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梅花山人

准律句不可入词吗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2-27 15: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2-27 15:24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6 05:57
词中是有律句这一说法的。比如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等五字句或七字句符合律诗声律,可以叫律句。但 ...

王力 《诗词格律》

 

第三章   词律

第一节 词的种类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诗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 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 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 多。
。。。

特种律。--特种律句主要指的是比较特别的仄脚四字句和六字句。仄脚四字律句是"平平仄仄",但是特种律句则是"仄平平仄"(第三字必平);仄脚六字律句是"仄仄平平仄仄",但是特种律句 则是"仄仄仄平平仄"(第五字必平)。《忆秦娥》前后阕末句,依 《词律》就该是特种律句。其实,前后阕倒数第二句也常常用特种律 句。如"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如梦 令》的六字句也常用特种律句。如"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 滑","直指武夷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又如"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却道海棠依旧","应是绿肥红瘦"。
  拗句。--大多数的词牌都是没有拗句的。但是,也有少数词牌 用一些拗句。例如《念奴娇》前后阕末句(如"一时多少豪杰", "一樽还酹江月"),《水调歌头》前阕第三句上六字(如"不知天 上宫阙"),后阕第四句上六字(如"一桥飞架南北"),都是"平 平平仄平仄",就都是拗句。
  总之,从律句去了解词的平仄,十分之九的问题都解决了[32].


。。。


搞不懂某些人拼命否认词有律句一说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点评

以下摘自王力主编叶圣陶审阅的《古代汉语 词律》章节是片段。[/backcolor] 依据平仄律,是失律;依据四声论,是合律 文摘中的红字,是在下三羊添加的![/backcolor]   常见的四字仄脚拗句是平仄平仄。例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5 17:19
平仄律,难以通解【唐诗】和【宋词】,甚至【元曲】! 针对下面24个句子来说,依据【平仄律】,句句皆失律;依据【四声律】,句句都合律。 《钦定词谱》念奴娇共计8首仄韵。每首三句:上阕尾句、下阕头句和尾句。 1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5 17:16
拗句。--大多数的词牌都是没有拗句的。但是,也有少数词牌 用一些拗句。例如《念奴娇》前后阕末句(如"一时多少豪杰", "一樽还酹江月"),《水调歌头》前阕第三句上六字(如"不知天 上宫阙"),后阕第四句上六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5 17: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7-5 14: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重看山人此帖,对先生所提出的问题感到疑惑。
    先生提出:“从这两首词的比较中可见其第其一之上阙四句‘向壁孤灯弄余照’与其二下阙第四句‘露脚斜飞夜将晓’均以准律句入词,前后并不一致”。
    我仔细地看了此二词上下片的四句七字句,其平仄均为: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特拗句式(属准律句),说准律句不可入词者不知依据何来?
    此词上片七字句谱记作:中仄中平仄平仄,此种记法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即两中字只可同平,不可同仄,即允许填作下列三种句式:
1.仄仄平平仄平仄
向壁孤灯弄余照/故隐烘帘自嬉笑

2.平仄平平仄平仄,
暝色啼鸦暮天杳/迤逦枝条自柔软/无数金鱼弄池藻
除是多才李清照/半幅闲情钓残照/孤影徘徊试微笑。
3.平仄仄平仄平仄
清润自然傅香粉

    搜韵搜录历代此词共二十七首,二十首采用仄仄平平仄平仄,六首采用平仄平平仄平仄,一首采用平仄仄平仄平仄。
    所有词例中没有一首采用两中同仄句,即无一,三同仄句。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个特拗句,其五六位平仄互换后,第三字不再允许用仄声,因为平不令单,王力认为这种平平平仄仄(允许写成仄平平仄仄)句式变成特拗句式后,第一字不再可平可仄了。
    前人立谱非常考究,万一七言句第三字非仄不可怎么办,那就采用第-字来救。即第三字为平时,第-字可平可仄,当第三字为仄时,第-字不再可平可仄,必须改用平声。这可以从词例中看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7-5 16: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6 11:33
按朝代划分不是绝对的,但在永明体和唐近体之间是无法加一过渡体的。因唐近体就是在永明体基础上定型而成的。而且唐近体与永明体之间的差差距只是律诗的定型与否的问题,律诗诸要素永明体中均已俱备,它们之间无缝衔接,是无法插入什么诗体的。

什么都是你的理!

