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94|回复: 28

有关曹雪芹卒年几首诗五十年争论集注(霍国玲)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9-1-30 20:10: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图书府吏 于 2019-1-30 20:41 编辑

敦诚《挽曹雪芹》诗 敦敏、敦诚为同胞兄弟,他们是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六世孙,是英亲王阿济格的五世孙,是曹雪芹晚年过从密切的朋友。二敦均留有诗集,其中有些涉及曹雪芹的生平,颇有研究价值。
爱新觉罗·敦敏,字子明,号懋斋,生于雍正七年,卒于嘉庆元年(1796)以后。敦敏著有《懋斋诗钞》,今存残本,国家图书馆藏。文学古籍出版社1955年曾影印出版。
爱新觉罗·敦诚,字敬亭,别号松堂,敦敏之弟,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卒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敦诚著有《四松堂集》和《鹪鹩庵笔麈》。
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了《懋斋诗钞》与《四松堂集》刻本的合订本。
敦敏和敦诚的诗中都写有与曹雪芹去世有关的诗歌,现分别作出阐释,并介绍各派对这些诗歌的理解及不同的观点。
下面先介绍敦诚的三首《挽曹雪芹》诗。流传最广的是《四松堂集》抄本中那首注明“甲申”年所作的七律。另外两首载于张次溪先生所藏《鹪鹩庵杂诗》中,其诗颇具研究价值。前者是后者的改写。现将三首均照录于下,并作简单注释。
《挽曹雪芹》 (一) 四十萧然太瘦生,晓风昨日拂铭旌。
肠回故垅孤儿泣,(数月前,伊于殇,雪芹因感伤成疾)
泪迸荒天寡妇声。
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
故人欲有生刍吊,何处招魂赋楚衡?
注释:
1、太瘦生:寿命太短了。
2、铭旌:即“明旌”,是标明灵柩的旗帜,后世称“灵幡”,上写死者之头衔并某姓氏之灵柩等字样。据吴世昌先生考,书铭于旌是初丧之事。
3、故垅:指旧地方,老地方。此处或许是指埋葬着雪芹之子的香山旗人义地——在香山地藏沟。此地解放初期尚在,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团占地。
4、孤儿:据吴恩裕先生记香山民间传说,雪芹父子死于两个“绝日”。雪芹之子死于乾隆二十八年“中秋”,雪芹则死于这年的除夕。关于雪芹独子的夭折,据考证,京城于乾隆二十八年冬秋之际痘疹(天花)流行,死者不计其数,雪芹的独子正应是死于这场痘疹。由于雪芹之子的生母已先他而逝,现在雪芹也故去,因而诗 中称其独子为“孤儿”。
5、寡妇:指雪芹的未亡人。
6、“牛鬼”句:唐代诗人杜牧,称赞李贺诗作的新奇,说:“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长吉歌诗斜》)这里借以比曹雪芹,除了说他的作品独特外,同时还悲悼他似李贺般才高命短。
7、鹿车:一种窄小的车子。
8、荷锸:背着铁锹。荷:负荷、负重之意。
9、刘伶:《晋书刘伶传》说,刘伶纵酒,他曾乘着鹿车,带着酒,叫仆人跟着他,并吩咐说:“如果我醉死,便把我埋掉好了!”曹雪芹似刘伶般嗜酒,又似刘伶般豁达不羁,对朋友或家人,很可能有“我死后就近埋葬,不一定要葬入祖坟”的嘱托。所以敦诚在挽诗中,以“鹿车荷锸葬刘伶”喻曹雪芹之葬。
10、生刍:新刈的草,即青刍。“生刍”之典指新丧。此典出于《后汉书·徐稚传》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由此可知,“生刍”是初丧时赴吊的典故。
11、赋楚蘅:即赋“香玉”。楚蘅:隐指香玉——林黛玉的原型。
蘅:即杜蘅,多年生的香草。此处用它,是为了借用其“香”。
楚:泛指江南。即南国之意。
“何处招魂赋楚蘅”的全意即:我们到何处招回你的灵魂,再继续为那个来自南国的,你心爱的香玉作“赋”呢?于此处,敦诚将《石头记》视为曹雪芹为香玉写的一篇大赋。
这首诗对有关卒年问题说明两个问题:
其一,曹雪芹是初丧,还是隔年丧?
