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57|回复: 34

题画诗自评

[复制链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9-3-1 23: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朽近日看到一张古画,意境幽古,甚是喜爱,忍不住题咏二首,略加自评,供大家切磋一下。

题画二首(绝谷野樵)

其一

水阔散寒烟,人闲访碧山。
哦诗驴背晚,归路在层峦。

其二

一骑入松声,心闲更远行。
老驴知旧路,踏棘四蹄轻。

自评:第一首将画看成游山暮归图,一句“归路在层峦”,山势之险峻便自然显现也。第二首聚焦毛驴,以求小中见大,一句“踏棘四蹄轻”,游山之欢快心情便间接而出也。



古画.jpg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29
贡献
13158
金钱
1559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3-2 08: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以为一人一马合称一骑,哪知驴也上得桌面。当年甘宁百骑劫魏营,大概就是骑着一百条毛驴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8
贡献
13805
金钱
16812
发表于 2019-3-2 11:3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访——山"
            “归——在——峦"

      ???
    一骑               
    老驴                     四蹄
哗,肯花销,不怕浪费。

“老马识途是讲归途,“老驴旧路"讲的是???

野樵先生玩收藏还是小心点儿好。
   古人画“骑驴”的画我见的不多,但画的都是人骑在驴腰靠后一些位置上的。你这画,人的姿势似“策马”。

点评

噢: “驴骑后,马骑前,骡子骑在腰中间"。 (民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2 1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8
贡献
13805
金钱
16812
发表于 2019-3-2 11:35: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9-3-2 11:32
“人——访——山"
            “归——在——峦"


噢:
     “驴骑后,马骑前,骡子骑在腰中间"。
              (民谚)

点评

告诉诗友吧:得儿,是骡子的后代。骑得儿就是要骑在它的脖根处。当地有句俗语叫作“骑得儿脖子上拉屎”,我早年对此很纠结,为什么被人欺负要说骑得儿脖子上拉屎呢?后来看到一本古书(可能是齐东野语)上说,得儿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3 06:13
哦,民谚有很多说的是真理。其实,还有一种骑法,不是大家绝对不知道,那就是骑“得儿”,如何骑乘?  发表于 2019-3-2 1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89

帖子

28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853
金钱
1007
发表于 2019-3-2 12: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画诗不是这么写的。一匹驴子用掉一句,真糟糕。归路在层峦废话,都画了,还不一定是归呢,说死了没好处。又是山又是峦,真废笔墨。人闲访碧山心闲更远行太直露了,要写也不能硬挺着写,语句要柔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9-3-2 13: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9-3-2 08:57
原以为一人一马合称一骑,哪知驴也上得桌面。当年甘宁百骑劫魏营,大概就是骑着一百条毛驴去的。 ...

百度资料:

驴 (哺乳纲动物)——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马和驴同属马属,又名二驴,但不同种,它们有共同的起源,体型比马和斑马都小,但与马属有不少共同特征:第三趾发达,有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

驴、马同属马科马属,同源同宗,因此将一人一驴称为一骑也不为过,思维不可僵化也。比如鸡塞一词,本指内蒙古鸡鹿塞,但诗词中的鸡塞却常泛指边关也。

点评

老虎还属貓科哩!  发表于 2019-3-2 19:57
放大看画中是一匹马不是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2 16: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9-3-2 13: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鸦之评 发表于 2019-3-2 12:01
题画诗不是这么写的。一匹驴子用掉一句,真糟糕。归路在层峦废话,都画了,还不一定是归呢,说死了没好处。 ...

