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苍茫斋主 于 2019-11-26 17:55 编辑
当代诗词创作的一些时代特征 1、生造词:如雅画、寒船、墨酬、宵吟之类,这类词,前人并无此用法,时人也无广泛使用和认同,甚至作者自己也不再重复使用,只是在某一作品中为了表达某个意思或符合格律而临时捏造出来的词句; 2、凑韵:指为了押韵而放一个和句意没关联的字,如山高境界弯,绵绵秋雨团……等等,此法源远流长,古而有之,十分常见,故不赘述; 3、随意分拆连绵词:有少数连绵词是可以拆开来用而意思不变的,但更多的是不能拆开,或者拆开意思就变了,比如徘徊、峥嵘、婆娑、旖旎等,若用作“月下徊”“岁月峥”“树木婆”“风光旎”之类的,会让诗句变得有点滑稽; 4、使用简化词:比如变林木青葱为林葱,化艳阳高照为艳照,改金风送爽为金爽等,此类做法,创造性颇强,可谓异彩纷呈,百花争艳,很多人乐此不疲,陶醉其中,尤以常接触政府公文者为甚; 5、把成语直接搬到诗句中:如“万众一心山河丽,艰苦奋斗岁月雄”又如“诗情画意华厦古,山清水秀公园美”等等等等,如此,则一股浓郁的老干味扑鼻而来; 6、用熟语、现代词汇或网络用语:如“苦闷常因工资少,吟诗发布朋友圈”或“山鸟呆萌立电杆,游客文明忙点赞”等,这就近乎打油了; 7、使用过于艰深、生僻的字词:这类字词,古代大咖们也避而远之。毕竟,诗词写出来是要给许多人阅读、吟诵的,过于艰深,怕很少人敢读。 2019-11-26于苍茫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