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6-6-16
威望1016
金钱3495
贡献2251
金牌会员
 
威望- 1016 点
贡献- 2251 次
金钱- 3495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9-3-17 06:34: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在线
2018年11月5日 ·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一、在诗词协会中,大多数是老同志。老同志们在年轻时,因为种种原因,接受的诗词等古代文化知识甚少,能背的也多数是主席诗词,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而年纪大后想要背些诗词,但记忆力下降,往往背了又忘。所以大多数老同志诗词储备量很少,一般背的都没有小学毕业后背得多,也就是不足百首,因此写的诗词也就缺少了诗味。
二、写诗填词,要以情动人,要讲究含蓄婉约,历代好作品大多以情胜。而年轻人的思维活跃,感情细腻,处在光怪陆离的红尘之中,所以可以写的内容多,要表达的情感也丰富。但年纪大了,往往诗思衰退,大诗人陆游晚年的诗就不如年轻时的作品好。很多老同志退休后,生活的面比较窄,工作几十年而形成的理性思维要多于感性思维,写的诗容易写成口号,成为“老干体”。认识一些老同志,翻他们年轻时候的诗集,真是才华横溢,读来口齿生香,但七十岁以后,鲜有佳处,写的都是生活琐事,吃了什么菜,看了什么电视,对某件新闻事件有什么看法,虽然任何题材都可入诗,只有坏诗没有坏题材,但在诗思衰退时,再去写这样的内容,往往会写成了无生趣的日记体。
三、年轻人有写得不错的,当然也会写“老干体”,而老年人也可以写得很好,七八十岁了,诗思敏捷的也有。而诗词协会中,让人感觉大部份是“老干体”,一来协会中年轻人较少,没有多余的时间参加这些活动,所以不会很活跃,让人感觉诗词协会中大多数是老年人。二是,诗词协会中,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但凡写得不错的,往往就不热衷于发表,不管是纸媒还是网络。这些“高手”,也更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往往更虚心,更谈泊。反而刚刚学习诗词写作,尚未入门的同志,特别是老同志,因为交际圈变小,生活平淡,更愿意以诗觅友,也非常想得到认可,所以把作品到处发表,让人感觉到他们漫天的作品。
四、作为一种爱好,应该支持老年人加入诗词创作队伍,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如果自己有水平和能力的,也可以指点他们一二。很多老年人还是很好学的,很认真,也很谦虚,只是他们那个年代教育所限,往往基础不怎么好,学习进步也不会很快,但没必要去嘲笑他们,还是应该多加鼓励。
五、很多诗词协会的老同志,以前很多是老领导,他们担任协会的领导后,对传统文化的复兴,对诗词事业的发展,对诗词进入高层的视野,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功不可没。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呼吁,才有了今天诗词热。因为他们之前的努力,才有了许多高校开设了诗词创作课,才有了更多的诗词创作教材,然后有了更多专业的群体和高水平的诗人加入,使的课程和教材的质量逐年提高。很多老同志在中小学购买教材赠给学校,赠给语文老师,让中小学学生也能接触到一些诗词创作知识。还有些老同志到中小学上诗词创作兴趣课,不收分文讲课费,起到了一定的诗词创作知识普及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