点评

这都是小儿科问题。你不懂是因你基础太差。努力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5 16: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5 16: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7-5 16:37
什么都是你的理!

这都是小儿科问题。你不懂是因你基础太差。努力吧~

点评

基础差的是你的强词夺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5 16: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7-5 16: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5 16:39
这都是小儿科问题。你不懂是因你基础太差。努力吧~

基础差的是你的强词夺理!

点评

三羊研究了十年的诗词格律,能否自己写首诗解释一下“二五大唐律”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5 16: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5 16: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7-5 16:41
基础差的是你的强词夺理!

三羊研究了十年的诗词格律,能否自己写首诗解释一下“二五大唐律”啊?

点评

唐朝先贤在,何必三羊去显摆? 《文镜秘府论》近体诗范例10首! 《文苑英华》科举近体诗458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5 16: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7-5 16: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5 16:45
三羊研究了十年的诗词格律,能否自己写首诗解释一下“二五大唐律”啊? ...

唐朝先贤在,何必三羊去显摆?
《文镜秘府论》近体诗范例10首!
《文苑英华》科举近体诗458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7-5 16: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25 20:55
说这几句无非表示词也有拗句之说,李渔接下论道,

填词之难,难于拗句。拗句之难,祇为一句之中,或仄多 ...

词之句应称作定句。即规定的句式,包括律句,拗句,非律句及杂言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7-5 17:0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自南宋后已经与诗律没什么区别了,所以我是按律句填词。有人说出律了,我反问一声,按律句都出律的话,那么无处不在的“中中中”又如何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7-5 17:05: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7-2-26 08:07
李清照《词论》:“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五音即唇、舌、齿、牙 ...

丁丁同学来了,装逼大神们要鸡飞狗跳啦

点评

格那丁的见识不会在你之下吧。说实在的,格那丁,我倒是喜欢着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6 19: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7-5 17: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27 15:12
王力 《诗词格律》

 

拗句。--大多数的词牌都是没有拗句的。但是,也有少数词牌 用一些拗句。例如《念奴娇》前后阕末句(如"一时多少豪杰", "一樽还酹江月"),《水调歌头》前阕第三句上六字(如"不知天 上宫阙"),后阕第四句上六字(如"一桥飞架南北"),都是"平 平平仄平仄",就都是拗句。=======================

依据平仄论,是拗句或失律;依据四声论,全部律句。
唐宋诗词的律句:将四声,不讲平仄!这一点王力错了!更重要的是大清王朝是《御定词谱》错了!

万树在《词律·发凡》中早有著名论断:“平仄固有定律矣,然平止一途,仄兼上、去、入三种,不可遇仄而以三声概填。盖一调之中,可概者十之六七,不可概者十之三四,须斟酌而后下字,方得无疵。”


一时【平】——多少【上】——豪杰【入】
一樽【平】——还酹【去】——江月【入】
不知【平】——天上【去】——宫阙【入】
一桥【平】——飞架【去】——南北【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7-5 17: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27 15:12
王力 《诗词格律》

 

平仄律,难以通解【唐诗】和【宋词】,甚至【元曲】!
针对下面24个句子来说,依据【平仄律】,句句皆失律;依据【四声律】,句句都合律。

《钦定词谱》念奴娇共计8首仄韵。每首三句:上阕尾句、下阕头句和尾句。
1
念奴娇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苏轼
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
一声吹断横笛。
2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
苏轼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一尊还酹江月。
3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姜夔
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
旧家乐事谁省。
4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姜夔
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
几回沙际归路。
5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
张炎
湿衣原是空翠。
堪叹敲雪门荒,
剪取一半烟水。
6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张炎
四檐吹下清气。
遥睇浪击空明,
长翁元自如此。
7
又一体 双调一百一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张辑
晚蝉嘶破愁寂。
且约携酒高歌,
月悬良夜千尺。
8
又一体 双调一百二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赵长卿
清瘦踪迹。
今夜翠葆堂深,
画工应为描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7-5 17: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7-7-8 00:44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27 15:12
王力 《诗词格律》

 

以下摘自王力主编叶圣陶审阅的《古代汉语  词律》章节是片段。
依据平仄律,是失律;依据四声论,是合律

文摘中的红字,是在下三羊添加的!