“晓风昨日拂铭旌”和“故人欲有生刍吊”两句诗,说明曹雪芹是初丧。
其二,曹雪芹之子先他而死:
“肠回故垅孤儿泣,(数月前,伊于殇,雪芹因感伤成疾)”诗句及其注释说明曹雪芹的儿子先他而死,而这一年自春至秋在北京有痘疹(天花)流行。

(待续)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20:11: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前文) (二) 开箧犹存冰雪文,故交零落散如云。
三年下第曾怜我,一病无医竟负君。
邺下才人应有恨,山阳残笛不堪闻。
他时瘦马西州路,宿草寒烟对落曛。
(以上两首《挽曹雪芹》诗均录自《鹪鹩庵杂诗》)
注释:
1、冰雪文:似冰雪般晶莹剔透。此处是以冰雪喻曹雪芹的遗著。
2、“三年下第”句;敦诚在乾隆二十年参加宗学岁试前,大概还参加过三次类似的考试,均告失败。乾隆二十年宗学岁试,他以优等被选出,或许正是受益于曹雪芹的同情与帮助。所以诗中才有:“三年下第曾怜我,一病无医竟负君”之说。这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我失败时,你曾同情并竭力帮助过我,而你需要帮助时我却未能及时赶到,未能救助于你。——以此深表愧疚。
3、邺下才人:邺,汉时县名,在今河南临漳县境内。汉末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为核心的文学集团才人云集,同居邺中。如陈琳、王粲等建安七子,也叫“邺中七子”。“邺下才人”,是以曹植等人喻曹雪芹,盛赞他的才华和艺术。
4、山阳残笛:感伤亡友的典故。《晋书·向秀传》:向秀与稽康、吕安是好友,后稽康、吕安被杀。向秀有一次经过这两个人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声音嘹亮,向秀非常伤感,写了一篇《思旧赋》。后人称这个故事为“山阳闻笛”。
5、西州路:《晋书·谢安传》:谢安之外甥羊昙为谢安所钟爱。谢安的病舆曾进西州门。谢安死后一年多,羊昙走路从来不经过那里,以免触动哀思。有一次他大醉后懵懵懂懂走到了西州门。发觉后便恸哭而返。敦诚以此典比喻自己与雪芹之间感情深厚,以后也会触景生情,引起悲恸。
6、宿草;隔年的草被称为宿草。《礼记·檀弓》:“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此处反其意而用,意思是——即使曹雪芹坟上有了宿草;他照样要痛哭。可见敦诚对雪芹感情极深。
7、落曛:落日的余光。
这首诗对有关卒年问题说明两个问题:
其一,“三年下第曾怜我,一病无医竟负君。”:
其意 为:我曾连续经过三年考试,都未中榜。你知道后便来帮助我,使我终于通过了考试。而今天你重病之后,我未及时赶来为你请医生,致使你故去,我十分愧疚。
——从这两句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来看,应是在听到曹雪芹去世的噩耗后写成的诗歌,而不大可能是曹雪芹一年以后,为纪念曹雪芹而表达的感情。
其二,“他时瘦马西州路,宿草寒烟对落曛。”
其意为:将来某日当我再经过这里时,看到的将是:在落日时分,在你的坟茔上长满了野草,远处有袅袅的炊烟。
——这两句诗歌中的“他日”,是想象彼时来上坟的情景。与“他日”相对应的是“今日”,即写诗的日子里。因而此两句诗反证出此诗是写于曹雪芹刚刚去世时,此诗绝非一年以后,为纪念曹雪芹时所写出的诗歌。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20:1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前文) (三)《挽曹雪芹》甲申 (说明:这首诗是前面第一首诗的修改稿。)
四十年华付杳冥,旌旗一片阿谁铭?
孤儿渺漠魂应逐,(前数月,伊于殇,因感伤成疾。)
新妇飘零目岂瞑?
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
故人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坰。
注释:
1、新妇:即前诗中提到的寡妇。由此可知雪芹晚年又曾续娶。
2、目岂瞑:岂能瞑目。
3、青山:李白死,葬龙山。后范传正将他迁葬于李白生前所爱的青山。敦诚借用此典,向读者暗示:雪芹死后葬于他生前所爱的香山。
4、絮酒:“絮酒、生刍”都是新丧时的牲醴祭品,在《后汉书·徐稚传》中,关于“絮酒”,李贤注引谢承所记如下:
稚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芨赴吊。常于家豫炙鸡一只,以一两棉絮渍酒中,曝干,以裹鸡。径到所起冢■(土遂)处,以水渍棉,使有酒气。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醊洒毕,晋谒(名片)则(即)去,不见丧主。
从这段引文可知:后汉徐稚因丧礼而“赴吊”时所带的物品为:棉絮包裹着的“炙鸡”(烤鸡)。此“棉絮”是先用酒浸渍,再晒干过的。到坟冢后,再将其渍水,以使有酒气。这便是“絮酒”的典故。
在《后汉书·徐稚传》中,关于“生刍”记于下:
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句源于《诗经·小雅·白驹》。
