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三羊

王力【平粘平,仄粘仄】的说法,是对《声调谱》的误读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4: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9-7-25 14:12
你这条家畜,拿永明体来论格律体,十足的神经病。

不长【神经病】,还能叫【怪物】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4: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9-7-25 14:12
你这条家畜,拿永明体来论格律体,十足的神经病。

你有什么依据来证明,近体诗的律句不是【25四声律】呢?
怪物大眼怪,你就是满地打滚,恐怕也找不到【可信的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7-25 14: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证明你所谓的25四声律,居然连粘对理论也敢否定,还有什么你不敢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5: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9-7-25 14:55
为了证明你所谓的25四声律,居然连粘对理论也敢否定,还有什么你不敢干的?

三羊在哪里否定【粘对理论】呢?你这干胡说八道!
退一步再说,大唐近体诗声律的【25四声律】,与【粘对】没有任何瓜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19-7-25 16: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锈格

中上平平上

中去平平去

中入平平入

对格

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

中平平仄仄

中仄平平仄

中平平仄仄


中去平平上

中上平平去

中入平平上

中入平平去

中上平平入

中上平平去

请问三羊是否。七言诗呢。还是


仄上平平入
平平仄上平
平平平上去
仄入仄平平
仄入平平上
平平仄去平
平平平上入
仄仄仄平平


此律合25四声律吗?合,请三样发错的上来。

不合,请三羊发对的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6: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25四声律】四个大类格式: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平〇〇平(25同平不为病)
〇仄〇〇仄(不可同上、同去、同入声)

【〇】,表示任意声调!

点评

这么多可平可仄,太宽了。再说当今无人用此句式。作古诗分类,随君便吧,反正我不认,因为当今写律绝无人讲声律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7-25 1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7-25 19:08: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到需要胡搅时,这羊就搬出来牠的二五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9: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9-7-25 19:08
一到需要胡搅时,这羊就搬出来牠的二五律

身为理论版的副首版,尽然不懂理论只会胡搅蛮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19-7-25 19:23: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7-25 16:21
【25四声律】四个大类格式:
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〇平〇〇平(25同平不为病)

这么多可平可仄,太宽了。再说当今无人用此句式。作古诗分类,随君便吧,反正我不认,因为当今写律绝无人讲声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9: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19-7-25 19:23
这么多可平可仄,太宽了。再说当今无人用此句式。作古诗分类,随君便吧,反正我不认,因为当今写律绝无人 ...

你说的不错,当今流行的是【246分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7-25 20: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的二五律心结真是到了一个病态的程度!多年前就用多首永明体句子证明所谓的二五律并不都存在于永明体,三羊却说:那些不是二五律的就不是永明体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21: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9-7-25 21:11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7-25 20:45
三羊的二五律心结真是到了一个病态的程度!多年前就用多首永明体句子证明所谓的二五律并不都存在于永明体,三羊却说:那些不是二五律的就不是永明体诗!

看不明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唐朝·李延寿《南史》:
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的四项声律基本原则,是【不可增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21: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7-25 20:45
三羊的二五律心结真是到了一个病态的程度!多年前就用多首永明体句子证明所谓的二五律并不都存在于永明体, ...

金筑子,你不要老是自以为是!
你不服气,你可以找一些永明体的诗例来,让大家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05: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7-25 20:45
三羊的二五律心结真是到了一个病态的程度!多年前就用多首永明体句子证明所谓的二五律并不都存在于永明体, ...

【不是二五律的就不是永明体诗】,三羊的如此说法,一点毛病也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07: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相粘·不粘】的用法比较广泛,也即宋朝陈鹄(1174-1224)《西塘集耆旧续闻》的说法:凡表、启之类,近代声律尤严,或乖平仄,则谓之“失粘”

一句之中,246不是平仄相替的,叫【不粘】或【失粘】。
如,南宋蔡正孙(1239— ?)《诗林广记》的说法:
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适从琼窟,秀出羊城翰墨场。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锦衣不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琼营”,营字失粘,疑当作“岛”。
清初王夫之(1619—1692)的说法:
又如,杨用修警句云:“谁起东石,为君谈笑净烽烟”。若谓“安”字失粘,更云“谁起东山谢太傅”,拖沓便不成响。足见凡言法者,皆非法也。


两句之中,两句的两个第二字,不是平仄相对的,叫【不粘】或【失粘】。
如,宋人魏庆之(1237-1240)《诗人玉屑》的江左体
引韵便失粘,既失粘,则若不拘声律;然其对偶特精,则谓之骨含苏李体。“浣流水水西头,主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又如,赵执信声调谱的举例《青溪》王维
言入黄花川,毎逐青溪水【律句】。随将万转,趋【不粘】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两联之中,两联的两个第二字,不是平仄不同的,叫【不粘】或【失粘】。
如,宋人魏庆之(1237-1240)《诗人玉屑》的折腰体
谓中失粘而意不断。“渭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赠别

又如,赵执信声调谱的举例《和杜麟台元志春情》沈佺期
满中园,氛氲罗秀色。不【不粘上句】仙山云,倚琴空太息。沉若在梦,缄怨似无忆。青【不粘上句】坐南移,白日忽西匿。蛾【不粘上句】返清镜,闺中不相识。

点评

弄明白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7-26 07: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9-7-26 07:51: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7-26 07:37
古人【相粘·不粘】的用法比较广泛,也即宋朝陈鹄(1174-1224)《西塘集耆旧续闻》的说法:凡表、启之类, ...

