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4|回复: 7

闲话“老干体”与“剽古体”

[复制链接]

240

主题

307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895
贡献
3675
金钱
57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2-7 07: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闲话“老干体”与“剽古体” (2019-02-07 06:53:21)

标签: 周泽安 闲话“老干体”与“剽        分类: 论坛转帖
     现而今,写古诗词的人越来越多。中国现在巳步入老龄化社会,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或更早出生的人,基本上都离退休了,又不甘寂寞,有点老文化的底子,总想留点文字下来。写什么呢?
        写新诗,现代诗,确实需要异稟和灵感。如脑瘫诗人余秀华,出生时被接生婆将头弄瘪了,如同俗话说的“脑袋被门夹了”,所以才能写岀《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样的诗句。一般中老年,脑袋已经成形,再怎么夹也晚了,写不岀来。
        那就学写唐诗宋词吧。因为学点格律并不是很难,平水韵虽然麻烦点,但只要会拼音,会查新华字典,用新韵也很好掌握。只要字数、平仄、押韵没问题,就可以算首诗。中国人最喜欢搞群众运动,这也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么多业余诗人的原因。
        由于这一批人,经历了共和国的历次政治运动,绝大多数人文化底子毕竟差了点,于是乎,写出的东西,不是“老干体”便是“剽古体”。
        先说“老干体”。写这种体的人,多少有点革命历程,或者体制内经历。其实,老干体自古就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那些出身草根,或文化水平不高,却又附庸风雅的帝王将相。如朱元章的咏竹诗:“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再如袁世凯的诗:“楼小能容膝,檐低老树齐,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真是诗如其人,虽然直白,但极有气势。所以,老干体虽然谈不上艺术,但倾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起码符合“诗言志”的传统。
        再说“剽古体”。写这种体的人,成份比较复杂,但有一个共同特点,自以为怀才不遇,或遇得不够。这些人一般比较推崇李义山,但缺乏那种才气。为了凸显自己的价值,将古诗词生吞活剥,专用一些生词僻典,以显示高古深奧。而且喜欢剽律诗,因为字句比较多,容易偷樑换柱。如果叫他们写绝句,还不如“老干体”。
       不管怎么说,现代人写近体诗词,论质量,绝句比律诗好,律诗比词曲好。至于什么原因,郁达夫曾有观点,对与不对,我也说不清,有请水平高的人,见仁见智吧!

周泽安-半山楼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12062113

240

主题

307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895
贡献
3675
金钱
57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2-9 07: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大吉大利
周泽安-半山楼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1206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95

帖子

20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94
贡献
455
金钱
785
发表于 2020-1-14 11: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老友观点。
偶得残句不错,写成诗......
也有看别人好句心痒,抄剽应和后真不怎么滴。
心气儿放松些,写的仅仅是诗,不去争什么好不好最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4495

帖子

1万

积分

副首版

中华诗联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62
贡献
5221
金钱
657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15 21: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诗词知识介绍的论文,小品,此则很好,请以后多多发表这方面的有关诗词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4 02: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