刍,即喂牲口用的草。“生刍”即指“青刍”,新刈的草。徐稚吊林宗之母时,便是带着“生刍”去的。
由此看出,在古代“絮酒”、“生刍”都是在新丧时所用的祭品。
5、此典亦属新丧之典。结合“生刍”用典,可知雪芹丧后不久敦城即奔丧,参加了他的葬礼。
6、旧坰:“坰”指“都邑的远郊”。这里可理解为“乱坟岗”、“旧坟圈子”。
这首诗可说明有关卒年的下述问题:
这首诗中的“旧坰”二字, 学界有个认识过程。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学界将“旧坰”(“坰”jiōng)理解为“旧坟”。如俞平伯说:
末句说“絮酒生刍上旧坰”,注意“旧坰”两字。“旧坰”者,即《礼记》所谓“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是旧坟不是新坟。若雪芹死于癸未除夕,其葬必在甲申;葬在甲申,则同年的挽诗,如何能说“旧坰”,用这样的典故,应该说新坟呵。(见俞平伯《曹雪芹卒年》一文,载于《文学遗产》1954年第一期)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当时学界将“絮酒生刍上旧坰”句,理解为:带着“絮酒、生刍”到朋友的长有“宿草”的旧坟去祭祀。既是“旧坟”,曹雪芹当然不是葬于“甲申年”(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春,只能是葬于前一年,即“癸未年”(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2月12日)。
后来学界有人将此句中的“坰”字作另外的查核和解释,认为应理解为“远郊”。
笔者对“坰”字特别查了《辞海》和《辞源》,现将这两部辞书的解释记录于下。
《辞海》中写道:
坰(jiōng):遥远的郊野。《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左思《吴都赋》:“相与聊浪乎昧莫之坰。”
《辞源》中写道:
坰(jiōng):郊野。《诗·鲁颂·■(马冂口)》:“■(马冂口)■(马冂口)牡马,在坰之野。”《传》:“坰,远野也。邑外曰郊,郊外曰林,林外曰坰。”
由此来看,“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坟”。而应当将“絮酒生刍上旧坰”这句诗,一个词一个词地认真作出解释。本文对此句诗的解释便是从此前提出发作出的。
依据上述的解释,絮酒、生刍既是新葬时所用的祭品,那么“旧坰”便不会专指曹雪芹的“旧坟”,而是指埋葬曹雪芹的远郊“旧坟圈子”、“乱坟岗”——因其子数月前先他而逝,被葬于此处。曹雪芹死后,亦葬于此处,因而说这里是“旧坰”。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20:1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挽曹雪芹·甲申》(修改稿)中写有“故人惟有青衫泪,絮酒生刍上旧坰”诗句。但是学者们在引证这两句诗中的“青衫”一词时,绝大多数都写为“青山”,也有人对此做出了阐释。两者哪一个更为正确?又该怎样理解这一词呢?——本文即对此问题进行辨析。
关于“青衫”与“青山” 一、按“青山”来引证的红学家 关于敦诚的《挽曹雪芹(甲申)》诗:“故人惟有青衫泪,絮酒生刍上旧坰。”上个世纪自五六十年代开始至世纪末,在长达半世纪的过程中,几乎所有学者,不论持什么观点,对于上两句诗歌均引证为:“故人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坰。”即将“青衫”写作“青山”。下面我们按壬午说、癸未说、甲申说顺序对此作出排列。
持壬午说者:
1、俞平伯在《读红楼梦随笔·曹雪芹卒于一七六三年》一文中写道:
雪芹的另一个朋友叫敦诚的,有挽他的诗,题甲申年(一七六五年)。诗云:“……故人惟有青山泪……。”(此文原刊于1954年1月1日至4月23日香港《大公报》,后收入《俞平伯论红楼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
俞平伯并未对“青山”作进一步的解释。
2、俞平伯在《曹雪芹的卒年》(载于《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一期(1954年3月1日)中,引证了“故人惟有青山泪”。
关于这首诗,俞平伯写道:“这首诗写于乾隆二十九年甲申,是癸未的次年。”没有涉及对于“青山”的解释。
3、王佩章在《曹雪芹的卒年及其他》(载于《文学研究集刊》第五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一文中,引证了“故人惟有青山泪”。未对“青山”作出解释。
4、周绍良在《关于曹雪芹的卒年》(收入《红楼梦研究论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一文中,引证了“故人惟有青山泪”。并说明如下:“这首诗并没刊入刻本中,但据付刻底本《四松堂集》,却标明为‘甲申’(乾隆二十九年、1964),这正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批语中所说‘壬午(乾隆二十七年、1962)除夕’的后二年。”此外,对于“青山”未作解释。
