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7-11-3
威望786
金钱6700
贡献5759
金牌会员
 
威望- 786 点
贡献- 5759 次
金钱- 6700 枚
|
严羽是位理论家,极力反对苏轼黄庭坚以来的诗体和当时流行的江湖派,严格的把盛唐诗和晚唐诗区分,用“禅道”来说诗,排斥“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开了所谓“神韵派”,对后世的影响是十分大的。
人们一直误认为严羽只是位尚清谈的理论家而没有自己的诗作,但事实是严羽有《沧浪吟》遗世,只是我们这些网虫们难得一见,哪么,依严羽在诗论上那么高的地位来说,是不是他的诗和他的理论同步了呢?不是的,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便用了题头上的这个譬喻去说明理论与创作有时并不同步的现象,钱先生说:
批评家一动手创作,人家就要把他的拳头塞他的嘴──毋宁说,使他的嘴咬他的手。大家都觉得严羽的实践远远不如他的理论。他论诗着重“透彻玲珑”、“洒脱”,而他自己的作品很粘皮带骨,常常有摹仿的痕迹;尤其是那些师法李白的七古,力竭声嘶,使读者想到一个嗓子不好的人学唱歌,也许调门儿没弄错,可是声音又哑又毛,或者想起寓言里那个青蛙,鼓足了气,跟牛比赛大小。
钱先生这样的譬喻可以看出的是人们真是有点刻薄了,理论家的视野看的往往是历史现象和时代风气,故而理论家会对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与总结,也会对一时一代之风气提出批评及提出些改进的意见,这样的意见于后世便演变成了某种学说,如神韵说。但是,理论毕竟是偏重于理性的,而诗词的创作却是偏重于感性的,涉及到创作者们的天赋、阅历、学识、经验等诸般因素,故而理论与自己的作品就可能常常会不同步的现象,人们以彼之短塞彼之长说白了极大可能是要否定理论家的理论之节奏。
但即便如把理论家的拳头塞他的嘴就否定得了理论自身的价值吗?肯定是不能的,严羽的《沧浪吟》没有给后世留下美名,但其《沧浪诗话》却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这样的地位甚至连讲戏曲和八股文的人也宣扬或应用他书里的理论。
其实把理论家的拳头塞他的嘴之现象并非始于宋代,名如沈约的沈陆之争就曾经是这样了,据说,陆厥也曾以沈约早年的诗作去质疑他的八病说,当然,如此把沈约的拳头塞沈约的嘴早就没了意义,沈约的四声八病学说直到如今足足影响了中华诗学一千五百多年。
这应该可以说明一个很基本的道理,人各有所长,理论爱好与诗词写手之间还是应相互遵重为宜,写手们把理论爱好者的拳头塞进理论爱好者的嘴或是理论爱好者把写手们的拳头塞进写手们的嘴其实都不是诗词论坛的正常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