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3|回复: 5

七绝·和幽幽草·也说乌台诗案(押庚韻)

[复制链接]

2667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49
贡献
20014
金钱
27687
发表于 2019-2-13 18: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时人尚明 于 2019-2-15 13:34 编辑

七绝·和幽幽草·也说乌台诗案
文/时人尚明
(押庚韻)
梦溪妙笔调今古,沈括愚忠毁令名?
苏子何期标史册,可怜结案事难平!


小注:乌台诗案绝非沈括愚忠、背信害友那么简单。
背后复杂的人事关系,谁能挖出?若有皇上密旨又
当何论?所以只能牺牲沈括,沈括又不敢揭发皇帝
密旨。结论:科学家要远离是非之地,专心搞科研。
放在我朝,沈括堪为两院院士,给足科研经费,当
科研项目带头人,绝对出大成绩。我一直很纠结此
事,不相信沈括这么愚蠢。

时空不二,心物同源。
不昧因果,道法自然。
忘失菩提,魔业现前。

353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96
贡献
11780
金钱
14029
发表于 2019-2-13 20:45: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佳作,新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22

主题

4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玉律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989
贡献
45068
金钱
55988

特别贡献奖敬业首版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9-2-13 21: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乌台诗案涉及到沈括吗?我怎么查不到。请明示!

点评

乌台诗案牵扯面广,连大画家驸马都尉都卷进去了。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批评苏东坡的言论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我想最简要的回答是他弟弟苏辙说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13 2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7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49
贡献
20014
金钱
27687
 楼主| 发表于 2019-2-13 21: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时人尚明 于 2019-2-13 21:48 编辑
喻作云 发表于 2019-2-13 21:27
苏轼乌台诗案涉及到沈括吗?我怎么查不到。请明示!

乌台诗案牵扯面广,连大画家驸马都尉都卷进去了。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批评苏东坡的言论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我想最简要的回答是他弟弟苏辙说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这场可耻的围攻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当了急先锋。
……
又如---我真不想写出这个名字,但再一想又没有讳避的,还是写出来吧:沈括。这位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占有不小地位的著名科学家也因忌妒而陷害过苏东坡,用的手法仍然是检举揭发苏东坡的诗中有讥讽政府的倾向。如果他与苏东坡是政敌,那倒也罢了,问题是他们曾是好朋友,他所检举揭发的诗句,正是苏东坡与他分别时手录近作送给他留作纪念的。这实在太不是味道了。历史学家们分析,这大概与皇帝在沈括面前说过好话有关,沈括心中产生了一种默默的对比,不想让苏东坡的文化地位高于自己,另一种可能是他深知王安石与苏东坡政见不同,他投注到了王安石一边。但王安石毕竟也是一个讲究人品的文化大师,重视过沈括,但最终却得出这是一个不可亲近的小人的结论。当然,在人格人品上的不可亲近,并不影响我们对沈括科学成就的肯定。”