5、严冬阳在《曹雪芹生年新考》(收入《台湾红学论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出版)一文中,引证了“故人惟有青山泪”,但没有对于“青山”二字作出解释。
7、吴营洲在《听谢老谈曹雪芹的卒年》(载于《红楼》200 0年第1期)一文中,引证了“故人惟有青山泪”。
文中对于“青山”作了这样的解释:
那么,敦诚为什么要改写他的诗呢?当是第二首更贴切。谢老认为,第二首的最后两句值得琢磨,其中引用了“青山泪”。“青山泪”典出李白。李白死,葬龙山,后则迁葬于李白生前所钟爱的青山。这分明是说曹雪芹死在了通州,也葬在了通州,但在一年后经敦氏兄弟等人资助,曹雪芹的遗骨才迁回西山,灵魂方得以安息。曹雪芹的生前好友并按新葬的形式重新进行了悼念。
持癸未说者:
1、曾次亮在《曹雪芹卒年问题的商讨》(载于《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五期,1954年4月26日)一文中,引证了“故人惟有青山泪”,但未对此作任何解释。
2、吴恩裕在《曹雪芹的卒年问题》(载于《光明日报·东风》1962年3月10日)一文中,引证了“故人惟有青山泪”,但对此未作解释。
3、周汝昌在《曹雪芹卒年辩》(载于《文汇报》1962年5月4、5、6日)一文中写道:
敦诚原挽诗在说明“鹿车荷插葬刘伶”之后,接云:
——故人唯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坰。
这是说:现时我亲自送葬了好友,亡者已矣!剩下的,只有他年我再来上坟时,面对着诗人的故垅,宿草萋萋,一洒我故人之痛泪了。——这是推开一层,由现在展望将来的写法。
4、吴世昌在《敦诚挽曹雪芹诗笺释》(载于《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62年6月17日)一文中,引证了“故人惟有青山泪”,但对此未作解释。
5、霍国玲在《曹雪芹的卒年与葬地》(载于《红楼解梦》第一集)一文中引证了“故人惟有青山泪”,对于“青山”解释道:
李白死,葬龙山。后范传正将他迁葬于李白生前所爱的青山。敦诚借用此典,向读者暗示:雪芹死后葬于他生前所爱的香山。
持甲申说者:
1、林冠夫在《红楼诗话》一书(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出版)中,引证了“故人惟有青山泪”,但对于“青山”一词没有作出解释。
二、按“青衫”来引证的红学家 持壬午说者:
1、陈毓罴《何处招魂赋楚蘅》一文中,引证了“故人惟有青衫泪”。指出“青衫泪”典出白居易的《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并写道:敦诚曾创作过《琵琶行》传奇一折,敦敏曾称赞曰:“红牙翠管写离愁,商妇琵琶湓浦秋。读罢乐章频怅怅,青衫不得湿江州。”还写道:
青衫之误作“青山”,由来已久,始于胡适之考证文章。
2、刘世德《曹雪芹墓石之我见》一文中,也同陈毓罴一样,认为应是“青衫泪”,而非“青山泪”。文中并列有小标题“‘青山泪’:‘山’与‘衫’”进行论述。指出:
“青衫泪”,用的是白居易的典故。白居易《琵琶行》说:“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敦诚是借用这个典故,表达自己对沦落不遇的亡友的悼念。
陈毓罴并在文中列举了二敦在其他诗中,多次使用“青衫”二字。如敦敏写道:“青衫游客泪,白发老亲恩。”(《送汪易堂南归省亲二省·之二》)敦诚写道:“对此忽言别,乃沾司马衫。”(《凤台惜别》)
3、廖自华、王靖在《敦诚〈挽曹雪芹〉诗注释索义——兼论曹雪芹卒年》(载于《红楼》2001年第4期)一文中,引证了“故人惟有青衫泪”,但未作解释。
4、冯其庸在《重论曹雪芹卒于“壬午除夕”——初读〈四松堂集付刻本底本〉》(载于《解梦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一文中,引证了“故人惟有青衫泪”。对于该句诗他阐释道:“五、六两句未改,第七句是‘青衫泪’《红楼梦卷》误作‘青山泪’,应纠正(吴恩裕《四松堂集外诗辑》不误)。”
冯其庸在《挽曹雪芹·甲申》一诗的前面有说明:
第三首收在《四松堂集付刻底本》里,我曾从北京图书馆善本室看到原件。
由此可知,“原件”确为“青衫”,而非“青山”。
5、沈治钧在《曹雪芹卒年辨》(载于《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5辑)一文中,引证了“故人惟有青衫泪”。他对于该句诗解释道:“改稿尾联来自初稿第一首的尾联‘故人欲有生刍吊,何处招魂赋楚蘅’,这两句是说诗人想去吊丧,却不知道哪里能为亡友招魂。改后的‘故人惟有青衫泪,絮酒生刍上旧坰’,明显增加了上坟祭扫的意思。从‘欲有’到‘惟有’,只是时间的递进和心境的变化,并无章法上的调整。”
持癸未说者:
1、李圣轩在《曹雪芹卒于‘癸未除夕’补证》(载于《红楼》2002年第1期)一文中,引证了“故人惟有青衫泪”,但没有作出进一步解释。
2、梁归智在《红楼赏诗——〈石头记〉诗词韵语讲论》(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一书中,对敦诚《挽曹雪芹·甲申》一诗的上述诗句引证为“故人惟有青衫泪”,但未对“青衫”一词作出解释。
持甲申说者:
