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汇江诗论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5 19: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四平头与合掌

律诗不担毛病,故诗病很多。明清人是诗病之集大成者。诗病从前诗中总结出来,作为后诗之戒。诗病发现得越多越细,诗的规矩也就越多越细。好处是界桩多了,不易出界;坏处是界桩多了,难以走路。现在回头看,有些界桩是应该拨掉或重新栽一下位置了。
先说四平头。
有人甚至说四平头是诗之巨病。其实四平头如果算诗病也是小病。四平头的主要问题是略嫌呆板。是否呆板,却又取决于诗人的功力和诗的体裁。有些四平头甚至是必须的。毛泽东长征诗,中间两联是不是四平头?是。诗呆板吗?不或几乎不。再就是,关于四平头,毛是知道的,为什么不避?因为体裁要求不避。长征,与五岭,乌蒙,大渡河、金沙江、岷山这些地名关系太紧密了。七律是八句,如果是十句或十二句,我相信他还会把湘江,草地,赤水、遵义这些地名写进去。写进去了,长征才是完整且跌宕起伏的长征。如果体裁需要,四平头不是问题。甚至有反常规更出效果的意外。当然,如果功力不强或非体栽需要,四平头还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又例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间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是不是四平头?也是。但有了这个四平头,就给人以亲临春境的感觉。象或境是诗之生命,为一个什么所谓有时并不合理的说法牺牲意象或意境,得之甚少,失之巨大。四平头这个东西,知道就行,是否回避,依诗而定。一些诗论者,不知诗,只信前人公式,评诗陷入教条。殊为可笑。作为一个知识,诗人不知道也不好。不知道则在可以回避时没有回避,就会在可以避免呆板时,不知避免。四平头是知识,不是公式,不是教条。
再说合掌。据说合掌也是诗之巨病。
许多前人论合掌论得可笑。比如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合掌。有些诗的味道就在近而不是的微差之中。“噪”与“鸣”是两种情况,“静”与“幽”是两种感觉。如果这就是合掌,如果合掌能合出微妙、精妙的味道来,那合掌就不仅不是诗病,反而是修辞了。不过,对于初学者,合掌还是容易犯的毛病。对仗对得死了,很容易合掌。初学者,在对仗与合掌之间拿捏不好,是正常的。这只是初学者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对于一个成熟的诗人来说,说他合掌,一半可能是诗人疏忽,一半则可能是论者不懂诗,或重形式轻内容。重形式轻内容的论者,说到底还是不懂诗的论者。一是不懂诗本身,二是不懂前人定此概念的意图。合掌者,是诗人用来防身的手枪,而不是别人用来射击诗人的武器。简单说就是,诗人心中要有合掌的概念,论者手中不要有合掌的概念。合掌是初学者的梅花桩,但真诗人可如履平地。比如李白“赠孟泫然”诗中的“红颜弃轩冕, 迷花不事君”。意义重复吗?初看似重复,其实却不然。“红颜”与“迷花”是两回事;“弃轩冕”和“不事君”也不是一回事。微差味道,是真正的味道,是真正的诗味。对于李白这样的诗人,绝对不会出现词穷的问题。在词不穷时,这样写就是刻意而为。为什么刻意这样写?他一定是觉得不这样写,不足以写出孟浩然的精神状态和实际情况。词穷和刻意是两回事。不知道从中寻味,而是拿一个固定公式去否定,一定是论者的问题,而不是诗人的问题。评诗、论诗、解诗,是一面镜子,照出来的往往不是诗人的短处,而是论者的短处。鉴赏诗词难度最大,比写诗难若干倍。一些人,好论诗,为其不知天高地厚也。
四平头也好,合掌也罢,不能说不是有益的知识,但绝不是一个什么公式或教条。不论诗者还是论者,都要认真对等。特别是论诗者切不可随意玩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5 21: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15 20:40
金筑子先生论诗曰:"平仄从严,押韵从宽"。其实这不是金先生的观点,而是对先人观点的复述。-------那位古人 ...

我二十年前就听人讲这个,不要说二十年前,一年前,你在我这里什么都不是.
我说"平仄从严破坏了音乐性"了?你为什么胡说而且八道?
四个地名在中间两联同一位置不是平头?请解释什么是平头?

