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娴雅幽静

沧浪书院赋三期第三讲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9

帖子

2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6
贡献
45
金钱
100
发表于 2025-3-21 05: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蝉音弥夏@ 于 2025-3-23 12:11 编辑

辞赋基础第三讲作业:40-蝉音弥夏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隔句分为六种,分别是:轻、重、疏、密、平、杂。
1.轻隔:前四字,后六字。


2.重隔:前六字,后四字。与轻隔颠倒。




3.疏隔:前三字,后五至八字。


4.密隔:前五字至八字,后六字至九字。


5.平隔: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或五字至七字,这是遵循古人在赋文中平隔用法的频率而定的。


6.杂隔:前四字,后五、七、八字不限;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不限。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1、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2,古偶句是漫句。因为古偶句不符合后来骈句的严格要求,所以辞赋界把它划为散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发送语没有固定的词汇,要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自行发挥,决不能死往上按,也不能频繁使用,频繁使用会有画蛇添足之感。尤其不能一个提引词重复使用,或者类似的发语在一个部位几次使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1、提引词‌是指在文言文中用于连接段落或句子,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词语。它们通常放在句首,用于引出下文,帮助文章结构更加连贯和有序。
2、提引词的特点
①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


②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只是比较少。


③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提引词”的使用,是赋文与诗词最明显的区别。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
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
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
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平隔)。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
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三、以“春”为意,自写隔句。


1.轻隔:
春日迟迟,繁花绽于绿野;和风拂拂,啼鸟唱于芳林。


2、重隔:
云窗春满,恰闻花之香气:竹院风清,犹见树之绿阴。


3、平隔:
桃妆粉面,柳钓清波:香气宜人,春光入眼。


4、疏隔:
细雨酥,而山妆草色;东风过,则柳钓春波。


5、密隔:
斜日照花间,双飞彩蝶翩翩而舞;清风吹柳岸,几处莺声恰恰而啼。


6、杂隔:
茶烟袅袅,淡香缕缕于身前;花影依依,春色盈盈而眼底。




四、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
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
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此赋的提引词是:“若夫”“夫其”“至如”
“若夫”引出开篇,展开新层次。
“夫其”起到承接转韵换段,另为述之可用。
“至如”承前因而论之可用。


作业要求:完成作业的时间为一周,截止次下周五晚八点前,迟交的作业不予点评哦!

点评

回答问答题正确,作业合格,赞!  发表于 2025-3-23 10:14
其中“疏隔、密隔”不能分行分段,一个骈句要连续书写即可。  发表于 2025-3-23 10:11
问好同学,自写隔句完成得很好,隔对工整,马蹄律也走得好,虚词整体也用得好,赞赏!  发表于 2025-3-23 1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2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4
贡献
46
金钱
80
发表于 2025-3-21 08: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若水Meng 于 2025-3-21 14:07 编辑

21若水
辞赋基础第三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隔句就是相隔一句对仗,因此又叫“隔句对”。他是赋句的基本句式之一,也是赋的常用句式。它和对联中两分句的联相似,也有人称为“分句对” 或者 “复句对”。
隔句有以下几种:
1、轻隔:前四字,后六字。
2、重隔:前六字,后四字。与轻隔颠倒。
3、疏隔:前三字,后五至八字。
4、密隔:前五字至八字,后六字至九字。
5、平隔: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或五字至七字。
6、杂隔:前四字,后五、七、八字不限;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不限。
以上六种属于常式隔句。还有一种是“非常式隔句”,所谓非常式隔句就是单边超过两个分句的隔句。非常式隔句用的不多,不是主流,我们在以后创作的时候,
尽量不用非常式隔句。

隔句都有以下特点:
1、隔句单边都有两个分句,共有四个分句子。
2、四个分句的句脚字必须走马蹄,马蹄律就两种,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非此即彼。
3、隔句的对仗是: 一、三分句相对,二、四分句相对。
4、隔句的标点符号:
第一分句后边逗号,第二分句后必须标分号;第三分句后标逗号,第四分句标句号。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漫句即散句,是不需要对仗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三二句。我们要求漫句不要使用在赋文的中间,应该放在开篇或每段的首句和尾句;

古偶句:指的是相同序位上有相同的字。古偶句因为不符合后来骈句的严格要求,辞赋界把它划为散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
起着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

