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呼伦贝尔

世界两大延续至今的文明有中华文明,另一个是?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25 17: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9-25 17:38 编辑
唐尧 发表于 2017-9-25 16:46
我实在对你的质疑感到奇怪?你是讲出土的水稻是假的?或者是野生稻。因为尧时期到一万二千年的这六七千年 ...

    看大家热闹,ff处于弱势,不能不挺他一下,替他答复一下。这是我十年前发在炎帝论坛文章中的节选,原文照抄的,许多字无法打出,顿号前空白处皆是。
       1.伏羲时代是公元前7724年至公元前5008年,距今7008年;天水大地湾是伏羲氏的中晚期。7000年前进入神农氏时代,约公元前5008至公元前4313年;神农氏时代距今7000年至6500年。从公元前4313年始是黄帝时代,约距今6413年至6100年。少昊、颛顼、喾、尧舜禹时代,大禹做了十年皇帝,大禹死于公元前2070年。大禹时代是大洪水时代,所以他们三代治水共88年。(据王大有先生所论)
      公元一万年前,燧人氏自康、青、藏高原分南北两路东迁,总称为燧人伏羲集团。南路主要是黑虎支,北路是牛羊支和白虎支。其中南路发展为古苗蛮集团,北路发展为燧人伏羲羌戎集团。由青海、甘肃东下的羌支中的一个氏族集团首先发明舍饲牲畜和栽培牧草,并培植莱麦(野生青稞),这就是伏羲氏。后来北路所传的伏羲氏,只把羌族牧业发展到陕西黄土高原一带;中原伏羲把舍饲畜牧,栽培并改良莱麦带到中原。大约前后延续二千七百到三千年。

  伏羲文化的时代不应只有8000年,至少是1万年,甚至是1.2万年到1.5万年。理由是根据古书的记载,伏羲氏是在隧人氏之后,神农氏之前。我们大家都承认,神农氏是我们农业的始祖,是农神。正好伏羲氏当时是以守猎、采集、渔猎经济为主。这个时代应该远远早于神农时代。过去把神农氏的研究放的很晚,有的是4千多年,这是不对的。考古材料证明,我国南方的早稻可以早到1万到1.2万年。在湖南的岛县发现了1万到1.2万年的稻作物。广东的“牛朗洞”发现1万年前的水稻,江西的“仙人洞”也发现1万年前的水稻。由此可知南方的农神已经可以早到1万年。北方不管是“赤山”也好,“佩力岗”也好,包括大地湾遗址,已经上了8千年。那么现在许多新石器的遗址都已经上了万年。因此,农业的发明至少是1万年,南北都差不多,如果这样说,伏羲文化应该在农业起源以前相当一个时期,所以应该早于1万年。
      大地湾遗址(大地湾原始氏族遗址,在渭河上游天水市所属的秦安县五营乡)、师赵村遗址发掘房屋遗址200多座,最早的是深穴窝棚式建筑,距今7000至8000年间,这是标志着人类的居住方式从穴居向半穴居迈进的一个新起点。到晚期,已发现平地起建、居住面多以白灰面涂抹或青灰色料礓石渣和细沙混合筑成。屋前有与住室相通的“凸”字形门斗。尤其编号为F901的房址,是我国目前为止年代最早,规模最大最具中国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距今5000多年。(江西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陈文华)

