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7|回复: 13

[转帖]李白祠亭宴杜诗题考辨

[复制链接]

589

主题

411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641
贡献
5238
金钱
935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2-26 16: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李白祠亭宴杜诗题考辨


527 次点击
1 个回复





大书蠹 于 2019/2/15 21:26:36 发布

[size=1.35em]    陈林《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2月13日   15 版)

    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七十四》第1页)原诗题犹如千年之谜,不见谜底。

    最早记录该诗的是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二·语资》(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第1版,116页):“众言李白唯戏杜考功饭颗山头之句,成式偶见李白《祠亭上宴别杜考功诗》,今录首尾曰:‘我觉秋兴逸,谁言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共晴空宜。’‘烟归碧海夕,雁度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但《祠亭上宴别杜考功诗》是否原题,却值得商榷。

    先来看几段材料:

    晚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本事诗》15-16页)云:“白才逸气高……故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二·轻佻》(中华书局1959年9月新1版,140页)亦云:“李白戏赠杜甫曰:‘饭颗坡前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形容何瘦生?只为从来学诗苦。’”

    后晋刘昫等撰《钦定四库全书·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下(10页)》载:“天宝末诗人,甫与李白齐名,而白自负文格放达,讥甫龌龊,而有饭颗山之嘲诮。”

    宋计有功编王仲镛笺注《唐诗纪事校笺(第二册)·第十八卷·李白》(中华书局2007年11月第1版,476页)亦载:“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因何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综上所述,李白“饭颗山头之句”戏的就是杜甫。“‘杜考功’即杜甫是无疑问的。‘饭颗山头’之句是李白赠杜甫的诗句,《尧祠亭上宴别》也必然是赠杜甫的诗。”(郭沫若《李白与杜甫》16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10月北京第1版)。但考察杜甫生平,其名、字、号、职均无“考功”一说,段成式何以称之“杜考功”?郭沫若解释为“误把‘考功’弄成了杜甫的功名”。按唐代吏制,“考功郎中、员外郎一人,掌文武百官功过、善恶之考法及其行状。”(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四十六·百官志一》1190页,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1版)但杜甫不仅从未做过考功郎中或考功员外郎,而且当时并未取得功名,何来“考功”之误?细阅杜诗,发现其《壮游》有“忤下考功第”(《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二》16页),顿悟“杜考功”不过是段成式借杜诗二字对杜甫作的个性化称呼而已。《壮游》作于杜甫晚年,李杜相交于壮年,李白不可能在此时称之“杜考功”,因此《祠亭上宴别杜考功诗》肯定不是李诗原题。

    据北宋洪刍《洪驹父诗话·太白赠杜甫诗》(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卷下》422页,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1版)云:“世谓杜[子美]集中赠[李]太白诗最多,而李集初无一篇与杜者。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李集有《尧祠赠杜补阙》者,老杜也。其诗曰:“我觉秋兴逸,谁言秋气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相宜。……云归碧海少,雁度青天迟。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不独饭颗山[头]之句也。’”

    洪刍引述《酉阳杂俎》,已将诗题作《尧祠赠杜补阙》。此后宋人诗话如计有功《唐诗纪事》(《钦定四库全书·唐诗纪事·卷十八》第5页)、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第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6月第1版,31页)、吴曾《钦定四库全书·能改斋漫录·卷五》(31页)、严有翼《艺苑雌黄·李白集中赠杜甫诗》(吴文治主编《宋诗话全编(三册)》2331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等,均题作《尧祠赠杜补阙》。

    南宋洪迈则将该诗题作《尧祠亭别杜补阙》,其《容斋四笔·卷三》云:“至于太白与子美诗略不见一句,或谓《尧祠亭别杜补阙》者是已。乃殊不然,杜但为右拾遗,不曾任补阙。兼自谏省出为华州司功,迤逦避难入蜀,未尝复至东州,所谓‘饭颗山头’之嘲,亦好事者所撰耳。”(孔凡礼点校洪迈撰《容斋随笔(下册)》659页,中华书局2005年11月第1版)以“杜但为右拾遗,不曾任补阙”为由否认该诗为写给杜甫,甚至对李白《戏赠杜甫》也提出质疑。

    明末清初钱谦益《钱注杜诗·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新1版,368页)云:“天宝三载,杜在东都,四载在齐州,斯其与高、李游之日乎?……段柯古《酉阳杂俎》载《尧祠别杜补阙》之诗,以谓别甫,则宋人已知其误矣。”将该诗题作《尧祠别杜补阙》,仅比洪迈少一字。

    王仲镛注计有功编《唐诗纪事校笺(第二册)·第十八卷·杜甫》(中华书局2007年11月第1版472页)笺注云:“影宋蜀本《李太白文集》卷十三此诗题作《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刻印的大体时间是在宋高宗绍兴年间的中期,即绍兴十年(1140年)至二十年间。”(赵望秦《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考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5月第43卷第3期第142页)由于史料阙如,宋蜀刻本面世前该诗题是否《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我们不得而知。洪刍为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按二十五岁中进士活到七十岁推算,他应该没见过这个宋蜀刻本。《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六十卷成书于“戊辰(绍兴十八年)春三月下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序》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6月第1版),《能改斋漫录》编刊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间”(吴曾《能改斋漫录·出版说明》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新1版),这两部诗话与宋蜀刻本成书时间相差不远,严有翼、计有功亦生活于绍兴年间,从他们都将诗题写作《尧祠赠杜补阙》来看,应该是都没见过宋蜀刻本。出生较晚的洪迈(1123年-1202年)、明末清初钱谦益应该见过,所以将诗题写作《尧祠亭别杜补阙》或《尧祠别杜补阙》,明显可视为宋蜀刻本诗题的缩称。上述诗题都称杜甫为“杜补阙”,都不可能是原诗题。因为杜甫不仅从未任过补阙,而且当时尚未出仕。

    毋容置疑,宋蜀刻本诗题中的“秋日”“鲁郡”是后人根据诗中“我觉秋兴逸”“鲁酒白玉壶”增补的。但题中“杜补阙”“范侍御”从何而来?

