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95|回复: 65

[学习资料]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学写七言绝句 序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4-12-26 20: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毳毳 于 2014-12-27 12:16 编辑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学写七言绝句
    序
绝句诗以其易读,易背,易学,易懂而独擅诗坛。且看前人论绝句:
一、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 “才与无才,情与无情,唯此体可以验之。不能作五言古诗,不足入风雅之室;不能作七言绝句,直是不当作诗”。
二、胡适之先生云:“要看一个诗人的好坏,要先看他的绝句。绝句写好了,别的诗或能写好。绝句写不好,别的一定写不好”。
三、南宋杨万里《诚斋诗话》: 五七字绝,句最少而最难工,虽作者亦难得四句全好者。
四、明王世贞《艺苑巵言》: 绝句固自难,五言尤甚。
五、南宋严羽《沧浪诗话》: 律诗难于古诗,绝句难于八句;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五言绝句难于七言绝句。
    关于五言绝句难于七言绝句,五十余年我曾看过一则诗话:诗贵有气魄与神韵,何谓气魄与神韵呢?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评曰:气魄宏伟,神韵不继;
唐·王之涣《送别》诗: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评曰:神韵悠扬,气魄不足;
至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气魄雄浑,神韵不绝。看来王之涣不宜写五言诗。
    上引诗话也记不起出自何书,(疑是《绿窗诗话》)尽管王之涣两首五绝也是千古名唱,但与其凉州词而言,实逊一筹,亦证五言绝句难于七言绝句言之不虚也。
    何为绝句也?简而言之:绝句是一种四句的齐言诗体,常见的有五言和七言。这种诗体讲究平仄对粘,不強调对仗,韵多押平声韵。
    有些朋友初学近体,总觉格律绊手绊脚,应以意境为上,平仄可以不考虑。我以为:
1.格律并非是难事,旧时童蒙,都能掌握,只要有心,半个小时即能倒背如流。诗是要推敲的,古人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故知好句难得。或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可是需要底气的,正如人评京剧老生杨宝森晚年唱腔:“灿烂已极,归于平淡”。看似无雕饰,其实是雕饰之巧而毫无斧凿痕,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愿遵格律,不是太懒,即是词穷。自可择善从之,不必在一颗树下吊死。
2.近体只是诗歌一种体制,如果硬认格律为桎梏,大可采用其它形式,连押不押韵都尽隨自便。有个谜语:一物有三口,你有我也有,要是你没有,不好见朋友。谜底是裤子,三个口是其要素。诗素材有如美女(喻有意境的诗),想用裤子(喻近体)来包装一下,却穿上两个口的裙子,美则美矣,但必竟不是穿的裤子(近体诗),若硬要说是裤子,则是膺品也。
3.格律只不过是一种包装,符合格律的诗只是合格而已,绝非就是好诗,要想写一首好的七绝,雨梦特向诗友们推荐冯振先生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冯振(1897.5.10.—1983.3.13.),原名冯汝铎,字振心,自号“自然室主人”,广西北流人。冯振先后师从国学大师陈衍先生、唐文治先生。一生治学严谨,见解独到,著作颇丰。诗学论著《诗词杂话》、《七言律髓》、《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等,精选唐代至清代的各家诗作进行分类比较研究,并对我国历代诗话、词话加以阐发,从理论上充实了我国古典文学理论宝库。当代学者周振甫马茂元冯其庸等为其高足弟子。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在每类末精当扼要地指出其艺术技巧作法的特征和奥妙之处,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研究者,凡读之,都足以发人深省” -党玉敏《冯振传略》。周振甫先生并专门著文引介《<七言绝句作法举隅>小引》(见附录)
    雨梦依五十六法亦各试作二绝,望不吝指正。另举隅中:而又用“还”、“又”等字以紧系之--其“等”是说还可用类式字,不必拘泥于所举之字。见第23法:唐·李贺《南园》诗;第43法:李·商隐《代赠》;宋·郭震《老卒》第47法:明·皇甫濂《杨柳枝》等。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26 20: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好论证,作为学习资料保存,先挂2天。

点评

读赏 问好 学习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7 09:32

232

主题

6964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82
贡献
6990
金钱
7718
发表于 2014-12-27 09: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毳毳 发表于 2014-12-26 20:24
先生好论证,作为学习资料保存,先挂2天。

读赏   问好  学习 !

