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8-6-15
威望64
金钱229
贡献165
高级会员

威望- 64 点
贡献- 165 次
金钱- 229 枚
|
发表于 2019-5-2 20: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第十五期甘棠组毕业论文
甘棠06-从心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进古风楹联学校十五期学习已经九个多月了,从一个不识平仄不懂格律的零基础学员到现在能对句成联,虽然对的质量远远比不上同期的优秀学员,但是对我自己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回想这一路走来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在此我诚挚的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各位联友对我的大力帮助,尤其是我们甘棠组的两位组长对我的督促和鼓励。
因为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喜爱,很早就喜欢古诗词,看到书友们能书写自己的诗词作为书法习作我非常羡慕,一直苦于没有机会系统的学习,直到偶然间听一位书友说起他就是从古风联校毕业的,说对联是诗词的基础,把对联学透彻了诗词就不成问题了,并和我说起古风老师如何负责等等,我便迫不及待的开始报名学习。
感谢的话不多说,下面我把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主要收获和一点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下,也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个梳理和总结,不当之处还请老师多指点。
一、初级班
从基础知识开始了解对联的由来起始,知道了对联其实就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知道了对联的用途及分类。
从基本的格律开始,我就感觉很吃力,勉强记住了上下联的平仄交替和六要素,跟禁忌的一些注意事项。一开始写作业的时候经常顾此失彼,顾得了平仄,而忽略了节奏,顾得了节奏又忽略了词性,做过几次作业和练习后才慢慢有了些进步。
这是我的第四讲作业:
找出自己喜欢的一联,逐一分析该联的六要素。
答:对月操弦泉自唱【联友】
凭花解语袖留香【东风】
1.字数相等:上联七字,下联七字。
2.词性相当:月和花都是名词,操和解都是动词,泉和袖都是名词。
3.结构相称:对月、操弦和凭花、解语都是动宾结构,泉自唱和袖留香都是主谓结构。
4.节奏相应:
对月/操弦/泉/自唱
凭花/解语/袖/留香
都是2212节奏
5.平仄相谐:
对月操弦泉自唱
仄仄平平平仄仄
凭花解语袖留香
平平仄仄仄平平
6.内容相关:此上下联内容都是表述追求知音及闲适之意,属并列关系。上联写对月抚琴泉水叮咚似乎在唱歌,下联写在花前诉说袖子也留下了香气,都是很有意境的美景,借景抒情。
从第七讲作业开始有析联和试对。析联还好,对句对我是个挑战,每次都要反复查阅资料,反复修改。
第七讲作业析联并试对:
1.出句:一任秋风删往事[听琴]
析联:心中多少往事,任凭那秋天的风把它们都带走吧,从今只向前看。冷色调。
试对:且将俗虑付流年【从心】
2.出句:轻舟过处荷香动【清韵兰心】
析联:轻快的小船穿梭在荷花池间,漾起阵阵涟漪,荷花的清香也随着这涟漪扩散开来,溢满整个池塘。此联属暖色调。
试对:芦荻摇时浣女归【从心】
第八讲作业:
析联并对句:
相思一寸缝襟上[再嫁东风]
析联:爱人在远方,天气冷了我要给他寄件衣裳。一边做衣服一边想他,希望他收到衣服能感受到我的相思之情。
对句:解语千行付笔端
初级班第十讲是初识流水对,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流水对最受人欣赏,艺术性较高。一首诗里面有了一联流水对,就显得灵动了许多。想到马上就要学这么美的对句,我暗暗鼓励自己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二、中级班
通过中级班第一节课,我了解到:联,是用文字来画画,不是简单的对个平仄,对个词性就满足了对联的所有条件的,六要素,少一个要素都不能算一个成功的对联,还有造景,造意,造句,布局,谋篇,立意,关联,结构,修辞等等因素包含在里面的。
接下来又学习了该如何来打开拓展对联的思路:当一联在手,首先要明白出句要表达的是什么,字里字外的意,都要先整明白了,出句对句,就是一问一答间进行的一个故事。一个好的对句,应该是将出句占为己有,为自己的对句做铺垫。
第三讲炼字,关于炼字的很多故事,闹字,绿字,敲字,这些都是炼字的典范。炼字目的是炼句,炼句的目的是炼意。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一个字炼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你表达的意是否深刻,是否刻骨,是否到位。 这是我的练字作业:
群山虚席(待)(君)(至)
(欲)(向)青山(寻)侠骨
回眸(不)(见)来时路
第四讲炼意,炼意是对意的提纯。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充分的意。但是,也需要有个适当的取舍,而不能随意为之,要在大家能意会的情况下来进行。
本讲作业:
山高云下榻【秋雨】
水远叶逐流【从心】
思路:山高有云来下榻,水远有叶子随波逐流。
对月操弦泉自唱【联友】
凭栏望远凤来仪【从心】
第六讲:东风谈修辞与应景。了解了修辞要贴切,要用所描写的物的最明显的特点来做铺垫,你的修辞才能有据可查。应景,是由修辞引伸而来。任何的修辞,都不应该是漫无目的的。
接着学习该如何来出句。首先,你要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想说什么,怎么说?意境联,有个小诀窍,那就是你得学会如何拟人。一般前四是铺垫,后三是转折。要学会出句,需要多读多看多分析古诗词的句子,培养点联气出来。
中级班第八讲是东风校长讲对联的思路。校长说我们的文字都是要向大家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能浪漫一点就尽量的浪漫一点,能多情一点,就尽量的多情一点。希望看到大家的文字都是饱沾浓烈的情感而迸发出来的。又告诉我们美包含多种美,凄美就是其中一种。我觉得这些话让我茅塞顿开,以前一直以为对句一定要高大上,现在才知道我那样想太狭隘了。
中级第九讲是对联隔景与合掌,学了这一讲我才知道以前一些我认为很工整的对联其实是合掌的。对的意思近了,没有宕开,就有合掌的嫌疑,对的扯远了,八杆子打不到了,就有隔的嫌疑。我们不能看一字一词来决定是不是隔景,要看整体的表达。这跟判断合掌是一样一样的。
这是我的第九讲作业
用不同思路一联两对:
野径沿溪临竹舍【东风】
落花逐水至君前
清风隔岸送荷香
门墙又上娇花影【Z】
篱落平添紫燕声
耳畔时闻玉笛声
中级第十讲是学习用长短句赏析对联,长短句的主题意思一定要切合原作,不能偏离,可以对原作意思有所外延,但用不着添加太多,更不能增加与原作意思感情不符合的内容。以前我只会用白话文析联,这次看同学们有的用词来析联真是非常羡慕,感觉到自己与大家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需要学习的太多了。
这是我的第十讲作业:
出句:月移竹影来诗里【再嫁东风】
对句:谁递锦书到梦中【落花时节】
赏析:
窗前月,照竹影,月移影斜入梦中;
言不尽,意无穷,一片痴心谁与同。
三、高级班
开始学习成联。成联,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对联作品。在具备对句的一切艺术特点之外,还带有作者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以及个人艺术特点。这些话虽然都理解了,但第一讲作业还是不太好,被老师和同学指出没有从多角度多层次写一个主题,有点像出对句了。
接着学习了对联语言的巧与拙。了解了写诗填词对联,需要一种含蓄的表达方式,经常要借物言情。朱元璋主动示拙然后示巧的例子给我很多启发。领悟到在诗联的创作中,可以合理的运用一些表达的技巧。
这是我第三讲作业-题鸟
展翅苍穹,喜看青山连碧水;
栖身高树,静听春雨落新巢。
接下来关于如何立意,讲义中有一段话令我记忆深刻:余窃以为儿女之情,未必低于家国之思;入世之心,未必输与出尘之想;讽世喻时,未必不及歌功颂德。人生万种情思,皆可贵也,原无高下之分。我明白了诗联立意无高下之分,,大可不必为迎合时人眼目而歪曲本心,只要是秉承真心,并能行文圆润,就是好的。
我们学联就应该用所学的造境造意来完整的,痛快淋漓的表达一个自己独立的意境。在创作成联的时候,不妨多变换几种手法,或虚或实,或远或近,或今或古,或温婉,或激昂。成联,最需要找的是成联的素材,可以是身边一草一木,一点一滴来发现他=它的价值,从而把它给你的启发,触动,感慨写出来。借物言情,无论是出句,对句,成联,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法,一切景语皆情语,什么时候都不落伍,什么时候都管用。
这是我最后一讲的作业-学联有感,也算自己对学联之路的一个总结吧:
师父尽心辅导,新手渐分平仄;
同窗合力前行,联途初见光明。
这三个阶段的课程学习虽说要结束了,但是,我知道我应该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以后我会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来充实自己,各个阶段的讲义和学习资料我也会经常复习,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古风毕业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