点评

二多年前对你说的那个人是古人?我从2006年进中华诗词理论版任版主,2012年进本论坛任理论版主,去深圳开过三次版主会,你在哪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6 08: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6 09: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16 08:17
二多年前对你说的那个人是古人?我从2006年进中华诗词理论版任版主,2012年进本论坛任理论版主,去深圳开 ...

我无名小辈也,尔大名鼎鼎者.你知道大的意思吗?大就是华而不实,徒有外表.
你说你和李白是同僚,和杜甫是朋友,我也信.
不过你应该知道,李白的同僚中,杜甫的朋友中,不争气的人有的是.
我二十年前,我只在本县和一个诗友探讨诗,他老说平仄从严,韵脚从宽,我就和他争论.
我可以告诉你,至今我也没有参加过什么诗词大会之类的所谓活动.
我从来没有正眼看过那些你看重的那些东西.不值钱,没意思.
你敢讲毛长征诗吗?讲一个我看看.不要怕自曝其短呀,因为无论如何你也无长可曝.

点评

我只问你平仄从严是哪个古人说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6 0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6 10: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16 09:19
我只问你平仄从严是哪个古人说的?说不出来就是胡说!

我读书不多,且不想去翻书.
我和诗友探讨,他说不是他的发明,是有依据的.
至于什么依据我没有问他,他也没有说.我想也不是他的发明.
你想干什么?是想争专利权吗?如此歪理,还争专利?不觉可怜?
记得三羊说,他有依据.你可去问他.
不想讲毛之长征?不敢讲毛之长征?四个地名不是名词?名词联用不是平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6 10: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16 09:19
我只问你平仄从严是哪个古人说的?说不出来就是胡说!

我读书不多,且不想去翻书.
我和诗友探讨,他说不是他的发明,是有依据的.
至于什么依据我没有问他,他也没有说.我想也不是他的发明.
你想干什么?是想争专利权吗?如此歪理,还争专利?不觉可怜?
记得三羊说,他有依据.你可去问他.
不想讲毛之长征?不敢讲毛之长征?四个地名不是名词?名词联用不是平头?

点评

因为你说是古人说的,我的话是重复古人,我才问你是哪个古人?!现在你改口说是你的诗友,而且是二十多年前,那时还没有网坛,这种查无对证的无头案且又是歪理,真是扯谎不知脸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6 1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6 13: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16 10:55
因为你说是古人说的,我的话是重复古人,我才问你是哪个古人?!现在你改口说是你的诗友,而且是二十多年 ...

看我第一时间回复北山钓者的帖子吧.这个是最近,不难查的.
因此不存在你说的什么改口,更不存在什么扯谎.
二十年前,我和诗友座谈,他就是你的观点,我们就争论过.
我对北山说的是,难道你金先生和我那位诗友的观点是巧合?
如果是巧合,你也未必比他早.
你和我相距三四千公里,你不认识的的那个诗友,
他不可能听到你的观点,你也不可能听到他的观点.
虽然你们都是一个观点,但都是错误的观点.因为不符合诗规律.
你去找那个帖子看看吧.

点评

我的“平仄从严,押韵从宽,宽至词韵,乃至方言,甚至新韵”,(新韵指《诗韵新编》),发在中华诗词理论版,同针叶林等长时间辩论过。此观点最早(1989年)载于公开出版物《云南诗词》前言。你的证据呢?凭你胡说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6 18: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6 20: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16 18:45
我的“平仄从严,押韵从宽,宽至词韵,乃至方言,甚至新韵”,(新韵指《诗韵新编》),发在中华诗词理论 ...

不要说什么《云南诗词》吧。我是河北人。89年,诗词正臭。全国性诗词刊物有没有?一个走不出门的云南刊物能传到河北?我那诗友非古典不看,闲杂书等根本看不上眼。你说云南诗词不过是说你那时写过这么个东西。他从何处获得他的观点,我不知道,但不可能从你那里获得。一是云南小刊,根本到不了河北,二是你当时也不是什么名人。不要说当时,就是现在也什么都不是。诗写不好,理说不通,你的文章有人看?

