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2
注册时间2015-1-13
威望740
金钱2366
贡献1217
金牌会员
 
威望- 740 点
贡献- 1217 次
金钱- 2366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9-3-11 22: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柳 于 2019-3-11 22:49 编辑
好了,下面开始简评
1,隐逸
才气倾城,只恨东风不力
党争误我,空教蜡炬成灰
成联,我也强调过,脉络
大家看看这联,前分句和后分句,有必然的联系吗
东风有力无力,和才情倾不倾城,其实是没有任何瓜葛和联系的
李商隐又不是风筝,也不是春花
他的才情,不是靠东风有力才能发挥出来的,这两者,没瓜葛
可能作者是想表达怀才不遇,但是,和东风没一毛钱的关系,确认过眼神,东风是有力的
东风无力百花残,确实是李商隐写的诗句,但是,这里和才情之间,还有点距离的
下比也如此
要化用某些名人的诗句入联,一定要做到有根有据,并能讲诗意化联意于不着痕迹
并且还要做到由你化用的诗句来做延展,加入自己对诗人的理解
2.小筑清幽
朦胧诗祖,却难得志,鸾皇期一举,
坎坷仕途,未肯从流,燕雀不相饶。
这联,上下比首句,都是败笔,后两分句,还过的去
联句如诗句,起句如果没有落笔找对刻画之处,会让读者觉得通篇都没有余味
就如我们吃菜,如果第一口你吃到了一粒没化散开的盐,无论你后面怎么去补偿你的味觉,都会有太咸的阴影存在,所以,高明的厨师,都不会把菜烧的咸那么一点,哪怕淡一点都行
分句联,首句很重要,虽然是铺垫,但是,你联后面的意,都由此引申,拓展而来,别写的太朦胧了
3.雨声
生于末路,困在穷途,长叹夕阳无限好;
诗向西昆,心怀蓬屿,又弹锦瑟哪堪忧。
雨声的这上比首句,我有点迷糊
生于末路,所指何意?是年代吗?还是生计?
下比尾句,还有待商榷
又弹锦瑟哪堪忧。这句的后三,更让人感觉无病呻吟了
锦瑟是首好诗,但是还不是到不堪其忧的境地,我相反还能从锦瑟里看到对凄美爱情的某种怀念和纪念
你能写出李商隐纠结多舛的人生际遇,本来立意还可,只是你在化用方面还有点太拼凑了
4.江南雨
借一唱三叹,万古长情,悲花闵月何时了;
引高风雅典,遗声世路,咏史抒怀几度空。
该联,上比首句,借字,后面的句意,延展不够,这里的借,可以说没有下文了,另外,一唱三叹,我还联想不起来所指李商隐哪些方面的事
再看你下比的尾句
咏史抒怀几度空,这句到底是所指李商隐,还是你自己?
咏史抒怀几度空,这句歧义很大,怎么会产生咏史抒怀几度空呢?
5.尘埃:
才名堪比杜少陵,文章生落寞,问千古几诗人,能尽许成仙成圣;
宦迹盖因令狐楚,感慨已淹留,纵一门三进土,亦难逃不党不孤。
上比我有一点疑问:前两句,后两句,到底要告诉读者什么呢
看了下比,我突然明白了,原来尘埃是先有下比才有上比的,我就释怀了
那么,该联的上比,就写的似是而非了
并且,上比 问千古几诗人,能尽许成仙成圣;这两句,有脱缰之嫌
6.题李商隐 雨潇潇
几度微茫,一生坎坷;
律奇章秀,辉古烁今。
这联,可能是讨了个巧
欲言简意赅,却放之诗人皆准
试问,古来诗人几人不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境遇?何止李商隐一人?
若干年以后,你也可以这样写东风了
所以,你这联是没有抓住李商隐的个人特质来写,你写的只是一个有普遍形象而生的诗人而已
7、李商隐 幽忆
绮梦遗三千,偏难忘巴山夜雨;
锦弦翻五十,皆奏弹一样心情。
绮梦,这里的物象,就有点迷茫了
这里如果换一个有李商隐代表性的词组,或者名词都行
整体而言,你这联,算我见到比较好的一联
瑕疵有二,一是绮梦有点无针对性的选取物象,二是下比尾句的词性有点宽了
一样心情对巴山夜雨,怎么看怎么觉得宽多了点
其实,如果该同学能在这两个地方更严谨点,该联算上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