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8|回复: 0

龙家小院在此论坛的部分评帖留言(8)

[复制链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7
贡献
102730
金钱
1159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5-4 11: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1-5-4 13:19 编辑

1、怎样从创作和得法体会写诗
       谢谢老师对“怎样从创作和得法体会写诗”的论述,说明白了“再现”,“表现”,“说出来”,这三种技术的关系和联系,也明白了人和诗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刚开始学诗的时候过于注重技术,什么平仄,格律,八病等等,甚至有一段时间都被这些困难搞得望而却步,最后还是因为不甘心顶了过来。干什么事情总想弄个彻彻底底的明白,这是普遍人的习惯,我也是如此。现在想想当初的这些做为,竞多数是本末倒置,是走错了方向的。但是技法也并不等于只有形式,也有原理性的技法,比如“再现”,“表现”,“说出来”这三种。   
       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呈现就是把想要表达的生活素材呈现出来,貌似客观,实际上已经做过了主观的选择。通常的情况下是开篇定调,也是营造意境,在表现手法上多以起兴为主,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表现就是在再现的基础上,作出个人生活态度和情感的表达,是基于理性的一种感性表达,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说出来就是直接说事,平铺直叙,与正常说话顺序几本一样,贵在雄直,真实,通常以先声夺人,如“十年磨一剑,锋刃未曾试”,“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等等。   
       也正如老师说的那样,技术终归是工具,是人和表达之间的媒介,除此之外,不用有过多的强调和看重。人的美和诗的美才才是同根同源,就是人的素质修养,合理健康的认识和情感。人才是艺术的根本,诗也不过是为了表达人的生活,及生活的态度。但我们不应该轻视生活和生活的态度,因为这关系到人的价值观,是人生的意义所在。由此可见,诗的价值就在人的价值,诗的内涵就是人性的内涵,诗的气脉就是人精神,只有作者达到人诗合一,诗才是诗,人也是诗。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42717-1-1.html
2、怎样从内涵和处理体会写诗
1)谢谢老师的文章,还没读完,就看了首开头诗,很有辩证的道理,我也写两句奉上。难易从来无定数,精诚所至自然开。投机取巧若能算,天下诗篇都靠猜。
2)谢谢老师的文章,我一定会细细的读,汲取其中的养分。
3)好,谢谢老师的文章。
4)谢谢老师的文章,内涵和处理,是表达和被表达的关系。
5)谢谢老师对“怎样从内涵和处理体会写诗”的论述,使我明白了怎样才是真正的学写诗。以前写诗就常常犯过这样的错误,为了符合格律,而随意的改变灵感,最后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应该也是一种无病呻吟和憋诗现象,实际是为了写诗而写诗。      
       通过老师的教诲让我明白了,写诗就是表情达意,就是以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主观情感和认识。焉有为了逢迎和屈从形式而放弃内容的道理,如此做了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也就是通常说的捡了芝麻丢了个西瓜。所以平时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总是小聪明,愚蠢才是真的。        
       比如诗是以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内涵美,有些人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还不明就里,不思反省,还以为瞎编乱造就可以成诗,还在“以诗论诗”的自欺欺人中,这简直是猪油蒙了心的痴心妄想。人不行,诗能行吗?难道这个诗和这个人一点关系都没有?那这个诗是谁做的呢?所以这些人把写诗当成了捡垃圾,总以为能捡到好的东西,实际上他们不知道的是,垃圾堆里都是别人扔掉的东西,做为生活物资尚说明有节俭意识,如果把捡来的东西当做炫耀的资本,那无疑是脑子出了问题。        