      伏羲、伏羲氏、伏羲氏族不是一回事,必须把这个前提搞清楚,这是一个研究的基本范畴。伏羲就是说第一次叫伏羲的这个人,“母得王天下”,做了三皇的第一皇的这个人叫伏羲。然后以他命名的这个氏族的繁演,形成一个新的氏族叫伏羲氏。伏羲氏然后又继续分支繁演,形成一个庞大的伏羲氏族的后裔。就包括中国目前存在的56个民族,通通是伏羲的后裔。但是根据王大有的研究,伏羲氏这个氏族一共传了153代,共传了77帝。
      首先命族氏、别山川的氏族是燧人氏与弇兹氏,命为风姓,为中华民族图腾徽铭族姓之始,盘瓠氏、华胥氏、雷泽氏、伏羲氏、女娲氏、蚩尤氏、任(凭)氏、夙沙氏、须句氏、颛臾氏等皆为风姓。查甲骨文、金文从风姓的氏族还有许多。根据多学科成果的综合论证,笔者做了三皇五帝时代的断代,上自燧人时代的1.5万年下至大禹的公元前2073年,是中国风姓文化的鼎盛时代,考古学上首见风姓标志在距今9000年至8500年左右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和湖南彭头山文化,其次为7400年前的湖南黔阳高庙文化、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7000—6500年前的青莲岗文化、仰韶文化,以、、凤为其主要形态。特别以洛鸟和弇兹鸟、乌为主要形态,一直沿续到春秋战国时代。”(王大有《美洲土著与华夏民族可能同源共祖》王大有是姓氏研究的专家)
2.美洲土著始源于一个共同的“风”姓,并分为五大支裔, 美洲土著风姓五大支分别为、风、凤、、夙,也就是分为太阳支、虫类支、鸟类支、太乙太极支、月亮支。此五支分别与中国的阳夷太昊、魁隗炎帝、鸟夷、燧人氏、弇兹氏、夙沙氏、常羲氏等诸支相对应。美洲土著始祖风姓五大支系的揭密,廓清了美洲土著到底是亚洲的哪一支文明人类的后裔的疑团,这个困惑了500年的世界人类学之谜,终于得以揭破。最迟在距今7000年前后抵达美洲的风姓古人类,已是文明人类,源自中华文明,并在美洲得以继续发展,延续至今。其文化特征与传统,甚至比中华故土保持得还要原始与充分。玛雅与古代墨西哥文明是龙凤传人文明,其用玉传统、十三天九天、四面八方九宫天地人三界等源于中国;玛雅人称国王为Ahau,A为前缀”阿”,hau就是”昊”. 波利尼西亚人的海神叫Taaroa,即太昊,太昊作为海神,必定是航海的实践者.。研究者以其良好的直觉意识到了玛雅文明与中国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文化有内在联系,并将这种直觉精彩表述。例如发现了坎佩切州琼乌武夫太阳神石雕与中国良渚玉器上的“神徽”的惊人的同一性,“如出一辙”。奥尔梅克拉文塔第四号文物,就是殷人东渡美洲成功、且建立了奥尔梅克文明的最雄辩有力的证据,就连墨西哥官方报刊《至上报》都承认这一事实。(详见1994年1月14日该报《中国与美洲文明的同一性》)在六块琬圭上分别刻着中国殷商族祖先少昊、帝喾、有娀氏茧翟、陬(女旁)訾氏、蚩尤氏、、相土、王亥、上甲微及其他十二(或十四)先王的中国文字成文谱系,连同16尊玉雕祖先像,组成国典整体,少昊、帝喾高辛氏,郊“玄鸟殒卵降而生商”、有氏茧翟,报陬(女旁)訾氏、蚩尤氏女邹屠氏、、相土、王亥、微,宗十二祖二,与《礼记•祭法》殷祖谱系吻合。奥尔梅克文明作为美洲的“母体文明”,却原来是重建的殷商文明,《梁书•诸夷传》中所载“扶桑国”即墨西哥,“扶桑木”究竟是什么﹖一幅公元684年玛雅文化帕伦克神庙石棺盖上的石雕,并不是是外星人开动宇航器,墨西哥国家人类历史学院副院长米盖尔•威克多也认为玛雅文明不是外星文明。但如何理解这幅石棺画﹖雕刻的什么﹖这上面雕刻的就是扶桑木天齐圭表,是用来作日晷观测太阳出没运行规律的,他返的祖是谁﹖是凤神太昊,就是扶桑木树顶的太阳鸟(Macaw);并兼龙神库库尔坎;也就是成“十”字形的树干的双头龙,和成为天穹形双头龙,它们就是中国的应龙青龙木帝伏羲太昊;仰卧者是伏羲的母亲大地女神华胥氏,以其肚脐为天地中央,作为竖立扶木的天地之中,她双手掌握着三足太阳鸟升(右手上推)降(左手下按);她仰卧在U形雷泽汤谷之中的雷神雷公的巨大傩面——饕餮龙头上。这种意象的扶桑图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极为盛行,见于楚国、曾国、越国、巴蜀国。帕伦克扶桑宇宙树“十”字形树干上的天穹内是沿着树干升降的三足太阳鸟,是形象的“凤”字。这是风姓一支,即太昊为凤姓。另有一种“风”字是在“凡”内加“日”字太阳纹。有普埃布拉州乔卢拉出土的 姓白虎金星(红陶白彩)双耳香炉神主;有坎佩切州卡拉克穆尔出土三扁足筒形太昊句芒同体罐,太昊戴龙冠,鸟喙人面鸟身,翅膀上各有一个“”字;另一件是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藏的误标为“花卉纹陶锅”的口沿和腹上有数个“”字,并相间有18月、5日、四时八节“x”太阳符等。青铜雨神和白玉雨神是上下正反两个“天穹”盖天图组成的合弘浑天图,这是“凡”内置虫的“风”字。另一件是在“凡”内置猴面的三扁足器,也是具象的“风”字。可见包括老火神在内的创世神伊萨姆那神都是风姓。(摘引几位学者的研究)

