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41|回复: 55

关于古今发音不同的字在诗词中的押韵[转国粹论坛]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5-7 09: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9-5-7 14:24 编辑

关于古今发音不同的字在诗词中的押韵

    昨晚,在天河诗社QQ群,丙己先生提出一点疑问,社长乐泉先生作了简单答复。对于这个问题,相信有很多人都在困惑和矛盾着。对此,作为古体诗词爱好者和创作者,我谈一些个人看法。
  
  丙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此诗中梅、开、来三个韵脚,用普通话读起来了不押韵。那么梅(mei)和开(kai)、来(lai)该怎么读?请众诗友及各位老师指点。
  假如我用这三个字作韵脚写一首诗,那么九零、零零后的读者该怎样颂读?是用古韵来读,还是用新韵来读?用古韵读,可能没有多少人读通。用新韵读又不押韵。请各位指点迷津!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原昏二字古韵属同一韵目。用普通话读此诗,原(yuan)和昏(hun)不属同韵目。假如用这两个字作韵脚写诗,该用古韵读,还是用新韵读?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荣字今读为rong,与生(sheng)不押韵。普通话读起来实在是不叶韵。
  
  乐泉:丙已先生提出的三首诗韵,分别在《佩文诗韵》上平声十灰,十三原和下平声八庚里,怎样会不在一韵?《佩文诗韵》在目前诗韵里属于普遍认同的传统音韵,也是大多数诗词爱好者推崇的音律,它之所以能有长久生命力,且广泛的适用,是以几百年创作实践为依据的。总不能因为个人读来拗口就觉得不合理。至了用现当代口语让古韵来读解的做法就相当于问宋元人:“你看过电视吗?"
  