       老师的讲解也让我明白了内植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准确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技术,是心声对形式的不屈从,而又理性配合的结果。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做事即要坚持原则,又要有灵活应变的脑筋,灵活应变绝不会牺牲原则的独立性,却往往能够把这种原则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诗要求新的道理。主观和客观的变化也是如此,不能割裂孤立静止地看待其中的变化,实际上还是要灵活运用的问题。写诗是创作的过程,对这些变化都要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情感变化更要有清晰的认识,如此写出来的诗才算有内涵,让人看了也能明白。而内植于其中的含蓄内涵,会因为诗的存在,而终有一天找到知音,既有相同情感和认识的人,此可谓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也。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34619-1-1.html
3、怎样从潜力修养体会写诗
       谢谢老师的文章对“怎样从潜力修养体会写诗”的论述,使我明白了潜力和主观能动性,及修养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我也打一个比方,人的外部修养和实践就像钻井机,而主观能动性和潜力,就像地下的矿产资源,区别只在于主观能动性是地表层的矿产资源,而潜力是岩石层的矿产资源,虽然都是一样的矿产资源,但是深度不同。      
       平时的钻井机也就是钻个地表层的深度,这样主观能动性就完全可以应付。而一旦这个钻井机速度和效率非常的高,挖的越深,天赋的压力就越大。一旦接触到主观能动性的底线时,相应的潜力就被激活,实际上是修养和实践,对人主观能动性极限的挑战,通常说的挑战潜能就是这个意思。     
       主观能动性有积极向外改造自然的愿望,是这种愿望让人有所行动,从而修养和实践就开始了。而外部的修养和实践同时也会反作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一个外因改变内因的过程,也是一个文而化之的过程。     
       当这个过程遇到瓶颈时,就是激发潜能的时候,凭借人坚强的意志,和勤奋的修养和实践,在豁然开朗的时候,就是潜能化为主观能动性的时候,从这一点讲,潜能倒更像是理解力和悟性,也是通常所说的天赋。   
        就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讲,其优越性当然是制度本身的效率和创造力,效率和创造力正是对优越性的表现和证明。但这是表象,也是功利的,深层的原因则是劳动人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是劳动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在发挥作用。     可往往有些人看不到这些,借助于制度的优越性而大搞个人致富,形成严重的社会贫富差距,造成严重的尊严压迫和剥削,这就大大的侵害和阻碍了劳动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的发挥,实际上就是不懂得怎样维护和保障社会主义制度潜力的运行和开发,如此下去注定不能长久。这就是潜力,主观能动性,和修养实践的关系和联系。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48680-1-1.html
4、怎样从创作和得视野体会写诗
       谢谢老师对“怎样从创作和视野体会写诗”的论述,使我明白了写诗贵在真实,贵在人性美。先说真实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写诗要有个性,可是到底这个个性是什么?有谁知道?有些人说求新就是个性。那你又问的求新是什么?好多人肯定是回答在字词上求新,实在是大大的荒谬。如果只是咬文嚼字就叫求新,那也未免儿戏了,如果那样的话,写诗好的人肯定是那些老学究,老酸儒,比如孔乙己之流。事实上这里面根本就没有出路,假的东西怎么可能有出路?错误的路上怎么能有正路?急功近利的路上,怎么可能长治久安?
       那现在就来谈谈这个问题,说一点自己的理解。事实上,每个人因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经历,以及不同的修养等等素质,这种种的不同就个性,也可以说真实就是个性。现在明白了为什么要人诗合一的吗?因为人诗不能合一就是虚假的,假的东西有啥个性?除了憋诗和呻吟就没有其他的出路。所以才说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其实真实才是艺术的源泉,这是一个道理。     
       再谈谈人性美写诗的关系,当今社会们普遍的麻木不仁和随波逐流,也就是说活的都不真实,认识和情感都比较做作和扭曲,如此一来,最普通的真实个性反而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但是与众不同也未必美,毕竟坏到极点也是与众不同。这就要求人的个性,不但要真实而且要美,真是已经够有个性,美在真实的基础之上就更加有个性,这样写出来的诗能会没有个性吗?     
