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其平仄声调和押韵声调就是不一致的
1、平水韵分两部份:a它没有自己的反切注音,它的平仄声调全是《广韵》的反切声调。b它的用韵却不是《广韵》韵部,而是更早的六朝时期的永明体用韵韵部。
2、唐初,人们写诗用隋陆法言的《切韵》(宋代的《广韵》叫《增广切韵》)声调定平仄,而押韵却仍沿用六朝时的江东韵,这江东韵比《切韵》少100韵,宋元时的平水韵106韵就是唐人用的永明体江东韵。唐人为了科举有一个标准,由许敬宗等奏请皇帝批准不依《切韵》韵部193用韵,通过分析,后人认为皇帝批准的用韵就是这106永明体江东韵。王力先生说平水韵就是唐诗的用韵是对的。
3、那么,唐诗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其平仄声调和押韵声调就是不一致的。好比平水韵十三元,按字的反切注音,元、魂是不押韵的:元为愚袁切;魂为户昆切。分两个部。然而永明体却是把两者拉在一起押韵,这也就是平水韵十三元的依据。既然唐诗的平仄声调和押韵用字从来就是分离的,即各有各的标准,那么,后人只要依平仄声调不变,将押韵声调作一些改变,好比东冬互押、江阳互押、寒删互押等等,它仍然是近体诗。
4、清亡,不存在官方的强迫用平水韵了,人们用词韵、用方言、用国语(北京音)押韵,只要保持平仄声调不变,写出来的就是近体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