点评

你和你那朋友分不清什么叫新韵,而说古人就说过可押“新韵”,这不是当面扯谎不知脸红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7 07: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7 18: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17 07:44
你和你那朋友分不清什么叫新韵,而说古人就说过可押“新韵”,这不是当面扯谎不知脸红吗?不要王顾左右而 ...

大约二十年前,我县有一个古体诗写得很好的诗人,就是持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也发生过口角之争,当然也无果。因此,我认为这个观点流行并非没有源渊。是他们偶然巧合,还是确有源渊,我读书不多,找不到依据。----这是我第一时间回复北山先生 帖子。
“就是持这个观点”----持那个观点?平仄从严,押韵从严。---此,文章题目也。
这和新韵有一点关系吗?我说他说“押韵从宽,宽至词韵,乃至方言”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7 18: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17 07:44
你和你那朋友分不清什么叫新韵,而说古人就说过可押“新韵”,这不是当面扯谎不知脸红吗?不要王顾左右而 ...

大约二十年前,我县有一个古体诗写得很好的诗人,就是持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也发生过口角之争,当然也无果。因此,我认为这个观点流行并非没有源渊。是他们偶然巧合,还是确有源渊,我读书不多,找不到依据。----这是我第一时间回复北山先生 帖子。
“就是持这个观点”----持那个观点?平仄从严,押韵从严。---此,文章题目也。
这和新韵有一点关系吗?我说他说“押韵从宽,宽至词韵,乃至方言”了吗?

点评

版主诗词理论版主 威望1657 点 贡献3559 次 金钱6807 枚 [*]收听TA [*]发消息 编辑帖子 [/td][/tr] [/table] [/td][/tr] [/table]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7 19: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7 20: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17 19:56
版主诗词理论版主 威望1657 点 贡献3559 次 金钱6807 枚
  • 收听TA
  • 发消息

  • 很好的照片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7 20: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17 19:56
    版主诗词理论版主 威望1657 点 贡献3559 次 金钱6807 枚
  • 收听TA
  • 发消息

  • 很好的照片嘛.

    点评

    好吧,就照你说的只有"平仄从严,押韵从宽"这两句,那请问你:哪个先人说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7 2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7 23: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17 20:10
    好吧,就照你说的只有"平仄从严,押韵从宽"这两句,那请问你:哪个先人说的??? ...

    你没有看我回复北山先生的帖子吗?你没有看懂?我可是写得一清二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22: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说说句式问题

    对一句七言诗如何断句?首先得弄清楚意序和音节这两个概念。意序就是诗意秩序,音节就是音乐节奏。知道意序便于理解诗意;懂得音节便于诗的吟哦。
    意序和音节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是常规;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不一致的,属特例。
    诗发展到格律诗阶段,诗已经不是歌唱艺术,而是吟哦艺术。没有节奏,就不能吟哦。
    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一般句式。也就是意序与音节相一致的句式。其意序是2221对2221,其音节也是2221对2221。断为3121对3121是纯粹毫无根据的枉断。
    如“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其意序是3121对3121,而音节则是2221对2221。
    如“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其意序是2221对313。如果不是这样确定意序,则对句的诗意会被肢解得破碎。而其节奏则是2221对3121。如果不是这样的音节,则诗将会变得不可吟哦。不可吟哦之诗,已非诗也。在这里3是半拍,1是半拍,共为一拍。节拍对应。
    如“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其意序是12112对12112;而其音节则是3112对3112或1312对1312。如果音节按意序节奏,则整首节奏就乱了,就不可吟哦了。
    如“无边岁月阴晴雨,有限文章一二三”。其意序是22111对22111。而其音节则是2221对2221或2212对2212。
    诗句只是诗的组成部分。其节奏应与全诗相同。否则诗不可吟哦。把一个句子摘出来单说,与放进诗中共说是两回事。有的人不懂得这个,但却自以为是。
    这里需要说的:一是前四字22与31。22是各半个音节,共同构成一个音节;31是3半个音节,1半个音节,共同构成一个音节。因此,22与31,音节相等。音节相等的意思就是节奏一致。二是三字尾的意序可以是12,也可以是21,还可以是111。如果意序是111,其音节也必须变为21或12。只有这样才能进入诗的节奏。除非整首诗的所有句子都这个模式。但有这样的诗吗?
    不少学者甚至所谓诗人,都把意序和节奏搞混了,把意序当成了节奏。结果是把诗搞得不可吟哦,失去诗性。学者没有诗的体验,或情有可原;但若是所谓诗人就不免是个笑话。
    必须说明的是:意序与音节是两回事。常规情况下两者一致,特殊情况下两者可以不一致。即便不一致,音节也不能有别于整首诗的音乐节奏。
    还需要说明的是五言和七言的基本节奏:两者都两大节,五言是23,七言是43。再具体分则五言是221或212;七言是2221(3121、1321)或2212(3112、1312)。吟哦有两种形式,一是快板,二是慢板。快板是两字为一短拍,慢板是两字为一长拍。凡音节断为3字的只有两字的音长,1字的需有两字的音长。简之就是,五言三拍,其中有一字为一拍,七言四拍,其中有一字为一拍。
    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如:“青枫江--上--秋天--远”;如:“近寒食--雨--草--萋萋”或“近--寒食雨--草--萋萋”;如“有限--文章--一二--三”或“有限--文章--一--二三”。

