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1|回复: 1

古风楹联十六期初级班模拟试卷(二)

[复制链接]

41

主题

418

帖子

3456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六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65
贡献
801
金钱
1307
发表于 2019-3-27 01: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风楹联十六期初级班模拟试卷(二)
一,基础知识填空。(每空2分,共10分)
1,对联相传起源于五代时蜀主(),盛行于()时期。
2,工对是相对于()而言的,在词性要求上更为严格。
3,现代汉语拼音中读一二声的字,在古音中基本读()声,但也有一些字是例外的。
4,对联实行双轨制。但是在同一副对联中,古音和()不能混用。

二,判断对错。(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在对句时,出句写景,对句可以考虑入情。()
2,意境联讲究意境的和谐。一般来说,上下联的语言风格要尽量统一。()
3,流水对中的词性可以适当放宽,所以一副对联如果属于流水对,就不可能是工对。()
4,对联不允许出律,这是为了保证文字的抑扬顿挫之美,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5,内容合掌的句子,在律诗中是允许存在的。但在对联中是不允许的。()

三,单项选择题。(选填序号。多选,漏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对联禁忌中的“头重脚轻"的问题,下列哪一项表述是完全正确的?()
A,头重脚轻指的是下联物象在数量上少于上联。
B,上联写景,下联如果入情,对联就不可能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
C,出句如果非常强势,对句可以考虑采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应对,避免头重脚轻情况的发生。
D,对联中,头重脚轻的现象,正对中可能会发生,流水对中则不会。

2,下列几组词汇,全部属于并列结构的是()
A,窈窕 断续 寂寞 草木
B,巷陌 安逸 重叠 粉黛
C,云叶 蒹葭 征鸿 圆缺
D,杨柳 舍得 些微 子规 

3, 冷暖是对联的基础色调,找出以下几组词汇中全部属于冷色调的。()
A,寒月,霜枫,断雁
B,危楼,冰弦,素指
C,锦瑟,蝶翼,荼蘼
D,晓梦,东篱,暗香

4,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为本题中的出句选配合适的下联。()
出句:风来岸上先梳柳==
A,雨点波心似落珠
B,雀闹枝头似争春
C,风住滩头好泊船
D,人在高楼莫望乡

5,意节律是马蹄律和诗律的补充,下列几幅对联哪个符合意节律?()
A,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B,沽二两梅香下酒;
  舀一瓢月色浇花。
C,前辈典型,秀才风味;
  华嵩品格,江海文章。
D,读书经世即真儒,遑问他一席名山,千秋竹简;
  学佛成仙皆幻相,终输我五湖明月,万树梅花.。


四,多项选择题。(选填序号,多选,漏选或者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找出本小题中合掌的对联。()
A,一世行藏如柳絮;
  平生宦迹若飘萍。
B,两鬓添霜明镜晓;
  一身渐矮杖藜知。
C,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
D,但将酩酊酬知己;
  何用从容对故人。

2, 下列关于词性活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词性活用指的是一个词汇具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词性。
B,动词有时候可以活用作名词。
C,名词有时候可以活用作量词。
D,词性可以活用这个现象,说明某些词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

3,关于入声字,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古代的入声,在明代时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
B,发音短促,是入声字的特点之一。
C.入声字在古诗词中应用广泛,有利于句子形成平仄起伏的优美节奏感。
D,现代汉语中,入声在北方方言中已经基本消失(个别地区除外)。在其他六大方言中还有保留。

4,以下几幅对联都含有重字,哪些联符合重字要求?()
A,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B,食之本无味;
  弃之原可惜。
C,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下列对联中,属于流水对的有()
A,纵被微云掩,
  终能永夜清。
B,扁舟不独如张翰,
  皂帽还应似管宁。
C,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里云。
D,嫩寒锁梦因春冷;
  芳气袭人是酒香。

五,对联填空。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字,使之成为一幅合格的对联。(每小题2分,共10分)
1,近水遥山皆有致;
 ()()()()岂无情。
2,杏花半出篱墙外;
  细草新萌()()()。
3,家书字字催人泪;
  征雁()()动客心。
4,缘()缘()皆由命;
  酒()酒()难忘他。
5,提篮拾野趣;
  ()()见桃花。