点评

诚谢赏读,问好诗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8 08:50
诚谢赏读,问好诗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8 08:50

168

主题

630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沧浪诗社春华秋实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862
贡献
6887
金钱
7808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4-12-28 06: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静赏,学习中!

点评

诚谢赏读,问好诗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8 08:50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08: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粟 发表于 2014-12-27 09:32
读赏   问好  学习 !

诚谢赏读,问好诗友!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08: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粟 发表于 2014-12-27 09:32
读赏   问好  学习 !

诚谢赏读,问好诗友!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08: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诚谢赏读,问好诗友!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0: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2014.06.13.
第一法:
杨柳
春来杨柳舞霏微,撩乱乡思逐燕飞。
无奈关山多阻隔,杨柳梦当归。
霏微--(1).飘洒。(2).蒙蒙细雨。(3).迷蒙。

春燕
燕带春风绕柳枝,柳枝袅袅惹相思。
如何学得身如燕,春风觅旧时。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1法:
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惟此类,则第四句必与第一、二句呼应极紧,盖四句一气转下者也。如:
唐•贾岛《渡桑干》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036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二法:
湖湘
湖湘一别黯离觞,每忆湖湘欲断肠。
久客巴山归未得,却凭归梦到湖湘。
..
忆乡
杏花烟雨满江潭,春醉江湘味自谙。
江水如蓝入图画,叫人能不忆江南?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2法:
或四句,或三句,与第一、二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如:
宋·王安石《游钟山》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
明·僧德祥《爱闲》:
一生心事只求闲,求得闲来鬓已斑。
更欲破除闲耳目,要听流水要看山。
清·江湜《舟中二绝》其一:
浮生已是一孤舟,更被孤舟载出游。
却羡舟人挟妻子,家于舟上去无愁。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03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0: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三法:
来生
相逢海上恨迟迟,暗把相思寄小诗。
已拟来生订盟誓,来生切莫负相思!
嗟逝
乍见惊疑是梦中,梦中几度见惊鸿。
已愁双鬂秋霜重,还恋相依双鬂葱。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3法:第三、四两句,轱辘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还”、“又”等字以紧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如:
宋·李遘《绝句》: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已恨碧山相阻隔--网上流传为“已恨碧山相掩映”,依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改
...
明·姚汝循《回雁峰》:
回雁峰头望帝京,寒云黯黯不胜情。
贾生已道长沙远,今过长沙又几程。
宋·欧阳永叔词云:
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036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0: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四法:
望月
芳草萋萋惹梦长,凭栏望远月如霜。
而今久作他乡客,且把他乡作故乡。
春晖
惆怅天涯久未归,愧无菽水报春晖。
而今归去春光老,春燕难寻旧竹扉。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4法:
与前一法同,故三四两句必有复字。特前一法为尤整齐耳。如:
唐·李益《度破讷沙》:
眼见风来沙旋转,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外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明·黄荣《牡牛图》:
江草青青江水流,卧吹孤笛弄清秋。
放牛莫放南山下,昨日南山虎食牛。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037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0: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五法:
杨花
当年执手伤离别,历乱杨花扑面飞。
今日杨花又如雪,伊人底事不回归?
历乱--(1).纷乱,杂乱。 唐 卢照邻 《芳树》诗:“风归花歷乱,日度影参差。”
细雨
当年细雨诉相思,尤盼郎君归莫迟。
今日雨霏沾客臆,相思如雨化离诗。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5法:
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故首二句多有“去岁”、“去年”等字,而三句多有“今年”、“今日”等字,而首二句与末二句又必有相复之字,以见呼应。如:
