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01|回复: 23

何为诗词理论中的“正知正见”?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9-2 12: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11-7 18:57 编辑

司机开车时要永远不能手离方向盘,要永远调整好正确的方向。

如果对一些那怕是轻微的偏离都放任不管,那就很有可能酿成车祸事故。

诗词理论的研究是严肃的,要时刻保持正知正见的传播。诗的定义是什么?“诗是一种带有韵律的文章”。

千百年来诸多诗词理论工作者都是为了如何使诗的韵律最为丰富,最为圆融而努力的。到了“两沈时代”,沈约提出的“四声八病”中的“八病”与沈佺期在律诗中所演绎的“狭义律诗”格律使诗的韵律达到了不可逾越的巅峰。

因此,“八病”论与“狭义律诗”的格律在中华诗词史上就构筑成为“韵律的内核”,“八病”作为指导性原则,“狭义律诗”格律作为指令性原则。它们就成为了我们“诗词王国”中的国王,是我们付出一切代价都要必须保卫的。

国王不在,王国焉存?既然立了此标准,那么我们就会知道应该拥护什么,反对什么。

比如“今古韵混押”问题,这种理论不利于用韵保持稳定性,应该予以反对。

再比如“25四声律”问题,这种理论相对于“狭义律诗”的格律是一种反动与退化,所以要反对。

又比如“用孤仄救孤平”理论,首先说孤平拗救理论是为了弥补一些违律诗的缺陷,并符合唐律诗的客观实际而产生的理论,前人已经率先总结。这种“用孤仄救孤平”理论完全颠覆了“孤平拗救”的概念,并且在颠覆之后没有更好地提升对一些违律诗(这里指违狭义律诗格律后而形成的所谓广义律诗)的概括性与理解的便捷性。只能给诗词理论界增添新的混乱,所以我们要反对。

通过上述的阐述,我想诗友们应该初步明白,诗的核心是什么?这个核心就是我们要去护持的,这是我们诗词界所公认的“主体思想”,而一切反对这个“主体思想”的都是谬论。你可以去研究诗词史上某一个时期的诗词发展状况,但是不能以此立为今后的标准。因为处于发展期的诗词理论不是最成熟的理论,不能立为诗词界的“主体思想”。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13: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云山人 发表于 2017-9-2 13:02
关键是无证驾驶!

错误知见的持有者与谬论的发布者才真正是无证驾驶。

你先把我给你评析的诗下去好好参悟一下再来发言吧,还有工夫在这里说风凉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7-9-5 20:1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王不存,王国焉存”?!不对吧,国王一家子都不在了,太阳照常升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較妥贴,因为无根则无树;你的是“充分条件,”我的是“充分必要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9-6 06: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9-6 06:31 编辑

比如“今古韵混押”问题,这种理论不利于用韵保持稳定性,应该予以反对。
再比如“25四声律”问题,这种理论相对于“狭义律诗”的格律是一种反动与退化,所以要反对。
又比如“用孤仄救孤平”理论,......

---------这都是酒驾甚至毒驾~~

点评

今古混押之类具体用韵,作为个人习惯喜好,到也无妨,推广宣扬的话,就不至于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6 07: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9-6 07:15: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9-6 06:30
比如“今古韵混押”问题,这种理论不利于用韵保持稳定性,应该予以反对。
再比如“25四声律”问题,这种理 ...

今古混押之类具体用韵,作为个人习惯喜好,到也无妨,推广宣扬的话,就不至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15: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11-7 19:02 编辑

针对这段时间发生的一些事件作一简要说明。

主贴的这篇文章就是前段时间在香港诗坛被韩鲁珩删除了的文章之一。

他对我说:我再拨冗你一次,我从不相信所标榜的什么正知正见。(大致是这个意思)

韩鲁珩用了“拨冗”一词,他把他自己放在了什么位置他不清楚。他既然不相信什么是正知正见又为什么要“拨冗”别人,随意删别人的帖呢?自己打脸,虚伪至极。

还有格那丁师徒也是如此,他俩背信背义的丑事早被我于前面揭穿。所以,个别人总说别人伪往往自己就很伪。昨天,我在国学纵横的正常发贴被素无名删除,而她抹黑,谩骂,威胁,恐吓如观的很多话如观一直没有删过。究竟是谁不允许谁发言与反驳诗友们一目了然。他们这几个人的骂人语录足可以罗列一箩筐。

他们这样做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就是不允许别人揭他们的短,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谁敢揭他们的短,揭他们的丑就先给你安上一个伪君子的帽子,而他们却很少拿镜子去照照自己的丑恶嘴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74

帖子

18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4
贡献
556
金钱
662
发表于 2017-11-7 19: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有些人为自已在音律上所犯的错误千辨万护,人家批评一下,却反口说人家不懂或少见多怪,说自已是模仿初中唐某某大家而作,标榜自已也是大师、说话口气高高在上。这简直就是好笑且神经有问题。当然,如当作自已的个人爱好喜爱亦无妨且事先标注也可。

点评

对,既然是理论专栏可以引导诗友进行良性的争论,反对恶性的攻击性言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8 0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7 22: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理论的方向问题,是大是大非,故高亮,引起重视。

点评

感谢针叶林先生的支持,还望先生能一如既往地坚守好传统诗词理论的这块阵地,敢于批驳一些谬论,坚持正知正见不动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8 0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2552
金钱
383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1-7 22: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說法!詩是韻文作品,平仄格律受一定規限,不接受某人自家製造,未受任何詩詞組織承認的新法則胡吹瞎說!

