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啥牛脾气 文/林长信(德本林) ---语言的盲点。<语言的人生/之二> 思想靠语言来表达。当然思想也可以借着其他媒体来表达,像是音乐啦、图画啦、以及雕刻、建筑,甚至插花、数学等等。而在其中仍以语言及文字最为直捷而方便。尤其语言最便于人在近距离及面对面时候作沟通、交换意见。时下的科技新产品之视象电话,不也就证明了面对面近距离的交谈,是人类最爱用的沟通方式。 沟通的目的在使之「通」。可惜有些人颇有牛脾气,交谈而未沟通时,便向对方大发脾气。“我已经跟你讲过几千万次了,你还是… …”,“你这小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讲好讲坏都不听”、“她是一个铁石心肠的女强人,根本就是油盐不进。” 沟通又称作交流,是一种传播。传播有[发讯]也有[收讯]。注意了!有发讯,并不见得一定就有收讯。著名的显例是:妈妈在嫌小寳把衣裤玩到泥塘里弄肮脏了而训斥时,小宝却面露微笑,他正全神的在倾听他裤袋中的青蛙是否正在鸣叫。由于物理、心理、意识形态、成见、利益、立场之不同,收讯会因此受干扰而欠清晰、失眞、甚至断讯。故对有牛脾气的人来讲,就不能不注意一下是否自己的发讯可以改进一下。改进发讯的人也就是较有涵养的成熟成人。 在音乐欢奏之热闹场合中,牛姊向同伴说:“我的[新琴]不好”时,同伴是一脸愕然,则牛姊最好是换字了,改说:“我新买的钢琴的中央C键有点坏了。”或说:“功学社才交的钢琴的油漆被我碰坏了。”使同伴从[新琴](近似音=心情)的盲点中跳出,达成交流。 牛姊又在喧闹之场合中告诉男友:“明天七点来找我。”男友回说:“一点?一点看妳。”牛姊则最好不要一再重复地说[七点]、[一点?]、[七点钟]、[一点正?];此时此地,则宜改字说:“七八九的七点”,“晚上七点,去喝喜酒的时间。”记得换个字来讲,不要急着发牛脾气骂人家猪脑袋、死脑筋,笨! 换个[字词]来讲话,是协助确认的一种正规方法。而飞行员之间,或与塔台通话之间,则在沟通之后的句尾更加上一词ROGER供作确认收讯之用。省却掉了疑窦及脾气。 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偏好的收讯。走在闹街上的母子会吸收不同的讯息,母亲会听到拍卖呼叫声、小钱币跌落在地上的声音;而手上所抱的小孩子会听见微弱的猫叫声、电线杆上鸽子的咕哝声、或对街角卖冰淇淋的铃铛声。 有个乞丐流荡至新的城市,才稍稍逛一圈,他便向另一个流浪汉评说:“这是个好城市--满地都有烟屁股好捡。”他对这城市的收讯是集中焦点于烟屁股。烟蒂是他的焦点,同时是他的盲点。 当犹太人落水将溺毙时,救生员切不可对他呼叫说:“把你的手【给】我,好拉你上来。”犹太人大喊:“宁死不给。“为了达到沟通目的,救生员牛先生毫无迟疑的改口:“请【拿】到我的手,才好上来。”这犹太人岂肯不拿白不拿呢? 结局必然是皆大欢喜了。// *生肖谈语言-02。南非《侨声报-副刊》1995-1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