弄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07: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明白,三羊不知道北山你弄明白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19: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9-7-26 19:07 编辑

假定,赵执信的不用【不粘上句】,改用【不粘】,王力大师大概就不会有【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的如此笑话!

《和杜麟台元志春情》沈佺期
  嘉树满中园,氛氲罗秀色。不见【不粘出句】仙山云,倚琴空太息。沉思若在梦,缄怨似无忆。青春【不粘出句】坐南移,白日忽西匿。蛾眉【不粘出句】返清镜,闺中不相识。

《宿东亭晓兴》白居易
  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独抱一张琴,夜入东斋宿。窗声度残漏,帘影浮初旭。头痒晓梳多,眼昏春睡足。负暄檐宇下,散步池塘曲。南雁去未回,东风采何速。雪依瓦沟白,草绕云根绿。何言【不粘出句】万户州,太守常幽独。

点评

矮人看戏若不见,不如随人说短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7-26 1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9-7-26 19:37: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7-26 19:03
假定,赵执信的不用【不粘上句】,改用【不粘出句】,王力大师大概就不会有【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 ...

矮人看戏若不见,不如随人说短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19: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9-7-26 19:37
矮人看戏若不见,不如随人说短长

【矮人看戏若不见,不如随人说短长】?
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你北山的自我表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7-26 21:42: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结合实际,是赵执信一一王力理论正确的原因。形而上学是三羊所谓理论错误的原因。三羊的25律完全出于羊的盲从和想像。比如平平庂平仄句型,来源于古风诗,是唐近体诗保留下来的句型之一。至于为什么保留下来,科学解释之一是平庆均衡论。能保留的原因並非是因拗救理论,是客观实际。三羊所以不认可这种特殊拗句,说明羊论脱离了实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19-7-26 23:25: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羊《25四声律》在当今不讲声律的大环境中,无实际操作意义。当今写诗很少有人考虑声调的搭配,普通话在歌声里己经失去了声调的作用。二,三羊从未在自己心中为中国诗分过类,把一切五七言都装到近体律绝上去。(本人不认可有近体及古体律绝之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27 03: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9-7-27 03:16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9-7-26 21:42
理论结合实际,是赵执信一一王力理论正确的原因。形而上学是三羊所谓理论错误的原因。三羊的25律完全出于羊的盲从和想像。比如平平庂平仄句型,来源于古风诗,是唐近体诗保留下来的句型之一。至于为什么保留下来,科学解释之一是平庆均衡论。能保留的原因並非是因拗救理论,是客观实际。三羊所以不认可这种特殊拗句,说明羊论脱离了实际。
1、
针叶林你所谓的【王力格律理论】,实际就是【赵执信拗救谬论的传话筒】。三羊如此说法的依据,是王力《汉语诗律学·序言》。
2、
何为【平庆均衡论】?是否是【均衡论】的笔误?
3、
唐朝近体格律诗〇平〇〇仄律句格式,共计8种格式。这等量齐观8种格式,可以随意使用!例如:

登禅定寺阁(唐·宋之问)
梵宇出三天,登临望八川。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函谷青山外,昆池落日边。东京杨柳陌,少别已经年。
仄仄仄平平,平平通仄平。平平仄平去,平仄仄平平。
平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去,仄仄仄平平。【犯24平仄律】
【开襟坐霄汉,平平仄平去】1
【东京杨柳陌,平平平仄仄】2

有所思(唐·宋之问)
君子事行役,再空芳岁期。美人旷遥伫,万里浮云思。
园桃绽红艳,效叶柔绿滋。坐看长夏晚,秋月生罗帷。
平上仄平入,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犯24平仄律】
【美人旷遥伫,仄平仄平仄】3
【坐看长夏晚,仄平平仄仄】4

杂诗三首·其三(唐·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通上平平去,平平通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犯24平仄律】
【可怜闺里月,仄平平仄仄】4
【谁能将旗鼓,平平平平仄】5

入卫作(唐·沈佺期)
淇上风日好,纷纷沿岸多。绿芳幸未歇,泛滥此明波。
采蘩忆幽吹,理棹想荆歌。郁然怀君子,浩旷将如何。
平去平仄上,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去,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犯24平仄律】
【绿芳幸未歇,仄平仄仄仄】6
【郁然怀君子,仄平平平仄】7

幸白鹿观应制(唐·沈佺期)
紫凤真人府,斑龙太上家。天流芝盖下,山转桂旗斜。
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唯应问王母,桃作几时花。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去,平仄仄平平。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上,平仄仄平平。【犯24平仄律】
【天流芝盖下,平平平仄仄】8
【唯应问王母。平平仄平仄】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27 03: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9-7-26 21:42
理论结合实际,是赵执信一一王力理论正确的原因。形而上学是三羊所谓理论错误的原因。三羊的25律完全出于羊 ...

