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金筑子

唐近体诗的用韵与陆法言的《切韵》无关

[复制链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9 18: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5-9 18:22
以下是你引用的王力。
汉代用韵较宽。这有两个可能的原因:第一是押韵只求近似,并不求其十分谐和;第二 ...

广韵依同用独用是否108韵我没去整理过,好象你是去整理过的,几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9 18: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9 18:26
广韵依同用独用是否108韵我没去整理过,好象你是去整理过的,几韵?

广韵112,集韵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18: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9 18:06
自己去读下王力的论述

平水韵承切韵?骗谁呢???
懂历史知识么?听我道来:北宋增广了切韵之后,丁度等又奉旨编了一部《集韵》。《集韵》也为206部,但单字的反切注音已大不同于《广韵》。丁度等在《集韵》刻印成书之前,又用《集韵》字编了一个简本,叫《礼部韵略》,《礼部韵略》参照《广韵》的同用将韵字归为107部。注意:归并参照《广韵》的同用韵部,其字音却依《集韵》的反切注音。即这《礼部韵略》并不承《广韵》,而是承《集韵》。到了刘渊、王文郁的“平水韵”,只剩下韵字分部,却没有反切注音。只是到了清朝,才组织人把这些韵字用《广韵》反切注音编成了《佩文韵府》。所以,平水韵并不承切韵!近体诗的押韵上承永明体诗的用韵,与《切韵》无关。但声调平仄则用的是《切韵》反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9 18: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脂、鱼虞,共为一韵;先仙、尤侯,俱论是切。————《切韵·序》
由此可知,《切韵》也有通用或同用云不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9 18: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9 18:39
平水韵承切韵?骗谁呢???
懂历史知识么?听我道来:北宋增广了切韵之后,丁度等又奉旨编了一部《集韵 ...

《辞源》“阴韵”条记云:“宋淳佑间平水人刘渊增修《礼部韵略》,归并同用各韵为一百七部;元初阴时夫撰《韵府群玉》,又并为一百六部。元以来诗韵多沿用之,通称为平水韵,也称阴韵。”如此看来,阴时夫的《韵府群玉》在中国音韵学史上是很有地位的著作。但为什么现在却很少有人提到它?这是由于清康熙年间张廷玉等人奉旨修撰了《佩文韵府》,而《佩文韵府》却是以阴时夫的《韵府群玉》和凌稚隆的《五车韵瑞》为蓝本增补而成的。《佩文》一行世,《群玉》《五车》便被并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9 18: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9 18:39
平水韵承切韵?骗谁呢???
懂历史知识么?听我道来:北宋增广了切韵之后,丁度等又奉旨编了一部《集韵 ...

这个早就被驳烂了,广韵成书差不多同时就出了景德韵略

宋代初年,与审定《切韵》改撰《广韵》的差不多同时,为适应科举应试的需要。主持科举考试的礼部就颁行了比《广韵》较为简略的《韵略》,这部《韵略》,由于撰于宋景德年间般称之为《景德韵略》。它事实上是《广韵》的略本。戴震《声韵考说:“是时无《礼部韵略》之称,其书名《韵略》,与所校定《切韵(案:即《广韵吁同日颁行,独用、同用例不殊。
明年,《切韵》改赐新名《广韵》,而《广韵》、《韵略》为景德、样符间详略二书。”可知《景德韵略》与《广韵》是同时产生的。到了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即在《集韵》成书当年,宋仁宗命《集韵》的者丁度等人“刊定窄韵十三处”,对《景德韵略》再加刊定,改名为《礼部韵略》。可见它与《集韵》又是同时的作品。《礼部韵略》收字九千五百九十个,较《广韵》少了许多。收字少的原因,是为了便于应试士人的记诵和掌握。
但韵部方面,仍与《广韵》一样,分为二百零六部。此书行世以后,历代时有增补。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丶毛晃向皇帝进献其所撰的《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和这部书在原书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千六百多字。到淳熙(宋孝宗年号)年间,又有所谓淳熙《礼部韵略》出现,通行的本子题名为《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中仍分二百零六个韵部。
到了宋淳祐(宋理宗年号)十二年(公元1252年),山西平水人刘渊将其修编为《壬子新刊礼部韵略》。这部书比原来《礼部韵略》增加了四百三十六字。同时,它把原书的二百零六个韵部归井为一百零七部。此书后代亡佚,不过,元人黄公绍所作的《韵会》所分的一百零七部,就是依据此书而来的。
从北宋至南宋期间,士人作诗用韵,特别是科举考试,就是以《礼部韵略》作为依据的。不过,《礼部韵略》原书今已不存,现在所能见到的,是《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百度

点评

这个早就被驳烂了,广韵成书差不多同时就出了景德韵略 ------------ 看此人嘴脸:要王力的时候,他熟读王力;当白度对他有利的时候,他又说白度早把王力驳烂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9 19:41
--百度-----------你只会百度!你又不引王力了?又把王力抛弃了?谁对你实用你就用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9 19: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19: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9 18:57
这个早就被驳烂了,广韵成书差不多同时就出了景德韵略

宋代初年,与审定《切韵》改撰《广韵》的差不多同 ...