  月沐观点:
  张社长(乐泉)指出的《佩文诗韵》既106平水韵。
  所谓诗依诗韵--106平水韵,词依词韵—词林正韵,曲依曲韵—中原音韵。古人都是根据韵目工具书押韵的,这三个韵目工具书,诗词最高权威机构中华诗词学会早有定论,并且诗词界普遍公认和推广使用。同时,亦提倡使用新韵(即中华14韵,乃以普通话为标准区分四声,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所谓双轨并行,今不妨古。但是一首诗中,不可新旧韵乱用。
  关于丙己老师提出的问题,《月沐学堂――格律诗写作入门》第八讲及后记中,都已经清楚地讲过了。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古今读音存在变化和差异的问题。比如杜牧《山行》 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乃押“下平六麻”韵,今人读来有些绕口,觉得“斜”字没有在同一韵部,其实,“斜”字在古代读“XIA”不读“XIE”,所以是在同一韵部。
  纵观106平水韵韵目表,在今人看来没有在同一韵部的字,其实在古代,发音是相同或相近的,所以纳入同一韵部,比如“上平十灰”韵中的韵字,依新韵(中华14),“开哀埃台苔该才材财裁来莱栽哉灾猜”等字,乃其中的“四开”,而“灰恢魁隈回徊枚梅媒煤瑰雷催摧堆陪杯醅嵬”等字,却在其中的“五微”,属于不同的两个韵部。
  那么,究竟如何看待和运用古今发音不同的字在诗词中的押韵呢?
  我个人的观点:现代人以新韵(中华14)创作诗词,是可行的并且要提倡和鼓励的,所谓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而以106平水韵(以下简称旧韵)作诗,更是无可厚非的,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诗词,不懂旧韵,是行不通的,不懂旧韵,就不能很好的鉴赏学习古人作品的文化精髓、传世佳作。
  一切形式都是为内容和主题服务的。新旧韵在诗词创作中的运用,乃视个人喜好和习惯而定,不可一概而论。但是,在诗词创作中,依旧韵押韵作诗,对于古今发音有别、特别是读音相差太明显的字,我个人的观点和原则是尽量避免,毕竟我们作诗,是给现代人阅读的,除非这个字在这首诗中非用不可,没有其它字可替代,否则,尽量不要用,这样作品读来更加自然流畅。
  比如丙己老师提出的“上平十三元”,韵字有“元原源园猿辕坦烦繁蕃樊翻萱喧冤言轩藩魂浑温孙门尊存蹲敦墩暾屯豚村盆奔论坤昏婚阍痕根恩吞沅媛援爰幡番反埙鸳宛掀昆琨鲲扪荪髡跟垠抡蕴犍袁怨蜿溷昆炖饨臀喷纯”,这些韵字以新韵可以分为两部分,“UAN”和“UN”。一首诗的韵字如果出现有“UAN”也有“UN”的字,押韵没有错,但是,今人读来,毕竟绕口,所以,现代人作诗,既便依旧韵(106平水韵),也最好“UAN”和“UN”分开来押韵,这样,自己读来感觉不绕口,读者也会更加喜欢,毕竟对于古今发音有别的字,今人是读不出来那种韵味的。
比如拙作《秋夜思》(作于2015.5.14)
腹满相思愁满怀,阿郎何日可归来。
闲窗冷月无人问,静夜孤身谁个陪。
红叶飘零情寂寞,芳心凄苦影徘徊。  
素颜懒照梳妆镜,瘦比黄花暗自哀。
这首诗韵押“上平十灰”,格律无误。但是现代人读来,总觉好像没有在同一个韵部,依新韵“怀、来、哀”归“四开”,“陪”字归“五微”,“徊”字多音,既归“四开”又归“五微”。所以读来感觉绕口,有些不通顺,就是这个道理。这样的有碍于现代人阅读的问题,想避免,但是又实在避免不了,没有更好的韵字代替,就用了,好在没有“上平十三元”韵中的“原、元、村、昏”等字同韵那么明显。
再如拙作《马兰花》(作于2015.5.12)
清新淡雅路边开,彩蝶翻飞碧玉阶。
闹市幽兰尘不染,苍山香气影深埋。
叶含细露阳关暖,花衬长天草色谐。
随遇而安人感叹,一肩风雨敞心怀。
这首诗,韵押“上平九佳”,首句邻韵“上平十灰”,格律亦无误,以新韵读来,这五个韵字,分别归于“四开”和“三皆”两个韵部,读来多少也有些影响。
  回头看看丙己老师引用的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韵字:梅、开、来,依旧韵,均属“上平十灰”,韵律无误,但是以普通话读,韵字就在两个韵部,“梅”在新韵“五微”,“开、来”二字在新韵“四开”,正因为有些字古今发音不同,才让今天大多数不懂旧韵的读者觉得不押韵或绕口。
  丙己老师引用的另外两首,一首是李商隐的《登乐游原》(韵字原、昏),一首是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韵字荣、生),与王安石的《梅花》诗,道理相同,均古今发音有别的原因。
  我们现代人作诗,当尽量避免在同一首诗中出现依旧韵(106平水韵)属于同一韵部,但是以新韵(即中华14)读来却韵母不同的字押韵,特别是读音相差太明显的韵字,比如“上平十三元”中“UAN”和“UN”,最好不要用在同一首诗中作为韵字出现。这样,你的大众读者会越来越多,作品也更加接地气。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作品、广大老百姓喜欢的作品,就是好的作品。
  以上浅见,乃个人观点和创作原则,一家之言,欢迎各位诗词家参与讨论和修正。
  
月沐于2015.6.12随笔
--------------------
这玩意,的确常引起讨论,或争论,甚至争吵!各人都有各自的见解和主张!
  就象,红色好,还是蓝色好的问题,根本无需再拿来讨论的。
  楼主举的如下例子,如果你掌握了“吴语”,读起来就会知道:韵,一点都没有问题!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腹满相思愁满怀,阿郎何日可归来。
  闲窗冷月无人问,静夜孤身谁个陪。
  红叶卜飘零情卜寂寞,芳心凄苦影徘徊。
  素颜懒照梳妆镜,瘦比黄花暗自哀。
  
  清新淡雅路边开,彩蝶翻飞碧玉阶。
  闹市幽兰尘不染,苍山香气影深埋。
  叶含细露阳关暖,花衬长天草色谐。
  随遇而安人感叹,一肩风雨敞心怀。
                     (学而实习之)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7 11: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9-5-7 13:37 编辑