送,又称“送语”,如古文结尾的而已,者也,哉之类。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
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发语位于句首,引导话题,连接上下文,抒发情感。
送语位于句尾,总结内容,抒发情感,收束文意。
二者在文中协同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表达清晰,情感丰富。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语没有固定的词汇。要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自行发挥,决不能死往上按,也不能频繁使用,
频繁使用会有画蛇添足之感。尤其不能一个提引词重复使用,或者类似的发语在一个部位几次使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提引词,有时也被称作领字、衬字或发语词,在诗词、曲艺以及对联等中国古典文学形式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它主要用于句首或者句子中间,起到引导、连接下文内容的作用,提引词不直接参与诗句的平仄要求,
但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情感色彩。简单来说,提引词就是用来引领句子或段落,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
并有助于调整节奏感。

提引词有如下特点:
1、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
2、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只是比较少。
3、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提引词”的使用,
是赋文与诗词最明显的区别。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
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
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
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
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
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
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
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
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
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
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
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
27. 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对偶句x,修正:长句。“决云之异状”与“皎日之深诚”,“徒逞”与“不取”相对)

28. 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对偶句X,修正:漫句。“美范蠡而述鲁连”与“信斯人之可伍”在结构和语义上有一定关联 )

三、以“春”为意,自写隔句。
1、轻隔:
春风点笔,一屏杏雨含烟;
夜月吹笙,满院梨云度曲。
重隔:
梨花半落墨林,诗笺沁雪;
修竹书来芸简,赋笔惊风。
3、平隔:踏青染碧,寻芳缠红;燕蹴香尘,蝶窥钿朵。
4、疏隔:桃破萼,绛如霞而染西桥;‌柳垂金,丝绾雾而锁南陌。
5、密隔:驭青阳之辇,桃李竞发而垂丹霞;‌衔碧落之书,鹂莺争啼则沸春曲。
6、杂隔:燕语侵帘,衔来海棠而脂粉冷;莺梭掷柳,织就梨云而罗幕轻。

四、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
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
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
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
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
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非饰。
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
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
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本赋共三节,每一节首二字均为提引词。
第一节前二字的“若夫”,乃大起,即开启文首,简介白鹦鹉的产地与声色之美;
第二节前二字的“夫其”,乃承接,换韵,换段时用之。即承接上文,深入铺排状写白鹦鹉自身特点及与人之关系等;同时也为开启下文做好铺垫。
第三节前二字的“至如”,乃转述,换段,换内容时用之。即承接上文而来,状写白鹦鹉与海燕山鸡的不同,
从而收束全文。

点评

第四题,答案正确。点赞!  发表于 2025-3-22 10:49
第三题:隔句写得很漂亮。注意2点,1、五字以上应加虚词;2、虚词后的音节字应为2或4, 最后不要为1或3字。  发表于 2025-3-22 10:48
第二题:句式判定无误,为你点赞!  发表于 2025-3-22 10:44
问好学友。第一题问答题答案正确。  发表于 2025-3-22 1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5

帖子

6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154
金钱
233
发表于 2025-3-21 15:5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片天空昨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 隔句就是相隔一句对仗,因此又叫“隔句对”。他是赋句的基本句式之一,也是赋的常用句式。它和对联中两分句的联相似,也有人称为“分句对” 或者 “复句对”。
隔句有以下几种:
1).轻隔:前四字,后六字。
2).重隔:前六字,后四字。与轻隔颠倒。
3).疏隔:前三字,后五至八字。
4).密隔:前五字至八字,后六字至九字。
5).平隔: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或五字至七字。
6).杂隔:前四字,后五、七、八字不限;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不限。
以上六种属于常式隔句。还有一种是“非常式隔句”,所谓非常式隔句就是单边超过两个分句的隔句。非常式隔句用的不多,不是主流,我们在以后创作的时候,尽量不用非常式隔句;

隔句都有以下特点:
1)、隔句单边都有两个分句,共有四个分句子。
2)、四个分句的句脚字必须走马蹄,马蹄律就两种,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非此即彼。
3)、隔句的对仗是: 一、三分句相对,二、四分句相对。
4)、隔句的标点符号:
第一分句后边逗号,第二分句后必须标分号;第三分句后标逗号,第四分句标句号。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 漫句即散句,是不需要对仗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三二句。我们要求漫句不要使用在赋文的中间,应该放在开篇或每段的首句和尾句;
古偶句: 指的是相同序位上有相同的字。古偶句因为不符合后来骈句的严格要求,辞赋界把它划为散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 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着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