你离诗门尚远也。

点评

不要来虚的,牛皮谁都可以吹。你要说别人离诗门远就直接拿论据推导。 题画诗难道就是画什么就描述什么吗?而且还描述的这么差,意象不能发散,意思全靠硬说,多数句子着眼小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2 14: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2 14: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经的与你讨论一下。本来用“骑”是没有问题的,平声,动词,骑马骑驴骑牛都可。但一看你这首是格律的吧,这个“骑”读仄声,读仄声则正如植杖叟所说“原以为一人一马合称一骑,哪知驴也上得桌面。当年甘宁百骑劫魏营,大概就是骑着一百条毛驴去的。”仄声的骑是特指一人一马。建议换“跨”之类的仄声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89

帖子

28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853
金钱
1007
发表于 2019-3-2 14: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9-3-2 13:53
你离诗门尚远也。

不要来虚的,牛皮谁都可以吹。你要说别人离诗门远就直接拿论据推导。
题画诗难道就是画什么就描述什么吗?而且还描述的这么差,意象不能发散,意思全靠硬说,多数句子着眼小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9-3-2 15: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9-3-2 15: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2 16: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9-3-2 13:51
百度资料:

驴 (哺乳纲动物)——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马和驴同属马属,又名二驴,但不同种, ...

放大看画中是一匹马不是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89

帖子

28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853
金钱
1007
发表于 2019-3-2 16: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区分驴马没什么意义,生活中一般用驴的多,真要画个马也无所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2 16: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骑入松声,心闲更远行。
老驴知旧路,踏棘四蹄轻。

-----“一骑”和“老驴”重复。不如这样改更合理:

长啸入松声,身闲频远行。
老驴识旧路,闻味四蹄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9-3-2 17: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8
贡献
13805
金钱
16812
发表于 2019-3-2 18:5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塞外秋来 发表于 2019-3-2 17:21
区分没意义,写诗就不同,把驴换成马试试?

现实中更不同,就驴蛋子而言,只是个外面光的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789

帖子

28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853
金钱
1007
发表于 2019-3-2 19: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塞外秋来 发表于 2019-3-2 17:21
区分没意义,写诗就不同,把驴换成马试试?

你的意思大概就平仄不合喽?太无聊,得文法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9-3-2 19: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8
贡献
13805
金钱
16812
发表于 2019-3-2 20:4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塞外秋来 发表于 2019-3-2 19:56
题画二首(绝谷野樵)

其一

“归路在层峦。”这就变成是“不归路",图画上人“驴"是上山“访",“归路”不下山,犯了“遊荡罪“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9-3-3 02: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9-3-2 14:39
正经的与你讨论一下。本来用“骑”是没有问题的,平声,动词,骑马骑驴骑牛都可。但一看你这首是格律的吧, ...

驴、马同属马科,因此一人一马为一骑,那么一人一驴也可为一骑,懂乎?思维若僵化,离诗道则远矣。

点评

刚老师迂腐之论也。  发表于 2019-3-3 22:10
刚老师迂腐之论也。  发表于 2019-3-3 22:10
恐怕不是这么简单。古代的一人一马,专指骑兵的。专指是不能引申的,就怕你超前得离谱,引来众矢之的。要严谨,别想当然。话到此为之。  发表于 2019-3-3 11: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9-3-3 02: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塞外秋来 发表于 2019-3-2 15:43
题画二首(绝谷野樵)

其一

读画要有想象力,比如画家画一副反映解放南京的油画《百万雄师过大江》,出现在画面上的解放军战士最多也就几十个而已,你难道因此就指责画家没画够一百万人?题画诗重点在表达出画的意境即可,岂可纠缠于画的细节而捡了芝麻丢西瓜?写诗、解诗都要有想象力,否则离诗道远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9-3-3 02: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9-3-2 16:34
放大看画中是一匹马不是驴。

骑驴游山远比骑马更好,故古代诗人多骑驴而不骑马,陆游就有“细雨骑驴入剑门”之句。至于画中是驴是马,只是小节,无关宏旨,题画诗不必在乎这些支微末节也。

点评

“至于画中是驴是马,只是小节,无关宏旨……。” 这话说得轻松。记得苏轼有《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诗题是《鸭戏图》,开头二句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总之,关于“鸭先知”被一直质问至今。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3 04:39
野樵先生又侃上了。“衣上征尘杂酒痕,远遊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讲的是伤心,壮志未酬化作黯然销魂遊。 俗话讲:“上坡骡子平川马,下坡的驴子不用打。" 换言之,上山的驴子不打上不来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3 03: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9-3-3 02: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9-3-2 20:40
“归路在层峦。”这就变成是“不归路",图画上人“驴"是上山“访",“归路”不下山,犯了“遊荡罪“啦。 ...