点评

感谢诗词理论特邀嘉宾紫鈿花兒君的赏读与评论,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8 0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11-7 23:01: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可贵之处是研究,而不是给自己贴上正确的标签,如观对理论就缺乏研究。

点评

无论是格律与用韵一开始官方都不是很重视,都有做出过太硬性的规定,基本上是在民间揉合而成的。到沈宋与李渊时格律与用韵是水到渠成。 所以这正确的标签不是我贴的,是自然形成的。只要中国的汉语言再没有什么质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8 0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11-7 23:04: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宋制定的格律与现在王力书中的格律出入多大,这都是要研究才能发现的,要允许试错,提出问题是可贵的。

点评

这个问题我前面的贴中反复讲过了,虽然有些零散,但是稍加整理已经很系统了。我还曾经举过奥运会、古建筑修复等很多的例子。 前人创立,后人完善与诠释。打蛇打七寸,简单地说,律诗就是一个韵、一个律。用韵宋末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8 0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7

主题

916

帖子

57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7
贡献
1080
金钱
216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1-7 23: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规则 与集中注意力都要不能马虎

点评

先生回帖中的话与作诗一样地简洁明快。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8 0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0: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11-7 23:04
沈宋制定的格律与现在王力书中的格律出入多大,这都是要研究才能发现的,要允许试错,提出问题是可贵的。 ...

这个问题我前面的贴中反复讲过了,虽然有些零散,但是稍加整理已经很系统了。我还曾经举过奥运会、古建筑修复等很多的例子。

前人创立,后人完善与诠释。打蛇打七寸,简单地说,律诗就是一个韵、一个律。用韵宋末刘源定型,格律唐代沈宋定型。从他们之后再也没有过什么大的变动,后人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一些边边角角的整理归纳。从未有过推翻与僭越之事。连清代皇帝在主持编撰诗集时也要向大臣们征询《黄鹤楼》究竟应归在律诗类还是古风类。由此可见我们古人对礼制的尊重。

王力先生也是如此,他所做的也仍是一些边边角角的打磨、总结与诠释。针叶林先生也是如此,有人说他研究了这么多年的诗词理论却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可以著书立说的理论,但是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此,他是传统诗词理论的忠实捍卫者。这也是我支持他、在他遭人弹劾时力保他的根本原因。

古人都不敢做一些推翻与僭越之事,但是今天却有许多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盲目著书立说,这是对诗词的发展方向的不负责任。

前面讲过,大楼在封顶之后,框架结构已经定型。如在此时发现还有缺陷已经来不及更改,唯一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内部修缮来尽量弥补,而诗词理论的完善与总结、诠释,道理与此相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1: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11-8 01:29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11-7 23:01
理论可贵之处是研究,而不是给自己贴上正确的标签,如观对理论就缺乏研究。 ...


无论是格律与用韵一开始官方都不是很重视,都有做出过太硬性的规定,基本上是在民间揉合而成的。到沈宋与刘渊时格律与用韵是水到渠成。

所以这正确的标签不是我贴的,是自然形成的。只要中国的汉语言再没有什么质的变化,现有的律诗已然达到韵律与格律的巅峰。就象杀人者必须要追究刑责一样,古今中外都是一致的,这是一种公认的准则,无须非要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1: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11-7 22:55
支持說法!詩是韻文作品,平仄格律受一定規限,不接受某人自家製造,未受任何詩詞組織承認的新法則胡吹瞎說 ...

感谢诗词理论特邀嘉宾紫鈿花兒君的赏读与评论,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1: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1-7 22:06
诗词理论的方向问题,是大是大非,故高亮,引起重视。

感谢针叶林先生的支持,还望先生能一如既往地坚守好传统诗词理论的这块阵地,敢于批驳一些谬论,坚持正知正见不动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1: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11-10 21:23 编辑
光明 发表于 2017-11-7 19:03
赞同,有些人为自已在音律上所犯的错误千辨万护,人家批评一下,却反口说人家不懂或少见多怪,说自已是模仿 ...

