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7-11-3
威望786
金钱6700
贡献5759
金牌会员
 
威望- 786 点
贡献- 5759 次
金钱- 6700 枚
|
发表于 2019-5-8 19: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9-5-8 20:38 编辑
王力先生在其《汉语史稿》中说:
“陆法言的《切韵》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一般韵书。它在汉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切韵》的语音系统,可以上推古音,下推今音,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各地方言的语音系统,基本上可以从《切韵》系统上得到解释。中古汉语的语音,以《切韵》系统为标准。《切韵》的系统并不代表当时(隋代)的首都长安的实际语音,它只代表一种被认为文学语言的语音系统。”王力为什么可以确定切韵只代表一种被认为文学语言的语音系统呢,很简单,陆法言在切韵序中就说得很明白‘’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
邵荣芬说:“《切韵》音系大体上是一个活方言的音系,只是部分地集中了一些方音的特只代表一种被认为文学语言的语音系统点。具体地说,当时洛阳一带的语音是它的基础,金陵一带的语音是它的主要参考对象。”邵荣芬为什么可以确定切韵是‘’当时洛阳一带的语音是它的基础,金陵一带的语音是它的主要参考对象。‘’呢,同样很简单,因为陆法言在切韵序中也说得很明白‘’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消疏缓。萧、颜多所决定‘’,所谓萧颜多所决定是萧颜在之前的音韵派对中是大家是领军人物制定了切韵的基本大纲,依照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的说法是切韵音‘唯金陵、洛下耳’,所谓南北是非即指当时的金陵、洛下读书音因语音流变而部分有所分歧的情况及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的情况,金陵、洛下,一南一北,江东与河北亦一南一北,可见这个切韵取音根本上就不可能是音取吴语了。。。
哪么,陆法言之时的吴语是当时的雅音吗,周祖謨先生在颜氏家训解中说:「此論南北士庶之語言各有優劣。蓋自五胡亂華以後,中原舊族,多僑居江左,故南朝士大夫所言,仍以北音為主。而庶族所言,則多為吳語。故曰:『易服而與之談,南方士庶,數言可辨。』而北方華夏舊區,士庶語音無異,故曰:『隔垣而聽其語,北方朝野,終日難分。』惟北人多雜胡虜之音,語多不正,反不若南方士大夫音辭之彬雅耳。至於閭巷之人,則南方之音鄙俗,不若北人之音為切正矣。」(參見陳寅恪先生東晉南朝之吳語一文。),可见,当时之吴语不过是吴地閭巷之人的语音,是音韵学们所说的鄙俗之音,陆法言会象金筑子一样愚蠢地音取鄙俗的吴语么,当然不会,只有不学无术愚蠢透顶的金筑子才会胡说平水韵音是吴语的混帐话。
依照陆法言的‘’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消疏缓。萧、颜多所决定。。。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定之为《切韵》五卷。‘’等语再辅以音韵学大家对切韵序的解读很容易就能得出切韵是一部综合性的韵书音性质,它的音取自古今、南北及诸家音韵古今字书,哪么金筑子为什么在毫无论证的情况下要把切韵诬为吴语呢,很简单,因为愚蠢,愚蠢且恶劣歪曲切韵为吴语一地方言而为所谓的平水韵音的谬论服务,可见其人恶劣,其心可诛
参考资料:
王力:《南北朝诗人用韵考》,清华学报1936(11)
邵荣芬:《〈切韵〉音系的性质和它在汉语语音史上的地位》,《中国语文》196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