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6-6-16
威望1016
金钱3495
贡献2251
金牌会员
 
威望- 1016 点
贡献- 2251 次
金钱- 3495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9-3-18 19:57: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棵松人
2018年11月13日
浮浅之论。
所谓虚的太假,是你不深入生活,不与时俱进,不善于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章,一味单调地模仿古人的用词句式,无病呻吟,生搬硬套,不假才怪。
所谓实写太俗,只能说明你古诗词功底差,词汇量小,表现手法单一,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与共鸣,味同嚼腊,如老干体一样,焉能不俗?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汉字思维艺术的高妙表现形式。如何学习继承,避免虚假白俗,我以为做到下面几点:
一,当然是多读,多体味,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同时,亦当多读古人其它经典文体,如散文、政论和赋等。
二,在熟读的基础上,生活中遇到人和事,或风景和自然现象,将古人相关诗词吟诵一番,用心体会。
三,自己试着写,有一句写一句,不必急于成章。但这一句两句的一定是有感而发,言之有物。记之在册,酌情修改,从格律、用词等方面达到诗意化的要本。
四,初写时我认为一定要格律化,格律这东西说难也难,说易也易,长期坚持,习惯就好。比如“五笔字型”,道理相仿。
五,“诗言志”,兴、观、群、怨,切忌空洞,同时掌握起承转合之法,遣词造句之功,从内容和手法上努力。
六,书法上有言:“不工求工,工求不工”,意思是说,初学时一定要严格按规矩办,待成熟时应形成自己的风格,诗词也一样。
七,严忌食古不化,从格律上讲,应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为基础。从押韵上讲,也应以现代新韵为主,必要时押押邻韵也无妨。千万别受那些一味古韵古律的影响,一是严重阻滞你的学习进程和学习兴趣,二是没有发展创新,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死亡之路。
八,多结交诗友,切蹉进步。多关心社会,一些民谣,段子,网络用语也很生动,巧妙入诗,一具时代待征,二备自己风格,三有可读之趣。
昔年白居易诗成后读与老太太听,不断修改,直到能听懂。
可见虚则太假,实则太俗是个伪命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