送,又称“送语”,如古文结尾的而已,者也,哉之类。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发语位于句首,引导话题,连接上下文,抒发情感。
送语位于句尾,总结内容,抒发情感,收束文意。
二者在文中协同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表达清晰,情感丰富。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语没有固定的词汇。要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自行发挥,决不能死往上按,也不能频繁使用,频繁使用会有画蛇添足之感。尤其不能一个提引词重复使用,或者类似的发语在一个部位几次使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 提引词,有时也被称作领字、衬字或发语词,在诗词、曲艺以及对联等中国古典文学形式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它主要用于句首或者句子中间,起到引导、连接下文内容的作用,提引词不直接参与诗句的平仄要求,但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情感色彩。简单来说,提引词就是用来引领句子或段落,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并有助于调整节奏感;

提引词有如下特点:
1),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
2),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只是比较少。
3),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提引词”的使用,是赋文与诗词最明显的区别。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
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
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
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
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

答: 以下是对括号里句子句式的说明:

1.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对偶句x,修正:长句。兮字句式:上下句结构相似,“兮”为语气助词,起舒缓语气作用)

2. 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对偶句X:修正:长句。上下句在结构和语义上相对应)

3. 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隔句对√:属于赋中的隔句形式,上下句两两相对,且有一定间隔)

4. 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对偶句x:修正:紧句。“去国无途”与“迷津独立”结构相对)

5. 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对偶句x:修正:长句。“前临”与“后有”,“积水之阻”与“追兵之急”相对)

6. 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对偶句x:修正:长句。“踌蹰”与“顾盼”,“鹤发相哀”与“渔舟可入”相对)

7. 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隔句对√)

8.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对偶句x:修正:紧句。“拂拭青萍”与“披陈素诚”结构相对)

9. 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对偶句x,修正:长句。“念险难”与“顾提携”,“以知我”与“而赐卿”相对)

10. 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隔句对√:上下句两两相对,且有间隔)

11. 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对偶句x:修正:紧句。“莞尔兴言”与“搘颐话志”相对)

12. 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对偶句x:修正,长句“本期”与“讵可”,“浩淼以排难”与“怆惶而徇利”相对)

13. 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隔句对)√

14.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对偶句X,修正:紧句。“楚令方急”与“严刑且陈”相对)

15. 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对偶句x:修正:长句。“尽索”与“先诛”,“奔亡之党”与“隐匿之人”相对)

16. 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对偶句X,修正:紧句。:“若以……为念”与“荣华是亲”结构上有一定对应关系)

17. 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对偶句X,修正:长句。“械尔躬”与“持尔剑”,“而赴国”与“以防身”相对)

18. 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隔句对)√

19. 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对偶句X,修正:紧句。“恻隐为心”与“艰危是济”相对)

20. 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对偶句X:修正:长句。“方图”与“岂假”,“散发之乐”与“吹毛之锐”相对)

21. 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对偶句X,修正:长句。“情高”与“语罢”,“俗虑难量”与“鸣桹忽逝”相对)

22. 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隔句对)V

23.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对偶句X:漫句。

24. 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对偶句x,修正:对偶句。。

25. 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隔句对)V

26. 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对偶句,修正,提引词,紧句。“义立一朝”与“名超万古”相对)

27. 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对偶句x,修正:长句。“决云之异状”与“皎日之深诚”,“徒逞”与“不取”相对)

28. 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对偶句X,修正:漫句。“美范蠡而述鲁连”与“信斯人之可伍”在结构和语义上有一定关联 )

三、以“春”为意,自写隔句。
答: 自写如下:
1. 轻隔:轻风吹拂,陌上繁花万朵;晨辉初出,林间啼鸟几声。
2. 重隔:东风拂柳轻柔,春景如画;细雨田湿润,春意盈怀。
3. 疏隔:好春光,桃花绽放铺秀色;佳春曲,紫燕翻飞绘锦章。
4. 密隔:几缕春风至,千枝嫩蕊含情;半杆红日升,几处新莺欢唱。
5. 平隔:春桃满院笑春风,春柳一堤归春燕。紫燕燕穿梭寻春舍,蜜蜂忙碌采春芳。
6. 杂隔:轻云卷舒,望碧水野无垠催春意;春声婉转,知赏繁花烂漫醉春心。