到“哦诗驴背晚”时,骑驴人早已上山了,此时之归路已在下面层峦之中也,原诗合情合理,是徒儿没认真读诗也。

点评

难得。原来野樵先生的“层峦"不是“重峦叠巘",而是只有一“层”的“峦”,而且是在“下面的层峦之中"。 那,这个“下面的层峦"应该处于比画面上的人与驴的地势高还是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3 03: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8
贡献
13805
金钱
16812
发表于 2019-3-3 03:2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9-3-3 02:23
到“哦诗驴背晚”时,骑驴人早已上山了,此时之归路已在下面层峦之中也,原诗合情合理,是徒儿没认真读诗 ...

难得。原来野樵先生的“层峦"不是“重峦叠巘",而是只有一“层”的“峦”,而且是在“下面的层峦之中"。   那,这个“下面的层峦"应该处于比画面上的人与驴的地势高还是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8
贡献
13805
金钱
16812
发表于 2019-3-3 03:4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9-3-3 02:18
骑驴游山远比骑马更好,故古代诗人多骑驴而不骑马,陆游就有“细雨骑驴入剑门”之句。至于画中是驴是马, ...

野樵先生又侃上了。“衣上征尘杂酒痕,远遊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讲的是伤心,壮志未酬化作黯然销魂遊。
俗话讲:“上坡骡子平川马,下坡的驴子不用打。"  换言之,上山的驴子不打上不来山的。陆游入剑门,有多少山呵,骑驴上山多么艰难,你还当他优哉悠哉山行呀?

点评

“细雨骑驴过剑门。"这个版准确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3 03: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8
贡献
13805
金钱
16812
发表于 2019-3-3 03:52: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9-3-3 03:40
野樵先生又侃上了。“衣上征尘杂酒痕,远遊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讲的是伤心, ...

“细雨骑驴过剑门。"这个版准确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8
贡献
13805
金钱
16812
发表于 2019-3-3 04:39: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9-3-3 02:18
骑驴游山远比骑马更好,故古代诗人多骑驴而不骑马,陆游就有“细雨骑驴入剑门”之句。至于画中是驴是马, ...

“至于画中是驴是马,只是小节,无关宏旨……。”
  这话说得轻松。记得苏轼有《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诗题是《鸭戏图》,开头二句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总之,关于“鸭先知”被一直质问至今。记得去年秋天左右,隔壁站上还有人在得意洋洋地质问:凭什么是“鸭先知"而不是鹅先知雁先知鱼先知?且不说质问者如何,就你野樵先生而言,你认为苏轼的这首题图诗有没有顾及小节?
   你老樵如果知道惠崇僧是擅画鹅、雁、鹭鸶而春江只画鸭,还会不会像其他现代人这么愚蠢的质询?或者讲,当时苏轼会不会大大咧咧地在诗里把鸭认作鹅雁之类的动物来胡乱是题诗?
  樵也,诗人不是这般做的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56
发表于 2019-3-3 06: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9-3-2 11:35
噢:
     “驴骑后,马骑前,骡子骑在腰中间"。
              (民谚)

告诉诗友吧:得儿,是骡子的后代。骑得儿就是要骑在它的脖根处。当地有句俗语叫作“骑得儿脖子上拉屎”,我早年对此很纠结,为什么被人欺负要说骑得儿脖子上拉屎呢?后来看到一本古书(可能是齐东野语)上说,得儿只吃两种东西:黑豆与人粪。在骑得儿远行时,遇到得儿体力不支,又无法喂食时,就拉坨屎喂它,得儿就立马恢复了体力,继续前行。这个故事比别人讲的有意思吧?似这等绝学,我一般是不告诉别人的。看诗友是真的博学,所以才肯说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56
发表于 2019-3-3 06: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樵哇,绝学不可轻易传人。几年前,在小中华,本坛《诗无敌》首版镜山小可先生因与人争辩,就曾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骂人时,要骂人家八辈祖宗?我给出一说,可过了不到半小时,主帖就被人删除了。至今镜山都没有向雄关支付解惑的酬金。你老说,该不该向他讨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21: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