.
      2.炎帝神农氏 以火德王
      元年 前6489年 壬子 桑柘木 ,~前6350年 辛未 ,在位140年 寿181岁 ,传八世 共520年
      临魁  元年前6349年 壬申 ,~前6270年 辛卯 ,在位80年 ---承  元年前6269年 壬辰 ,~前6210年 辛卯 ,在位60年 ---明   元年前6209年 壬辰 ,~前6161年 庚辰 ,在位49年 ---宜  元年前 6160年 辛巳 ,~前6116年 乙丑 ,在位45年 ---来  元年前6115年 丙寅 ,~前6068年 癸丑 ,在位48年--- 里  元年前6067年 甲寅 ,~前6025年 丙申 ,在位43年--- 器   在位4个月--- 榆罔  元年前6024年 丁酉 ~前5970年 辛卯 ,在位55年---
      黄帝   以土德王  元年前5969年 壬辰 长流水 ,~前5870年 辛未 ,在位100年 寿120岁 ,传十世 共2520年。


      3.蚩尤不仅是苗族的先祖(苗族已经确认),而且他与黄帝、炎帝同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三大人文初祖。
      蚩尤部落原为风姓系统,《从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文字看我国最早文化的年代》作者唐兰认为蚩尤属少昊族,“少昊的英雄是蚩尤”。
       蚩尤是东夷人方阳夷、风夷中的黑蛇支。这一支本作儵(音速即黑蛇或玄蛇),也作修、攸,即帝修、帝尤、帝攸或帝儵。蚩尤同时又是女娲黑虎族的苗裔。因此是黑蛇黑虎部族。古代“阚”即虎,尤阚合文又作虎儵(音速或育),黑蛇黑虎部族又作虓(音哮),这就是九黎族的来历。九既是蛇(象形),又数九,因之又名九黎氏、九黎族。蚩尤是九黎族君长的称号。黎是青黑色的海河淤土,又是黑“狸”、“李”(虎)之名,又是黎(犂)地、种黍、稻等作物的黑牛。九黎族的牛是黑水牛,又名修狃,公牛名牯子牛,母牛名水沙,水牛可以犁田,又可作涉水之坐骑,又可以角抵御各种野兽,故被蚩尤氏尊崇为圣牛。
      传说蚩尤四目六手人身牛蹄,就是因为蚩尤兵把整张牛皮或羊皮覆在身上,头尾完好,把它的头作为头盔,牛羊头均有二角,远望如像人头上长了二角,牛羊各有二目,加上人的二目,故有四目,牛羊四脚,加上人的双手,故有六只手,蚩尤兵人身,皮垂牛足,所以说是人身牛蹄。又传蚩尤八肱、八趾、疏首,这是把三重皮披在身上的结果。疏首即歧首,是因为三张皮有三首不能全戴在头上只能保留一个加上自己头,看上去就成人身两首。歧首即分叉之首。
       一说蚩尤,是神农炎帝的臣子,原是三苗部落联盟的首领。宋罗泌《路史•后纪四》“蚩尤传”曰:“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钱谦益《初学记》引《归藏•启筮》说:“蚩尤出自羊水。”羊水即羌水,亦即姜水。从图腾上来说,炎帝的图腾为牛,蚩尤的图腾是牛首牛蹄并有尖利的牛角的也是牛,“蚩尤”的“尤”字,鱼鼎七铭的铭文写作[岑],分明是人戴牛角帽而帽中有利剑的象形。这说明蚩尤部落后来转入炎帝系统。
      后人又称蚩尤为阪泉氏。“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好兵而喜乱,逐帝而居于浊鹿,兴封禅,号炎帝” 《路史•后纪•蚩尤传》。据《山西通志》和《安邑县志》载:蚩尤是安邑“蚩尤村”人,因蚩尤村位于安邑盐池边上,距虞阪不远,故南宋罗密《路史•后纪•蚩尤传》又称他为阪泉氏。《周书•史记篇》说“阪泉氏徙居独鹿”,独鹿即涿鹿。《太平御览•州郡部》引《帝王世纪》转引《世本》,说涿鹿在彭城南,彭城是今江苏的铜山县,此说不对。皇甫谧、张晏谓在上谷,则因汉上谷郡有涿鹿县而云然,皆据后世的地名附会,不足信。一说应是山西运城县的解镇。服虔谓涿鹿为汉之涿郡,即今河北涿县。汉涿鹿县即今河北涿鹿县。梁玉绳《史记质疑》指出:“阪泉之战即涿鹿之战,是轩辕勤王之师,而非有两事,故《逸周书•史记解》称蚩尤曰阪泉氏,斯为确证。”
蚩尤称帝号帝尤,蚩尤冠为童翎鸡翅长羽冠。名异,取义氏族不断分衍,异地本在山东河北,再向燕北发展、拓荒,异又作冀,天下号冀。建都在河北龙门涧、东暖泉、涿鹿、怀来、滦平、栾城等地。蚩尤下传六世。与黄帝战于涿鹿的蚩尤是三世蚩尤,而黄帝则是第十世卉(音汇),在此以前,蚩尤与炎帝、神农、夸父已经逐鹿了三百多年。其间蚩尤与黄帝争战最激烈的时期也有一百五十多年。至黄帝卉时才被擒杀,帝芒始在涿鹿称帝。

