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精华75
注册时间2014-8-20
威望4957
金钱92635
贡献74265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威望- 4957 点
贡献- 74265 次
金钱- 92635 枚
  
|
发表于 2019-4-8 21: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9-4-8 21:44 编辑
颈联,典故对
“梅福,字子真。少年求学于长安,初为郡文学,后补南昌县尉。西汉末年,大司马王凤当权,外戚王氏控制了西汉政权。汉成帝永始元年(前16),皇太后之侄王莽封为新都侯,朝政日非,民怨四起。梅福忧国忧民,以一县尉之微官上书朝廷,指陈政事,并讽刺王凤,但被朝廷斥为"边部小吏,妄议朝政",险遭杀身之祸。因此梅福挂冠而去。
梅福最初隐居于南。昌城郊之南,今青云谱处,垂钓于湖。东汉时,他垂钓之处被称为梅湖,并建梅仙祠祀奉梅福。汉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5 年),梅福料知王莽必篡政,乃隐居于南昌西郊飞鸿山学道,遁避尘世。后人赞赏梅福的高风亮节,将飞鸿山改称梅岭(即今国家级森林公园-梅岭),并立梅仙观、梅仙坛、梅尉宅以祀之。
梅福曾在泰宁栖真岩炼丹修行,岩内至今保留其炼丹的石炉。
公元8年,王莽篡位称帝,改国号曰新。梅福逃避王莽的挟嫌追究,离家去了海昏(今江西永修县),卒于吴门(今江西永修县吴城镇)。后人崇奉梅福气节,南宋绍兴二年(1132),高宗赐封梅福为"吏隐真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在南昌西湖南岸建造吏隐亭,又名梅仙亭,民国十九年(1930)重修,并立石碑,与孺子亭对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