    点评

    音节这一东东在诗里仅与情感发生关系,而与文字符号并无关系。音节的好与不好乃是情感真假及情感深浅的问题,不是“平上去入”调和适当不适当,或“抑扬”、“扬抑”配置合宜不合宜的问题。对音节的确认别无他法只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3 12: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3-29 09: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虽然不是一篇正确的文章,但却是一篇文明的文章。文明,也是一个很高的评价。总观论坛韵争,不过漫骂而已。没有说理的能力,又想说理,不是胡搅蛮缠,就是漫骂。
    我说这是一篇文明的文章,是因为它想通过论证洪武正韵之没有成功来证明新韵之必然不会成功,而不是漫骂新韵推广者。他为什么不漫骂?因为他是文明人,希望用道理来征服人,而不是想用漫骂和围攻来吓唬人。真老虎可以吃人,纸老虎只能吓唬人。
    真老虎吃人,靠的是牙齿。这篇文章,是有牙齿的,但不健全。我说这样几点:
    一、历史不是历史的重复。如果历史重复历史,历史就不会进步。如果历史重复历史,现在仍然茹毛饮血,人还是猴子。如果历史重复历史,汉朝也会二世而亡。如果历史重复历史,我们现在还在给皇帝磕头。历史不是历史的重复的意思是历史不能解释现在,更不能预测未来。历史的经验教训是用来吸取和消化的,不是拿来套用的。真理都不能套用,更何况历史乎!然而这篇文章不错,好在是摆事实讲道理。虽然方法不正确,但态度是正确的。态度正解的意思是人品是高尚的。
    二、洪武正韵没有成功的原因不仅是没有考试的支撑。考试虽然确实是一个改变文化取向的指挥棒,但又不是唯一的指挥棒。我觉得洪武正韵没有成功的真正原因是没有全国一致的语音教育。明朝虽有了一个统领全国的政权,但却没有一个通行全国的文化。没有国家教育,语言、语音,还是各自为政,五花八门。制定洪武正韵,是有意统一文化的举动,但其施行却甚不得法。它把基础建立在皇帝的权力和兴趣上。一旦皇帝无遐顾及或失去兴趣,这事也就泡汤。新韵的基础是国家统一语音、是国家统一教育,是全民有了一个共同语言。因此,新韵的基础是民众基础、学生基础,是牢固的基础。毛泽东伟大,就伟大在工作总是从民众做起,从根源做起。朱元璋虽然不错,但和毛泽东相比,差距也还是十万八千里。
    三、新韵是打不倒的。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觉得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消灭共产党。结果是什么?是没有民众基础的蒋介石用尽了吃奶的力气也节节败退,只好最后退到一座孤岛上苟延残喘。
    蒋介石所以败退是开始就注定了的,他上台的第一招就是废除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从此脱离民众。没有民众基础的政权和文化,只能是退出历史舞台的政权和文化,不过是迟一天早一天的事。经过几十年的统一的全民性的教育,现代汉语、新华字典,汉语拼音,普通话语音,已经成为任何力量也推不倒的泰山。过去有一句“撼山易撼解放军难”的口号。现在我想说的是平水之于新韵不过是一盏还没有息灭的豆油灯而已。
    四、蒋介石的行踪是什么?全面进攻,重点进攻,进攻失败;全面防守,重点防守,防守失败;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平水韵现在已经处在全面防守阶段,败象已现。这一点从战术上(就不说战略了,因为已经没有战略)就可以看出来,散兵游勇,短促突击,没有堂堂之气。
    五、看了许多反新韵的东西,只有这个东西还算是一个可观的东西。文明是一种气质。项羽是失败了,但败也败得大大方方。这就好,死亦为鬼雄嘛。如果活得不争气,死得不大方,那还有什么价值?如果新韵是打不倒的,那骂就更骂不倒了。我知道还会被骂。骂吧,骂吧,只要这是获得安慰的唯一方式,那就好好利用这一方式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4-4 21: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汇江还是汇江 于 2020-4-5 06:56 编辑