    先谈谈“杜补阙”怎么来的。郭沫若认为:“李白集中诗题应该是《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甫兼示范侍御》。‘兼示’二字,抄本或刊本适缺,后人注以‘阙’字。其后窜入正文,妄作聪明者乃益‘甫’为‘補’而成‘補阙’。”(《李白与杜甫》161页)意即诗题中“阙”字为编者注明缺字的(古代“阙”“缺”相通),非原题所有。因为后面紧跟着“范侍御”这个官称(唐代称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为侍御),所以后人在传抄过程中误以为“杜甫阙”也是官称,便在“甫”字前加上衣字旁,就变成“杜補阙”(即“杜补阙”)。

    郭沫若的解释看似合理,却忽略了一点:不论是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还是宋代诸多诗话随笔都不曾出现“范侍御”,现存文献中“范侍御”要比“杜补阙”出现得晚。那么“杜甫”是怎么变成“杜补阙”的呢?杜甫曾被肃宗授予左拾遗。“拾遗”“补阙”均为官名:“左补阙六人,从七品上;左拾遗六人,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新唐书·卷四十七》1207页,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1版)杜甫变成“杜补阙”或为后人罔顾李杜交往事实(当时杜甫并未出仕),混淆官职名称(“拾遗”“补阙”不分)所致。

    再看“范侍御”从何而来。这涉及该诗另一版本内容。《御定全唐诗》编者于该诗“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句后注云:“一本无此二句,却添‘南歌忆郢客,东啭见齐姬。清波忽澹荡,白雪纷逶迤。一隔范杜游,此欢忽若遗’三韵。”天宝四载(公元745年)秋,杜甫曾随李白寻访隐居鲁城北的朋友范十,写下《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范十即范传正之父范惀,曾做过监察御史。“监察御史,众呼亦曰侍御。”(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之九》416页,中华书局2011年3月北京第1版)“范侍御”或为后人根据诗中“一隔范杜游”增补进诗题的。

    那么该诗原题究竟为何?按段成式《酉阳杂俎》所述,也许是《祠亭上宴别杜甫》


589

主题

411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641
贡献
5238
金钱
9353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17: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昌龄为何被杀?  陈鲁民

    公元756年深秋的一天,寒凝大地,群雁南飞。59岁的诗人王昌龄,带着一个老仆,牵着一匹老马,还有简单到寒酸的行李,由湖南龙标(今黔阳)辗转回老家京兆(今西安)途中。一路上起早贪黑,晓行夜宿,鞍马劳顿,颇为辛苦,眼看就要来到安徽亳州城了。王昌龄不由得眼睛一亮,跑了一天,累得够呛,人困马乏,盼着早点找个客栈歇脚。

    王昌龄自幼家境贫寒,一生经历颇为坎坷。公元727年,苦读数年后,29岁的他终于进士及第,“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倒也风光了几天。后来任了个小官校书郎,他不善钻营,耻于媚上,又不肯贪贿,不会聚敛,也没有送礼的闲钱,这一干就是7年,原地踏步。再后来,他又到河南汜水县当县尉,相当于公安局长,基本边缘化了。家人朋友很担心他,纷纷来信问候,他以诗为信回复说:“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明了自己的磊落襟怀和高尚追求。

    739年,他第一次因事被贬谪岒南(今广东)。第二年遇赦还京后,又赴江宁(今南京)任江宁丞,即县官的副手。这是个闲官,权力不大,油水不多,好在公务也少,远离是非,他算是安安生生过了几年,喝喝小酒,写写小诗,倒也优哉游哉。可没想到,人在屋里坐,祸从天上来,747年,他被人诬陷“不护细行”,再度被贬官湖南龙标任县尉。这一去又是8年,远离家乡亲友,十分寂寞,直到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朝廷自顾无暇,下级官员各寻出路,唐肃宗大赦天下,他终于得以致仕回乡。这一年他虚岁60,也算进入花甲之年。

    落叶归根,总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所以,尽管旅途辛苦,寝食不周,他心里还是很愉快的。一路上,他拜会了多位诗友,畅谈友谊,议论诗作,佐以美酒,其乐无穷。行到卢溪,他见到了老友司马太守,喜不自胜。接风酒宴上,一帮文人觥筹交错,吟咏唱和,王昌龄不觉已是醉眼迷离,借着酒兴,讲起自己当年的一件趣事。

    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一个雪天,王昌龄和诗友王之涣、高适来到一座旗亭(即酒楼)赏雪饮酒。恰有几个歌姬献唱。三人打赌:听听这些歌姬唱的歌都出自谁的诗作,三人中唱到谁的,就在壁上画一道记号,少者出酒资。头一个歌姬上来就唱了一首王昌龄的送别绝句《芙蓉楼送辛渐》。接下来的歌姬唱的是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再接下来唱的又是王昌龄的宫怨诗《西宫秋怨》。再往后,歌姬唱的是王之涣的名作《凉州词》等诗。王之涣的诗作虽然入歌最多,却是王昌龄拔得头筹。这个典故就叫“旗亭画壁”。听后,众人起哄叫好,各浮一大白,尽兴而归。

    说话间,来到了亳州城,城墙巍峨,戒备森严,是个兵家必争之地。要说这里的刺史闾丘晓,也是个诗人,平时喜欢涂涂抹抹,敷衍成诗,而且自视甚高,但其水准比王昌龄那就差太多了,说是天壤之别也不为过。他又是个嫉贤妒能之人,容不得别人比他强,早闻王昌龄诗名,只恨其名声太高,自己却默默无闻,一直忿忿不平。