--百度-----------你只会百度!你又不引王力了?又把王力抛弃了?谁对你实用你就用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9 19: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9 19:03
--百度-----------你只会百度!你又不引王力了?又把王力抛弃了?谁对你实用你就用谁?! ...

我只会百度也比你强呀,你连百度都不会就会臆想,想到什么也不过脑就胡说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9 19: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360截图16591007216440.png 360截图1662061079126120.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19: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9 18:57
这个早就被驳烂了,广韵成书差不多同时就出了景德韵略

宋代初年,与审定《切韵》改撰《广韵》的差不多同 ...

这个早就被驳烂了,广韵成书差不多同时就出了景德韵略
------------
看此人嘴脸:要王力的时候,他熟读王力;当白度对他有利的时候,他又说白度早把王力驳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9 19: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9 19:41
这个早就被驳烂了,广韵成书差不多同时就出了景德韵略
------------
看此人嘴脸:要王力的时候,他熟读王 ...

看此人嘴脸,不学无术还大言炎炎要教人,拿什么教人呀,卖嘴,除了卖嘴还有胡说

王力不读,百度也不会,不学习可真是悲哀呀

有个笑话怎么说的,年纪一大把,学问一点没有,笑话倒有一担,送金大首版了哈,请笑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9 19: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9 19:41
这个早就被驳烂了,广韵成书差不多同时就出了景德韵略
------------
看此人嘴脸:要王力的时候,他熟读王 ...

你几时成王力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345截图20190509195529.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10 0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池长老一贯的观点是句中依切韵,押韵是不关切韵的,平水韵是礼部韵略倒是认了账的,唐朝就不说了,宋朝初是要考诗赋的,考诗赋依礼部韵略也是确定的,哪么,按金池长老的切韵是长安音,平水韵是吴语的观点来说,宋朝的举子们苦哇,一面要在句中读隋代的长安话,一读到韵时又得立马换回六朝的吴语来,这画面感忒强大了

如果说句中平仄只是字面平仄是不可读的话,宋朝的举子们可就更苦了,写个诗赋读给考官或皇帝听时只能摇头晃脑口不能言比手划脚,只有在读到韵字时才能叽叽咕咕地吐出个六朝吴语来,这画风得怎个大的脑洞才行呀

矮油,这句中平仄一套押韵另一套的裸鸡。。。

点评

写个诗赋读给考官或皇帝听时只能摇头晃脑口不能言比手划脚,只有在读到韵字时才能叽叽咕咕地吐----------------------- 评卷是书面认证的,不是你说的皇帝要听什么客家话就是平水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10 0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10 01: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10 01:04
金池长老一贯的观点是句中依切韵,押韵是不关切韵的,平水韵是礼部韵略倒是认了账的,唐朝就不说了,宋朝初 ...

平水韵,怎么是礼部韵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10 01: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5-10 01:07
平水韵,怎么是礼部韵略?

平水韵全名是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10 01: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10 01:13
平水韵全名是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不懂?

《礼部韵略》是108韵,平水是106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10 06: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10 01:04
金池长老一贯的观点是句中依切韵,押韵是不关切韵的,平水韵是礼部韵略倒是认了账的,唐朝就不说了,宋朝初 ...

写个诗赋读给考官或皇帝听时只能摇头晃脑口不能言比手划脚,只有在读到韵字时才能叽叽咕咕地吐-----------------------
评卷是书面认证的,不是你说的皇帝要听什么客家话就是平水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9-5-10 07:14: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朝韵在唐之前,平水韵在南宋后,唐和北宋初的科举考试,考官判定出韵与否,既不会依六朝韵,因六朝韵无固定韵书可依,也不会依平水韵,因平水韵书还没产生。考官阅试贴诗,依据的是一种与切韵有关的韵图。

点评

六朝韵在唐之前,平水韵在南宋后,唐和北宋初的科举考试,考官判定出韵与否,既不会依六朝韵,因六朝韵无固定韵书可依,也不会依平水韵,因平水韵书还没产生。考官阅试贴诗,依据的是一种与切韵有关的韵图。-----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10 09: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10 07: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5-10 01:31
《礼部韵略》是108韵,平水是106韵。

新刊,合并了迥韵和拯韵,径韵和证韵,成106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10 07: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10 07:40
新刊,合并了迥韵和拯韵,径韵和证韵,成106韵

《礼部韵略》是《集韵》的简版。集韵108韵部,广韵112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10 07: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据现有的可见资料,平水韵应是宋末元初106韵的《韵府群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10 08: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9-5-10 08:21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10 06:53
写个诗赋读给考官或皇帝听时只能摇头晃脑口不能言比手划脚,只有在读到韵字时才能叽叽咕咕地吐---------- ...

