创新莫非是学外人的代名词罢了。殊不知最值得学的恰恰是我们自己的祖先,他们在各个领域长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诗歌成就令世界为之叹服,我们的国家被公认为诗的国度。中国是到了多说传承少说创新的时候了,就诗歌来说中国当代诗歌不用别开生面,只要做好传承这篇文章就足够了,中国当代诗人能再出一半个李白、杜甫也足够了。

点评

没有近体之创,李白不是李白,杜甫不是杜甫。 照猫画虎学李杜,不要说出半个李杜,恐怕连路也不会走,只能爬回去。 爬回去,又能去那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0 13: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09: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20-3-9 22:23
i我就问你,普通话发声有哪个字会有拼音 wong 的?普通话有这个发音吗?!新韵 翁 到底归eng  ...

你钻牛角尖,自己把自己搞糊涂了。

你真查我的新韵谱了??!!见eng,ong是放在一个韵部的???!!!

点评

你到现在还没明白你的诗正是在把eng,ong是放在一个韵部的。还没明白? 自己好好查查 那首 翁雄 同押韵的你的诗。看没看出你的诗押韵就是和你的新韵谱相违背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0 1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0 09: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3-10 08:38
历代诗人都是凭韵书写作,这是一种固定不变的传统模式。
如果这是一个模式,诗一定会失去生气.
因为这种模 ...

在西方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今天,中国唯有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才能续写中华民族辉煌的明天。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最不肖的子孙,他们身上缺失民族自信,缺失文化自信,在他们的字典里只有学洋人三字。一句话:复古可获重生,创新无异自杀。

点评

抵挡西方的办法不是多穿两件旧长衫,而是赤膊上阵去厮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0 13:45
创新是新生。无韵新诗者是崇洋,不是创新。  发表于 2020-3-10 09: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09: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3-10 09:25
在西方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今天,中国唯有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才能续写中华民 ...

创新是新生。无韵新诗者是崇洋,不是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4

帖子

44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11
贡献
947
金钱
1813
发表于 2020-3-10 10: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韵使者 发表于 2020-3-10 09:17
你钻牛角尖,自己把自己搞糊涂了。

你真查我的新韵谱了??!!见eng,ong是放在一个韵部的??? ...

你到现在还没明白你的诗正是在把eng,ong是放在一个韵部的。还没明白?

自己好好查查 那首 翁雄 同押韵的你的诗。看没看出你的诗押韵就是和你的新韵谱相违背的。

点评

近韵相押,不是混同。  发表于 2020-3-10 15: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4

帖子

44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11
贡献
947
金钱
1813
发表于 2020-3-10 10: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不是到现在还认为 翁雄 是按普通话是同韵母的?! 对真煞笔我还真没法开导你,

点评

新韵谱里,eng,ong是分两个韵部的。  发表于 2020-3-10 15: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0 13: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3-10 09:12
不争的事实是当代诗歌已逐渐走向式微,而赖以骄傲的只有古典诗歌。我们所要做的是老老实实传承,而不是其 ...

没有近体之创,李白不是李白,杜甫不是杜甫。
照猫画虎学李杜,不要说出半个李杜,恐怕连路也不会走,只能爬回去。
爬回去,又能去那里?

点评

就怕爬不回去,如能爬回到唐诗宋词这两座山峰脚下,也比跟在西方屁股后面晃悠要好些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0 13: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0 13: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3-10 09:25
在西方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今天,中国唯有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才能续写中华民 ...

抵挡西方的办法不是多穿两件旧长衫,而是赤膊上阵去厮杀。

点评

新韵兴起才能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  发表于 2020-3-10 15: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0 13: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3-10 13:40
没有近体之创,李白不是李白,杜甫不是杜甫。
照猫画虎学李杜,不要说出半个李杜,恐怕连路也不会走,只 ...

就怕爬不回去,如能爬回到唐诗宋词这两座山峰脚下,也比跟在西方屁股后面晃悠要好些吧。

点评

爬回唐朝,看看孕育五胡十六国?爬回宋朝,看看金夏辽蒙铁骑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0 16:33
旧韵不会 跟在西方屁股后面晃悠,新韵更不会!!  发表于 2020-3-10 15: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5: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3-10 13:49
就怕爬不回去,如能爬回到唐诗宋词这两座山峰脚下,也比跟在西方屁股后面晃悠要好些吧。 ...

新韵兴起才能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无韵西诗死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0 16: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3-10 13:49
就怕爬不回去,如能爬回到唐诗宋词这两座山峰脚下,也比跟在西方屁股后面晃悠要好些吧。 ...

爬回唐朝,看看孕育五胡十六国?爬回宋朝,看看金夏辽蒙铁骑来?

点评

爬回?历史没回头路!  发表于 2020-3-10 17:01
爬回?历史没回头路!  发表于 2020-3-10 17: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7: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3-10 16:33
爬回唐朝,看看孕育五胡十六国?爬回宋朝,看看金夏辽蒙铁骑来?

爬回?历史没回头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4

帖子

44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11
贡献
947
金钱
1813
发表于 2020-3-10 17: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煞笔,一边作新韵诗把eng,ong混在一起押韵示范以证明新韵,一边说新韵eng,ong是分成两个韵部的,不能混押。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还不承认?!装傻

你的左手打你的右脸!!

点评

是近韵相押!!  发表于 2020-3-11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5 06: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