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潭州雨梦

[学习资料]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学写七言绝句 序

[复制链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9
贡献
25858
金钱
54754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5-1-5 09: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五十四法 :
晴岚
渔村夕照袅晴岚,远浦归帆秋月涵。
如此风光如此画,教人能不梦犹酣?
渔村夕照袅晴岚--瀟湘八景之渔村夕照及山市晴岚。
远浦归帆秋月涵--瀟湘八景之远浦归帆及洞庭秋月。
...
杏腮
天涯逐得燕归来,一树春风映杏腮。
如此佳人如此夜,叫侬疑梦到瑶台。
...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54法:
第三句一二及四五六字用“如此”二字者。如:
元·杨维桢《张士诚席上作》
江南岁岁烽烟起,海上年年御酒来。
如此江山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
清·孙原湘《题扇》
月光到地白于雪,花气上天香作云。
如此乾坤如此夜,不知何处着尘氛。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 ... &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9
贡献
25858
金钱
54754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5-1-5 09: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五十五法:
沉吟
岳麓山青湘水深,凭谁传语诉沉吟。
不堪连夜梨花雨,又写相思一寸心。
风物
雨打疏窗忆碧湘,旧时风物总难忘。
梧桐落尽人消瘦,又谱怀君九曲肠。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55法:
第四句第一字用“又”字,第五字则用“一”字或“数”字、“几”字,皆计算字也。如:
唐李涉《登山》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一日闲。
宋陆游《夏日杂题》
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沈。
茅檐三日潇潇雨,又展芭蕉数尺阴。
明陈献章《得廷实书》
洗竹添花张户曹,忽抛闲散事煎熬。
东门春水无人钓,又长溪头几尺高”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 ... &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9
贡献
25858
金钱
54754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5-1-5 09: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五十六法:
薛涛
琵琶花发年复年,荒草孤坟生野烟。
斑竹难书离别恨,薛涛井浣薛涛笺。
1.琵琶花--寄蜀中薛涛校书(唐·王建) 
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于今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柳亭诗话》云:骆谷中有琵琶花,与杜鹃相似,后人不知,改为枇杷。
2.孤坟--薛涛墓,位于成都望江楼公园西北角的竹林深处。清﹒郑成基诗句:“昔日桃花无剩影,到今斑竹有啼痕。”
3.薛涛井旧名玉女津,“水味甘冽,异于江泉。”乃因井傍锦江,源出江泉,又经砂滤过耳。传涛造笺系自此井取水,
4.薛涛笺--薛涛用木芙蓉皮作原料,加入芙蓉花汁,制成深红色精美的小彩笺,后世流行之红色小八行纸,薛涛笺也。多用于写情诗情书,表达爱慕思念之意,在当时及后世极为流传。
吟秋
醉揽群峰入画屏,两三白鹭绕沙汀。
如今携梦吟秋处,橘子洲连爱晚亭。
...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56法:
末句七字中前后三字皆名词,但以中间一字连缀之。如:
唐白居易《直中书省》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黄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宋陆游《梅花绝句》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 ... &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9
贡献
25858
金钱
54754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5-1-5 10: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附: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小引                                                                                      周振甫
    广西北流冯师振心著有《七言绝句作法举隅》,《自序》里说 “大匠能示人以规矩,而不能使人巧。”冯师讲七言绝句的各种作法,有“示人以规矩”的意思。看来这本书有三个好处。我们讲究诗歌的艺术性,喜欢讲比较,比较文学已成为一门为人们爱好的学问。讲比较文学要有可供比较的作品。冯师这本书,列举了不少七言绝句的作法,对每一种作法,列举了不少的绝诗。这些同一作法的绝诗,就是可供比较的作品。这样,冯师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可供比较研究的七言绝句。这是一。要对作品作比较,还需要有丰富的可供比较的作品。冯师这本书,对每一种作法,提供的七言绝句,不限于一个朝代,有唐朝宋朝的,有的还包括明朝清朝,也有兼及金朝和元朝的,有历代传诵的名篇,有不大著名的 其中反映的生活,有丰富多采的,有简约朴素的 所表达的情思,有深沉的,有平淡的。这样,便于我们作深入的比较探索,通过它们所反映的生活和表达的情思,来探索作者的艺术构思。这是二。冯师这本书,只讲各种作法,至于怎样结合这些作法来探索它们的艺术构思都不讲,这就留下了我们可以作比较研究的领域。要是在这方面都讲了,就没有什么可以比较研究了。这正如古人讲诗,认为作品的妙处,贵在读者的自得,如食品甘美,只能让人自己去品味,自会得到甘美的味道,反对嚼饭喂人。这是三。