对,既然是理论专栏就应可以引导诗友进行良性的争论,反对恶性的攻击性言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呼伦贝尔 发表于 2017-11-7 23:16
交通规则 与集中注意力都要不能马虎

先生回帖中的话与作诗一样地简洁明快。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发表于 2017-11-8 06: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霜剑 于 2017-11-8 06:39 编辑

为什么有人如此怕,恨针叶林?只是因针叶林批驳了他们的诸多谬论:
如:
1,今古音混用论
2,反对用韵双轨制
3,反对使用平水韵
4,反对使用今韵,
5,押韵就是自己感到顺口
6,谩骂中诗学会是一帮老干,
7,谩骂中联学会“不联不会”
8,反对制定联律通则
9,毛,朱,董必武,鲁迅,都是今古混用
10,唐寅用北方话中原音韵写诗
11,成吉思汗姓汗,鲁迅姓鲁
12,毛“诗艺平平,时间造假”
13,沉沉一线 是指长江,穿南北就是分南北
14,沈宋于近体诗没发明什么,只是利用考官身份号召照着(永明体)写就是
15,普通话也是方言

16,诗的主要功能就是“刺上”,反对颂圣。----提这号召者自己从来不写诗。没见他写过什么诗,更没见他是怎么用诗刺上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号召别人“刺上”,是居心险恶,别有用心。是和当今一些否定中华文化和历史的逆流一致的。最近他又和骂中华文化是“酱缸文化”“奴才文化”的人混到了一起。

由上可见他们代表的就是一股所谓“反主流派”’反体制派”的社会逆流思维。是和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处处作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11-8 07:1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图书府吏 于 2017-11-8 07:20 编辑

沈约创四声八病时,人们还不知道诗歌要讲平仄,那时的“正知正见”就是钟嵘《诗品序》所说:“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如此正知正见,是不会有如今格律诗独霸天下的。“正知正见”就和“两个凡是”一样,是阻碍事物发展的,阻碍理论研究的,如果王力都对,那理论版就贴《诗词格律》一书就行了。

点评

“八病”论与“狭义律诗”的格律在中华诗词史上就构筑成为“韵律的内核”。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构助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核。 记得我讲这个问题时就是这样对比说明的。提取他们的精华与可操作性强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8 08: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发表于 2017-11-8 07: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允许各种观点争鸣与辩论。比如王力理论可以质疑,可以答疑。在这种讨论中增长见识。也加深了对“正确理论”的认识。许多疑问是基础知识。比如诗词格律。若问个“为什么”?并不容易解答。这就是学问。许多问题不是答个“是”“非”那么简单的。王力理论讲应该怎么做讲的多,但对为什么这样做讲的少,所以深入探讨其理论根据是必要的。
唯一合理要求就是文明上网。那种辩论不过就口出不逊谩骂的作风是要不得的。这也是十年来网络争吵的根源。比如对有人赞同某人的观点,竟然某版主说“怀疑他们是一伙的”,是来捣乱的,砸场子的,等等。于是战火纷飞。

点评

土地平不平整不是关键,砌墙时必须以该地的地球重力为标尺,这是公认正确的常识,无需再去解释说明。 想研究数学与几何学必须要承认一加一等于二,二点确定一线,三点确定一面的正确性。这是一种公理,没有道理可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8 0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8: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11-8 07:18
沈约创四声八病时,人们还不知道诗歌要讲平仄,那时的“正知正见”就是钟嵘《诗品序》所说:“余谓文制本须 ...

“八病”论与“狭义律诗”的格律在中华诗词史上就构筑成为“韵律的内核”。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构助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核。


记得我讲这个问题时就是这样对比说明的。提取他们的精华与可操作性强的部分。事实上古人也是这样做的。


当然,现在的诗词理论界也不是无事可做。可以对诗词分类做进一步的细化,概念做进一步的明确等工作。对诗词的发展史做一个科学的时代划分工作。实现平水韵格律诗的拟古音朗读。前提是尽量不破坏前人的理论与既成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9: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剑 发表于 2017-11-8 07:38
论坛允许各种观点争鸣与辩论。比如王力理论可以质疑,可以答疑。在这种讨论中增长见识。也加深了对“正确理 ...

土地平不平整不是关键,砌墙时必须以该地的地球重力为标尺,这是公认正确的常识,无需再去解释说明。

想研究数学与几何学必须要承认一加一等于二,二点确定一线,三点确定一面的正确性。这是一种公理,没有道理可讲。

诗词界如果连属于内核的东西都要质疑与争论不休,那永远也不会出成果。

我最反感的就是总喜欢说“个见哈”的那个人,他还要带个“哈”字,就是在打“哈哈”,浪费生命。如果大家总是这样各持己见下去那就永远也理不出头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发表于 2017-11-8 12: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文化自信。否定大师,自我矮化,崇洋媚外,否定唐诗宋词的地位,说近体诗就是近似永明体,就是沈宋依靠考官地位号召照着永明体写,否定千年诗韵平水韵,谩骂中华文化是酱缸文化,太监文化,种种谬论,都是伤害中华民族自尊的,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中国人不热爱中国文化,还来诗词论坛干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20: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