    按规矩,王昌龄要去拜会这个地方官,一是报个到,二是开个路条。王昌龄恭恭敬敬递上手本。闾丘晓扫了一眼问:“你就是‘七绝圣手’王昌龄?”王昌龄回答:“不敢,正是在下。”闾丘晓心想,诗写不过你,整人你可比不过我。就故意发难说:“如今安史为乱,人皆南逃,你却北上,分明有投敌之嫌。”王昌龄反问道:“请问证据何在?”“证据?打几棍子就有了,给我大刑伺候!”师爷在一旁小声提醒说,这样不妥吧,好赖他也是朝庭命官。闾丘晓鼻子一啍:“治世从法,乱世从权。这里天高皇帝远,我说了算,给我往死里打!”闾丘晓一边冷冷看着,一边狠狠地说:打你个一片冰心在玉壶,打你个黄沙百战穿金甲,打你个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人的喊声越来越小,最后气绝而亡,一个不世出的伟大诗人,就这样惨死于小人之手。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王昌龄”》记:“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好在恶有恶报,天道好还,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滥杀无辜的闾丘晓也没有好下场。时隔一年,时任宰相兼河南节度使的张镐,为解宋州(今河南商丘一带)之围,令闾丘晓率兵救援。他畏敌如虎,怕仗打败了“祸及于己”,故意拖延时间,贻误战机,致使宋州陷落。张镐以贻误军机罪,处死闾丘晓。《新唐书·文苑传》记:行刑时,闾丘晓露可怜相,求放他一条生路:“有亲,乞贷余命”,意即家有老母需赡养。张镐一句话就把他噎了回去:“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意即王昌龄之母亲又由谁来养呢?闾丘晓闻听此言,只好默然受刑。

    哲人有语“人是会思想的芦苇”,言其贵在有思想,善思维;也说其脆弱无比,不堪一击。昏官闾丘晓杀了王昌龄,陈子昂死于恶吏段简之手,弥衡被悍将黄祖害死,嵇康被权臣钟会构陷而死,阿基米德死于罗马乱军刀下,普希金陨于一个宪兵队长的枪口……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巨匠,也都被轻而易举地掐断了脖子,而他们每个人的离世都会导致一片文明天空的坍塌。请爱惜他们吧,人才难得,巨星难再。突然想到北宋赵匡胤“不杀文人”的遗训,心里顿时觉得暖洋洋的。

    1144年后深秋的一天,福建长乐谢家诞下一个女婴,取名谢婉莹。再过了20年,一个叫冰心的作家崭露头角,以美丽动人的作品向先贤致敬:“一片冰心在玉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9

主题

411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641
贡献
5238
金钱
9353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2-27 11: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纳率:40%12级 2013.04.09
唐代诗人杜甫有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该诗问世以后趣事颇多,广为流传的要数诗宴、诗画菜和诗厨。
诗宴 肃宗乾元二年,杜甫弃官西去,穷居成都草堂。一日,几位不速之客到杜甫家以诗会友,杜甫实在拿不出好一点的饭菜来招待客人,杜夫人着急万分,不知所措。正在犯难之际,杜甫发现灶房间尚有一把韭菜、两个鸡蛋和一大盘豆腐渣,当即如获至宝,转忧为喜,面带笑容地对夫人说了几句悄悄话后,就请客人入座闲谈。
时隔不久,杜夫人端上三菜一汤摆在桌上。第一碗是炒韭菜,上面放着两个蛋黄;第二碗也是炒韭菜,上面甩着蛋白;第三碗是清蒸豆腐渣,上面什么都没有;最后是一大碗韭菜豆腐渣汤,上面还漂着几片洁白的蛋壳。
杜夫人当即示意杜甫对客人抱拳发话:“诸位光临寒舍,深感荣幸,特备‘诗宴’,以表寸心。”正当客人有些莫名其妙之时,杜甫拿起筷子,指着第一碗菜说,这叫“两个黄鹂鸣翠柳”;指着第二碗菜说,这是“一行白鹭上青天”;指着第三碗菜说,这是“窗含西岭千秋雪”;指最后一大碗汤说,这是“门泊东吴万里船”。此时客人才恍然大悟,鼓掌叫绝。
诗画菜 四川民间,有位出奇女子,才貌双全,烹饪绝伦,闻名蜀地。一天,两位才子慕名远道而访,女子理当盛情款待,可因家中仅有韭菜一把和鸡蛋两个,不知如何是好,好在女子饱读诗书,顿时想起杜甫的一首诗。她为两位客人敬茶后,便含笑下厨,不一会就做出一桌富有诗情画意的菜。第一盘以绿韭菜垫底,面上放着两个圆滚滚的蛋黄,取名“两个黄鹂鸣翠柳”;第二盘还是以绿韭菜垫底,面上洒着一溜蛋白,唤作“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三盘将韭菜铺成山峦状,山尖遍染蛋白,呼为“窗含西岭千秋雪”;第四盘是一大碗清汤,面上漂浮着四片洁白的蛋壳,便称为“门泊东吴万里船”。女子举杯敬酒,略表歉意之时,两位才子异口同声地赞道:“您巧作的‘诗画菜’,胜过世间山珍海味!不必客气。”
诗厨 江南一地有家颇有名气的“唐诗菜馆”,一天有位客官傲气十足而至,仅以八文钱和两个鸡蛋,苛求要按杜甫的七言绝句做三菜一汤,厨师明知客官出难题,硬是知难而上,欣然同意。不一会,只见厨师端上三菜一汤放在桌上:第一道菜是两个蒸蛋黄,伴以几根小葱,象征“两个黄鹂鸣翠柳”;第二道是青菜叶上铺着一丝蛋白,意为“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三道菜是清炒白蛋花,连根葱儿都没有,寓为“窗含西岭千秋雪”;第四道菜更简单,是一大碗清水,上面只漂着几片雪亮的蛋壳,酷似“门泊东吴万里船”。客官见此“三菜一汤”,连声赞口不绝,后来这位厨师被誉为“诗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383
贡献
12884
金钱
15474
发表于 2019-2-27 11:21: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好似昨天见过,正在计算王昌龄到谢冰心相隔的年份止不止1144年,却蓦地不见了。