六,按要求填空,使句意完整且通顺。(每小题3分,共15分)
1,填关联词。
不识桃源迷汉姓;
()()小隐效陶公。

2,填名词词组。
满园春色无心赏
一片()()盼你来。

3,填动宾词组。
风前()()垂丝柳;
雨后()()吐蕊花。

4,填叠词。
古城春雪()()落;
小院梅花()()开。

5,填动词。
几丈疏篱春()密;
一堤瘦绿柳()成。

七,选择填空。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填入联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8分)
1,题,描,凭;
  祭,忘,了。
绾起青丝()冷字;
凑成险韵()前盟。

2,入,在,洗;
  烦,缠,加。
有溪琴()耳;
无俗事()身。

3,磨穿,磨破,磨出;
  生于,老于,悟于。
何苦芒鞋()底;
不如一念()心。

4,只因,何妨,不期;
  何虑,却有,还忆。
()文字传于世;
()声名淡到无。

八,改错题。根据对联相关知识,改正下列联句中的错误。最多可改两字。(每小题3分,共12分)
1,春风入案寻佳句;
  邻鸟晴窗递好音。
改为:

2,只做观棋局外客;
  不做败兴眼中钉。
改为:

3,一竿烟雨还独钓;
  两耳喧嚣如亲闻。
改为;

4,字里真情成往事;
  心头欢喜入冰弦。
改为:


九,对句。(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出句:流云一抹青山外【子衿】
  对句:

2,出句:娟娟戏蝶花间去【再嫁东风】
  对句:

十,出句题。以“水”为物象出句一个。要求七言仄尾,可犯题字。(10分)

0

主题

16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8
贡献
34
金钱
52
发表于 2019-3-28 10: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楹联十六期
兰亭组15强红


古风楹联十六期初级班模拟试卷(二)

一,基础知识填空。(每空2分,共10分)
1,对联相传起源于五代时蜀主(孟昶),盛行于(明清)时期。
2,工对是相对于(宽对)而言的,在词性要求上更为严格。
3,现代汉语拼音中读一二声的字,在古音中基本读(平)声,但也有一些字是例外的。
4,对联实行双轨制。但是在同一副对联中,古音和(今音)不能混用。

二,判断对错。(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在对句时,出句写景,对句可以考虑入情。(√)
2,意境联讲究意境的和谐。一般来说,上下联的语言风格要尽量统一。(√)
3,流水对中的词性可以适当放宽,所以一副对联如果属于流水对,就不可能是工对。(x)
4,对联不允许出律,这是为了保证文字的抑扬顿挫之美,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5,内容合掌的句子,在律诗中是允许存在的。但在对联中是不允许的。(√)

三,单项选择题。(选填序号。多选,漏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对联禁忌中的“头重脚轻"的问题,下列哪一项表述是完全正确的?(C)
A,头重脚轻指的是下联物象在数量上少于上联。
B,上联写景,下联如果入情,对联就不可能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
C,出句如果非常强势,对句可以考虑采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应对,避免头重脚轻情况的发生。
D,对联中,头重脚轻的现象,正对中可能会发生,流水对中则不会。

2,下列几组词汇,全部属于并列结构的是(B)
A,窈窕 断续 寂寞 草木
B,巷陌 安逸 重叠 粉黛
C,云叶 蒹葭 征鸿 圆缺
D,杨柳 舍得 些微 子规 

3, 冷暖是对联的基础色调,找出以下几组词汇中全部属于冷色调的。(A)
A,寒月,霜枫,断雁
B,危楼,冰弦,素指
C,锦瑟,蝶翼,荼蘼
D,晓梦,东篱,暗香

4,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为本题中的出句选配合适的下联。(A)
出句:风来岸上先梳柳==
A,雨点波心似落珠
B,雀闹枝头似争春
C,风住滩头好泊船
D,人在高楼莫望乡