      传说黄帝、蚩尤、炎帝间发生过三次比较大的战争。第一次是蚩尤部落和炎帝部落的战争。神话中说,开始和蚩尤战争的是炎帝部落中的一个氏族共工氏。由于蚩尤向西发展,夺取了共工氏的土地,双方发生利益冲突,爆发了激烈战争。《逸周书》描写这场战争说:“蚩尤乃逐帝(指共工),战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涿鹿在今天河北涿鹿东南,“阿”是山麓的意思,即今太行山东侧。“九隅”是九州、九土的意思。大意是说共工九个氏族的土地全被蚩尤部落占领了。炎帝部落觉得自己的嫡系部落受到欺负,助共工,蚩尤逐炎帝参卢而自立,自称炎帝。炎帝就向黄帝部落求救,黄、炎部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蚩尤。于是发生了第二次更为激烈的大战。
第二次战争以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为主战的双方,地点仍在涿鹿。历史上把这次战争称为涿鹿大战,大概这是我国上古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战争了。
      据古代神话传说,这场恶战十分激烈。蚩尤是东南方著名的勇猛善战的首领,《太平御览》引《龙鱼河图》说他“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就是上面所说的披着兽皮或是身上画着野兽的图纹,用铜作兵器或护身盔甲,反正是有非凡的作战能力,这是传说“蚩尤铜头铁额、吃砂石、兽身人语,齿长二寸(佩饰之兽牙)不碎战则以角抵人、人不能敌”的由来。《述异记》还说蚩尤有“兄弟七十二人”(《龙鱼河图》说是八十一人)。《竹书纪年》沈注:“属于蚩尤各族,有熊氏、罴氏、虎氏、豹氏。”,大约这是蚩尤部落的七十二个(应该是八十一个)氏族,各有不同的动物图腾,个个强悍能战。蚩尤时已知冶铜,用铜作兵器,兼并二十一位诸侯。《世本•作篇》说:“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用金属做武器,在远古时期,可算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中华古今注》说蚩尤“造立刀戟兵杖大驽”,大驽(弩)即弓箭,说明他们的武器众多而精良。《太白阳金》也说:“伏羲以木为兵,神农以石为兵,蚩尤以金为兵。”甚至可能已有机器人之类的先进武器。这种“铜头铁额”、“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食沙石子”等形象是非常怪异的,于是有人破解为:它的骨骼和外壳都是金属制造的,并非血肉之躯,头上有角,是不是天线、探针?四只炯炯发光的眼睛,是不是各种光学测管?“八肱”是不是从事不同性能的机械臂?牛蹄而且8趾,当然是进退自如的运行装置了。它们起飞或着陆的时候,尾部喷口曳出红焰,有如一条赤链,这就是人们所称道的“蚩尤旗”,它常常采集矿石标本,或者装进矿石就地化验、熔炼,人们没法理解,就认为是食沙吞石。显然,这是一具智慧生物制造的智能机器人,至于呼风唤雨、作雾,对于一台智能机器人来说,也就不足为奇了。蚩尤是战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发明乃泊自农具和其他生产工具。
      这些都是黄帝部落所不及的。正因为如此,黄帝和炎帝的联盟开始一连打了几次败仗,《黄帝玄女战法》云:“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 “黄帝攻蚩尤,三年城不下……”
      有一次,双方正在原野上酣战时,忽然天上起了大雾,黄帝和他的部落被围困在雾中心,手持铜兵器的蚩尤部落却大显身手,左砍右杀,黄帝部众损失很大。后来亏黄帝部落里的大臣风后造出了指南车,辨别了方向,黄帝部落才逃出重围(《太平御览》引《志林》)。
       黄帝和蚩尤部落的最后一次决定性战役打得最为激烈。黄帝蚩尤之战的古战场,位于涿鹿矾山镇龙王塘(古称蚩尤城)村西50米处的黄土塬上,史称蚩尤寨。双方动员了全部兵力,蚩尤还请来了北方有名的巨人夸父(即“夸父追日”的夸父,也是姜姓)部族来帮忙。战役开始,黄帝敌不过善战能跑的夸父族和蚩尤的联盟,因此败退了五十里。后来,黄帝运用了巧妙的兵法,布下出奇制胜的阵式,才转败为胜。轩辕派风后与少昊,天吴谈判,意在分化炎夷联军,条件是只要少昊中立,双方便不再以干戈相见,于是少昊、天吴应允。这样轩辕便集中兵力追剿风伯、夸父,风伯、夸父听说少昊反水,回师北上在南阳盆地与神农轩辕联军相遇,夸父屯军邓县,桃林,风伯屯军桑庄,共工屯新野黑龙镇,双方激战,夸父北辙,以后在潼关战死在应龙(以长有双翼的龙为图腾)氏军前,时为公元前四五一四年十月。榆罔占领桃都桃村。夸父被杀死,蚩尤逃跑,黄帝紧追不舍,终于在山西地区捉住了蚩尤。黄帝斩下了蚩尤的头,肢解了他的尸体。所以至今山西还有个解县,据说是肢解蚩尤的地方,而解县附近的盐池,则据说是蚩尤的血聚成的(《路史后记》、《梦溪笔谈》)。上述当然都是无稽的神话,但反映了这次战争的残酷。
       蚩尤被擒杀后,刑天带人冲入刑场,抡走蚩尤尸骨运至邢台,转给奢龙氏(阚姓蚩尤民),返身与轩辕神农氏再战。奢龙氏把蚩尤尸又运到河南濮阳西水坡秘密下葬,当年为公元前四五一四年。一九八七年在濮阳西水坡发现了蚩尤真身墓,证明史载为实。这个奢龙氏氏族表面归顺黄帝,实为蚩尤守陵,永世住在这一带。奢龙族住在东平湖梁山北的黑虎庙和台前村阚乡城,在那里还建立了一个高七丈的蚩尤冢(《皇览•冢墓记》说蚩尤冢高七丈,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因蚩尤姓阚,故其后代亦姓阚,他们每年十月都祭祀蚩尤,有赤气出亘天,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又《续夷坚志》:“华州界有蚩尤城。古老言蚩尤阚姓,故又谓之阚蚩尤城,城旁阚氏尚多。”按:华州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六十里是古九黎部族活动之地。据考证,寿张,战国时为齐地寿邑,西汉置寿良县,东汉改名为寿张。唐曾置州,后一直为县,1946年撤县为乡,曾先后划归梁山县和东平县,现归阳谷县管辖。“阚”为老虎咆哮之声,表明蚩尤族崇拜虎。据介绍,纪念蚩尤的傩祭仪式供奉黑虎真君和白虎八部大王两神,傩师毕嫫身披虎皮八幅罗裙(虎裙)祭土主之后,由黑虎真君(由一老者扮黑虎头领以象蚩尤)率八虎(由八名成年男子扮装)跳傩(王大有著《中华龙种文化》89--90页,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证明蚩尤在其后裔心目中本身即是虎神。
       蚩尤墓准确位置应在寿张镇西南3华里的后三里河村。头葬在寿张,身葬在巨野。所以又有肩髀冢在山东钜野,由娵(邹)訾氏守护。钜野,指山阳钜野县(今济宁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经史答问》)  
刑天为掩护蚩尤尸骨转移,于邢台,迎战轩辕人马,寡不敌众,被轩辕斩首,尸首不倒,血柱冲天,遂以乳为目,脐为口,舞干戚,又战,志不可夺。故传刑天舞干戚,猛志常在。刑天死后葬于常羊山,相伴炎帝。
  蚩尤、刑天死后,炎夷联军军无统帅、兵败如山倒。于是举族南逃。南逃途中,又被力牧、应龙南北夹击,族民只好沿黄河北岸逃难。大部涉黄逃入山东本土,一部过黄河到东坝头,于是东坝头就成了榆芒与南逃炎夷联军背水一战之地,结果联军大败,一分为三各自逃生。
      第三次战争是黄帝和炎帝之间的战争。(略)
       “故老言蚩尤阚姓。”见《续夷坚志》。今天北方的阚姓、邹姓、屠姓等居民都是其后裔。
      黄帝打败蚩尢后,迁蚩尢族善者于邹屠之地,恶者于有北之乡。所谓善者既懦弱者,恶者既强悍者。居邹屠的以地命族,为邹屠氏,后分为邹氏和屠氏。
       “有北之乡”指北方寒冷不毛之地,见于《诗•小雅•巷伯》,也颖达疏:“北方太阴之气寒凉而无土毛,不生草木,寒冻不可居处”。说明曾经有一部份蚩尤遗裔被迁到北方。蒙古族学者陶克涛著《毡乡春秋——匈奴篇》,论蚩尤是匈奴在传说时代的称号,被黄帝北逐的荤粥当是蚩尤(部落遗裔)。司马贞《史记索隐》释荤粥:“匈奴之别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玁狁,汉曰匈奴”,《周书•帝纪第一》:“太祖文皇帝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指出:“宇文氏出自匈奴南单于之裔”。
被轩辕流放到东北的蚩尤一支以后到达了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  

