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韵格律诗存在吗?
刚看到金筑子一篇文章,题目是:为什么不存在“仄韵”格律诗?文中说:历史上仄韵格律诗是不存在的。有人以为既然近体诗讲押平声韵,而有“平韵诗格律”,那么就一定会有“仄韵诗格律”。甚至有人弄出了一个刻印本,证明有“仄韵七言律诗式”:
其实这“仄韵七言格律诗式”是经不起推理的:因为押平声韵,这“平声”只是四声平上去入之一,按押韵原理,押四声之一的某一声称之为“押韵”,即押平、押上、押去、押入,不可能“押仄”,因为仄含上去入,“押仄”即等于上去入通押。 ----老金这篇文章写的不错,说明思辨是清醒的。对文中所说的道理基本赞同。 但老金忽略了一个事实:仄韵诗,这个名词是包容性的,包括了 押上,押去,押入 三种诗,而不是指 “通押上去入的诗”。仄韵诗是有的,但通押上去入的仄韵诗是没有的。
押上,押去,押入 的仄韵诗,古风当然有。格律诗也有,但极少。但要说“仄韵近体诗”则没有。因为“近体诗”定义中就没有仄韵的。这是从沈宋定型近体诗时就确定了的。虽然唐以及其后的诗中也有近似律诗的押上押去押入的几首诗在,但它们只是近似近体诗而已,原则上仍是古风。
另外,牵涉到“格律诗”的定义问题。现在一般理解是格律诗与近体诗是等同的,也即将“格律诗”当成一专有名词了。实际上这个概念是模糊的,不准确的。如汉典的解释:格律,诗、赋、词、曲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外国诗歌也有自己的格律,规矩;准则。比如永明体,也有自己的格律,比如讲究四声八病。如果依次定义格律诗,那么包括的就不仅近体诗,也包括了永明体等有特殊格律要求的诗体。那么,讲究声律的押仄韵的诗也称作“仄韵格律诗”是可以的。这里的“格律”就有“广义”“狭义”之分了。
而“近体诗”则指唐初由沈佺期宋之问等定型的新体诗,诗体包括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五排,七排。显然,这里没有押仄韵的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