宋·杨万里《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
去岁中秋正病余,爱他明月强支吾。
今年老矣差无病,后夜中秋有月无。
宋·李遘《送春呈袁祖州》:
去年春尽在宜春,醉送东风泪满巾。
今日春归倍惆怅,相逢不是去年人。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037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0: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六法:
情梦
昨夜江头惜别离,谁知后会待何时?
今宵一笑牵君手,竟是情深入梦痴。
南浦
当年南浦逐征帆,别泪晶莹染客衫。
今日重来人杳渺,江潮涌浪卷巉岩。
巉岩--险峻的山岩。唐 李白 《北上行》:“磴道盘且峻,巉巖凌穹苍。”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6法:
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字,而第三句则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复字作呼应,斯与前法差异耳。如:
宋·皱浩《仁老寄墨梅》:
前年谪向新州去,岭上寒梅正作花。
今日霜缣玩标格,宛然风外数枝斜。
宋·朱熹《水口行舟》
昨日扁舟雨一簔,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089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0: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七法:
归乡
湖湘一别叹经年,怕听春深啼杜鹃。
今日归来双鬓白,满江秋水笼寒烟。
逝波
匆匆聚散恨如何?云暗天低咒逝波。
此夕重温惆怅甚,恍同一梦醒南柯。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7法:
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但于第三句用“今日”、“如今”等字,而首句则不用“昔年”、“去岁”等字,然其实指往日之意,固隐含于其中也。如:
唐·杜甫《解闷》:
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
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为觅郑瓜州。
明·袁凯《扬州逢李十二衍》:
与子相逢俱少年,东吴城郭酒如川。
如今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眠。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08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0: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八法:
风雨
小巷徘佪惜玉容,不堪风骤雨重重。
只今惟有情难死,又踏秋霜觅旧踪。
谣传
爱挚同盟白头约,心诚终不敌谣传。
只今惟有情难老,犹自寂寥怀旧年。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8法:
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作起,与前法小异。如:
唐·李白《苏台怀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明·王廷相《芜城歌》:
莫向隋宫问六朝,璚枝玉蕊已烟消。
只今惟有湖边柳,犹对春风学舞腰。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089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0: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九法:
归心
杨柳依依牵客裳,送君东去搅柔肠。
亲朋好友如相问,日夜归心绕故乡。
湘水
湘水悠悠尽日流,当年一别至今愁。
归来燕子如相问,恋旧依依独倚楼。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9法:
以“如相问”三字置第三句后,其所问者何事,不必说明,但观其第四句答词,则其问意自显矣。如: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明·杨慎《赠宋文百户石岗舍人》:
七十从戎鬓已斑,劳君相送出滇关。
过家儿子如相问,为报衰翁二月还。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089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0: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十法:
望乡
春风冉冉至天涯,燕孒归来绕旧家。
欲问乡关何处是,碧山阻隔白云遮。
问君
当年窗下夜攻书,此夕天涯音信疏。
借问君归隐何地,蒹葭深处一蜗居。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10法:
第三句用“借问”、“欲问”、“试问”、“为问”等字作起,其下并着以“何”、“谁”等字,以明其所问之事,而第四句则答之之词也。如:
唐·高适《塞上闻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明·汪本《舟中有成》:
故乡南望渺无涯,水面云深日又斜。
欲问浮生何所似,试来风处看杨花。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089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0: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十一法:
亲坟
故园东望泪模糊,烟树峦山景物殊。
为问春来双燕子,慈亲坟上草生无。
别后
相逢一笑旧醅开,别后情牵莫浪猜。
试问天涯倚栏处,几时明月送君来。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11法:
第三句亦用 “为问”、“试问”等字作起,以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无”、“几”、“何”、“谁”等字着在第四句,而不在第三句。如:
唐·杜牧《秋浦途中》:
潇潇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雨岸浦。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宋·苏轼《又和景文韵》:
牡丹松桧一时栽,付与春风自在开。
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13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0: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十二法 :