四、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
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
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 在这篇《白鹦鹉赋》中找出的 3 个提引词及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的作用如下:

1. “若夫”:“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若夫”是发语词,起到了开篇引入的作用,开启下文对白鹦鹉的介绍,从其产地(西域、南海)以及外形特点(同朱喙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等方面进行描述,是“起”的部分,引出对所赋对象白鹦鹉的叙述。

2. “夫其”:“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夫其”用于承接上文对白鹦鹉基本情况的介绍,进一步阐述白鹦鹉被人赏玩,生活环境从自然的桂林等地变为人们的兰房琼室,描述其在人类生活中的状态,如与伎女相处、远离故巢等,是对前文内容的承接和深入,属于“承”的作用。

3. “至如”:“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 ,“至如”起到了转折对比的作用,通过列举海燕、山鸡等其他鸟类有好的境遇(有玉筐可依、向宝镜知归),与白鹦鹉“地远形微”“深笼久闭,乔木长违”的悲惨处境形成对

点评

第四题回答正确,为你点赞。  发表于 2025-3-22 11:12
第三题不足处:重隔第三分句少一字。你的所有隔句,五字以上均无虚词,请修改添加。 注意:虚词后的音节字应为2或4字,最好不要1或3字。  发表于 2025-3-22 11:11
第三题显示学友文字功底深厚,对联基础很好。隔句走马蹄,好文采。  发表于 2025-3-22 11:06
第二题:句式判定不足,隔句对有几种,应标明哪种隔句。  发表于 2025-3-22 10:54
问好学友。第一题问答题答案正确。  发表于 2025-3-22 1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7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1
贡献
16
金钱
30
发表于 2025-3-21 16:02: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郁离 于 2025-3-21 17:34 编辑

辞赋基础第三讲作业:47郁离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隔句分为六类,分别是:轻、重、疏、密、平、杂。 轻隔:前四字,后六字。 重隔:前六字,后四字。与轻隔颠倒。 疏隔:前三字,后五至八字。 密隔:前五字至八字,后六字至九字。 平隔: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或五字至七字,这是遵循古人在赋文中平隔用法的频率而定的。 杂隔:前四字,后五、七、八字不限;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不限。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古偶句现在被当做漫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送,又称“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放在句子前面通常需辅以引发、承接或过渡词语。
①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
②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只是比较少。
③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提引词”的使用,是赋文与诗词最明显的区别。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
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
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
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
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
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
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
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
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
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
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
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
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
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
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
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
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
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
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
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
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
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
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
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乱)。

三 、 以 “ 春 ” 为意 , 自写隔句 。
1 、 轻隔 : 著雨林花,趁东风而红锦; 和烟岸草,生南浦而翠茵。  
2 、 重隔 : 哀一夜之条风,梅花尽落; 赖三冬之暖照,松雪初融。
3 、 疏隔 : 听北窗,知雨霁而千帆冷; 观南岸,晓云晴而一气新。
4 、 密隔 : 况隔岁之梅花,翩翩然而空念远; 何经冬之芳草,郁郁兮而独生幽。
5 、 平隔 : 鸿雁飞回,衡阳不度; 梅花落尽,陇首难行。  
6 、 杂隔 : 云墮而垂鬓,数峰欲雨; 草生而低眉,夹岸听风。


四、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若夫:起引发作用。
夫其:起承接作用。
至如:另提一事,起转折作用。



点评

第四题的回答太笼统,应结合文章具体指明如何。。。。。  发表于 2025-3-22 11:19
第三题:显示学友文字功底较好,对联基础不错。隔句走马蹄(6杂隔请自检),好。  发表于 2025-3-22 11:17
第二题:句式判定正确,为你点赞。  发表于 2025-3-22 11:13
问好学友。第一题问答题答案正确。  发表于 2025-3-22 1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7