记得以前曾经在月沐的QQ群里聊过这个问题,因为客家话对古音古韵保留相对较好,好到连灰咍两韵都能分得清,所以对于梅开来等字的读谐根本就不存在问题,但是,我们也不能说中古音就是客家话呀,要人们都来学习方言和中古音也不现实,怎么办呢,其实有个简单的办法可以读谐,这个办法就是叶读,即在同一首诗中选取其最多相谐的字音为基础,在另一些读不谐的字中改变其字音进行叶读,如梅开来在普通话区开来同韵,哪么只要改变一下梅的韵母变同开来韵即可,梅mai,其它也可依此,如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里生和城在普通话中最多也最谐,哪么,荣可读仍,情可读层

需要指出的是,叶读只是一种读谐的方法,并不能说其本字即此音【譬如荣在中古音中是永兵切,普通话音rong跟古音永兵切确实是隔得很远了】,而且,叶音说在音韵学中是受到了严厉批评和几乎是完全否定的,对于各方言区而言,能用自己的方言读和谐的就用自己的方言音去读【譬如粤语读荣wing4城sing4情cing4就很和谐】,对于稍通音韵学的人士来说则可按中古拟音去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14: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玩意,的确常引起讨论,或争论,甚至争吵!各人都有各自的见解和主张!
  就象,红色好,还是蓝色好的问题,根本无需再拿来讨论的。
  楼主举的如下例子,如果你掌握了“吴语”,读起来就会知道:韵,一点都没有问题!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腹满相思愁满怀,阿郎何日可归来。
  闲窗冷月无人问,静夜孤身谁个陪。
  红叶卜飘零情卜寂寞,芳心凄苦影徘徊。
  素颜懒照梳妆镜,瘦比黄花暗自哀。
  
  清新淡雅路边开,彩蝶翻飞碧玉阶。
  闹市幽兰尘不染,苍山香气影深埋。
  叶含细露阳关暖,花衬长天草色谐。
  随遇而安人感叹,一肩风雨敞心怀。
                     (学而实习之)
-------------
学而实习之这段话说明吴音与平水韵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7 15: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7 14:26
这玩意,的确常引起讨论,或争论,甚至争吵!各人都有各自的见解和主张!
  就象,红色好,还是蓝色好的 ...

你可真敢穿凿附会

周静,网名月沐风吟,生于1968年7月,原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周湾村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供职于天水市麦积区统计局。

这月沐何时会吴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7 16: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金啊,我看你是走火入魔了,为了个根本不存在的江东韵什么都敢附会,当代吴语是衰落得最快的方言,入声退化,闭口韵消失,还有前后鼻音不分的现象,即便是古代的吴语也被认为俚俗不雅

晓风轻送是吴语区人,被你气跑的糊里糊涂是上海吴语区人,自个去问他们求证吧

为了个什么诗不平水就拿羊的废话当证据,为了个什么江东韵就拿月沐的习作当吴语与平水韵同的证据,你还能清醒一点点么

认不认错是你的事,善意提醒一下,延着一错再错的方向走的话你就只能徒留笑柄,好自为之

点评

吴语是最落后的,客家话是先进的,怕只有你一个人这样认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7 16: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16: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7 16:24
老金啊,我看你是走火入魔了,为了个根本不存在的江东韵什么都敢附会,当代吴语是衰落得最快的方言,入声退 ...

吴语是最落后的,客家话是先进的,怕只有你一个人这样认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7 16: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也可以去百度一下吴语,看看是否已经真侵相混,看看灰韵等是否国音化明显,还吴音与平水韵同,不带这么胡扯的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345截图20190507164133.png
2345截图20190507164048.png
2345截图20190507163449.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7 16: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7 16:44
吴语是最落后的,客家话是先进的,怕只有你一个人这样认为!