       当然这个是需要亲身去实践,不是听听这几句话就可以做到,因为理论和实践不结合就还等于做人做事两层皮,那写出的东西还是假的,虚假的美仍是丑陋。所以只有知道了道理,还能奉行道理和践行道理的人,他们才能写出有个性的诗。这谈的即是创作,也是创作的视野。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42713-1-1.html
5、怎样从对待基本功体会写诗
       谢谢老师对“怎样对待基本功体会写诗”的论述,使我明白了基本功,笔力和人格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基本功只是一定的规则和套路,规则和套路只是让人来遵守,是给人划定了一定的范围和界限,是一种约定的条文,哪有把条文当成能力的呢?就比如足球场上,你不犯规就能代表你赢了吗?总是球踢得好才是关键,有时间偶尔犯犯规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著名的“上帝之手”。这样就是说,做任何事情要基于规则,又不能被规则所局限,也就是说走得进去,也要走得出来,纵然是戴着脚镣跳舞,也是走出来的表现,毕竟规则对你已经不是真正的束缚了,比如杜甫。   
       形式总要是服从内容的,这关系到艺术的表达真实性,真实是不能被扭曲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基本功, 毕竟规则还是规则,我们还是要尽量遵守,但不能因为遵守的规则就有虚荣和炫耀之心,因为基本功只代表起点,除此之外没有多余的含义。这就像小孩子学数学一样,知道了1+1=2,也不能证明他就是个数学家,真正的数学家总是要在更广泛的天空里遨游,但1+1=2却是真实的开始和基础。     
       我想写诗也是如此,格律只是诗的形式,有了内涵才有形式美,如果没有内涵,形式就是一个空壳子,谈不上美不美。诗是表情达意的,表达的是作者的情,作者的意,就从这句话来看,人也是决定因素,因为任何的艺术都是人的创造行为。但绝不能说,因为你是一个人,所以你一定能写好诗,因为人也是写诗的开始和基础,首先你要是个人,否则你就没有写诗的资格。不是长了人的样子就是人,如果这么简单的判定的话,那就没有不是人的人。事实上好多人真的不是人,比如贪官污吏,奸商恶霸,坑蒙拐骗等等,这些人连畜生都不如。也就是说畜生没有写诗的资格,不管是什么羊羔体,还是梨花体,只要写不出个“人”字而来,就啥也不是。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有人性,人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真善美的追求。真就是真性情,不做作;善就是与人为善,内心纯良;美是真和善的自然表现和流露,唯三者合一才为人。真善美就是人的真修养,真内涵,也就是人的人格,人格就是人的开始,是做人的资格。只有在做人上立得住,艺术才算有了根,笔力就是在这个根的基础上慢慢进步的,并不像有些人说的,练练就行了,没有人格的人,练了也是白练,瞎子点蜡白费油。        
      老师说的笔力在人的基础修养里,在人的情感和认识的进步中,在人格带动文笔所最终形成的笔触能力上,我想正是这个道理。简单说明,笔触能力就在人格上,是人格带着艺术形式,成就了一篇篇艺术作品。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犹如神”,这和老师说的是一个道理,可见古今的道理也是相通的。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45588-1-1.html
6、怎样从创作和得门道体会写诗
       谢谢老师对“怎样从创作和得门道体会写诗”的论述,让我明白了学习,实践和写诗的关系。学习和实践都是修养的过程和手段,所以说是修养和写诗的关系。修养是人主动要求进步的行为和思想,主要是外因修养,是想通过外部干预而达到内因合理且进步的方法和策略。事实上人也有内因修养,不过内因修养也是外因修养反作用的结果,是修养对天赋和潜力的开发和激活。     
       艺术都是人的主观创作行为,所以说人是艺术的根本,而写诗也同样如此。人总是通过基础修养,让自己有全面的思维和眼光。通常表现的形式有广泛的涉猎读书,或者是游历天下,通常的文人采风也是基于后一种原理。事实上生活才是形成全面修养的最好舞台,艺术也不过是对生活的反映,也是对生活中人的内心表达,所以全面的思维和表达就离不开生活。     
       而艺术的生活与一般生活还是有所区别的,艺术的生活指的是人走在规律上的生活,是追求艺术的生活,根本还是完善人性的生活。修养的根儿都在人上 ,写诗的根,也同样在人这个决定因素上,这就是写诗的门道。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43389-1-1.html
7、怎样从创作和得就里体会写诗
1)谢谢老师的文章,这就是实践论,这就是真理,我希望喜欢写诗的朋友们读到此文,千万不要草率看过,要切实的体会,并去践行。正如老师所说,所有的技巧之所以有效果,都是在人这个基础之上才能够,否则人不行,就算机关算尽也是白搭。诗以言志,吟咏性情也,所以写诗的人必须有真性情,真志向,真正的做到与人为善才能人诗合一。
2)老师,我该如何区分哪些人是旧版,哪些人是新版的呢?是否要看账户的注册时间了呢?