点评

寻常看不见,山水有相逢,此“三菜一汤”,足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27 16: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9

主题

411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641
贡献
5238
金钱
9353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2-27 16: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9-2-27 11:21
这帖好似昨天见过,正在计算王昌龄到谢冰心相隔的年份止不止1144年,却蓦地不见了。 ...

寻常看不见,山水有相逢,此“三菜一汤”,足以。

点评

别是变了“偶尔露峥嵘”就好。 三菜一汤的工作餐,廉政时期可能是不错的官阶才有这待遇,不错的了。 很好的转帖,增广见闻,已知者也可以加深认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27 2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383
贡献
12884
金钱
15474
发表于 2019-2-27 20:48: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19-2-27 16:35
寻常看不见,山水有相逢,此“三菜一汤”,足以。

别是变了“偶尔露峥嵘”就好。
三菜一汤的工作餐,廉政时期可能是不错的官阶才有这待遇,不错的了。

很好的转帖,增广见闻,已知者也可以加深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2-28 08: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曾怀疑有没有郑和下西洋这件事,清廷的帮闲文人也引经据典纷纷质疑,结果前些年出土的海航图,终于证实了这件事。在缺乏历史资料的情况下,对上千年前的事情进行所谓的论证,都是扯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9

主题

411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641
贡献
5238
金钱
9353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2-28 10: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长征》的来龙去脉
2017-11-22 12:23 大家/历史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流传甚广。毛泽东史诗般地再现了万里长征的艰难历程,歌颂了红军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然而,关于这首诗背后的故事,至今仍众说不一,或者鲜为人知。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考证,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这首诗的来龙去脉。

一、究竟创作于何时?

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发表《七律·长征》时,并未注明写作时间。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毛主席诗词》37首,其中包括《七律·长征》。“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是毛泽东生前出版的最为权威的一个版本。毛泽东注明《七律·长征》写于1935 年10 月。多数毛泽东诗词版本都采用这一说法,但是人们的的观点并不一致,至今存在诸多分歧。

第一种观点认为,《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

《党史博采》(纪实)2013 年第8期刊载的《毛泽东诗词背后的故事》一文在“《七律·长征》背后的故事”一节的开头写道:“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毛泽东在吴起镇待了三天,即前往瓦窑堡。在瓦窑堡的新窑洞里,他诗兴大发,把一张(条)木凳拉到松木桌旁,从锡制文具盒里取出砚台,研好墨,用驼毫小楷笔蘸了一下墨汁,在一张宣纸上一气呵成,写就了《七律·长征》诗。”

萧永义在《毛泽东诗词史话》中认为:1935年9月27日,毛泽东率陕甘支队到达通渭县榜罗镇。在这里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把党中央和陕甘支队落脚点放在陕北的决定。10月22日,中共中央在吴起镇召开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大体作于这一时期。 郭思敏在《毛泽东诗词辨析》中说: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红军来到甘肃通渭,在全军副排长以上干部会议上,毛泽东讲了长征的意义并充满激情地朗诵了《七律·长征》这首诗。

丁正梁在《挑战者之歌》一文中说:1935年10月初,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来到甘肃通渭。在城东的一所小学校里召开全军副排长以上的会议,毛泽东向全体干部讲了长征的意义并朗诵了这首诗 。沙先贵在《毛泽东诗词文化解读》中说:1935年10月2日,部队到达甘肃通渭。在200多人参加的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毛泽东充满激情地朗诵了他的新作《七律·长征》。

这种说法似乎也与毛泽东的传略相吻合。根据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1935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在吴起镇举行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批准了榜罗镇会议关于落脚陕甘的战略决策,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的结束。接着该书提到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根据《毛泽东年谱》记载:1935年10月,过了岷山,长征则将取得胜利,毛泽东心情豁然开朗,作《七律·长征》诗。

第二种观点是认为,《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份。

季世昌在《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故事》中描述道:1935年9月,红军到达甘肃通渭。这天下午,召开了有两百多人参加的副排长以上干部会。在聂荣臻政委的陪同下,毛泽东来到会场,并发表讲话。他从长征的意义讲到敌人的失败和红军的胜利。毛泽东看大家热情很高,说道:“我写了首诗读给你们听听,不知行不行?”在大家的欢呼声中,他高亢有力地朗诵起他的长征诗。 毛泽东在副排长以上干部会上朗诵诗这一情景,很多书籍、文章上都有记载。季世昌没有明确说明是哪一天,但至少他认为《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份这次干部会当天甚至是会议之前。

研究者对这次会议具体时间的认定不尽相同,有细微差别。蒋建农、郑光瑾在《长征途中的毛泽东》中写道:9月29日,红军到达通渭,进行两三天休整和动员,毛泽东在干部会上讲话中即兴朗诵。 龚国基在《诗家毛泽东》中写道:1935年9月29日下午,在一个小学里召开了副排长以上的干部会。毛泽东在这次干部会上发表讲话。接着,毛泽东便用清脆的湖南乡音,铿锵有力地朗诵他的新作《七律·长征》。 胡为雄著《毛泽东诗赋人生》也是这种说法:29日下午,红一方面军在一个小学校里召开副排长以上的干部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讲话。接着,他用雄浑的湖南乡音,一字一顿地吟诵起他的新作《七律·长征》。 张友平、张静思所提出的时间则稍微有些不同:1935年9月28日,毛泽东在甘肃通渭县城文庙街小学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召开的全军排以上干部会议上朗诵了此诗。这首诗作者定稿于1935年10月。