    看过奇葩比赛之后,我没有看到两位诗人的输赢。鬼兄三分球投得不错,樵兄直拍快攻也发挥出了水平。虽然打的都是球,但却是不同的球。因此没有输赢。虽然没有输赢,但却在各自的场地上,表现出了各自的短处。樵兄的乒乓球和鬼兄的篮球确实均未到国手这个等级。
    先说樵兄的五律。
    地僻毒难到,哦诗不闭门。----“地僻”状村准确,“毒”谓新冠准确;新冠本身就是病毒。“难到”表现“地僻”准确。出句在诗意上没有任何问题。对句就更没有问题了。村与“哦”在此句上关系似不紧密,但颈联却交待清楚了。总之,首联起得不错。
    清茶闲养性,美石复销魂。----此联承首联不紧,略有跳脱感。如果改为“桌边茶养性,梦里石销魂。”则比现联好得多。
    遁世绝尘俗,逃名隐此村。----议者以为循世与逃名合掌。其实不然。在这个特定题目下,循世,就是离开闹市,就是躲难;逃名就是保命,就是藏身。此诗只是没有直说躲难和藏身罢了。不直说从来就不是诗的毛病,直说反而是诗的毛病。一些字词在特殊语境中,具有特别的意味。就是一般意义上说,两词也只是略近,而算不上合掌。循世以状身为主,逃名以状心为主,身心不是一回事。若说此联有小毛病,则是“尘”与“此”词性不对,颈联不是工对。未工对不是大毛病。此联似也能改作“遁世绝尘俗,逃名隐竹村。”
    光阴弹指过,回首已无痕。----出句不错,对句略飘。什么无痕?品诗意当指病毒。然而似也可说村、说诗、说茶、说石。诗是一个整体,凡前说可有痕之物皆可联系。如果把“已”字改为“雾”字,则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这个雾字,作景语可,作喻语也可。
    地僻毒难到,哦诗不闭门。桌前茶养性,梦里石销魂。
    遁世绝尘俗,逃名隐竹村。光阴弹指过,回首雾无痕。
    老樵原来有点扭捏,原来又决定上场,结果是在读秒声中,有几个旋转球没能打好。
    再说鬼兄的五律。
    岁晚离时疾,当春气尚存。---首联就有问题。出句是什么意思?“岁晚”一词按一般理解应该是晚年或年尾(末)。不管按什么理解,都与“离”字不相谐。如果此联改为“岁晚当时疾,及春气尚存”,就没有了问题。如果是写实,则去年底“当”时疫是通的。如果是想说虽然老了但却没有染疫,那与对句就不相谐。
    才怜髡首女,又忆坐言魂。---有人说此句不好,其实这句没有问题。以“髡首女”写剪发医护,没有问题。以“坐言魂”写逝者也没有问题。
    垂泪在逵路,负暄忘至尊。---出句没有问题。对句是什么意思?如果“负暄”是晒太阳,那“至尊”是什么意思?是人民?是领导?是亲人?那“忘”又是什么意思?如果这是一个谴责句,成立虽是成立的,但未必合时宜,也未必合事实。如果“负暄”是奉命,是尽忠,那与后边三字就更不相谐。总之这个对句,如果不是诗意有问题,就是诗艺有问题题,要不就是对字义或字义与字义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到位。不如改为“盘(悬)肠向至尊”。
    浮云总蔽日,此夕复谁论。---出句没有问题。对句的“夕”就来得没有根(据)源。首联是有“晚”但那个“晚”与这个“夕”不是一回事,与出句的日更是不相谐 。不如改为“此怅与谁论”,在此处说自我感觉是不隔的。且“总蔽日”三仄尾也不是很好。
    岁晚当时疾,及春气尚存。才怜髡首女,又忆坐言魂。
    垂泪在逵路,盘(悬)肠向至尊。浮云犹蔽日,此怅与谁论。
    鬼兄恐怕也有考虑不周的时候,也就是有的三分球并没有投进篮里。
    比赛也结束了,结果也出来了。好像旁观者可以说话了。作为旁观者,我就说些闲话吧。我说的也许不仅是闲话,甚至可能是外行话。既然已经不影响评委的评判,那大家还是看评委的评语吧。我是姑且说之,如果还有人看我的闲话,那就姑且着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4-13 09: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是意境的艺术。
    意境是意思、意象、意味、意理、意具化合而成的单一的复杂事物;它可以清晰的被感觉到但却无法准确的被表述出来;它据有因人而宜甚至因时而变的特性;它是一个美学或者审美范畴的基本概念。
    艺术是一种道,是这个道的载体,是这个道的实现途径或表现形式。
    诗是诗人灵性的截面,灵气的凝结,灵魂的物化。
    诗表现的是诗人瞬间的感觉和感悟。
    诗人瞬间的感觉和感悟,是某客观对其主观的一次激活。被激活的是诗人的本性、本质;底蕴、内涵;感情、感觉。
    因为诗人是自然动物和社会动物,所以诗既表现自然气息,也表现社会信息。因为诗人是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元,所以诗是社会最深层次和最早期的意识信号。
    诗最终表现为语言文字。因此,诗是语言文字的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4-17 13: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意境