余秋雨先生将沈括定位在“品格低劣的文人”,充当了围剿东坡先生的“急先锋”。这个定性,在网上掀起了一股批评沈括的风。打开网页,满眼尽是“沈括曾经陷害过苏东坡”、“科学巨人沈括鲜为人知的道德短板”、“沈括的告密”、“沈括检举揭发过苏轼”、“沈括还是一个检举揭发的‘高手’”等等。但是,当我们仔细阅读了有关乌台诗案以及沈括的相关资料以后,觉得余秋雨先生的结论值得商榷。
其实,余秋雨先生的材料来自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一,也是网上大量批评沈括的资料来源。这段文字不长,且在后边的论说中十分重要,所以就照抄过来:
“王铚《元祐补录》,沈括集云,括素与苏轼同在馆阁,轼论事与时异,补外。括察访两浙,陛辞,神宗语括曰:「苏轼通判杭州,卿其善遇之。」括至杭,与轼论旧,求手录近诗一通,归则签帖以进,云词皆讪怼。轼闻之,复寄诗。刘恕戏曰:「不忧进了也?」其后,李定、舒亶论轼诗置狱,实本于括云。元祐中,轼知杭州,括闲废在润,往来迎谒恭甚。轼益薄其为人。此事附注,当考详,恐年月先后差池不合。”(讪怼:讪,诽谤,怼duì怨恨)
余秋雨先生和我们大家,都只看到这段文字的前半部分,对李涛提醒我们的“此事附注,当考详,恐年月先后不合”,视而不见!余秋雨先生不去“考详”,同时又有意无意的隐去了这段话,这样就将沈括坐实成为一个卖友求荣的小人,笔者以为这样对待历史,对待历史人物,略欠公正。
一、御史当年怎样诬陷迫害苏轼
余秋雨先生提到,沈括“他所检举揭发的诗句,正是苏东坡与他分别时手录近作送给他留作纪念的。”这个“手录近作”就是苏轼的诗集。
关于御史当年怎样诬陷迫害苏轼,《长编》亦有详细记载,卷二百九十九 宋神宗元丰二年:“ 七月己巳,御史中丞李定言:「知湖州苏轼,初无学术,滥得时名,偶中异科,遂叨儒馆,有可废之罪四。……伏望断自天衷,特行典宪。」
御史舒亶言:「轼近上谢表,颇有讥切时事之言,流俗翕然争相传诵,志义之士,无不愤惋。盖陛下发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髃yu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它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诋谤为主,小则镂板,大则刻石,传播中外,自以为能。」并上轼印行诗三卷。”
这段文字,就是余秋雨先生称之谓围攻东坡先生的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长编》中提到,舒亶除奏折中对苏轼的诗寻章摘句,随意曲解,无限上纲,强说苏轼诬蔑朝廷,攻击新法之外,还“并上轼印行诗三卷”,作为苏轼案卷中的最重要的证据。根据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一书记载,整个审判过程之中,这个册子是审判的提纲,笔者根据结案后给皇上报告统计,苏轼28项罪状中,湖州谢表不计外,无讥讽内容的2首,在册子中的14首,不在册子中的21首。可见这本册子的重要性,而“诗三卷”册子的来源对沈括个人品德十分重要。
二、舒亶呈送的册子是谁编印的?
李涛关于乌台诗案发端的记载里,已经明白无误的说是舒亶揭发的,并且将主要诗歌,核心内容写得充分详尽,在最后特别写明给神宗皇帝送上“轼印行诗三卷”。
林语堂《苏东坡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10版P155):“舒亶随同弹劾表章,附上苏东坡印出的诗集。……苏东坡的一个好友王诜,是他印了苏东坡的诗集,听到这个消息,赶紧派人去给南部的苏子由送信,子由立即派人去告诉苏东坡。”
在宋人朋九万《乌台诗案》里记载的有:
“御史台检会送到册子,题名是《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全册。内除目录更不抄写外,其三卷并录付中书门下。奏据审刑院尚书刑部状,御史台根勘到祠部员外郎直史馆苏轼,为作诗赋并诸般文字,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
……
作诗赋及诸般文字寄送王诜等,致有镂板印行。”

到此,我们可以明白了,舒亶向神宗皇帝上送上“轼印行诗三卷”册子的是王诜刊印的,册子的名字叫作《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单从诗集的名字可以看出,诗集是在元丰年(1078)间印行的,这就与熙宁六年(1073)八月至七年三月之间巡视两浙的沈括没有任何关系了。况沈括熙宁十年七月,沈括因主张免除下户役钱、轻役依旧轮差,遭御史蔡确等人诬劾,被罢三司使,出知宣州,元丰三年五月,改知延州(今延安)。这段时间,沈括已经渐渐地远离京城,远离政治核心,当然也远离开乌台诗案。


百度:沈括与乌台诗案  即可查到
时空不二,心物同源。
不昧因果,道法自然。
忘失菩提,魔业现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22

主题

4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玉律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989
贡献
45068
金钱
55988

特别贡献奖敬业首版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9-2-13 21: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新年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7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49
贡献
20014
金钱
27687
 楼主| 发表于 2019-2-14 0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喻作云 发表于 2019-2-13 21:53
辛苦了,新年问好!

时空不二,心物同源。
不昧因果,道法自然。
忘失菩提,魔业现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0 10: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