【理论结合实际,是赵执信一一王力理论正确的原因】?

顺便说一说,王力赵执信的【理论结合实际】!王力赵执信所谓的【大拗必救】,并不符合唐朝近体格律诗的实际状况!三羊再举李峤《百廿咏》,来证明唐朝律诗并非一定就是【大拗必救】!!李峤《百廿咏》总计4个大拗句,实况为【三个不救一个救】!!!

4——1
月(唐·李峤)
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
皎洁临疏牖,玲珑鉴薄帷。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
仄上平仄入,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入平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犯24平仄律】2
【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仄上平仄入,平平仄仄平】
4——2
池(唐·李峤)
綵棹浮太液,清觞醉习家。诗情对明月,云曲拂流霞。
烟散龙形净,波含凤影斜。安仁动秋兴,鱼鸟思空赊。
仄去平仄入,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犯24平仄律】30
【綵棹浮太液,清觞醉习家。仄去平仄入,平平仄仄平】
4——3
经(唐·李峤)
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籯。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
仄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上平仄去,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犯24平仄律】33
【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籯。平上平仄去,平平平仄平】
4——4
砚(唐·李峤)
左思裁赋日,王充作论年。光随锦文发,形带石岩圆。
积润循毫里,开池小学前。君苗徒见爇,谁咏士衡篇。
仄去平仄入,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犯24平仄律】35
【左思裁赋日,王充作论年。仄去平仄入,平平仄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7-27 07: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五大法:二五不可同上去入,但可同平!三羊说说理由?甲乙丙丁列队,二五位置不能同站乙丙丁,二五位置却可同站甲,道理何在?好比一部法律,同一件事,甲可以不犯法,乙丙丁却是犯法!这是双重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27 08: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7-27 07:24
二五大法:二五不可同上去入,但可同平!三羊说说理由?甲乙丙丁列队,二五位置不能同站乙丙丁,二五位置却 ...

《文镜秘府论》中记载的同平不为病的五种说法:
1、
平头诗者,上句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同平声不为病,同上去入声,一字即病。
2、
蜂腰诗者,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
3、
元兢的龃龉病,一句之内,除第一字及第五字,其中三字,有二字相连同上去入是。若犯上声,其病重于鹤膝,此例文人以为秘密,莫肯传授。上官仪云:“犯上声是斩刑,去入亦绞刑。”如曹子建诗云:“公子敬爱客”。“敬”与“爱”是,其中三字,其二字相连同去声是也。平声不成病,上去入是重病。
4、
元兢换头术,唯换第二字,其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用平不妨,此亦名为换头,然不及双换。
5、
元兢护腰术,护腰者,腰,谓五字之中第三字也。护者,上句之腰不宜与下句之腰同声。然同去、上、入则不可,用平声无妨也。


古人就是这种观点!
古人就是这种看法!!
古人就是这种声律!!!
本坛的金筑子、针叶林、北山钓者等,谁能说清各种道理呢???!!!

点评

2、 蜂腰诗者,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 ------------------- 为什么?二五同平就不是蜂腰?二五同上去入就是蜂腰?三羊解释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7-27 08: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27 08: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7-27 07:24
二五大法:二五不可同上去入,但可同平!三羊说说理由?甲乙丙丁列队,二五位置不能同站乙丙丁,二五位置却 ...

依据刘滔【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殆为大半】的说法,在下三羊认为,平声字数多,用处自然多。大凡四声的百分比为:平声41%、上声19%、去声22%、入声18%。正因为【平声字多】,这就是从古至今【诗押平声】的真正原因。元兢五种同平不为病的说法,其目的无非就是提高【平声字多】的实用量,提高【诗押平声】的适用量。提高【换头律诗】的使用量。依据平韵诗来说,没有元兢的【25同平不为病】,唐朝近体诗只能是王力高徒徐青所谓【平起对式律】,即,五言平韵声律格式:


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当然,仄韵近体诗,完全不用【25同平句】,照样可以制作换头律诗,例如,即,五言上韵声律格式:


〇平〇〇入,〇去〇〇上。〇上〇〇去,〇平〇〇上。
〇平〇〇入,〇入〇〇上。〇去〇〇上,〇平〇〇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7-27 08: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7-27 08:18
《文镜秘府论》中记载的同平不为病的五种说法:
1、
平头诗者,上句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同平声不为病, ...

2、
蜂腰诗者,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
-------------------
为什么?二五同平就不是蜂腰?二五同上去入就是蜂腰?三羊解释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27 09: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7-27 08:50
2、
蜂腰诗者,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
-------------------

【二五同上去入就是蜂腰】?这是谁的歪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9-7-27 09:19: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有很多歪理,老金有很多认真,三羊的歪理需老金治,金克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2 13: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