.
       4.禹伐三苗,给三苗以摧毁性打击。
       两大集团决定性的一仗是禹伐三苗,禹与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七十天的大战。
       禹继位后,三苗仍为心腹之患,禹对三苗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征讨,这是双方战争的第三阶段。禹征讨的主要理由是:
       《竹书纪年》:“有苗负固不服。”《尚书•益稷》:“苗顽弗即工。”按:工与贡古通,即三苗之民反抗剥削,不给舜禹进贡。
       禹在誓师动员时说:“三苗不敬鬼神,滥用刑罚,违背天意作乱,上天现在号令我们要对它进行讨伐。”《墨子•兼爱篇》载有禹出师伐三苗的誓言,其词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贡,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这里列举了三苗的“罪状”,作为对其征伐的理由。这些罪状内容空洞,不过是借口而已。
      概括起来大约是不恭(不尊王),不贡(不进贡),败德(不用君子用小人)。
      禹同三苗的战争进行得相当激烈残酷,是消灭种族的战争,其结果是三苗国被灭,社会生产力遭到重大摧残。
      当时,三苗地区发生大地震,禹乘机发动大规模进攻。交战开始,战斗十分激烈,互有胜负。突然,战场雷电交加,三苗领袖不幸被箭射中,苗师大乱,溃不成军。《墨子•非攻下》云:“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于市,夏有冰,地圻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祗。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待,镱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这段话前面说的是天变(天崩地坼的大地震),后面是说射中了苗师首领,苗师大败,从此三苗一蹶不振。
      《古本竹书纪年》云:“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圻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 《随巢子》云:“昔三苗之乱,龙生于庙,犬哭于市。” 《论衡》云:“三苗之亡,五谷变种,鬼哭于郊。” 西汉竹简<<六韬>>:"有苗日蚀月断,三日不解","有苗三日不见日".三苗大乱,天灾降临.战前已充满了可怖的气氛,自然怪异,灾变频繁,百姓惊恐。这种灾害很可能是真的发生了.夜里出太阳,当然不会是太阳,而是发生了外来天体撞击地球的大爆炸.爆炸之时,亮光照如白昼.而后灰尘遮天蔽日,三天不见日是可能发生的.
以上都是形容三苗地区的天灾人祸以及战事的残酷,杀戮惨极,血流满地,几无人烟,故龙(蛇)出于旷野,犬哭于市郊。(参见侯哲安:《三苗考》,载《贵州民族研究》1979年第1期。)
       巴基斯坦的摩亨佐达罗遗址,5000年前有过辉煌的印度河文明,那种高度的文明程度足使今人大吃一惊.后来.这个文明毁灭了.考古发掘证实,当地曾发生过多次猛烈爆炸.时间正与三苗大乱同时。看来天灾的中心在印度,三苗地区受到严重影响,天灾很不利于三苗对禹的战争,因此三苗以惨败告终。
       刚刚说   此为两河文明时期,两河文明毁于地震,地震影响了三苗地区,所以,本来盛世凌人的三苗因南方地震影响而慌乱失败。