1、张福昌在《曹雪芹逝世不在壬午除夕——〈红楼梦〉探真之三》(载于《红楼》2005年第4期)一文中以如下形式摘引了此诗句:“故人惟有青衫(山)泪。”就这句诗他解释道:
“故人惟有青衫(山)泪”:这里的青衫和青山值得重视。如果是正月初送葬又有“晓风”,则应穿棉衣或棉袍,不应穿“青衫”,若是清明前送葬则可穿“青衫”。但是作为一个有身份、有才华的君子,应说“泪洒青山”,而不应说“泪洒青衫”。白居易说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那可能是他坐着听琵琶感动得忘了情,把青衫哭湿了。我认为敦诚是把眼泪洒在了清明节前的青山上。
三、在资料书籍中对于敦诚诗中的“青衫”,还是“青山”的记载 按“青山”记载的资料:
1、《跋〈红楼梦考证〉》中记有《挽曹雪芹·甲申》,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为:“故人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坰。”(见《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第134—136页)
在《跋〈红楼梦考证〉》一文中写道:
我那时在各处搜求敦诚的《四松堂集》,因为我知道《四松堂集》里一定有关于曹雪芹的材料。……
今年四月十九日,我从大学回家,看见门房里桌子上摆着一部退了色的兰色布套的书,一斑剥的旧书笺上题着《四松堂集》四个字!我自己几乎不相信我的眼力了,连忙拿来打开一看,原来真是一部《四松堂集》的写本!这部写本确是天地间唯一的孤本。因为这是当日付刻的底本,上有付刻时时的校改,校改、删削的记号。最重要的是这本子里有许多不曾收入刻本的诗文。凡是已刻的,题上都印有一个“刻”字的戮子。刻本未收入的,题上都帖着一块小红笺。题下注的甲子,都被编书的人用白纸块帖去,也都是不曾刻的。——我这时候的高兴,比我前年寻着吴敬梓的《文木山房集》时的高兴,还要加好几倍了!(加重号为原文所加。)
我在四月十九日得着这部《四松堂集》的稿本。隔了两天,蔡孑民先生又送来一部《四松堂集》和刻本,是他托人向晚晴(艹禾多)诗社里借来的。……果然凡底本里题上没有“刻”字的,都没有收入刻本里去。这更可以证明我的底本格外可贵了。
胡适没有提及“青衫”一词,也没有对“青山”一词作出解释。
2、《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一粟编)是影响较大的一部。其第2页载有敦诚的《挽曹雪芹(甲申)》一诗。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为:“故人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坰。”后面写有引于:“《四松堂集抄本》。诗集卷上。”
3、冯其庸、李希凡《红楼梦大辞典》(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879页载有敦诚的《挽曹雪芹(甲申)》一诗,最后两句为:“故人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坰。”诗前写有关于此诗的说明:“这首定稿诗不见于刻本的《四松堂集》,但在《四松堂诗钞》、《四松堂集》底稿中有。”
4、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修订本)(团结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第458页载有敦诚的《挽曹雪芹(甲申)》一诗,最后两句为:“故人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坰。”诗后写有此诗源于:“《四松堂集》抄本,诗集卷上。”
该书对于“青山”一词有注释:
青山:李白死,葬龙山,后范传正将他迁葬于李白生前所爱的青山。这里就用的这个典故,表明作者对亡友的悼唁。
蔡义江曾于1996年6月将此书赠送霍国玲。
按“青衫”记载的资料:
1、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748页载有敦诚的《挽曹雪芹(甲申)》一诗,最后两句为:“故人惟有青衫泪,絮酒生刍上旧坰。”诗前写有此诗引于:“敦诚《四松堂集》卷上叶二十四。”(该书1975年版同此。)
该书的华艺出版社1998年版本,此处未作改动。
2、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25页载入了敦诚的《挽曹雪芹(甲申)》一诗,最后两句为:“故人惟有青衫泪,絮酒生刍上旧坰。”后面写有引于:“《四松堂集》卷上,据周汝昌《红楼梦新证》第七章转录。”
3、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中华书局2001年出版)第497页载有敦诚的《挽曹雪芹(甲申)》一诗,最后两句为:“故人惟有青衫泪,絮酒生刍上旧坰。”诗后写有此诗源于:“《四松堂集》抄本,诗集卷上。”该书对于“青山”一词有注释:
青衫:旧编《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中误作“青山”,今据抄本改正。
就“青衫”一词的词义,蔡义江没有作进一步的注释。
四、“青山”、“青衫”二词哪个正确? 正确与否应当有个客观标准。这个标准是:原本是怎样写的?