帖子

12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8
贡献
295
金钱
454
发表于 2025-3-21 21: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赋三期第三讲论坛作业
06-桃之妖妖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常用的隔句有六种。另有一种隔句非主流。
特点:
(1)单边都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
(2)四个分句句脚应符合马蹄律。即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
(3)隔句的四个分句中,1跟3,2跟4相对,并且四句的意思相近或相对。
4句必须用分号“;”隔开。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古偶句属骈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又叫“发语词”,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送,又称“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
作用:
发语为探索事物起源,原始发项,引起下文,而送语有感叹之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起承转合之用。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句)。
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句)。
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
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
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句)。
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句)。
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
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句)。
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
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


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句)。
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
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句)。
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
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句)。
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
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
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句)。
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长句)。
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
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句)。
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
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
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句)。
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三、以“春”为意,自写隔句。
1.轻隔: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展新颜;
细雨滋田,千山叠翠凝淑气。

2.重隔:
柳绿桃红莺啼,生机盎然;
冰融雪化雁归,韶光骀荡。

3.平隔:
燕语呢喃,花开烂漫;
溪声婉转,草色葱茏。

4.疏隔:
风送暖,千山披翠换新装;
日添柔,万木抽青辞旧貌。

5.密隔:
溪水潺湲映碧空,芳草萋萋连天远;
云霞烂漫熏红袖,夭桃灼灼照眼明。

6.杂隔:
蝶舞蜂忙,韶光流转情难尽;
鸢飞鱼跃,淑气氤氲意自长。


四、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此赋的提引词是:“若夫”“夫其”“至如”
“若夫”引领开篇,介绍鹦鹉栖息所在。
“夫其”提示读者注意并起到承接转韵换段作用。
“至如”起到转换段落 引深内涵和收结全篇的作用。

点评

回答问答题认真详细,赞!  发表于 2025-3-23 09:46
注意隔句格式,不能分行分段,一个骈句格式要连续书写即可。  发表于 2025-3-23 09:45
问好同学,自写隔句五字以上须加虚词,整体隔句缺少虚词,偶对工整,马蹄走得好,赞!  发表于 2025-3-23 09: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6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1
贡献
15
金钱
26
发表于 2025-3-21 22: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基础第三讲作业:
45——念汐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隔句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隔句分六类,有轻重疏密平杂。前四后六是轻隔,前六后四是重隔,前三后五至八是疏隔,前五至八后六至九是密隔,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或五字至七字为平隔,不超过八个字。前四字后五七八不限,或前五七八不限后四字。特点: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两组骈句组成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四个分句(1)和(3)相对为主。(2)和(4)相对为辅,意思相反或相近,四句意义相连,并且隔句必须有分号。
2、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可感慨可点晴,一般用于文章开头结尾,中间不必用。古偶句因为不符合骈句严格要求,把它划为散句。
3、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语放在句首表要发议论,引出下文作用,承上启下之意,可段落之间提引,可句之间提引。送语常用末尾,起感叹作用。
4、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文言语气词,由介助连代加观稽之类。特点:一般在壮句前面辅提引词,用于骈句上句开头,用于发篇或句与句之间的连接,二三四字用于段落之间,也可句之间,无定式。骈句就是珍珠,提引词就是一条丝线,把珍珠穿起来,使文章灵气逼人。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长)。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长)。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长)。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长)。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长)。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长)。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长)。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长)。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长)。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散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长)。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长)。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散句)。

三、以“春”为意,自写隔句。

1、轻隔:柳眼将开,似惺忪之睡梦;梅香未尽,犹缱绻‌于枝头。

2、重隔:冻溪初而始流,冰雪消解;寒枝欲点争抽,杨柳轻柔。

3、平隔:桃花众芳,开破嫩萼;梨蕊独秀,压低柔柯。

4、疏隔:桃花绽,先于众卉呈娇;杏蕊开,同此幽芳争艳。

5、密隔:水暖而鸭知,岸柳新芽之绿泽;雪融而冰释,梯田沃土之青苗

6、杂隔:紫燕呢喃,穿新篁之竹;黄莺婉转,啼芳树之樱。

四、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引领下文)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夫其(承上启下)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感叹作用)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若夫名依西域,若夫引领下文作用
夫其入玩于人,夫其承上启下作用
至如海燕呈瑞,至如感叹作用

点评

回答问答题认真详细,整体完成得很棒,赞!  发表于 2025-3-23 09:51
问好同学,隔句基础知识撑握得好,隔对工整,马蹄律走得好,赞赏!  发表于 2025-3-23 0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3: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