说你走火入魔还真走火入魔了,客家话--尤其是客家文读音已经渐变为近代音,客观地说,当代最接近唐代中原音的方言恐怕只有粤语了【闽语不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7 17: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换个角度来说,即便吴语的个别韵如灰韵跟平水韵同也不能以偏而概全地说吴语跟平水韵音相同,普通话ong还跟二冬的韵基ong同呢,能说普通话同平水韵音读么,不带这么搞笑的吧

点评

第一,我不是说吴语人,我的口音是西南三省人。我只不过认为吴语最接近平水韵音,我有文章在。你认为平水韵是你们客家话,你完全可以写文章证明。我不懂客家话,我没有发言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7 17: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17: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7 17:09
换个角度来说,即便吴语的个别韵如灰韵跟平水韵同也不能以偏而概全地说吴语跟平水韵音相同,普通话ong还跟 ...

第一,我不是说吴语人,我的口音是西南三省人。我只不过认为吴语最接近平水韵音,我有文章在。你认为平水韵是你们客家话,你完全可以写文章证明。我不懂客家话,我没有发言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7 17: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9-5-7 17:40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7 17:21
第一,我不是说吴语人,我的口音是西南三省人。我只不过认为吴语最接近平水韵音,我有文章在。你认为平水 ...

你连当代吴语都一头雾水更不用说古代吴语了,平水韵音也一头懵,你拿什么去论证吴语,又拿什么去论证吴语跟平水韵音读的关系

点评

反正我不会用客家话去证平水韵是百分之百的相同!我也不相信你的那些证明!这吴语能读平水韵又不是我说的。我也没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7 17: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17: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9-5-7 17:51 编辑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7 17:27
你连当代吴语都一头雾水更不用说古代吴语了,平水韵音也一头懵,你拿什么去论证吴语,又拿什么去论证吴语 ...

反正我不会用客家话去证平水韵是百分之百的相同!我也不相信你的那些证明!这吴语能读平水韵又不是我说的。我也没和学而实习之对过话。我不认识这个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17: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搞水电的。新安江水电站我去过半年。新安江水电站也调过大批人到云南。吴语和平水韵音接近我是有根据的。至于你的客家话就是平水韵,我只听你在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7 18: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7 17:49
反正我不会用客家话去证平水韵是百分之百的相同!我也不相信你的那些证明!这吴语能读平水韵又不是我说的 ...

所以没根没据就不要说‘说明吴音与平水韵同’

点评

我当然要说平水韵音就是当时的江东语音。我不会去说你的客家话是平水韵音!你要证明你的客家话就是平水韵音,你自己证明就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7 18: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7 18: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9-5-7 18:53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7 17:58
我是搞水电的。新安江水电站我去过半年。新安江水电站也调过大批人到云南。吴语和平水韵音接近我是有根据的 ...

想说‘吴音与平水韵同’你就得先论证一下吴语都有哪些声母韵母,平水韵音又有哪些声母韵母,而不可能是你说有根据别人就得信你就有根据
吴语都有哪些声母韵母,平水韵音又有哪些声母韵母,没经过论证的叫妄语,你既然有根据那就论证去吧,我辈学习就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18: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7 18:43
所以没根没据就不要说‘说明吴音与平水韵同’

我当然要说平水韵音就是当时的江东语音。我不会去说你的客家话是平水韵音!你要证明你的客家话就是平水韵音,你自己证明就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7 18: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7 18:52
我当然要说平水韵音就是当时的江东语音。我不会去说你的客家话是平水韵音!你要证明你的客家话就是平水韵 ...

你要说是你的自由,平水韵音都有些什么声母韵母,当时的江东语音又有些什么声母韵母,论证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7 18: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9-5-7 19:04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7 18:52
我当然要说平水韵音就是当时的江东语音。我不会去说你的客家话是平水韵音!你要证明你的客家话就是平水韵 ...

我还没糊涂到象你一样妄言客家话是平水韵音,所以我根本就不用去证明什么客家话就是平水韵音,倒是金首版你言之凿凿地说‘’平水韵音就是当时的江东语音‘’又不敢去论证,不是会梦语吧

点评

啊,终于宣布自己的客家话不是平水韵音了!那么你就得另外证明平水韵是什么鸟语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7 19: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19: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7 18:58
我还没糊涂到象你一样妄言客家话是平水韵音

啊,终于宣布自己的客家话不是平水韵音了!那么你就得另外证明平水韵是什么鸟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7 19: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7 19:01
啊,终于宣布自己的客家话不是平水韵音了!那么你就得另外证明平水韵是什么鸟语了! ...