       信不信由你,反正大家都是天方夜谭。但我不是胡编的,以专家学者专著为依据,只有“刚刚说”一段是刚刚我说的,这段也是有根据,也不是乱说的哟。
       请大家看《山海经》那是掩盖在神话中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394

帖子

1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5
贡献
535
金钱
677
发表于 2017-9-25 17:47: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过传刚老师教导。《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7月第1版)第六五页“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注1]郭璞云:“日没所入山也……。"当目《理论》版、《纵横》版为一个:日落依山有凭还是傍水有据都弄了几个月,抵死不肯让“日薄崦嵫"出头,如今补足7千年文明,几下搞掂,佩服,向许老师多多致敬。更因兔我等争拗不清,再谢!

点评

这是我《炎黄姓氏源流》(草稿)一书中的几段有关古代文明的文字,在炎帝论坛发过炎帝姓氏源流部分,在汉语在线等发过风姓源流。中国的文明超过万年,黄帝炎帝的谱系非常完整。不要以为埃及文明怎样,我们比他们强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5 19: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2552
金钱
383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25 19: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7-9-25 19:46 编辑

多谢刚刚贴文阐释。

中国上古人物伏羲氏、燧人氏、有巢氏等等都是神话传说,这是不争事实。而真正建立王朝,亦始于夏禹。

中国真正产生文字是商代用以祭祀用的钟鼎文、用以卜筮的甲骨文。真正作文字记载当在西周以后。

伏羲氏、燧人氏、有巢氏等上古神话人物 (或部族),古代经典更神化之,如伏羲死后眼睛作化日月、骨肉化泥石土地等,是经不起科学考验。究竟他们生于哪一年代?现在考古学家将之形象化...伏羲氏是八千年前...黄帝是2700年前...惟此亦是难作事实稽考,总之说是由他说...

