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87|回复: 11

迎春联

[复制链接]

525

主题

6222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347
贡献
7247
金钱
11204
发表于 2014-12-26 05: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冷香飘瑞意;

梅雪报佳音。


182

主题

491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8
贡献
3551
金钱
608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4-12-26 19: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冷香飘瑞意;
明月镌春痕

点评

欣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6 21:54
明月是工对。梅雪是宽对,是为了意联。谢玲珑赐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6 21:52

234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3443
贡献
36450
金钱
42159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4-12-26 19:2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诗意春联!

点评

欢迎交流互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6 21:42

348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5647
贡献
12776
金钱
2249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4-12-26 19: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冷香、梅雪,词性不尽人意。

点评

冷香、梅雪是偏正结构的词,其修饰部分词性可从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6 20:50

525

主题

6222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347
贡献
7247
金钱
1120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20: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曾剑之 于 2014-12-26 21:40 编辑
楼晓峰 发表于 2014-12-26 19:52
冷香、梅雪,词性不尽人意。

冷香、梅雪是偏正结构的名词,其修饰部分词性可从宽。

点评

“冷香”是名词性偏正结构;“梅雪”是名词性并列结构,他们的共同点是“词性基本相同”,相异的是组词结构不同。单从联律下限来说,这样的词语相对,属于“基本合格”;但是从工整角度看,却是不完美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6 21:53

525

主题

6222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347
贡献
7247
金钱
1120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21: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交流互动。

525

主题

6222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347
贡献
7247
金钱
1120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21: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玲珑 发表于 2014-12-26 19:03
冷香飘瑞意;
明月镌春痕

明月是工对。梅雪是宽对,是为了意联。谢玲珑赐对。

348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5647
贡献
12776
金钱
2249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4-12-26 21: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剑之 发表于 2014-12-26 20:50
冷香、梅雪是偏正结构的词,其修饰部分词性可从宽。

        “冷香”是名词性偏正结构;“梅雪”是名词性并列结构,他们的共同点是“词性基本相同”,相异的是组词结构不同。单从联律下限来说,这样的词语相对,属于“基本合格”;但是从工整角度看,却是不完美的。
       遇到类似的合格和完美之间的矛盾时,到底该如何取舍?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看联文长短,中、长联可以从宽;对于七字以下的短联(包括七字)则无论单音节词还是多音节词,最好字字入对。二是看联意内涵,若是政治性楹联,考虑其行文难度相对较大,联律可以从宽,即要求到“基本合格”为止;若是情趣性楹联或者文化性楹联,则对于联律的要求应该高于前者,因为这两类内容要比政治内容容易。
       以上浅俗之见,与曾兄探讨。

点评

再换一个角度讨论:若看作冷、香自对,梅、雪自对又可否成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7 09:52
盛意释疑,谢甚!有联友在紫荆风致贴我俩的合对联,借其网名属对回敬,为了意联,草拟宽对,后又改两字,另贴出来,见笑了。尝读古帖,常遇类似联例,重意不重对,东施所为也。当然,撰联肯定是越工越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7 09:01

348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5647
贡献
12776
金钱
2249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4-12-26 21: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玲珑 发表于 2014-12-26 19:03
冷香飘瑞意;
明月镌春痕

欣赏!

525

主题

6222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347
贡献
7247
金钱
1120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09: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晓峰 发表于 2014-12-26 21:53
“冷香”是名词性偏正结构;“梅雪”是名词性并列结构,他们的共同点是“词性基本相同”,相异的 ...

盛意释疑,谢甚!有联友在紫荆风致贴我俩的合对联,借其网名属对回敬,为了意联,草拟宽对,后又改两字,另贴出来,见笑了。尝读古帖,常遇类似联例,重意不重对,东施所为也。当然,撰联肯定是越工越妙。

525

主题

6222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347
贡献
7247
金钱
1120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09: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晓峰 发表于 2014-12-26 21:53
“冷香”是名词性偏正结构;“梅雪”是名词性并列结构,他们的共同点是“词性基本相同”,相异的 ...

再换一个角度讨论:若看作冷、香自对,梅、雪自对又可否成立?

点评

谢谢曾兄再次探讨。 学术界是有“句中自对”这一说法,也不乏创作实列,其特点是: 1.同一联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词语,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形成句中自对(其自对工整的要求一般高于传统的上下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7 18:31

348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5647
贡献
12776
金钱
2249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4-12-27 18: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剑之 发表于 2014-12-27 09:52
再换一个角度讨论:若看作冷、香自对,梅、雪自对又可否成立?

       谢谢曾兄再次探讨。
       学术界是有“句中自对”这一说法,也不乏创作实列,其特点是:
       1.同一联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词语,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形成句中自对(其自对工整的要求一般高于传统的上下对仗);
       2.凡上联出现句中自对的现象,则下联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就不再和上联相同,但是要求做到相同位置词语句中自对,而且也要做到和上联一样自对工整。由此可知,以这种方法创作的楹联,其上下联之间自对部分词语的词性就不一样了,即:若上联自对部分是名词对名词,则下联自对部分就是动词对动词,或者形容词对形容词了。
       若是将以上“冷香”分拆成“冷”和“香”,可以先假设是“句中自对”现象,因为这两个词语所表现的内涵都是人对物体的感受,意义较近(当然有时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语也可以,只是要求下联的自对内容也要意义相对或相反),但是将“梅雪”分拆成“梅”和“雪”后,一个是花卉现象,一个是自然现象,词义差别较远,其自对关系明显不如“冷”和“香”那么协调,一般不会被联家所认可。
       当然,任何理念都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的,谁都可以坚持自己的理念,在分寸掌握上谁都可以有自己的标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1 05: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