青眸
风拂桃溪碧水柔,落红如雨映青眸。
何当了却心中愿,以沫相濡到白头。
圆梦
惜别春江不尽愁,浮萍浪迹逐沙鸥。
几时得遂团圆梦,朝暮情长笑女牛。
朝暮情长笑女牛--反秦观词意: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12法:以第三句作诘问语,用“何”、“谁”、“几”、“安”、“那”等字作起,或以第四句作答,如:
唐·白居易《魏王堤》: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或并第四句亦承上句一气作问,如:
明·陆容《题画》:
林屋重重枕野塘,水花千顷一归航。
何年了却公家事,来趁山人几日凉。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13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0: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毳毳 于 2014-12-30 21:00 编辑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十三法:
花气
一见心中涌浪狂,入帘花气袭人香。
而今漂泊知何处,回首依依欲断肠。
蚁梦
又凭秋水忆潇湘,缘浅难酬人影双。
心事凄凉谁可诉,风摇蚁梦乱西窗。
......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13法:亦以第三句作诘问语,但“何”、“谁”等字不着在句首而在句中。如:
唐·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泊何处,天涯一望断人肠。
明·钟顺《清夜闻笛》:
小楼人醉月初斜,归思迢迢隔海涯。
短笛谁吹断肠曲,满庭香雪落梅花。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13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1: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毳毳 于 2015-1-4 18:09 编辑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十四法:
雁足
竹影萦窗月似弦,旧时情重隔遥天。
如何借得雁儿足,犹送心笺湘水边。
雁足--书信可以系于雁足。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衡阳雁足书”。
心事
心事缠魂年复年,相携犹觉梦凝烟。
如何挽得韶光返,不再彷徨怨薄缘。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14法:
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而但于第三句冠以“如何”二字。如:
唐·李商隐《无题》: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宋·朱熹《之德化宿剧头铺,夜闻杜宇》:
王事贤劳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
如何独宿荒山夜,更拥寒裘听子规。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136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1: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十五法:  
上元
上元灯火识红妆,忐忑冰眸犹自伤。
豆蔻年华水样骨,如何禁得浪言狂。
冰眸--清澈明净的眼睛。 唐 李晔 《巫山一段云》词之一:“翠鬢晚妆烟重,寂寂阳台一梦。冰眸莲脸见长新, 巫峡 更何人。”
微寒细雨裹星城,携手流连恋慕倾。
自别天涯常惦念,如何忘得旧时盟。
星城--长沙别称
恋慕--留恋爱慕。亦指留恋爱慕之情。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爱奴》:“别归,怀思颇苦,敬往祝之,殊无影响。乃市櫬发冢,意将载骨归葬,以寄恋慕。”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十五法:
但以第四句作诘问语,故“如何”二字,即冠其句首。如:
宋·项安世《夜雨》:
夜窗疏雨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
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
清·何绍基《无园种菜》:
五更风露有精神,浩荡天恩处处匀。
菜色青葱真可爱,如何比拟到饥民。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13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1: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十六法:
梦思
别后伤心怕寄诗,江头江尾聚无时。
何如旧日不曾见,也免今生劳梦思。
江头江尾--卜算子(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飞燕
自与伊人深巷别,关山迢递水云遮。
何如梁上双飞燕,犹解春来返旧家。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16法:
以“何如”二字冠第三句者。如
元·唐朝《五无吟六首之一》
云在空中变态奇,风来江上浪漪漪。
何如风定云开后,秋水长天一色时。
明·王世贞《题溪山深隐图》
古木寒流一两家,柴门昼掩待归鸦。
何如只向人间住,与客携壶踏落花。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2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1: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十七法:
落花
尤忆相携细雨斜,呢喃语软靥飞霞。
不知一别今何处,无那春深叹落花。
乡心
草长莺飞菀柳斜,乡心寂寞绕天涯。
不知风雨黄昏后,几树深情犹着花。
菀柳--语出《诗·小雅·菀柳》:“有菀者柳,不尚息焉。”后以“菀柳”指枝叶茂盛的柳树。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17法:
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第三句必用“不知”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必用“何”、“几”、“那”、“无”等字以足之。如:
唐·王翰《春日思归》
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
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邪。