5,意节律是马蹄律和诗律的补充,下列几幅对联哪个符合意节律?(D)
A,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B,沽二两梅香下酒;
  舀一瓢月色浇花。
C,前辈典型,秀才风味;
  华嵩品格,江海文章。
D,读书经世即真儒,遑问他一席名山,千秋竹简;
  学佛成仙皆幻相,终输我五湖明月,万树梅花.。


四,多项选择题。(选填序号,多选,漏选或者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找出本小题中合掌的对联。(ABD)
A,一世行藏如柳絮;
  平生宦迹若飘萍。
B,两鬓添霜明镜晓;
  一身渐矮杖藜知。
C,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
D,但将酩酊酬知己;
  何用从容对故人。

2, 下列关于词性活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BCD)
A,词性活用指的是一个词汇具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词性。
B,动词有时候可以活用作名词。
C,名词有时候可以活用作量词。
D,词性可以活用这个现象,说明某些词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

3,关于入声字,表述正确的选项是(BCD)。
A,古代的入声,在明代时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
B,发音短促,是入声字的特点之一。
C.入声字在古诗词中应用广泛,有利于句子形成平仄起伏的优美节奏感。
D,现代汉语中,入声在北方方言中已经基本消失(个别地区除外)。在其他六大方言中还有保留。

4,以下几幅对联都含有重字,哪些联符合重字要求?(ABCD)
A,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B,食之本无味;
  弃之原可惜。
C,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下列对联中,属于流水对的有(ABC)
A,纵被微云掩,
  终能永夜清。
B,扁舟不独如张翰,
  皂帽还应似管宁。
C,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里云。
D,嫩寒锁梦因春冷;
  芳气袭人是酒香。

五,对联填空。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字,使之成为一幅合格的对联。(每小题2分,共10分)
1,近水遥山皆有致;
 (春)(花)(秋)(月)岂无情。
2,杏花半出篱墙外;
  细草新萌(露)(井)(边)。
3,家书字字催人泪;
  征雁(行)(行)动客心。
4,缘(深)缘(浅)皆由命;
  酒(醉)酒(醒)难忘他。
5,提篮拾野趣;
  (隔)(水)见桃花。


六,按要求填空,使句意完整且通顺。(每小题3分,共15分)
1,填关联词。
不识桃源迷汉姓;
(何)(妨)小隐效陶公。

2,填名词词组。
满园春色无心赏
一片(痴)(情)盼你来。

3,填动宾词组。
风前(献)(舞)垂丝柳;
雨后(含)(香)吐蕊花。

4,填叠词。
古城春雪(纷)(纷)落;
小院梅花(淡)(淡)开。

5,填动词。
几丈疏篱春(补)密;
一堤瘦绿柳(堆)成。

七,选择填空。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填入联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8分)
1,题,描,凭;
  祭,忘,了。
绾起青丝(题)冷字;
凑成险韵(祭)前盟。

2,入,在,洗;
  烦,缠,加。
有溪琴(洗)耳;
无俗事(缠)身。

3,磨穿,磨破,磨出;
  生于,老于,悟于。
何苦芒鞋(磨破)底;
不如一念(悟于)心。

4,只因,何妨,不期;
  何虑,却有,还忆。
(不期)文字传于世;
(何虑)声名淡到无。

八,改错题。根据对联相关知识,改正下列联句中的错误。最多可改两字。(每小题3分,共12分)
1,春风入案寻佳句;
  邻鸟晴窗递好音。
改为:①邻鸟隔窗递好音②春风雪玉案寻佳句。

2,只做观棋局外客;
  不做败兴眼中钉。
改为:不为败头眼中钉

3,一竿烟雨还独钓;
  两耳喧嚣如亲闻。
改为;两耳喧器若不闻

4,字里真情成往事;
  心头欢喜入冰弦。
改为:心头幽恨入冰弦


九,对句。(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出句:流云一抹青山外【子衿】
  对句:细雨千条落水中[强红]

2,出句:娟娟戏蝶花间去【再嫁东风】
  对句:片片轻鸥落下来[强红]

十,出句题。以“水”为物象出句一个。要求七言仄尾,可犯题字。(10分)
出句:好句常题江上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06: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