    一,把意境分解为意和境是不合适的,如同把石头分解为石和头一样.
    二,意境是由意象群组和而成的,基本正确,但组合不准确,应该是生成.
    三,"意象是意境形成的先导",,似也不准确.把意象和意象组合与意境的关系说成是灵与肉的关系或许更准确些.无肉则无灵,无灵也无肉.肉不是灵的先导.
    四,意境是意象组合的总和,似也不准确。意境和意象(包括其组合)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关系,而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关系.
    五,王国维说的意境,其实不是意境,而是你说的"情与景".情加景在有的诗等于意境,在有的诗却小于意境.意境中有一些虚幻的东西,而情景中没有虚幻的东西.
    六,意境是个虽说不清但可以感觉到的东西.因为意境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上的,所以,同样一首诗,在有的人觉得有意境,在有的人觉得没有意境.
    如果意境是情与景,意境是可以说清的;如果意境是意象和意象组合,意境是可以说清;但意境是说不清的,因此,意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自我,是和道,和诗,和人一样的原始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4-19 10: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再说意境

    意境由软件和硬件构成。

    构成意境的软件是意思和情绪,构成意境的硬件是意象和文字。这里不说格律,是因为它不是意境的条件。它只是诗体的规定性或区别点。

    意境之抓人力,在其软件。没有思想,没有感情,诗就抓不住人心。意境之立体力,在其硬件。没有意象,文字粗糙,意境就立不起来或生成不了。

    意象是思想和感情的载体,文字是意象的载体,

    对于诗来说,文字很重要。孔子说诗不过是词达而已。词就是语言文字,达是实现或准确表述出来。实现或表述什么?志也。志是什么?就是思想感情,就是认识感悟,就是瞬间感觉,简单说就是自己的心声。自己的心声,往往也是社会的现象和思潮。因为诗人既是个体的感情动物,也是社会的神经元。诗好不好,首先取决于语言文字。如果语言文字不能恰到好处的述志,则你给人的志就是不完整的。志不完整就不可能感人。文字如道路,或者羊肠小道,或者康庄大道,不一而足。没有路就不能走人或行车。