明·刘铉《题沈孟渊所藏王叔明竹》
烟雨苕溪忆旧游,画图遗墨见风流。
不知黄鹤飞归后,又是山中几度秋。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2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1: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十八法:
逝波
花发那禁风雨磨,人生无奈别离多。
不知心事谁堪诉,魂梦漂零逐逝波。
流言
乍见婵娟喜欲狂,相亲情定共翱翔。
不知何事流言起,吹散盟缘各一方。
盟缘--婚盟的缘分。《再生缘》第一回:“才子佳人偕伉儷,多应前世有盟缘。”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18法:
第三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下必用“谁”、“何”、“多少”等字。如:
唐·贺知章《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金·党怀英《立春》
水结东溪冻未漪,风凌枯木怒犹威。
不知春力来多少,便有青蝇负暖飞。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2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1: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十九法:
夭桃
还忆夭桃篱畔开,小园香径久徘徊。
不知旧日相携处,拆作琼楼入眼来。
雨狂
月上寒窗染鬓霜,老来旧事总难忘。
不知还怨薄情否,只怪流言似雨狂。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19法:
第三句亦用“不知”二字作起,但非用作诘问语,故其下不用“谁”、“何”、“多少”等字。如:
唐·王涯《塞下曲》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清·孙原湘《蕉窗听雨图吕生乞题》
滴尽残窗碎雨声,破人秋梦到天明。
不知一夜诗情好,转在潇潇叶上生。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2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1: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二十法:
桃花
一番梦雨细如纱,润物无声涤岁华。
病里不知春已逝,还思豋驿看桃花。
驿--成都龙泉驿桃花久负盛名。
农家
竹篱柴栅掩农家,流水无声小径斜
桃树不知人面去,春来还着旧时花。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20法
“不知”二字,用在第三句三四二字,以非诘问语,故其下无“谁”、“何”、“多少”等字,而第四句则或用“犹”、“还”、“又”等字以呼应之。如:
唐·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明·田僧《题福教寺诗》
残山剩水一荒基,古寺烟笼白塔低。
燕子不知身是客,秋风还恋旧巢泥。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2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1: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毳毳 于 2014-12-30 21:14 编辑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二十一法 :
春意
早从梦里识娇容,意气相投春意浓。
惜别江南愁似水,不知何日又重逢。
杜鹃
依依杨柳笼晴岚,燕子穿云春正酣。
怕听杜鹃催我去,不知谁唱忆江南。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21法:
第四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后必缀以“何”、“谁”、“无”、“几”等字。如:
唐·李白《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椀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宋·邵雍《天津感事》
阳乌西区水东流,今古推移几度秋。
四面远山长歛黛,不知终日为谁愁。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31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1: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二十二法:
浦东
人生离合叹匆匆,竟夕相思入梦中。
折得桃枝逐流水,不知又到浦江东。
山村
群峦迤逦郁葱葱,绝岭遥看落照红。
入暮山村生薄雾,不知人在白云中。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22法:
第四句虽冠以“不知”二字,而却非问语,故不用“谁”、“何”、 “无”、“几”等字。如:
唐·李商隐《夕阳楼》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清·周准《蝴蝶词》
万花谷里逐芳尘,自爱翩跹粉泽新。
多少繁华任意恋,不知只是梦中身。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3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沧浪书院院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4568
贡献
25856
金钱
5474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2-30 21: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二十三法:
怀友
红枫亭畔踏霜叶,浏水河中弄钓舟。
一别天涯情怅惘,几时重觅旧时游。
红枫亭--亭在长沙嶽麓山上
离愁
少时相唤上层楼,回首而今尽白头。
只恨乡关如梦远,何当共醉慰离愁。
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23法:
只第四句作诘问语,或但用“谁”、“几”、“何”、 “无”等字,或兼用“知”字于其句首。如:
唐·李贺《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唐·张继《与贾岛闲游》
水北原南草色新,雪消风暖不生尘。
城中车马应无数,能解闲行有几人。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31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16: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