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4
注册时间2016-8-22
威望749
金钱4310
贡献3100
金牌会员
 
威望- 749 点
贡献- 3100 次
金钱- 4310 枚
|
现代读书音与中古平水韵混押之说纯属无稽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诗词界有识之士早已认清无声则无韵这一朴素的道理,韵乃声韵才是颠扑不破的基本韵理。违背了这一基本韵理,便是从根本上不懂韵。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读书音——普通话语音系统以及吴语、湘语、闽语、粤语、赣语、客家话、温州话、阳江话等现今各地方言,均有资格成为全国或局地诗韵,而中古平水韵则不然,因为普天之下早已没有哪怕是一人能够读得出听得懂依托唐宋正音的中古平水韵了。
注意到个别韵盲数年如一日,连篇累牍地污指金筑子先生的“大雾诗”乃今古混押,笔者颇为不以为然。同其他所有诗友乃至全国的读书人一样,由于无法穿越,金筑子先生也读不出听不懂中古平水韵,然则以韵乃声韵的角度观之,便不能认定金先生确实于他自己以及读者舌间耳畔采用了中古平水韵。既然他事实上未能采用中古平水韵,又何来与现代读书音的混押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对此纠缠不休又有什么意义呢?
据悉,中华诗词学会等各大诗词中央也有人主张不得今古混押,这实在是一种糊涂认识,更是一种强行误导。如果我们能够回归理性,回归学术,回归舌间耳畔,回归泱泱大中华乃至全球读者及潜在读者,说现代读书音与任何一地现今方言混押均可,全国人民都读不出听不懂的东西,谁又有本事构成事实上的混押呢?由是观之,现代读书音与中古平水韵混押之说纯属无稽,此等似是而非而又毫无实际意义的奇谈怪论可以休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