3)谢谢老师对“怎样从创作和得就里体会写诗”的论述,使我明白了写诗的技术和写诗的功能之间的区别。我觉得,技术即是一种标准,也是一种经验的产物,比如科学技术就是这样。对于写诗来说,技术主要服务于形式,处理技术是对技术的灵活运用和把握,是一个运用技术分寸上的问题。写诗终究还是为了表情达意,我们既不能为了写诗而写诗,也就更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所以写诗技术的标准 就在于如何准确的表情达意。比如“推敲”的典故,这就是一个关于技术问题,即推字和炼字。      
       事实上推字和炼字 是诗得后期处理技术问题,是主体架构没有大问题的情况下,做出的精益求精,或者是修正表情达意不准确的字。这本来是写诗中遇到最正常的问题,奇怪的是,有些人竟把这个当成了写诗的一种爱好,以为只要把字推炼好,诗就没有问题,这就是本末倒置了,主体有问题,字推炼再好也没用,毕竟思想内容才是第一位的,内容空洞,形式再好也是空壳子。      
       写诗既然是一种艺术行为,就要遵循艺术的规律,即以人为本,也就是说人才是关键性因素,和决定性因素。总是要把学习和实践放在首位,总是要把个人的认识和情感提高起来,总是要把知行合一做到才好。如此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知正见,只有如此,人写出来的东西才有美的感染力和传染力,这才是诗作为精神食粮的责任和本分所在,终究还是人的责任和本分所在,这应该就是得就里了。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40295-1-1.html
8、怎样从创作和得规律体会写诗
1)谢谢老师的文章,虽然还没有细读读,我也知道人是写诗的关键,所以做人的规律就是写诗的规律。
2)笔道诗友,说的好。
3)谢谢老师的文章,我都很怀念文章中说的这位诗友,他还曾经为我指点过错误。
4)谢谢老师对“怎样从创作和得规律体会修养”的论述,使我明白了学习的规律和写诗的规律。学习是一个修养的过程,多从学习文化知识开始,然后再运用知识来付诸于实践,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达到人内化的效果。我之前就不懂这些,总是因为觉得自己背的书少,所以到用的时候就不够用。经过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原因并非在这里,而是自己学习不能内化之故。     
      学习不能内化,就不能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这样人非但得不到进步,实际上,反而会增加虚荣的娇气和自恃,所以说是有害而无益。这样让什么样的学习都成了貌似的,实际上永远也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和效果,人诗两层皮就是这样造成的。也就是说人不改变自己的错误和落后思想,就不可能进步,这也就是说没有舒舒服服的进步方法,我想这就是学习的规律。是老师的教诲,让我明白了这些。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知道该怎么样学习,该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该向什么人学习,包括如何自学,还有就是客观的看待自学和师承之间的关系和区别。老师的作用是领路人,可以让学习者及早踏上学习的规律,找到学习的方向,同时又能够及时的解疑答惑,这就大大的增加了学习的效率和成功性。但是学生,唯独不能单单依靠老师,因为外因再强大,内因不争气也是不行的,这也就是名师未必出高徒的原因所在。所以学习的科学方法应该是个人知道努力,老师又是真正懂得大道的人,两方面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培养出人才,这就是学习的成功规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一个道理,名师就是明灯,时刻引领着迷路的人。   
      至于创作,我想是学成以后的事情,至少是心态端正以后的事情,在这之前都叫练习。因为真正的创作都是从知行合一开始,在这之前都叫人云亦云和随波逐流,或者是任性自恃。创作既离不开生活,也离不开人的个性,更离不开人的内心美,所以真正的创作总是能带给人美的享受,追求美就是创作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是人性修养的基本规律。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39390-1-1.html
9、怎样从内涵和内植体会写诗
1)谢谢老师的诗作,文章还未看完,对开头诗一时有感,也写两句奉上,如下:人心本是诗基础,美好勤劳建大屋。若是贪婪无耻辈,劝君洗洗去打呼。
2)内涵就是诗的魂,无魂空有言。
3)可惜了,这么好的文章,只能明天再读了。
4)谢谢老师的文章,做什么都要基础,而人性是一切做人做事的基础。