    意象是车。意象包括物象(包括人象),景象,事象、史象。因为这些象都是诗人精心选择出来的,因此均为情象。这些象如同骨骼和肌肉构成人体或车,也就是诗体。没有意象,思想感情就没有载体。是不是人,首先取决于有没有身体。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情象的意思就是象里涵情,象里涵志。情象即意象。意象的意思就是物象、景象、事象、史象都是载意或表意的活体。活体才有活力。

    选择、确立意象的过程,就是写诗的过程。因为意象的选择与确立是思想感情在选择与确立。诗不外两种情况,由一个主意象和一些辅意象构成单纯意象;由一群意象共同构成意象组合。

    意境,不是语言文字,不是意象,不是思想感情,而是三者化成而成的活力,或空间,或场,或氛围或气韵。意境是实的、是虚的、是变幻的,是有弹性的,是有活力和灵魂的,是因人而易的,是随时不同的。意境既是诗人创造出来的,更是读者再创造出来的。意境是不能说且说不清的,但意境是可以感觉得到的。

    总之,语言文字是道路,意象是车,意境是坐在车里的人和人身上的活力和灵魂。语言文字是可以触摸的,意象是可以言说的,意境是只能感觉的。

    意境既是诗的软件和硬件,又不是诗的软件和硬件,意境比软件和硬件之和大,比软件和硬件之实虚。打个比方吧,意境相当于物及其场之和。

    诗是意境的艺术,写诗不懂意境,就不能主动且得法的创造意境。创造不出意境,实际上就等于没有写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17: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练观点”不是关于写诗的说法;是关于写论文的说法。
    玉石是自然的,玉器是人工的。雕龙则龙,刻凤则凤。
    雕刻是手工。手工是技术,或者艺术。技术有技术的价值,艺术有艺术的价值。
    用“提练观点”的方式写诗,诗将变态,诗已非诗。
    诗是一时感觉,是千古比兴赋,是意象,是意境。但不是哲学,不是道。
    诗虽也可载道,但其道必须附于形上,隐于形中。说道,老干体之基本形式也。
    诗不外言志、抒情、记事。与长篇短篇无关。
    有“警策”方“振作”的观点是对的。但“警策”不是提练出来的。
    “警策”是长期积累的暴发和内在灵性的闪现;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警策有其独特的实现途径:一是诗人的诗性,二是诗人的知识,三是偶然的刺激。
    如果提练能写出好诗,那诗就是刻苦者的专利了。
    悠悠历史,自不缺刻苦者,但真诗人却寥寥无几。写诗不是个理论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09: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之达 发表于 2020-5-5 07:40
    “‘诗是人脚下的土地,诗是人头上的阳光,诗是人时刻不能脱离的空气。”
    ——之于诗人或之于纯粹的诗者, ...

    是的,不能一概而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0-5-9 09: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勉强,不计较是诗之真诀。不勉强的意思是不要把个人情志强加进诗中,也就是不要让个人情志脱离意象(包括物象,景象,人象,事象),也就是不要诗人自己进入诗中说自己的话(意象外的话)。不计较是意思是:一、不要强用字面、格律等约束甚至破坏意象;二是不要让诗承担意象之外的义务;三是不要为诗而诗。这里的不计较是站在意象和意境的角度来说的。因为这个不计较不包括句子不通和虽通但悖理。不勉强不计较的结果是诗通过意象以意境自立,具有自然活力。这个活力就是力量。这里没有什么扩大的自我,只有无我之我。美从意象、意境,韵味中来,不从小我中来,也不从大我中来。诗就是诗,没有什么权力义务的问题。
    诗贵含蓄也是诗之真诀,但其意思是,诗人有以文字构筑意象、有以意象构筑意境的义务,但没有直接跳进诗说话、表态的权力。只有意境说出来的话,才会“言有尽而意无穷”,“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
    陈三立的诗句好,不能说与炼字无关,但更与引进并灵活运用新的修辞手法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1 16: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