先扯远一点,文革时中国最令人诟病的是 "假大空" 的问题,"亩产十万斤"是当时著名的"流行标识" ,其中有多少水份?又试看袁隆平的一年三造高产水稻的年产量,才960公斤 (1920),兩者来个对比竟是52倍!此种浮夸之风近年虽见减弱,但不能说已全部将已被靳止。故此,坊间流行一戏謯语:"中国什幺都是假,只有贼是真的。"

泰国及印度早年曾发现稻米化石,经碳14化验,原本只有约4000年历史,却吹嘘作8000年。稍后,中国亦发现文化遗迹内有稻米化石,基于浮夸流习,不难将之吹嘘作9000年;稍后若有新发现,又将历史再后推12千年,如此类推。况且,这些是 "专业报告",部门头头更乐而为之,没有更权威的人将之反驳。

归回现实,神农氏既为黄帝的异母兄弟,存在年间约在 (2017+2700=4717) 前,最早稻米种植生产亦在那年代,是一个合乎罗辑的理据作判断。

点评

再延伸數句... 就算那些穀粒真的有12000年,被發現在古墓內、陶罐中,那只是有些證據證明古人已 "懂收集種子作食物",也可作其他如卜筮工具用途,就算稻穀曾被燒烤、水煮過,也只能視作那時種子作食物。的而且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6 09:41
碳十四奈何不了“X”光。现代陶器过二次光,就到战国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5 23:00
“子曰:…………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也。足,则吾能徵之也。”当年,对圣人,信得叫做不可开交。但得也不记得哪年哪月,居然挖出了2吨多殷商的甲骨,且有文字的居多,讲的都是皇室的事。事就这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5 2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25 19: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啜竽者 发表于 2017-9-25 17:47
谢过传刚老师教导。《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7月第1版)第六五页“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 ...

这是我《炎黄姓氏源流》(草稿)一书中的几段有关古代文明的文字,在炎帝论坛发过炎帝姓氏源流部分,在汉语在线等发过风姓源流。中国的文明超过万年,黄帝炎帝的谱系非常完整。不要以为埃及文明怎样,我们比他们强多了,也不要以为他们的研究很深入,其实我们的研究非常多,只是出版量太少,你们没有看到而已。我们的出版界垃圾成堆,黄金大家找不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25 20: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9-25 20:07 编辑

《古本竹书纪年》云:“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圻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 《随巢子》云:“昔三苗之乱,龙生于庙,犬哭于市。” 《论衡》云:“三苗之亡,五谷变种,鬼哭于郊。” 西汉竹简<<六韬>>:"有苗日蚀月断,三日不解","有苗三日不见日".三苗大乱,天灾降临.战前已充满了可怖的气氛,自然怪异,灾变频繁,百姓惊恐。这种灾害很可能是真的发生了.夜里出太阳,当然不会是太阳,而是发生了外来天体撞击地球的大爆炸.爆炸之时,亮光照如白昼.而后灰尘遮天蔽日,三天不见日是可能发生的.
以上都是形容三苗地区的天灾人祸以及战事的残酷,杀戮惨极,血流满地,几无人烟,故龙(蛇)出于旷野,犬哭于市郊。(参见侯哲安:《三苗考》,载《贵州民族研究》1979年第1期。) -------------这段记载其实就是两河文明毁于地震的记载,地震的中心在两河,波及到我国南方,我国南方尚且如此,可见两河地区地区的惨烈,是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可能是天体撞击造成),结果整个城市沉于海底。现在发掘出来了,两河文明非常先进,城市井井有序,连排水沟都非常科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9-25 20: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9-25 19:45
多谢刚刚贴文阐释。
中国上古人物伏羲氏、燧人氏、有巢氏等等都是神话传说,这是不争事实。而真正建立王朝 ...

你能肯定中国的考古出土稻谷是假的吗?证据呢?四千年前泰国有多少人?你讲人类文明主要有那几种?进入农耕文明和姓氏文明那个国家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394

帖子

1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5
贡献
535
金钱
677
发表于 2017-9-25 20:51: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许老师,其实我昨天在12楼已中止讨论,给希伯莱人,我评了个“纯”,对我中华,我评了个“博大",就讲我不再参加讨论。怕就怕“宗教"、“神话"、“人类"、“人种",这些都不是我(我个人)可以做代表说得了的事。后来唐先生扯我回来讲“埃及”,我还说过他,我几时讲过埃及。不过后来我提他的是:人家那里计较的几乎只是活动史,而我们有了物证还得要必定是华夏族祖先的痕迹,就不一定够人家斗了。我一直都这样告诉唐先生,并叫他补足那6、7千年华夏先祖的编年、笺註,仅此而已。总不会华夏族源远流长我会不高兴吧?关键要确证才可。再谢传刚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2552
金钱
383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25 20: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胡適: "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毋的也、毋莫也"

懂了?還是老懵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394

帖子

1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5
贡献
535
金钱
677
发表于 2017-9-25 22:46: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9-25 19:45
多谢刚刚贴文阐释。
中国上古人物伏羲氏、燧人氏、有巢氏等等都是神话传说,这是不争事实。而真正建立王朝 ...