  常见的四字仄脚拗句是平仄平仄。例如:“离思何限”(周邦彦:齐天乐)、“人在何处”(李清照:永遇乐)(注:还包括〇仄平仄,如“枝上同宿”(姜夔:疏影)。)。常见的四字平脚拗句是平平仄平。例如:“从今又添”(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人在——何处,平上——平去】
【枝上——同宿,平上——平入】
【从今——又添,平平——平去】

  五字句的拗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仄仄平仄(注:在词谱中也作 仄 平仄或 仄仄平仄。):“明月几时有”、“起舞弄清影”(苏轼:水调歌头)、“烟柳暗南浦”、“十日九风雨”(辛弃疾:祝英台近)。
  仄平平仄平:“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梦长君不知”(温庭筠:更漏子)。
  仄平平平仄:“拥雕戈西戍”、“望秦关何处”(陆游:谢池春)。
【拥雕戈——西戍,仄平平——平仄】
【望秦关——何处,仄平平——平仄】

  大多数的五字句可以分为两个较大的节奏单位,上二下三。但是有些五字句是上一下四,例如“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六字句 六字句是四字句的扩展。在平起的四字句前加 仄,在仄起的四字句前加 平,就是六字句:
   仄 平 仄:“是处红衰翠减”(柳永:八声甘州)、“我欲乘风归去”(苏轼:水调歌头)、“谁记当年豪举”(陆游:鹊桥仙)。
   平 仄平平:“伤心千里江南”(吴文英:惊啼序)、“断肠点点飞红”(辛弃疾:祝英台近)。
  六字句常见 仄 平平仄(第五字必平)的格式,可以说这是一种特殊的六字律句。例如:“望处雨收云断”(柳永:玉蝴蝶)、“燕子不知何事”(周邦彦:西河)、“曾是气吞残虏”(陆游:谢池春)、“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二十四桥仍在”(姜夔:扬州慢)、“花外漏声迢延”(温庭筠:更漏子)。
  六字句颇多拗句,常见的有:
   平平仄平仄:“一时多少豪杰”、“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匆匆春又归去”、“蛾眉曾有人妒”(辛弃疾:摸鱼儿)。
【一时——多少——豪杰,仄平——平上——平入】
【一樽——还酹——江月,仄平——平去——平入】
【匆匆——春又——归去,仄平——平去——平上】
【蛾眉——曾有——人妒,平平——平上——平去】

点评

【匆匆——春又——归去,仄平——平去——平入】 ---------无往而不胜的三羊注音法又来了!匆匆怎么成了【仄平】?去怎么成了【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6 1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6 19: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7-5 17:19
以下摘自王力主编叶圣陶审阅的《古代汉语  词律》章节是片段。
依据平仄律,是失律;依据四 ...

【匆匆——春又——归去,仄平——平去——平入】

---------无往而不胜的三羊注音法又来了!匆匆怎么成了【仄平】?去怎么成了【入】?

点评

【一时——多少——豪杰,仄平——平上——平入】 【一樽——还酹——江月,仄平——平去——平入】 【匆匆——春又——归去,仄平——平去——平入】 【蛾眉——曾有——人妒,平平——平仄——平仄】[/backcolor]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6 2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6 19: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7-6 20:51 编辑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7-5 17:05
丁丁同学来了,装逼大神们要鸡飞狗跳啦


格那丁的见识不会在你之下吧。说实在的,格那丁,我倒是喜欢着呢。

又:如果我将你自称能横扫装逼大神的诗也拿给格那丁评评,他会不会说你的诗也是装逼的呢?我还真怕你受不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7-6 20: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7-7-8 00:47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6 19:30
【匆匆——春又——归去,仄平——平去——平入】

---------无往而不胜的三羊注音法又来了!匆匆怎么成 ...

【一时——多少——豪杰,仄平——平上——平入】
【一樽——还酹——江月,仄平——平去——平入】
【匆匆——春又——归去,仄平——平去——平入】
【蛾眉——曾有——人妒,平平——平上——平去】

===================
复制错误!应为:
【匆匆——春又——归去,平平——平去——平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6 22: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归去的“去”你为什么标【上声】?
【康熙字典】去,《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

点评

因为,【去】有【上声】! 現代字典康熙字典説文解字[/backcolor] 去 [hr] [*]《唐韻》《集韻》《韻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8 00: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7-8 00: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6 22:48
春归去的“去”你为什么标【上声】?
【康熙字典】去,《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 ...

因为,【去】有【上声】!

現代字典康熙字典説文解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