经过查证,原本敦诚《四松堂集》(付刻底本)(现存于国家图书馆善本室)中,敦诚的《挽曹雪芹(甲申)》一诗的最后两句为:“故人惟有青衫泪,絮酒生刍上旧坰。”因而“青衫”是正确的,而“青山”则是以讹传讹。
令人惊奇的是这个“讹”竟长达约半个世纪(从上个世纪中期至上世纪末),整个红学界——不论对曹雪芹卒年持何看法,不论主张“壬午说”、“癸未说”,还是“甲申说”——都是按“青山”来引证的。均采纳“青山”的说法。
那么这个“讹”最早由谁开始的呢?令人想象不到的是最早将“青山”公布于世的是胡适。他于1922年4月19日得到《四松堂集》的原抄本,两天后又得到刻本。使人误认为:敦诚原本上写是就是“青山”。
在论述曹雪芹卒年的学者中,最早引用“青山”一词的是俞平伯先生。他发表在1954年的论文《读红楼梦随笔·曹雪芹卒于一七六三年》,便是采用此词。关于此词的来源,仅说:“雪芹的另一个朋友叫敦诚的,有挽他的诗,题甲申年(一七六五年)。”此外,没有对此词作更多的解释。
还有一个令人惊奇之事: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的《红楼梦大辞典》(1991版)也是按“故人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坰”收入的。而且特别标明:这首诗“在《四松堂诗钞》、《四松堂集》底稿中有”——即辞书编纂者查阅了这两部书的底本。并且对“青山”作了如下的注释:
青山泪:作者借李白迁葬的故事,说自己因未能把曹雪芹葬到生前喜爱的地方而流下伤心之泪。青山,在安徽省县东南,一名青林山。因南齐·谢眺曾筑室于山南,故又称谢公山,诗人李白死后,初葬于当涂县之龙山,后宣徽观察使范传正因李白生前“悦谢家青山”便把李白迁葬于青林山。
率先按“青衫”撰写论文者——也使人感到惊异——既非专职的红学家,也不是高等院校的红学教授,而是两名普通的中学退休教师、业余红学家——王靖和廖自华。他们在2003年的论文《敦诚〈挽曹雪芹〉诗注释索义——兼论曹雪芹卒年》(载于《红楼》2003年第4期)中,第一次按“故人惟有青衫泪”来引证,并且注明:
二诗分别见于敦诚《鹪鹩庵杂记》抄本和《四松堂集》抄本。今转抄自周汝昌《红楼梦新证》(1976年增订本)。
1
此后,红学界才有红学家在研究敦诚《挽曹雪芹》诗时,开始按“故人惟有青衫泪”进行引证,并且人数不断增加;在辞书等资料中,也开始纠正。但与此同时,坚持按“青山”引证的研究者仍不时地看到——可见“青山”的影响之大。
看来在红学界的是与非,一不能以“权威”的看法作为标准,二不能以专业与业余来划分。研究《红楼梦》(《石头记》)及曹雪芹生平,应当以客观事实为是,以真理为是。
五、“青衫”是典故,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 “青衫”一词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此诗亦被《唐诗三百首》(清乾隆十六年进士蘅塘退士所编)收入。
《琵琶行》在诗前有“序”: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下面先将“序”作个说明。
这首诗写于元和十一年秋。“左迁”,指贬官降级。古人论等次以右为尊。“九江郡”系隋代郡名,唐代叫江州或浔阳郡,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官名,古时协助州刺史处理一州事务。唐代的司马实际上是闲职。
“湓江口”,即湓口,在今九江湓水入江处。
“善才”,唐代对弹琵琶艺人或曲师的通称。“委身”,即将自身托付给别人。旧时妇女依附于男子,故称妇女出嫁为“委身”。“贾”(gǔ),商人。这里说六百一十二言,实际是八十八句,六百一十六言。
《琵琶行》的内容是写白居易有个夜晚,到浔阳江边去送客。忽然听到水面上飘来琵琶声。于是就将船移近那里,邀琵琶伎为他们弹奏一曲,于是他们重又掌灯,添酒,开宴。
琴伎的琵琶弹得非常好:“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琴伎弹完曲子,叙述了自己的身世:她原居住京城东南的“虾蟆陵”(“下马陵”)这是当时有名的娱乐区。她十三岁便学成了琵琶,供奉于“教坊”,以备随时被召入宫中演奏。由于她演奏得极好,常常受到其他歌舞伎的嫉妒。那些纨裤子弟常来他们这里,将大量的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琴伎、歌舞伎。每当她弹奏一曲,便会得到无数的锦缎。后来,她弟弟从军,母亲去世,她自己也开始衰老。没有人再理睬她,遂嫁给了商人。她的丈夫是个茶商。商人就是为了追逐利润。上个月又去“浮梁”(今景德镇市)——当时这里是茶叶集散地。丈夫走了以后,只有她一个守着空船。清冷的夜晚每当回想起少年时事,便会哭泣不止。
白居易听完这个琴伎的叙述,叹息不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后,白居易要求琴伎再为他们将刚才的曲子弹奏一次。在诗的最后写道:
感我此言良久坐,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淹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从上述六句诗得知:琴伎听完白居易的话后,重又落座,把弦拧得更紧,重奏了刚才奏过的曲调。在座的人,听完后,全都落下了眼泪,其中落泪最多者,便是江州司马白居易。
那么“青衫”是什么意思呢?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卷三·琵琶行》对“青衫”的注释为:
唐书仪卫志、凡五路、皆有副、驾士皆平帻、大口绔衫、从路色、玉路服青衫。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对此词的注释为:
“青衫”,唐朝八品、九品的服色。这时白居易虽为江州司马,却是最低的文散官将仕(见《白氏长庆集》卷四十《祭匡山文》),从九品,所以着青色官服。
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对白居易《琵琶行》“青衫”所加注释(第338页)与此大体相同:
青衫:黑色的官服,唐代九品文官穿的。白居易被贬为九江司马,官阶为从九品下之将仕郎,所以穿青色官服。
此处“江州司马青衫湿”是指白居易将眼泪洒在了自己的衣服上。
下面我们再来看敦诚的“故人惟有青衫泪,絮酒生刍上旧坰”这两句诗。原来这两句诗意为:敦诚在所有为曹雪芹送葬的朋友们当中,是哭泣得最厉害的一个。他像白居易那样,把泪水洒在自己的衣服上,带着“絮酒”、“生刍”之类为新丧者(曹雪芹)准备的祭品,到曹雪芹的墓地去。如果“故人惟有青衫泪”套用白居易诗的话,便是:
友人泣下谁最多,
敦诚泪洒青衫湿。
此外,“故人惟有青衫泪,絮酒生刍上旧坰”这两句诗本身也可说明:曹雪芹是新葬,而不可能是隔年葬。且不说该如何理解“旧坰”,就是以“青衫泪”来说——意思是敦诚在所有为曹雪芹送葬的友人中是最悲痛的一个(其他人也流泪不止)——这正是只有新葬才可能出现的现象!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20:18: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前文)
再谈“青衫” 一、敦诚诗中的“青衫”不可能是指单衣 古代所说的“衫”是怎样的呢?
