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三羊

王力近体诗用韵之说法,并不吻合近体诗的用韵规矩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0-29 18: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9-10-29 13:22
《金针诗格》是伪书,已有结论,那是后人写的。所以辘轳格进退格的提出,大家公认是唐末郑谷,而不是中唐 ...

此言差也。不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0-29 18: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9-10-29 18:33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10-29 18:11
伪书,文不伪。历代均引用,,不提。


我说了文可读,当然就是文不伪,但作者伪,造成了历史伪,问题大着呢。我们要的是真实的东西,不能像博士生论文造假,教授抄袭当自己的,古代的东西也应严肃的对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8: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10-29 18:03
本韵之反义为邻韵。

唐朝古人没有韵押本韵之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8: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10-29 18:10
词韵不及十三辙。
平水韵只是习惯称呼。平水韵系列包括:佩文诗韵(即诗韵,习惯称平水韵就指它)佩文韵 ...

你说的对!
凡是韵书,都可以是押韵的参照!古韵书最接近韵文押韵实况的,无出其右是《词林正韵》!
唐朝科举试律诗的庚青、鱼虞等,参照或依据什么韵书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8: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10-29 18:11
伪书,文不伪。历代均引用,,不提。

古书的参考,并不在于是否伪书,关键是伪书之伪在何处!
例如《王昌龄诗格》,现代证明是【伪书】,因为所用的诗例,是王昌龄逝世以后的作品。诗例不否认后人造假,但是,王昌龄精化的换头理论,不可能造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8: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10-29 18:10
词韵不及十三辙。
平水韵只是习惯称呼。平水韵系列包括:佩文诗韵(即诗韵,习惯称平水韵就指它)佩文韵 ...

十三辙,虽说全面一些,也是不能唐宋的押韵实际的,因为,韵书实际就是全国方言的大杂烩。上了韵书的字调魂字韵,名正言顺成了大路货。须知,全国方言永远是个难以穷尽的无限量。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并且永远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0-29 18: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香山《长庆集》以讽谕、閒适、感伤三类分卷,而古调、乐府、歌行各体,即编 于三类之内;后集不复分此三类,但以格诗、律诗分卷。古来诗未有以〔格〕称者, 大历以后始有。〔齐、梁格〕、〔元和格〕,则以诗之宗派而言;〔辘轳格〕、〔进 退格〕,则律诗中又增限制,无所谓〔格诗〕也。兹乃分格、律二种,其自序谓〔迩 来复有格律诗〕。《洛中集记》亦曰:〔分司东都以来,赋格律诗凡八百首。〕《序 元少尹集》亦曰:〔著格诗若干首,律诗若干首。〕是〔格〕与〔律〕对言,实香山 创名。此外亦无有人称格诗得。既以〔格〕与〔律〕相对,则古体诗、乐府、歌行俱 属格诗矣。而俗本于后集十一卷之首格诗下,复系〔歌行、杂体〕字样,是直以格诗 又为古诗中之一体矣。汪立名辨之甚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8: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10-29 18:50
香山《长庆集》以讽谕、閒适、感伤三类分卷,而古调、乐府、歌行各体,即编 于三类之内;后集不复分此三类 ...

三羊查过《白氏长庆集》的书影,没有找到【格诗】,仅仅找到了【半格诗】40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0-29 19: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9-10-29 19:11 编辑

香山《长庆集》以讽谕、閒适、感伤三类分卷,而古调、乐府、歌行各体,即编 于三类之内;后集不复分此三类,但以格诗、律诗分卷。古来诗未有以〔格〕称者, 大历以后始有。〔齐、梁格〕、〔元和格〕,则以诗之宗派而言;〔辘轳格〕、〔进 退格〕,则律诗中又增限制,无所谓〔格诗〕也。兹乃分格、律二种,其自序谓〔迩 来复有格律诗〕。《洛中集记》亦曰:〔分司东都以来,赋格律诗凡八百首。〕《序 元少尹集》亦曰:〔著格诗若干首,律诗若干首。〕是〔格〕与〔律〕对言,实香山 创名。此外亦无有人称格诗得。既以〔格〕与〔律〕相对,则古体诗、乐府、歌行俱 属格诗矣。而俗本于后集十一卷之首格诗下,复系〔歌行、杂体〕字样,是直以格诗 又为古诗中之一体矣。汪立名辨之甚晰。
赵之诗话,也在瞎扯。白于格律诗中提的律诗是指一韵到底的律诗正体,而以邻韵通押之诗称为格诗。赵反对此说仅为其个人意见,但不能瞎扯到“则古体诗、乐府、歌行俱 属格诗矣”。但从这里透露出的信息:格诗指通押之诗。
格诗之前提必须是近体。古体诗、乐府、歌行体虽可通押,但非近体,不可谓格诗。
格诗与律诗合称格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0-29 19: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10-29 18:31
唐朝古人没有韵押本韵之说呢!

不写诗之故,故不理解何为本韵。
如诗押冬韵,则本韵为冬。若混押可通之它韵,则押多的为本韵,少的为邻韵。若不通之韵,则为落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0-29 19: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10-29 18:35
你说的对!
凡是韵书,都可以是押韵的参照!古韵书最接近韵文押韵实况的,无出其右是《词林正韵》!
唐朝 ...

唐诗依邻韵同用。词韵正依此将可通之韵集为一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0-29 19: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10-29 10:22
王力《诗词格律概要》的说法:
    【1】今体诗(律诗,绝句)用韵,都依照平水韵,而且限用平声韵。 ...

王力对仄韵诗无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9: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10-29 19:20
不写诗之故,故不理解何为本韵。
如诗押冬韵,则本韵为冬。若混押可通之它韵,则押多的为本韵,少的为邻 ...

三羊说的是【本韵】,本韵之说的依据是哪本韵书为准呢?
切韵?唐韵?广韵?集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9: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10-29 19:20
不写诗之故,故不理解何为本韵。
如诗押冬韵,则本韵为冬。若混押可通之它韵,则押多的为本韵,少的为邻 ...

【押多的为本韵,少的为邻韵】?

如此说法不妥,

点评

的确不妥  发表于 2019-10-30 13: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2 18: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