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潭州雨梦

仄仄平平仄句式探讨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7
发表于 2017-8-22 19: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22 18:32
三羊不在了?竟称古人?你是羊儿代言吗?节哀

又来了你的老毛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9: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22 19:00
依据什么版本?共计多少首唐近体?

有呀,发在网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9: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7-8-23 02:47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22 18:13
赵之诗论,既不论孤,也不言拗!

也不言拗?怀疑你看过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9: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8-22 18:12
消除疲劳和恢复疲劳明明是反义的,却是同义词,恢复疲劳你还怎样处理都难有合理解释。你总不能说恢复疲劳 ...

一个字的读音依約定俗成。大多数读错了的,根据国家颁布,予以公认,错的就是对的了,而原来正确的就废而不用了。如:曝,旧读瀑,今读暴,而暴古读为瀑。
律句也是依約定俗成,格律诗采用多了,即成格律诗句。
如平平/仄/平仄,第三音节孤仄,故将第三字由平改仄,成四拗三救句.属二四不分明的拗句,但诗人大量地选用,而成为第七大格律诗句.
而仄仄/平/仄平,第三音节孤平,故将第三字由仄改平,成四拗三救句.亦属二四不分明的拗句,但诗人不爱选用,竟遭淘汰.

点评

《春风扇微和》崔立之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远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泠泠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22 2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9: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22 18:06
你刚说凡二四不分明皆不是律句呀!坑灰未冷,温酒未寒哩!

这不是墙头草吗?

点评

你这是自吹自擂、自拉自唱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22 21: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9: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22 19:02
统统都研究了!所谓【25四声律】,概括说来就是:
25两字,只可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

朽论,因不能衡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句式,无指导意义.故无人附和.

点评

唐近体声律,句句符合【25四声律】! 哪里存在你的造谣【不能衡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句式】?! 睁着大眼说瞎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22 22: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7
发表于 2017-8-22 21: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8-22 18:17
有哪里符合25四声律?你的25律我说一条腿你又不服气,你就只研究2仄5仄的句子,2平5仄的句子哪里研究了。 ...

有哪里符合25四声律?你的25律我说一条腿你又不服气,你就只研究

2仄5仄的句子。————25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2平5仄的句子。————25俩字,符合不同四声律!
2仄5平的句子。————25俩字,符合不同四声律!
2平5平的句子。————25俩字,符合可以同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7
发表于 2017-8-22 21: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是自吹自擂、自拉自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7
发表于 2017-8-22 22: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22 19:40
朽论,因不能衡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句式,无指导意义.故无人附和.

唐近体声律,句句符合【25四声律】!
哪里存在你的造谣【不能衡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句式】?!
睁着大眼说瞎话!

点评

空口大话,真的句句符合?你不脸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23 02:44
你真健忘,己讨论多次,我都觉得累。现在却赖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23 0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7
发表于 2017-8-22 22: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8-22 22:49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22 19:34
一个字的读音依約定俗成。大多数读错了的,根据国家颁布,予以公认,错的就是对的了,而原来正确的就废而不用了。如:曝,旧读瀑,今读暴,而暴古读为瀑。
律句也是依約定俗成,格律诗采用多了,即成格律诗句。
如平平/仄/平仄,第三音节孤仄,故将第三字由平改仄,成四拗三救句.属二四不分明的拗句,但诗人大量地选用,而成为第七大格律诗句.
仄仄/平/仄平,第三音节孤平,故将第三字由仄改平,成四拗三救句.亦属二四不分明的拗句,但诗人不爱选用,竟遭淘汰.
一首试律诗,竟然两句【仄仄平仄平】,【淘汰之说】岂不是【眼不见为净】吗?

《春风扇微和》崔立之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远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泠泠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02: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22 22:01
唐近体声律,句句符合【25四声律】!
哪里存在你的造谣【不能衡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句式】?!
睁着大眼说 ...

你真健忘,己讨论多次,我都觉得累。现在却赖账。

点评

好钢使在刀背上,你自然觉得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23 04: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02: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22 22:01
唐近体声律,句句符合【25四声律】!
哪里存在你的造谣【不能衡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句式】?!
睁着大眼说 ...

空口大话,真的句句符合?你不脸红??

点评

你说说,那句不合【25四声律】? 《春风扇微和》崔立之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远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泠泠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23 04: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7
发表于 2017-8-23 04: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8-23 04:43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23 02:44
空口大话,真的句句符合?你不脸红??

你说说,那句不合【25四声律】?脸红的是谁?也即:那句不合25俩字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春风扇微和》崔立之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远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泠泠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点评

令 敬韻,去聲 (lìng):律也,法也,告戒也。《書·囧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 令 靑韻,平聲 (líng):脊令 令 庚韻,平聲 (líng):使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23 06: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7
发表于 2017-8-23 04: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23 02:41
你真健忘,己讨论多次,我都觉得累。现在却赖账。

好钢使在刀背上,你自然觉得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06: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23 04:40
你说说,那句不合【25四声律】?脸红的是谁?也即:那句不合25俩字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春风 ...

令 敬韻,去聲 (lìng):律也,法也,告戒也。《書·囧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
令 靑韻,平聲 (líng):脊令
令 庚韻,平聲 (líng):使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0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令忽已变即二五同声。
这可是你举的,证明唐人律句句句符合二五法的诗例。第一句即不符!
不要拿三羊的变调法来糊弄人!令不读上声!

