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8-5-8 13:08 编辑
“戏祭蛋蛋两个”究竟用的什么韵
乌蒙诗韵版主南乡子先生在诗无敌版块“七绝”分栏目下贴了“戏祭蛋蛋两个“,诗曰:
”一石圆圆沼气中,何曾识有杏花风。 等闲抽得坑水净,聊欠懒腰熏鼻红。
其二 砥柱金坑坚又硬,蛋兄兼雨又兼风。 今朝幸得诗无敌,敢叫雄豪掩鼻同。”
笔者讨教说:
“敢问楼主先生这是用的吴语韵、粤语韵,还是现今其它哪地方言呀?”
南乡子先生答曰:
“没韵-_-||”
“格律什么都不懂,也未必就写不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佳作。韵律属于诗的附属物,合了韵律也不一定就是诗。讨论韵律,毫无意义。”
笔者答曰:
“若只就诗泛泛而论,仅就诗者个体为诗并且自写自赏而言,你这段话的确不无道理。但是,若是具体到格律诗,就不能这么说了,若是拿到大小中华这样的公开场所切磋交流,就不能不考虑广大受众的感受了,否则未免太过自私了罢!
不客气地说,就格律诗而言,你这套说辞端的似是而非,早已被我等同仁批过多次,根本禁不起推敲的。君不闻韵乃声韵这一基本韵理乎?”
想不到堂堂诗无敌首版镜山小可先生一见风紧,赶紧扯呼:
“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8-5-8 11:30
不客气地说,就格律诗而言,你这套说辞端的似是而非,早已被我等同仁批过多次,根本禁不起推敲的。君不闻 ...
我勒个去,跑! |
”
众所周知,现阶段笔者是力主现代读书音主导、各地方言韵并行的。只要有标准音,只要活跃于特定群体之舌间耳畔,只要在作者与读者乃至读者与读者之间能够达成音乐美层次上的有效交流,均可堂而皇之地成为现代诗词用韵。当然,为读者领略计,各地方言韵还是以标注一下为宜。
种种迹象表明,南乡子先生疑似用了中古平水韵,可他缘何又说“无韵”呢?如果不是中古平水韵,那他又是用的现今哪地方言呢?无论何韵,既然用了,又为何不肯实言相告呢?镜山小可先生也是,本来振振有词的,缘何转眼之间便溜之乎也,还要“勒个去”呢?唉,实在让人看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