成仿吾在《长征回忆录》中提到长征诗,当时红军刚过完雪山不久,时间还不到十月。胡安吉在《毛主席给我们朗诵诗》一文中回忆说:那是1935年9月, 中央红军越过雪山草地,来到通渭,休整一天。这天下午,支队召开副排长以上干部会议。会场设在城东的一个小学校里。聂荣臻政委陪着毛主席来了。毛主席微笑着,向大家摆了摆手, 然后用他那宏亮的声音从容地开始讲话。他讲了很多,从长征的意义,讲到敌人的失败,讲到我们的胜利。最后,毛主席说:“我写了首诗读给你们听听, 不知行不行!”接着,毛主席便雄壮地朗诵了《七律·长征》诗。 按照胡安吉的描述,《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份。胡安吉是参加过长征的红军老战士,曾亲耳聆听毛泽东朗诵《七律·长征》诗,他的回忆应该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很多毛泽东诗词研究者关于《七律·长征》问世时间的说法,基本都源于胡安吉的回忆文章,只是因为引用时一转再转,才发生了一些变异。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9月29日,为了纪念毛泽东《七律·长征》发表六十五周年,由甘肃省通渭县人民政府和上海电视台共建的主体造型为“V”形的《七律·长征》诗碑(右边刻着长征诗文本,左边刻着长征路线图,中间托起一颗闪耀着金色光芒的五角星),就在毛泽东当年首次公开吟诵“长征”诗的所在地——文庙街小学正式落成。笔者查询甘肃省通渭县人民政府网站,在“通渭简介”栏目中写道: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长征途经通渭时,在榜罗镇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榜罗会议”,毛泽东同志在县城文庙街小学接见陕甘支队一纵队第一大队先锋连全体指战员时首次朗诵了《七律·长征》。

两种说法各有各的依据,如果进行更多的文献回顾,可能还能梳理出更多的材料。上述材料中,有几处都提到了中央红军到达甘肃通渭,提到了文庙街小学干部会议上毛泽东朗诵诗词这一细节。中央红军到达甘肃通渭的具体时间。红军到达甘肃通渭以及召开排以上干部会的时间,有的说是在9月份,有的说是10月份。那么究竟是什么时间呢?

最具权威性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确定:“9月27日,陕甘支队占领通渭县榜罗镇”。 逄先知主编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李新等人主编的《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也认定中央红军到达甘肃通渭的时间为1935年9月27日。 这也就是说,第一种观点中认为中央红军是“1935年10月到达甘肃通渭”的说法和历史史实不符。这样看来,可以认为:1935年9月27日,陕甘支队占领通渭县榜罗镇。然后,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途经通渭重镇榜罗后到达通渭县城;9月29日,在通渭县城文庙街小学召开了副排级以上的干部会议,而就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兴致勃勃地朗诵了他的《七律·长征》。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几个判断:一、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创作于中央红军长征接近胜利之时。二、1935 年9 月29日,在甘肃省通渭县城文庙街小学召开干部会议上毛泽东朗诵诗作,说明《七律·长征》这首诗已经基本成稿。三、《七律·长征》这首诗初稿的形成时间可以推断为1935年9月29日当天甚至更早。四、毛泽东对长征感受颇深,感慨良多,所以他曾经写下好几首关于长征题材的诗词。《七律·长征》是毛泽东特别喜欢的一首诗,成稿之后,毛泽东多次示人,文庙街小学会议上朗诵,在瓦窑堡的窑洞里抄写,都可以作为例证。在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不断修改,不断完善,到10月份基本成熟定型。五、写诗填词毕竟是艺术思维的创作活动,一般不会留下确切的历史记载,作者自己也未必能准确记住创作时间。中央红军的长征结束于1935年10月,长征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七律·长征》是带有“总纲”性的一首诗。因此,到1963年毛泽东给自己的诗作标注写作时间时,很自然地把将其确定为1935年10月,这种理解是符合历史逻辑的。

二、究竟如何流传?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的第一首七言律诗,是毛泽东诗词中最早见之于出版物的作品,也是首次被翻译成外文流传到国外的诗作。

1936 年6月,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到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采访了4个月的采访。毛泽东与他多次长谈,长征诗就是毛泽东在一次长谈中抄录给他的,并经英语翻译吴亮平帮助他译成英文。斯诺在1958年出版的《复始之旅》一书中讲,1936年10月,在陕北保安,“他为我亲笔抄下了他作的关于红军长征的一首诗。在他的译员的帮助下,我当场用英文意译了出来”。

1936年10月底,斯诺带着十几本日记和笔记、三十个胶卷回到北平。在其夫人海伦·斯诺的协助下,斯诺把采访手记迅速整理成文,陆续发表在上海的《大美晚报》《密勒氏评论报》《每日先驱报》《太阳报》等一些报刊上。1937年初,他把这些发表了的英文打字稿提供给了燕京大学的进步学生王福时。王福时和时任斯诺秘书的郭达、燕京大学学生李放等一起,利用与《东方快报》社的关系,迅速把这些文稿译成中文,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汇编成《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于1937年4月在北平东方快报印刷厂秘密出版。此书除了从《亚细亚》杂志上翻译过来的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有关川陕苏区的三篇见闻外,其余的内容都是斯诺的文章和访谈。斯诺还为这本书提供了三十二幅照片、十首红军歌曲和毛泽东“长征”一诗的手迹。“长征”一诗以《毛泽东所作红军长征诗一首》为标题,单独刊登在《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一书的封三上。在该书《毛泽东——苏维埃的台柱》部分,斯诺写道:“他更提到红军如何举行了向西北的长征。关于这次长征,他写了一首古典的诗。” 这是有关毛泽东诗词作品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时隔40多年以后,王福时在20世纪80年代初撰写了题为《抗日战争前夕斯诺帮助出版的一本书》的文章,回忆了《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编译出版的过程,并且特别提到“这本书还第一次发表毛主席著名的长征诗”。