《辞海》中关于“衫”是这样解释的:
古指短袖的单衣。《释名·释衣服》:“衫,芟也,芟末无袖端也。”
“青衫”中的“青”当指颜色。“青衫”多指黑色的单布褂。那么敦诚诗中“故人惟有青衫泪”中的“青衫”是指“黑布褂”吗?
——回答是否定的。
敦诚的《挽曹雪芹·甲申》有两个诗稿,在第一个诗稿中有两句诗说明了送葬的季节、时间和天气情况。这两句诗分别是:
晓风昨日拂铭旌
泪迸荒天寡妇声
1、“荒天”说明了送葬时的季节 何谓“荒”?
——荒,指荒芜、荒凉。
荒天:是指地上看不到青草,河水尚未解冻,举目望不见绿树,一片荒凉、萧索,没有生机。
由于敦诚的这首《挽曹雪芹》诗写于甲申年初,可以料定,诗中提到的“荒天”景象应是在早春时节。
按照历法,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每个季节三个月,包括六个节气。春天的六个节气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当节气进入春季后,大自然开始一步一步地复苏,诗人用“荒天”一词,说明这时刚刚进入春季,应在“立春”后不久。在河水解冻、树木生芽,野草吐绿后,便不能再称作“荒天”了。
2、“晓风”之“晓”说明送葬的时间 “晓风”之“晓”说明为曹雪芹送葬的时间是在早晨。
3、“晓风”之“风”说明送葬的天气 为曹雪芹送葬的那天早晨,刮着风。
“衫”是天热时穿的衣服。在“荒天”、“晓风”的情况下,送葬的人都须穿棉衣。因而,当诗中出现“青衫”时,绝不可能指的是人们只有在天热时才穿的“衫”。因而诗中的“青衫”必定是个典故。经查证,这个典故便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青衫湿”。
二、“青衫”之典极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悲痛感情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青衫湿”是用来说明“在座者”听完琵琶艺人的叙述后,因感伤而落泪。由于白居易是被贬来到九江,做一个小小的闲职之官,无法施展才华,便与琵琶艺人的不幸产生共鸣,咏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旷古名句。当在座者听完艺人不幸的经历后,无不同情,白 居易作为“天涯沦落人”,是哭得最厉害的一个。诗的最后点破了“青衫湿”的含义: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淹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敦诚用“青衫”之典,正由于敦诚在为曹雪芹送葬的队伍中——尽管大家都落泪——但流泪最多的,便是敦诚。他曾写诗云:
三年下第曾怜我,
一病无医竟负君。
敦诚在乾隆二十年参加宗学岁试前,大概还参加过三次类似的考试,均告失败。乾隆二十年宗学岁试,他以优等被选出,或许正是受益于曹雪芹的同情与帮助。他曾在《鹪鹩庵杂诗·冬晓书怀》中写道:“三次藐大人,再蹶嗤群小。”大概说的就是此事。我们如果将他的这种经历,与他用“青衫”典故结合起来看,就会理解:为曹雪芹送葬的人群中,许多人都在哭泣,而敦诚是哭得最痛心的一个。其原因大约是:我失败时,你曾同情并竭力帮助过我,而你需要帮助时,我却未能及时赶到,未能救助于你。——以此深表愧疚。因而在为曹雪芹送葬时,对曹雪芹早逝的惋惜,对曹雪芹的感念之情,在曹雪芹病重时,没有及时赶到救助,倍感愧疚,各种复杂的心情,使得泪水便自然而自然地奔涌而出。——“青衫”之典使人们联想到白居易的《琵琶行》,便自然将敦诚与白居易联系起来:白居易因与琵琶艺人的经历产生共鸣,而成为在座者中最悲伤的一个;敦诚也像白居易那样,在整个为曹雪芹的送葬队伍中,是哭得最厉害的一个。
对于“典故”都须结合诗句的具体情况来理解。以这首诗为例,除“青衫”外,还用了“牛鬼”、“鹿车”、“生刍”、“絮酒”等典。所有这些典,都是用来表达诗人感情的,此外,“典”还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诗的内容的含量。诗人用“典”,并非指 “典”中的人物所为与曹雪芹或敦诚的所为,完全相同——比如:诗中用了“生刍”之典,目的是说明:这是初丧,诗人带去了为初丧而准备的祭品。假如不是这样理解,而认为其典,既是“生刍”,因而敦诚带去的定然是“生刍”,便会与实际情况产生矛盾——当时正是初春时节,到哪里能搞到“生刍”?因而,对于“典”,要体会其中的精神,而不是一一对号。如能这样做,便会发现:诗中的这些典,包括“青衫”在内,理解起来并非难事。——这是笔者的体会,仅供网友参考。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20:2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前文)
对于“旧坰”一词的理解不能脱离全诗的内容和意境 ——“旧坰”一词专论之一 敦诚的《挽曹雪芹·甲申》(修改稿)最后两句是“故人惟有青衫泪,絮酒生刍上旧坰”。对于诗中的“旧坰”一词,笔者在本连载文章的第11部分已作了解释。本文还欲对此词再作专门的阐释。
诗中的任何一个词都是全诗内容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而若欲正确理解某个诗句——特别是当对于某个诗句的理解产生分歧时——为达到共识,更应当首先认真领会全诗的内容。那么我们就先将敦诚《挽曹雪芹·甲申》(修改稿)作个更细致的阐释,然后再看“旧坰”一词,如何结合全诗内容进行理解?