5)谢谢老师对“怎样从内涵和内植体会写诗”的论述,使我明白了内植和人诗合一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谢谢老师对学生的寄予和厚望,这首诗我记得,当初正是写给我的留言。记得,当时我看到首联非常高兴,可是颔联却看不太明白,结合后两联的意思,我还误以为老师是说自己是一个孤独的勇者,要给我们这些学生做一个垂范作用,现在想想竟是错了。这就是不明白内植是为何物,没有完全揣摩通篇而断章取义的结果,现在我明白了,内植就是人诗合一。     
      我是这样理解的,那只就是把自己的内涵植入广泛的生活现象中,用广泛的生活现象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目的,态度,思想和内涵等等,不是有句话说“矛盾的普遍性寄寓在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吗?我想内植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生活感受,认识情感等等都多少有差异,这些差异就是人的个性,也代表了真实,用正常的生活现象表现出来,看似普通,实际为个性,这其中就是辩证的道理。     
       由此,我明白了内植和人事合一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内植就是个性美的广泛普遍式表达。有相同经历和情感者能感知,却不可言明,因为这个除了作者本人没法确定,欣赏的过度引申在这里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让写诗实践陷入没有标准的混乱之中,反而为了迎合审美而畏手畏脚。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一个道理,即真实总是写诗的关健,而人性美则是写诗的灵魂,此二者缺一不可。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33355-1-1.html
10、打油诗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1)谢谢老师的文章,看来打油诗也是诗,并非像以前认为的那样,完全是什么顺口溜,以后要改变这种错误的认识了。
2)谢老师对“打油诗的创作方法和技巧的论述”,使我对打油诗有了重新的认识。在我的印象中,打油诗一直都是顺口溜,从小没有特别关注这方面,因为心里压根就没有把它当回事。正经诗作尚没有过多时间来看,何况打油诗?这就是我以前的成见和偏见,现在看来,是自己当初根本不懂得什么是诗的幼稚心理在作怪,就比如有一段时间对古风也很不以为然,但是自从跟了老师学诗后,没有多久我就改掉了这种偏见,因为我知道形式要服从内容,真正的表情达意才是诗的功能,而有志是诗的特点,实际上这正是人诗合一的表现。     
       打油诗也是诗,只要能做到人诗合一,我想它和其他形式的诗并没有真正的区别。有区别是在他的口语化,通俗易懂,老少皆宜,贴近生活,既诙谐幽默,有以投枪匕首般揭露现实,讽刺现实等等。如此看来,我倒觉得打油诗的作用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更有用,因为它更真实,实际上它本身多是老百姓的创作和心声。比如贾平凹写的《废都》中有一段打油诗是这样说的,“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的夫妻背对背”,还有就是什么“有酒不喝也不行……”等等,我就不说了,因为对这方面确实了解不多。就从这有限的了解来看,完全写的是现实,而真实,和反映社会的现实,本身就是诗的主要特点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打油诗就是诗,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是胡扯八道的顺口溜。打油诗的生命力如此强,通常在百姓之间口口相传,也就足以说明他是深得民心,而深得民心,就一定不能深得当今当官的心,从这意义上讲,打油诗似乎又代表了正义,而正义恰恰是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的主要内涵,从这个角度上看,打油诗无愧是诗。     
       老师的讲解让我认识到了打油诗的博大精深,也认识到其中的趣味,同时也了解了打油诗的历史。如此,我相信我以后再也不会对打油诗心存轻视,反而会更加的客观和理性的看待,并支持打油诗的发展,毕竟这于文化本就不够的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好消息,让人人都成为了诗人,这同样关系到未来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40304-1-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6 08: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