1937年10月,斯诺的英文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在伦敦戈兰茨出版公司出版。1938 年2 月,获得斯诺授权的上海抗日救亡人士胡愈之等人以“复社”名义集体翻译、出版《红星照耀中国》的中译本,更名《西行漫记》。在《西行漫记》中《长征》一章,斯诺写道:“我把毛泽东主席关于这一六千英里的长征的旧体诗附在这里作为尾声,他是一个既能领导远征又能写诗的叛逆。” 《西行漫记》在几个月内便轰动国内、香港及海外华人。毛泽东的“长征”诗也随之更为世人所知。《七律·长征》由此成为第一首在国外发表的毛泽东诗作。

1957年《诗刊》杂志创刊之前,国内的一些报刊、书籍也曾刊登过这首“长征”诗。如四川著名爱国诗人梅英主编、1938年3月出版的抗战杂志《血光》;苏北抗日根据地1942年8月1日出版的《淮海报》副刊《文艺习作》;冀南书店1947年10月出版的《二万五千里》一书;1948年7月1日中共东北局宣传部主持出版的《知识》杂志第七卷第六期(总第42 期)“纪念党的生日特刊”刊登了锡金(即蒋锡金)文章《毛主席诗词四首臆释》;1949年6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群众图书公司发行的《红军长征随军见闻录》等。1949年8月2日上海出版的《解放日报》刊载《毛主席诗词三首》,其中有《七律·长征》,题作《长征诗》,并注明转载自东北《哈尔滨日报》。1954年2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史资料室编辑出版的《党史资料》(属党内文件)第1期也刊登了这首诗,标题为《毛泽东同志长征诗》。1955年5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一书(系内部发行),在前面第一篇文章前也刊登了这首诗。 上述这些出版物登载的“长征”诗,和原稿相比大同小异,但有的在传抄、排版过程中多有误字、错字现象,这就使得这首“长征”诗在流传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版本”。1957年1月,经作者修改审定,《诗刊》创刊号发表了毛泽东包括《长征》诗在内的18首诗词,《长征》诗至此完全定型。

随着《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特别是《西行漫记》的广泛传播,加上解放区一些刊物的登载,毛泽东的长征诗也在中国的广大地区、众多的人群中流传开来。

在延安,1939年5月,鲁迅艺术学院举行成立周年纪念时,举办了一个一年来的文艺创作与活动展览会,其中展出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手书稿。这是毛泽东首次以书法形式公开展示自己的诗词作品。

曾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的袁国平曾经唱和毛泽东的长征诗。袁国平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突围战斗中牺牲,说明袁国平的和诗肯定早于1941年1月。袁国平的和诗写道:

和毛主席长征诗

万里长征有何难? 中原百战也等闲。

驰骋潇湘翻浊浪,纵横云贵等弹丸。

金沙大渡征云暖,草地雪山杀气寒。

最喜腊子口外月,夜驰茫荒笑开颜。

长征诗曾经被谱成歌曲,在敌后根据地广为传唱。陈志昂在1996年第4期《音乐研究》的《论毛泽东诗词歌曲》的文章中指出,“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根据地流传的,似乎只有七律《长征》,可能这也是最早被谱成歌曲的毛泽东诗词。大约从1940 年起,这首由王承骏(久鸣) 谱曲的《长征》,在敌后根据地开始传唱。”

就连国统区的一些爱国民主人士也知道长征诗。1945年国共和谈期间,民主人士柳亚子曾请求毛泽东“写长征诗见惠”。



三、手迹有何珍闻?

毛泽东曾经多次把《七律·长征》作为珍贵礼物赠给友人。根据郭思敏的说法,《七律·长征》现在所见存留作者六件手迹。 而季世昌则指出:这首诗现在所见有七件手书。 其实,两人的说法并无实质性的区别,季世昌所指的第七件手迹其实是根据毛泽东赠送给李银桥的手书改动而成,也就是通常所见的手书,用“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水”字放大之后替换“金沙浪拍云岩暖”中的“浪”字。这里不一一罗列六件手迹的具体时间和题款。

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工作会议,期间抽调了江西省的文艺团体来表演节目或是跳舞。邢韵声是江西省农垦局文工团演员,有幸与另外三个团员陪毛泽东跳舞。经过几次一起跳舞、散步、游泳和聊天,毛泽东对邢韵声的印象非常好。邢韵声见毛泽东戴的是一块老掉牙的手表,表带表壳都失去了光泽,表盘模糊。在临别那天早晨,她把自己那块瑞士产的英那格手表送给了毛泽东:“主席,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送你这块表作纪念吧!”毛泽东略一迟疑,便郑重地收下了那块手表。毛泽东说:“小邢,你是个大方人罗,我也不能小气。”他边说边走到办公桌边,拿起练笔时写下的诗稿《七律·长征》,说:“就送首诗给你吧!”邢韵声小心叠好,放进西装裙的口袋里。由于口袋浅小,诗稿有大半截露在外面。毛泽东见了,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要过诗稿,仔细包好后递给邢韵声,说:“好好放好,不要让大家看见。我是作为朋友送给你的。大家都没有,你有,人家会嫉妒的。”后来,毛泽东到南方巡视,又与邢韵声有过几次会面。握手时,他发现邢韵声还没有买表,他自己出钱让人通过瑞士驻华使馆,订购了一块瑞士手表,叫吴旭君专门送到她家里,说没有手表怕影响她工作。毛泽东赠送的诗稿和手表,邢韵声一直珍藏着。

