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7 15:39 编辑
研究诗律的正确性与时间无关 外行人讲:探讨唐朝声律,要依据唐朝的说法!这是无知的蠢话。唐朝已成历史,留下的唐诗即成文物。唐诗作为研究对象,与哪个朝代的人无关。这就像研究宇宙,无论是伽利略,还是牛顿、爱因斯坦,还是现在的霍金。 对于唐诗这种人文科学的研究,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滞后性。在公元710年前后沈宋就已经定型了律诗,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诗词理论还是沈约的八病之说。这种理论落后局面直到中唐,日本遣唐使空海所以得到的理论书籍只有沈约的四声八病之说。可见理论远远落后于诗词的实际发展。对于唐诗格律认真的研究,还是清朝的事。是清朝的学者王士祯、赵执信、董文焕、纪昀等人,以及王力、启功等现代学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理论是否正确,一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二是可以指导实践。目前来看最为成功的仍然是王力。他的总结不仅基本符合古诗的实际,而且可以解释很多诗词现象,指导现代人运用明确的、正确的、简捷的概念来解读或写作古诗。 古诗是诗的海洋,唐诗宋词如一座金矿,等待后人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无论何时研究的成果,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无论唐诗还是现在产生的正确诗论,都将光照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