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1-12-8 10:33 编辑
语感的运用
一 拙诗《武陵春·信念》: 不吃经风经雨苦,怎有向前人。敢做英雄求是真,岂可苟生存。 多少崎岖通险阻,踏过便如尘。抖擞一声天破云,绝顶上,涅槃新。 龙家小院:谢谢老师的《武陵春》,不惧艰难永向前正是修养的唯一方向,量变到了质变的时候就是”涅槃新“的时候,走在正确的路上,虽然缓慢,也是向真理慢慢的靠近,而求进步就是求真理。 远山绿叶:没注意到这首诗我有所改动吗?想想为什么要改? 龙家小院:谢谢老师的教诲,非常抱歉,真没注意到,以后我会及时存档的。 远山绿叶:你在改动前留言,我在你留言后改动,且留言栏里挂有明显的痕迹与改后做对比,是看不到,还是忘了你自己的留言,抑或顾此失彼?况且,有我的提醒,怎么成了“以后我会及时存档的”?光存档有什么用? 常说要从实践学写诗,作者对诗的改动,正是窥知其创作具体过程的难得时机,可分辨是在皮毛上施工,还是在就里动手术,可从中洞察作者写诗的心态和创作心理。发现生活与写诗最直观的联系。 我虽提倡,要坚持取法乎上,认真向传统、向古人学写诗,但最直观的东西还是在今人手里。比如,如何把具体的生活摄入诗中,如何调动灵感和支配语言思维,又怎么从言语的模糊状态形成清晰通畅的诗句,等等。 人有忙不过来的时候,但脑袋没有忙不过来的时候,事情可以占时间,思考只占空间,不占时间,是语言化思维过程才需要时间,所以随时随地都可随着任何事情一同进行,在事情的缝隙,总有可能把思考的要点记下,以防稍纵即逝,或出现折扣,于是也称不上“没有注意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