1962年4月,跟随毛泽东15 年的卫士长李银桥要调到天津工作。4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设晚宴,饯别李银桥全家。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写道:“我曾请毛泽东为我写字,老人家已经写好,写在一个很长的折子里。老人家说:‘近来没有新诗,抄了一首旧诗送给你吧。’打开看时,是毛泽东1935年10月所作的七律诗《长征》。我恨满意,收好折子坐回到沙发上。这时,吕厚民同志给我们全家和毛泽东一道又合了一张影。照片中我手中拿的就是毛泽东的折子。”邸延生著《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纪实》也有详细描述。毛泽东的手迹是写在荣宝斋精制的折子上的,诗后落款为“毛泽东一九六二年四月二十日”。李银桥回家后才发现,“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少了一个“索”字。第二天,李银桥拿着诗折去见毛泽东。毛泽东笑了笑,提笔在“铁”字旁边加了一个“铁”字六分之一大小的“索”字。离开毛泽东,李银桥又去请刘少奇、周恩来、邓颖超在毛泽东写诗的折子后面题写了赠言。郭沫若看了毛泽东写的折子,赞不绝口,并说“索”字加写的就如神来之笔,巧夺天工,即兴在后面写了一首律诗。

李银桥到天津后,和时任河北省委书记林铁过从甚密。一次,林铁的夫人弓彤轩问李银桥:“你离开主席时,主席送了你什么文字纪念啊?”李银桥如实回答:“送了我一幅《长征》诗手书。”弓彤轩要欣赏,看过以后,又说要拿回去在报纸上发表,好让更多的人都能欣赏到毛主席的手迹。李银桥虽然心里十分不情愿,但碍于脸面,还是答应了。

不久,《长征》诗手迹果然在一家省报上首家发表了。随后,李银桥吃惊地发现送还的《长征》诗“手迹”却是一份复制件!其判别根据是:原件的背面有中央领导和郭沫若题签的内容,而送还的“手迹”却没有。李银桥意识到问题严重,于是一次又一次地催讨、索要手迹原件,但始终未果。当他决心不顾一切要追回手迹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不久,李银桥被造反派关押起来。“罪”名之一就是未经同意擅自发表毛主席《长征》诗手书、捞稿费。毛泽东有一次来到天津,关切地问起李银桥,当时的天津市革委会主任解学恭详细汇报了李银桥的“严重”问题,毛泽东却只是付之一笑,并限期放人。

1976年毛泽东逝世,李银桥工作也几经变动:先是从天津调回北京任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副局长,后又调公安部任老干部局副局长。他工作繁忙,找寻手迹的事也只得搁置起来。1989年,李银桥离休之后,曾经多方苦苦查找毛泽东手迹下落,但始终毫无结果。这个既有政治意义,又有艺术意义的无价国宝,至今不知所终。

四、究竟如何修改?

从1937年王福时汇编出版《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第一次面世开始,《七律·长征》多次发表,毛泽东一生中也多次手书此诗。不同刊物的诸多版本和毛泽东手迹的具体文字,与1957年1月《诗刊》正式发表的《七律·长征》的定稿相比,有多处不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似)等闲。

五岭逶迤(苍茫)腾细浪,

乌蒙磅礴(滂薄)走泥丸。

金沙水(浪)拍云崖(悬岩)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最)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一过)尽开颜。

“好诗不厌百回改”,毛泽东对长征诗的文字反复推敲,也为我们留下了动人的诗坛佳话。这么多处的改动,因何修改,人们不得而知。但是毛泽东本人对其中的一处修改进行了说明。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书眉上批注说:“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毛泽东所说的这位“不相识的朋友”,是指山西大学历史系的罗元贞教授。

罗元贞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日本史。他也是嗜好中国诗词成癖的学者,对此有颇深的造诣。解放初期,罗元贞反复吟诵《七律·长征》时,发现第三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中已经有一个“浪”字了,而第五句“金沙浪拍悬崖暖”中又出现了一个“浪”字,显得重复,且与律诗规则相违,不如把后一个“浪”字改为“水”字更好些。于是,1952年元旦,他提笔呈书毛泽东,祝贺新年并谈到自己对毛泽东诗词的喜爱与修改建议。毛泽东读到来信后,觉得这个意见提得很好,并于1952年1月9日给罗元贞亲笔回信:

元贞先生:

一月一日来信收到,感谢您的好意。此复。

顺颂

教祺!

毛泽东

一月九日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1957年在《诗刊》发表时,已采纳了罗元贞的意见,将“浪拍”改为“水拍”。

1958 年12 月,毛泽东在文物出版社排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批注说:“三军: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作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

1963 年1 月,毛泽东还应英译本《毛主席诗词》译者的请求,就自己诗词中的一些词句,作了口头解释。他对于“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解释是:“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当年,《解放军文艺》杂志发表了一篇学习《七律·长征》的文章,认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体现了运动战思想。毛泽东得知后一笑,说:“我看不出有运动战思想。”

(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点评

毛主席的诗相隔才多久,且许多知情者都健在尚且说不清,更别说上千年前的事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28 19:38
一个普通教授给主席去信,不但主席本人能看到,还回了信。可见当时政治风气还是较好的,现如今要给国家领导人去信,国家领导人根本就看不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28 19: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9

主题

411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641
贡献
5238
金钱
9353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2-28 14: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宋词能力与科学素养成反比
3652 次点击
65 个回复
黄帝战蚩尤 于 2019/2/28 9:53:49 发布
    我们能看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唐诗宋词越是背得滚瓜烂熟的人,其科学素养就越低。