“子曰:…………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也。足,则吾能徵之也。”当年,对圣人,信得叫做不可开交。但得也不记得哪年哪月,居然挖出了2吨多殷商的甲骨,且有文字的居多,讲的都是皇室的事。事就这么着过去了……《论语》继续供着,夫子依然矗着,2吨9(?)的殷甲躺着,然而“宋"无损“不足徵”着。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394

帖子

1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5
贡献
535
金钱
677
发表于 2017-9-25 23:00: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9-25 19:45
多谢刚刚贴文阐释。
中国上古人物伏羲氏、燧人氏、有巢氏等等都是神话传说,这是不争事实。而真正建立王朝 ...

碳十四奈何不了“X”光。现代陶器过二次光,就到战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9-26 08: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9-25 19:45
多谢刚刚贴文阐释。
中国上古人物伏羲氏、燧人氏、有巢氏等等都是神话传说,这是不争事实。而真正建立王朝 ...

同中华民族历史上统一的王朝来对比,西方几乎没有真正的王朝?西方的王朝无非是部落长老酋长讨论开会。同现在非洲的酋长部落有一比。

点评

先熟習與秦始皇同時出現的羅馬帝國,嗣後的東羅馬帝國、日耳曼皇朝、東法蘭克帝國、西法蘭克帝國、奧土曼帝國...的歷史再說吧! 歷史盲講歷史,廢話連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6 09: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9-26 08: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啜竽者 发表于 2017-9-25 23:00
碳十四奈何不了“X”光。现代陶器过二次光,就到战国了。

这种帖子有必要发出来吗?能说明什么?只能暴露你仇视中华民族,仇视祖宗的阴暗心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9-26 08: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啜竽者 发表于 2017-9-25 22:46
“子曰:…………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也。足,则吾能徵之也。”当年,对圣人,信得叫做 ...

你是中国人?挂羊头卖狗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9-26 09: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25 17:19
看大家热闹,ff处于弱势,不能不挺他一下,替他答复一下。这是我十年前发在炎帝论坛文章中的节选,原 ...

谢谢许传刚版主的鼎力支持!你应该理直气壮的发言。不要怕这几个人。我处弱势也好,強势也好,只要公正的道理就是支持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2552
金钱
383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26 09: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7-9-26 10:56 编辑
唐尧 发表于 2017-9-26 08:42
同中华民族历史上统一的王朝来对比,西方几乎没有真正的王朝?西方的王朝无非是部落长老酋长讨论开会。同 ...

先熟習與秦始皇同時出現的羅馬帝國,嗣後的東羅馬帝國、日耳曼皇朝、東法蘭克帝國、西法蘭克帝國、奧土曼帝國...的歷史再說吧!
他們的版圖沒盛唐、盛清那麼大是事真,但比秦、漢、隋、明、宋的,是略小一點。

歷史盲講歷史,廢話連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2552
金钱
383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26 09: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7-9-26 09:43 编辑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9-25 19:45
多谢刚刚贴文阐释。
中国上古人物伏羲氏、燧人氏、有巢氏等等都是神话传说,这是不争事实。而真正建立王朝 ...

再延伸數句...

就算那些穀粒真的有12000年歷史,被發現在古墓內或陶罐中,那只是有些證據證明古人已 "懂收集種子作食物",也可作其他如卜筮工具用途,就算稻穀曾被燒烤、水煮過,也只能視作那時種子作食物。的而且確,沒能證明那時古人已"懂"耕種,除非發現了農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9-26 10: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9-26 09:29
先熟習與秦始皇同時出現的羅馬帝國,嗣後的東羅馬帝國、日耳曼皇朝、東法蘭克帝國、西法蘭克帝國、奧土曼 ...

不要讲那么多,西方的所谓帝国和王朝等同于秦时的东胡和匈奴等游牧部落的组织架构。现在欧洲还没有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你怎么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9-26 10: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9-26 09:41
再延伸數句...

就算那些穀粒真的有12000年歷史,被發現在古墓內或陶罐中,那只是有些證據證明古人已 "懂 ...

讲这些毫无根据和证据的假设有用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9-26 10:58: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理论版,走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08: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