      那么怎样结合本书所讲的作法,就冯师所指出的规矩引出巧来,即怎样结合本书所讲的作法,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同一作法的七言绝句,怎样反映不同的生活,表达不同的情思,具有不同的艺术构思呢!这里来作个小引。语云“熟能生巧”,读了本书所讲每一个作法的绝诗,熟悉了同一作法中所列举的绝诗,按熟能生巧来说,就能通过比较,体会这些诗的艺术性。可是我对这些绝诗还不够熟悉,对结合作法来体会这些绝诗的艺术性还很不够,只能作个粗浅的小引。
    结合本书中所讲的作法,可以看到同一作法的绝诗,其中有创作,有摹仿,或在摹仿中又有创新,探索诗人的构思,探索诗人的艺术技巧。如第一法:“四句旋转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则第四句必与第一二句呼应极紧,盖四句一气转下者也。”这样写法的诗,如本书所选的贾岛《渡桑乾》:“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首诗表达归心的深切。在唐诗中写思乡的诗不少,这首诗结合他的作法看有创造性,他在并州作客十年不归,现在却要渡桑乾水远去,连并州也回不去,用衬托法,来表达更深的思归感情。这首诗的成为名作,跟它的特殊的作法分不开的,这种作法是创造。再看本书选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就作法看,第四句开头用“却”字,“巴山夜雨”同上文呼应,跟贾岛一首相同,但他反映的生活却不一样。他不用衬托法来写自己想念妻子,也不说妻子在家中想念自己,却抛开现在的情况,,设想将来和妻子相会时,在西窗剪烛,谈到巴山夜雨两地相思的情境。这样的构思就跟贾岛一首不同,所以它的作法虽和贾岛的一首相同,但由于它所反映的生活更为丰富,它的构思是新颖的,更富有情味,所以不给人以摹仿的感觉,即使是借用了贾岛的作法,还是创作,所以成为名作。再看张耒的《夜闻风雨有感》:“留滞招提未足归,卧闻秋雨响疏篱。何当粗息飘萍恨,却诵僧窗听雨诗。”这首诗说自己滞留在庙宇里,相当于李商隐说的滞留在巴山 说自己在夜里闻币,相当于李商隐的听夜雨 说“何当”回乡后再诵今天的僧窗听雨诗,相当于李商隐的“何当”剪烛西窗共话今天的巴山夜雨。这首诗摹仿的痕迹太显露,诗中所表达的情味又不如《夜雨寄北》,所以不是成功之作。这里说明结合作法,我们可以对同样作法的诗作比较研究,探索何者为创造,何者为摹仿,何者为借用前人的作法而仍为创作。也可以探索何者为成功之作,它的艺术构思,往住是反映具有深切情思的独特的生活感受。
    再就最后一法说,“末句七字中前后三字皆名词,但以中间一字连缀之。”在同一种写法中,有两物相联的,有人与物相联的,有两地相联的,有人与人相联的。就两物相联的来说,如本书所选的李商隐《日射》:“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回廊里挂着碧鹦鹉,院子里开着红蔷薇花,极写色彩的鲜艳。但“回廊四合掩寂寞”,鲜艳的花鸟反衬女主人寂奥的心情,透露出女主人二波关在回廊四合的庭院里的苦闷心情,不光写鲜艳的花鸟,所以好。再看本书选的陆龟蒙《邺宫词》:“晓日靓妆千骑女,白樱桃下紫纶巾。”用白樱桃和紫纶巾来衬托千骑女,色彩鲜明,但没有李商隐一首的深刻含意,就显得不如。再看陆游《水亭》:“一片风光谁画得,红蜻蜓点绿荷心。”用个“点”字更显得生动。这首诗,诗中有画,可以同陆龟蒙的一首相比,写了红蜻蜓的动作显得胜过陆的一首,但也不如李商隐的一首有思想性。用人和物相联的,象白居易《直中书省》:“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部。”这是说只有紫薇花来陪伴自己,显得寂寞。但这个寂寞,是做官的在中书省值班的寂寞,同被关在庭院里妇人的寂寞不同,所以也不能和李商隐的一首相比再象郭震《题龙华山》:“最好寺边开眼处,段文昌有读书台。”究竟读书台有什么好处,没有写出,这就意义不大了。再就人和人相对说,蒋之奇的《和兄之翰宠换苏郡印》:“自古风流诗酒地,韦苏州后蒋苏州。”韦苏州指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蒋之翰“侍宦向长洲”,长洲即苏州府治所,因称为蒋苏州。但蒋之翰的诗名远远比不上韦应物,这样跟韦应物并称,显得不相称。王士祯的《叹老口号寄宋牧仲巡抚》:“谁识朱颜两年少,王扬州与宋黄州。”宋荤的诗与王士祯齐名,称“王扬州与宋黄州”比较恰当。再象乐钧《江行杂诗》:“好是诗人埋骨地,浪仙坟傍滴仙坟。”浪仙是贾岛,贾岛坟靠近李白坟,是以李白坟为主,这样说也是恰当的。这里显出同一种写法,白居易是创作,写的是人对物。李商隐改成物对物,有变化。更重要的是李商隐的一首所反映的生活不同,表达的情思不同,更有思想性,不仅是创作,还胜过白居易的一首。再看陆龟蒙的一首,用“白樱桃下紫纶巾”来衬托,既有摹仿,在摹仿中也有新意。陆游的一首也一样,从中可以看到在摹仿中的变化。但都不如李商隐的一首,说明思想性的重要。王士祯的一首超过蒋之奇的,又说明人和人并称的是否恰当。
    这里就本书中首和末两种作法中所列举的诗看,可以作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同样作法的诗,由于反映的生活不同,表达的情思不同,可以看到其中有创作,有摹仿,有幕仿而兼新创的,可以探索他们不同的艺术技巧。这样,冯师这本书虽自称“示人以规矩”,我们正可从这种规矩中探索它们的巧拙,探索它们在艺术上的所以成功,或在艺术上所以失败的原因,供我们的借鉴。我们现在要对作品作比较,通过比较探索有关作品的巧拙,这本书讲的七言绝句作法,由于同一作法选了不少的诗,正好供我们作比较,由于同一作法的诗有巧拙的不同,更可以用来探索它们的艺术技巧。这本书里可以供我们作比较和探索的地方一定很多,这里只能作为举例谈谈,谈得也比较粗浅,远远没有接触到这本书可供我们作深入探索的种种好处。希望这篇引言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对这本书甲列举的作法作更深入的探索,探索到七言绝句在艺术构思上所具有的多方面的艺术技巧。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 ... =1071376&page=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18: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毳毳汇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22: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