平水韵音就是当时的江东语音是你说的吧,你说的理所当然得你去论证呀

鸟语也好,什么语也好,可不带梦中说胡话的哦,金大首版论证去吧,请

点评

是我说的呀!你说不是,那是什么鸟语,你自己不证明却叫别人证明。这不很可笑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7 19: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19: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7 19:07
平水韵音就是当时的江东语音是你说的吧,你说的理所当然得你去论证呀

鸟语也好,什么语也好,可不带梦中 ...

是我说的呀!你说不是,那是什么鸟语,你自己不证明却叫别人证明。这不很可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7 19: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7 19:29
是我说的呀!你说不是,那是什么鸟语,你自己不证明却叫别人证明。这不很可笑吗? ...

是你说的你不去证明?你随口就把鬼说得有鼻子有眼睛又抓不出个鬼来证明鬼就是你所说的样子却要别人去抓个鬼来证明鬼不是这个鬼样子,有这么可笑的么

谁主张谁举证,都懂的,你想、你愿表达什么观点是你的自由,质疑你的观点却是我们这些后学的权利,没有什么举证论证的我们这些后学都有理由认为这是疯话

您老不是在说疯话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20: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9-5-7 20:41 编辑

我写文章你来“质疑”,我转“文章”你来“质疑”,别人的文章你看不懂,要别人为你的不懂证明什么,这不很奇怪么?好比别人说地球是圆的,你不懂什么叫圆球,却要别人为你证明,有这个道理么!又不是你发表什么文章说地球是一个方块,别人要来反对你,这别人当然要举证地球是圆的是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7 20: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7 20:40
我写文章你来“质疑”,我转“文章”你来“质疑”,别人的文章你看不懂,要别人为你的不懂证明什么,这不很 ...

看不懂么,看得很懂,主帖无非就是说现代人跟古音古韵渐行渐远已经不大会辩读古音了,而你却敢颠覆常识说‘学而实习之这段话说明吴音与平水韵同。’,说了又没本事去论证,这不是胡说八道么

点评

对了,你认为别人是胡说八道,是疯话;你当然要证明自己是正说七道,是颠话!你写你的正说七道,颠话文章,我要来质疑你,我才要证明我的胡说八道,疯话是不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7 2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7 20: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等八人同诣法言门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以(古)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涉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又支(章移反)、脂(旨夷反)、鱼(语居反)、虞(语俱反)共为一韵,先(苏前反)仙(相然反)、尤(于求反)、侯(胡沟反)俱论是切。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吕静《韵集》、夏侯咏《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消疏缓。萧、颜多所决定。魏著作谓法言曰:“向来论难,疑处悉尽,何为不随口记之!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法言即烛下握笔,略记纲纪。后博问英辩,殆得精华。于是更涉余学,兼从薄宦,十数年间,不遑修集。今返初服,私训诸子弟,凡有文藻,即须明声韵。屏居山野,交游阻绝,疑惑之所,质问无从。亡者则生死路殊,空怀可作之叹;存者则贵贱礼隔,以报绝交之旨。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定之为《切韵》五卷。剖析毫厘,分别黍累。何烦泣玉,未得悬金。藏之名山,昔怪马迁之言大;持以盖酱,今叹扬雄之口吃。非是小子专辄,乃述群贤遗意,宁敢施行人世?直欲不出户庭。于时岁次辛酉,大隋仁寿元年也。

让你知道什么叫常识,平水韵是礼部韵略的新版这个叫常识,礼部韵略承景德韵略这个叫常识,景德韵略音依广韵这叫常识,广韵承唐韵唐韵承切韵这叫常识,自己去读读切韵序,看看陆法言哪句话说了切韵音取吴语?