科考是要殿试的,考官和皇帝是要阅读试诗的,哪皇帝和考官怎么读诗呢,就读金池长老的隋朝长安话加六朝吴语好了,金池长老这是在说考官或皇帝读诗时只能摇头晃脑口不能言比手划脚,只有在读到韵字时才能叽叽咕咕地吐出个六朝吴语来的节奏么
书面认证就是说句中平仄是不可读的,估计宋朝皇帝也不会说隋朝长安话了,宋朝的考官和皇帝比金池长老还要苦哇,金池长老读近体最起码是摇头晃脑口不能言比手划脚,只有在读到韵字时能叽叽咕咕地吐出个贵州土话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10 08: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水韵的前身,是《集韵》,是集韵的简版《礼部韵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10 08: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9-5-10 08:59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9-5-10 07:14
六朝韵在唐之前,平水韵在南宋后,唐和北宋初的科举考试,考官判定出韵与否,既不会依六朝韵,因六朝韵无固 ...

凡进士,试诗、赋、论各一首.。。。凡命士应举,谓之锁厅试。所属先以名闻,得旨而后解。既集,什伍相保,不许有大逆人緦麻以上亲,及诸不孝、不悌、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之徒。家状并试卷之首,署年及举数、场第、乡贯,不得增损移易,以仲冬收纳,月终而毕。将临试期,知举官先引问联保,与状佥同而定焉。凡就试,唯词赋者许持《切韵》、《玉篇》,其挟书为奸,及口相受授者,发觉即黜之。凡诸州长吏举送,必先稽其版藉,察其行为;乡里所推,每十人相保,内有缺行,则连坐不得举。故事,知举官将赴贡院,台阁近臣得荐所知之负艺者,号曰“公荐”。太祖虑其因缘挟私,禁之。。。各间经引试,通六为合格,仍抽卷问律,本科则否。。。五年,礼部奏合格进士、诸科凡二十八人,上亲召对讲武殿,而未及引试也。明年,翰林学士李昉知贡举,取宋准以下十一人,而进士武济川、《三传》刘睿材质最陋,对问失次,上黜之。济川,昉乡人也。会有诉昉用情取舍,帝乃籍终场下第人姓名,得三百六十人,皆召见,择其一百九十五人,并准以下,乃御殿给纸笔,别试诗赋。命殿中侍御史李莹等为考官,得进士二十六人。。。太宗即位,思振淹滞,谓侍臣曰:“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太平兴国二年,御殿覆试,内出赋题,赋韵平侧相间,依次而用。。。五年,覆试进士。有颜明远、刘昌言、张观、乐史四人,以见任官举进士,特授近藩掌书记。有赵昌国者,求应百篇举,谓一日作诗百篇。帝出杂题二十,令各赋五篇,篇八句。日旰,仅成数十首,率无可观。帝以是科久废,特赐及第,以劝来者。----宋史/选举志.科目1
唐试相置《切韵》于床,宋试许持《切韵》、《玉篇》,可证见其诗赋《切韵》一脉相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10 09: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9-5-10 07:14
六朝韵在唐之前,平水韵在南宋后,唐和北宋初的科举考试,考官判定出韵与否,既不会依六朝韵,因六朝韵无固 ...

六朝韵在唐之前,平水韵在南宋后,唐和北宋初的科举考试,考官判定出韵与否,既不会依六朝韵,因六朝韵无固定韵书可依,也不会依平水韵,因平水韵书还没产生。考官阅试贴诗,依据的是一种与切韵有关的韵图。-----这话在理。说皇帝听客家话取士,荒唐之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10 10: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10 07:40
新刊,合并了迥韵和拯韵,径韵和证韵,成106韵

新刊是刘渊的107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5-10 10: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近体诗的用韵与陆法言的《切韵》无关
------胡言乱语!古韵只有一种切韵音系,用韵首先是分平仄,平仄划分是平声和上去入声二元化,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而你说押韵与切韵无关是你今古混用的遁词:押韵字可以不管切韵的平仄,按普通话音押韵即可------这就是你所谓古音诗中花可以和“滑”通押的理论根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10 10: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9-5-10 10:51
唐近体诗的用韵与陆法言的《切韵》无关
------胡言乱语!古韵只有一种切韵音系,用韵首先是分平仄,平仄划 ...

【古韵只有一种切韵音系,用韵首先是分平仄,平仄划分是平声和上去入声二元化,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这才是典型的胡说八道!

点评

羊根本就听不懂人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10 10: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5-10 10: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5-10 10:53
【古韵只有一种切韵音系,用韵首先是分平仄,平仄划分是平声和上去入声二元化,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

羊根本就听不懂人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5-10 11: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9-5-10 11:02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9-5-10 10:57
羊根本就听不懂人话!

永明体和近体诗两种格律诗,依据声调分为四种:
平韵诗、上韵诗、去韵诗、入韵诗。
你见过仄韵上去入混押的格律诗吗?!

点评

你先说说平仄和押韵有没有关系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10 1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2 06: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