    从中国历史上来看,那些唐诗宋词文采飞扬的人,科学素养为零。从世界范围来看,大科学家和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几乎都没有被唐诗宋词“熏陶”过。

    那么,为什么唐诗宋词会影响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呢?原因如下:

    1, 反逻辑的思维方式。唐诗宋词采用的是一种对称的语言结构,就是第1句话跟第2句话在形式上对偶(对仗)。而科学思考是一种逻辑思维,从前提到结论是一种线性结构,是不可逆的,也是非对称的。从语言层次上来说,对称性的语言,前后两句话是在同一个逻辑层次。而在逻辑语言中,前提和结论是在两个不同的逻辑层次上。从小大量的背诵唐诗宋词,会使得孩子们养成语言逻辑无法深入的习惯。

    2, 对宇宙的奥秘没有兴趣。唐诗宋词对宇宙自然的本质没有任何的兴趣,更没有探究它的冲动。从情感模式上来说,科学家探索自然的奥秘与唐诗宋词的诗人虚构自然的意象,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情感。

    3,丧失现实感!科学家是一种对着现实、对真实存在有着强烈兴趣的人,而唐诗宋词的不断的把人引向虚构和意象,丧失对现实存在的观察能力。儿童的现实观察能力其实是很强的,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但是唐诗宋词不断的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意象,逐渐形成了用自己的情感想象替代现实观察的习惯,这是中国人在成年之后极其缺乏想象力的原因。比如我们比较中西方电影的科幻特效,西方人模拟的未来场景有非常多的细节,让人感觉到很真实。而中国人模拟的未来的场景就没有什么细节,一看就很空,就是因为我们从小被背唐诗宋词这种意象思维破坏了观察能力,真正要创造一个场景形象的时候,才发现观察刻画能力已经丧失很久了。

    4,缺乏爱。心理学家早就证明,儿童最需要的情感熏陶就是爱的体验,充分的爱的滋养,是孩子们获得探索自然、探索生命的动力之源。一个缺乏爱的人,他终生都在寻找安全感和依靠对象,永远发展不出来探索外界的兴趣。而爱这种情感,在唐诗宋词中是极其匮乏的。

    科学家,是用自己整个生命来探索宇宙的奥秘的人。这背后是一种强烈的激情动力,对着宇宙自然包括人性本质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样的人,只能在充满了爱的情感环境中才能培育出来。为什么主要的科学家,特别是早期的科学家,几乎全部是基督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就是因为基督教特别强调爱的体验,他们的安全感和好奇心比一般人更强。而唐诗宋词主要都是悲观、哀伤幽怨的情感,这样情感模式的人,哀叹自己人生苦短都还来不及,哪有精力和热情去探索自然呢?

    5,语言模式过于简单。唐诗宋词文字都非常少,要么是20个字,要么28个字。从艺术上来说,它是一种提炼,有简约之美,但是从思维形式上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初级的语言结构,而且只是在同一个逻辑层面来表达。但是科学思考是使用很复杂的语言,多个层次的概念等级,严密概念谱系,不断的深入到事物本质。这与唐诗宋词这种意象化的、同一层次的、想象性的语言模式是完全相反的。如果一个人在童年大量的背诵唐诗宋词,固化了这种简单的语言模式,对他将来的科学思维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那么,怎么办呢?该如何选择诗歌来培养孩子们的艺术感呢?请遵循下面的原则:

    1,在情感上是积极的、热情的、友好互助的,以爱为主题的,而不是悲伤哀怨、孤芳自赏。

    2, 在语言结构比较复杂。有概念的层级结构,层层推进。不管是表达人的情感,还是对自然事物的描述,都要有多个层次的概念,逐级深入。

    3,有现实感!艺术里当然要有想象和情感,但是在涉及到历史和环境的时候,语言必须准确和真实,这样才能够帮助孩子们完善他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是智力的基础,也是情感发育的基础。

    按照这几个标准,荷马史诗、古希腊哲人的一些诗词、莎士比亚的24行诗,都是更好的选择。虽然这些诗更加的复杂、字数上更多,但对孩子情感的培育和语言思维的复杂化都是非常好的。

    结语:我们必须要知道,唐诗宋词的作者大都是中老年男子,他们的诗歌并不是为了儿童而写,他就是在抒发人生不如意的那种悲伤情怀。当年幼的孩子们把这些中年失意人的情感,通过诗歌的方式记忆在脑海中,其实就在潜意识中培养了一种悲伤和绝望。很多中国人到中年之后产生抑郁症,这个种子其实早在童年就种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2-28 19: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19-2-28 10:19
《七律·长征》的来龙去脉
2017-11-22 12:23 大家/历史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流传甚 ...

一个普通教授给主席去信,不但主席本人能看到,还回了信。可见当时政治风气还是较好的,现如今要给国家领导人去信,国家领导人根本就看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2-28 19: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19-2-28 10:19
《七律·长征》的来龙去脉
2017-11-22 12:23 大家/历史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流传甚 ...

毛主席的诗相隔才多久,且许多知情者都健在尚且说不清,更别说上千年前的事了。

点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争论是难免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1 10: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2-28 19: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考辨实际是在胡扯八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9

主题

411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641
贡献
5238
金钱
9353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3-1 10: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9-2-28 19:38
毛主席的诗相隔才多久,且许多知情者都健在尚且说不清,更别说上千年前的事了。 ...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争论是难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9

主题

411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641
贡献
5238
金钱
9353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09: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酒家逢盛世,湖南主笔丰功备。
诗人赴宴展芳华,佳客远来迎荟萃。
谈笑释怀人面多,举杯尚见风情类。
初心使命记犹牢,交往之中讲因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9 12: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