点评

你先不要大惊小怪! 令 又《韻會》平免切,音辨。 (銑韻) 正也。《禮·禮運》大夫死宗廟謂之變。《陳註》變讀爲辨。猶正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23 07: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06: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拼音:mí  韵部:支
〈名〉
通“湄”。水边,河岸
明月珠子,玓瓅江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动〉
浪费
而百姓靡于外。——《战国策·秦策》
国家靡敝。——《礼记·少仪》。疏:“谓财物糜散凋敝。”
不随俗靡。——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靡之者。——汉·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奢靡;靡货(奢侈品);靡靡(华丽而堂皇);靡丽(奢华,美盛)
消失
喧杂杂鸟声多,静悄悄人事靡。——《西游记》
又如:靡散(消灭);靡碎(散碎)
通“糜”。烂
子胥靡。——《庄子·胠箧》
通“摩”。切磋,研究
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荀子·性恶》
摩擦,接触
喜则交颈相靡。——《庄子·马蹄》
拼音:mǐ  韵部:纸
〈动〉
(形声。从非,麻声(mǐ)。本义:无;没有)
同本义 。
靡,无也。——《尔雅》
靡室靡家。——《诗·小雅·采薇》
靡日不思。——《诗·邶风·泉水》
靡不有初。——《战国策·秦策》
靡计不施。——《聊斋志异·促织》
靡不毕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靡有孑遗(没有遗漏,一点儿不剩)
散乱;顺风倒下
望其旗靡。——《左传·庄公十年》
左右皆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汉军皆披靡、分散之貌。——《史记》
利夫秋豪害靡国家。——《荀子·大略》。注:“披靡也。”
虫尽靡。——《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风靡;委靡;披靡,靡拉(毁损破坏);靡披(草木随风所至,无不倒伏);靡徙(失正,抑退的样子);靡敝(衰败,败坏);靡然(随风披靡的样子)
蔓延 。如:靡迤(绵延不绝的样子)
〈形〉
细腻;细密
靡颜腻理。——《楚辞·招魂》
又如:靡密(细密,细致):靡曼(肌理柔腻细致);靡颜腻理(形容美人容颜姣妍,肌肤细腻)
华丽,美好
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庄子·天下》
又如:靡曼(柔弱,柔美,华丽)

行迈靡靡。——《诗·王风·黍离》
又如:靡迤(小步而行);靡靡(迟缓的样子;柔和的乐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06: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靡靡才偃草/.靡上声,草上声。
三羊呀三羊,你举的好诗例!

点评

靡靡【去】——才偃草【上】。 靡 又《集韻》《韻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23 07: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06: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诗二五同仄共有三句,竟有二句二五同声!还说唐人律诗句句合你的二五大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06: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五忌同声只是修辞手法,根本不是格律问题,纯属扯卵谈。

点评

【二五忌同声只是修辞手法】,跟你师娘学的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23 07:07
你先不要【扯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23 06: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7
发表于 2017-8-23 06: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23 06:38
二五忌同声只是修辞手法,根本不是格律问题,纯属扯卵谈。

你先不要【扯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7
发表于 2017-8-23 07: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23 06:25
时令忽已变即二五同声。
这可是你举的,证明唐人律句句句符合二五法的诗例。第一句即不符!
不要拿三羊的变 ...

你先不要大惊小怪!

又《韻會》平免切,音辨。 (銑韻)
正也。《禮·禮運》大夫死宗廟謂之變。《陳註》變讀爲辨。猶正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7
发表于 2017-8-23 07: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8-23 07:51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23 06:33
靡靡才偃草/.靡上声,草上声。
三羊呀三羊,你举的好诗例!

靡靡【去】——才偃草【上】。


又《集韻》《韻會》縻詖切,音媚。(寘韻)
《集韻》偃也,曳也,散也。《前漢·郊祀歌》衆嫭綽奇麗,顔如荼兆逐靡。又《揚雄·甘泉賦》今朝廷純仁,遵道顯義。幷包書林,聖風雲靡。

点评

羊氏怪读,只取音,不管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23 07: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7
发表于 2017-8-23 07: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23 06:38
二五忌同声只是修辞手法,根本不是格律问题,纯属扯卵谈。

【二五忌同声只是修辞手法】,跟你师娘学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07: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23 07:05
靡靡【去】——才偃草【上】。


羊氏怪读,只取音,不管义

点评

假若【只取音,不管义】,你不声嘶力竭那才【怪】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23 07: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7
发表于 2017-8-23 07: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23 07:27
羊氏怪读,只取音,不管义

假若【只取音,不管义】,你不声嘶力竭那才【怪】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54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52
贡献
3610
金钱
5043
发表于 2017-8-23 21: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梦先生对“仄仄平平仄”句式的探讨,着实是用了很多时间和精神。这是一种实际的研究方法,用令人信服的例子说明了“仄仄平平仄”句式在唐时候已经是多数使用了。 实在是佩服。
  当然,王力大该也经历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引用他所总结的结论,也是一个方法,一条捷径。不过,我是欣赏雨梦先生的努力。

   但一个事实是,“仄仄平平仄”句式,为何会出现,是偶然还是必然形成呢?到现在依然没有人能用比较严格的方法来说明。应是一个还没有解决的历史难题吧。

点评

对于这点,我赞成金先生的提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23 2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21: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7-8-23 21:40
雨梦先生对“仄仄平平仄”句式的探讨,着实是用了很多时间和精神。这是一种实际的研究方法,用令人信服 ...

对于这点,我赞成金先生的提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20-7-14 13: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帖供绝谷野樵看,数年前已谈及平仄仄平仄句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4 14: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7-14 13:21
顶帖供绝谷野樵看,数年前已谈及平仄仄平仄句式。

【数年前已谈及平仄仄平仄句式】,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5 22: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