点评

切韵是你的著作么?你抄来干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7 21: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21: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7 20:51
看不懂么,看得很懂,主帖无非就是说现代人跟古音古韵渐行渐远已经不大会辩读古音了,而你却敢颠覆常识说 ...

对了,你认为别人是胡说八道,是疯话;你当然要证明自己是正说七道,是颠话!你写你的正说七道,颠话文章,我要来质疑你,我才要证明我的胡说八道,疯话是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21: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5-7 20:59
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等八人同诣法言门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以(古)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 ...

切韵是你的著作么?你抄来干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7 21: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皇初年的时候,仪同刘臻等八个人一块到法言家里做客。夜深酒足之后,大家谈论起了音韵。因为(前代和当代以及)现在各地的语音和声调不同,各种韵书的取舍也就不相同。南方音过于清浅,北方音含有更多的重音浊音;西北地区把去声读为入声,西南地区的平声则读得类似去声。有把支、脂、鱼、虞看作同一个韵的,还有把先、仙、尤、侯共用一个上字来切的。如果为了临文用韵的便利,那么清浊就可通用;但如果要剖析声韵,那么就需要区分轻音和重音了。在这些方面,吕静的《韵集》,夏侯泳的《韵略》,阳休之的《韵略》,周思言的《音韵》,李季节的《音谱》,杜台卿《韵略》等韵书的描述相互不同(甚至矛盾)。南方的韵书取韵和北方大不相同。于是我们讨论南北方读音不同与古今语音的相同和差别之后,打算进一步来选择精精炼准确的标准,除去舒缓之类含糊的记音词语。其中,萧该、颜之推作了较多的决定。魏彦渊对法言说:“向来都是讨论难处,既然有疑点的地方都解决了,为什么不随着我们的讨论把它们记录下来呢?我们几个人定下来的就算是确定了的。”陆法言于是在灯下提笔粗略地记录了纲要。后来请教了许多懂音韵的人,得到了音韵学的精华,于是进一步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加上担任小官,十几年间,一直没有时间整理那晚所记的东西。现在获罪被降为平民,私下里教育弟子们说,只要作文章想有辞采,就必须明白声韵。我现在隐居在山野里,交往游学阻隔断绝,有疑问迷惑的地方,却无处询问。以前的朋友们,亡故的已经和我生死异路,我空有让他们复生的叹息;活着的因为贵贱不同路的道理和我疏远了,我拥有与他们绝交的意旨。于是取来各种韵书和古往今来的字书,按照那晚所记的提纲,编辑成五卷本《切韵》。分析区别了语音中细小的差别与轻微的不同。没有卞和“泣玉”的执着,也没有吕不韦悬金求人指瑕的自信。写的书只能“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我曾经奇怪司马迁为什么敢说这样的大话;笑而不应刘歆怕写的书会被人“持以盖酱”的苦恼,我现在嘲笑这是因为扬雄口吃不能回答。我编辑《切韵》并不是擅自独行,而是叙述众多贤人的遗命。怎么敢奢望让这书在世上流行呢?但求只用于教授自家的子孙。写这篇序是辛酉年,也就是大隋朝文帝仁寿元年(601年)。

文言文读不懂,干脆就把切韵序的译文也给你搬来

点评

我们先要弄清一个起码的事实:这两篇文章一篇是我写的,一篇是国粹一个作者写的!你却把什么切韵序盗为己有证明你的本事,这对等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7 2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7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7 21:05
切韵是你的著作么?你抄来干什么?

让你知道什么叫常识,常识懂么,让你看看陆法言哪句话说了切韵音取吴语?懂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5-7 21: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7 21:02
对了,你认为别人是胡说八道,是疯话;你当然要证明自己是正说七道,是颠话!你写你的正说七道,颠话文章 ...

正说七道就是常识,常识懂么?
胆敢违反常识你得去证明你说的才是对的,没有证明的违反常识的言论就叫胡说八道,不懂?

点评

用什么证明你说的是常识不是疯话?你得自己说出理由,不能用陆法言不是疯话来证明你说的也不是疯话,是不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7 2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2 06: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