由于这首诗是个修改稿(第二稿),因而在阐释此诗之后还须对第一稿的《挽曹雪芹·甲申》诗,顺便也作个阐释,并对两稿作些比较。
下面就来对敦诚的《挽曹雪芹·甲申》(修改稿)作进一步的阐释。
(一)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 杳冥:杳(yaǒ),远得看不见的地方。冥,昏暗。杳冥指幽暗深远看不到的地方。“付杳冥”可理解为离开了人世。
哀旌:旌,是古代的一种旗子,在这里是指灵幡,形状长而窄,即敦诚该诗第一稿中的“铭旌”。铭旌是竖在柩前以表识死者姓名的旗幡。《仪礼·士丧礼》:“为铭,各以其物。……书铭于末曰:某氏某之柩。竹杠三尺,置于宇西阶上。”清·胡培■(羽冖车)《仪礼正义》:“铭所以必置于西阶上者,以铭所以表柩,柩在西阶上故也。此时,尸未殓于柩,盖预书以表之。”郑玄注:“铭,明旌也。杂帛为物,大夫士之所建也。以死者为不可别,故以其旗识识之。”王建《送阿史那将将军迎旧使灵榇》诗:“路人来去读铭旌。”意思是送葬时,在棺木前也有人打着铭旌,以使人了解死者为谁。
综上所述,哀旌或铭旌,原是竖在柩前的一种竖旗,上面写着死者的名字。在死者尸的体尚未入殓前,就已写好。当入殓后,送葬时,则将铭旌打在棺柩前面,以使路人得知:死者为谁。
阿(ē)谁:犹言谁,何人。古乐府《十五从军征》:“家中有阿谁?”《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向者之论,阿谁为失?”
铭,指刻镂,题写。
“阿谁铭”一词的结构:“阿谁”是主语,“铭”是被动态的谓语。“哀旌一片阿谁铭”直译成现代汉语 为:灵幡上谁的名字(或什么名字)被写在上面?用较通顺的汉语来说,便是:灵幡上写着谁的名字?或者:灵幡上写着什么名字?
也有人认为:此句可理解为:在灵幡上是谁为死者写的铭旌呢?
——这种理解似乎与送葬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送葬时人们关心的是:死者为谁?让人了解是谁写的灵幡有什么必要呢?目的又是什么呢?
现在我们试译一下“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这两句诗。在试译之前,还应了解一个事实:《石头记》作者,同一般人相比,十分特殊,其名、字、号,多达六种:霑、天祐、雪芹、芹溪、芹圃、梦阮。但是灵幡上只能写一个名字,该写那个呢?
——且不说字与号,仅以名字来说,也有两个:
1、曹霑:是曹雪芹的本名。是长辈为他起的。
2、曹雪芹:这是在曹家第二次被抄没(乾隆十六年),雪芹移居香山后才使用的名字。香山地区的百姓所了解的名字是“曹雪芹”,不知他还曾有过另外的名字。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去世后,在铭旌上应写其本名。然而,如果雪芹的灵幡上若写的是本名——曹霑,香山地区的居民百姓就会莫名其妙,不知到底死的是何人?而若写的是“曹雪芹”之名,那么他的灵魂到了地府,能被认为他就是“曹霑”吗?(当时的人们都有迷信思想。)
了解了上述背景,我们再来理解“哀旌一片阿谁铭?”这个诗句。
——从这个问句来看,在铭旌上写的名字是“曹雪芹”。这才有诗人的这种感叹!——如此一个富有才华的人,到死后,人们还不知他的本名叫做什么?而若灵幡着写的是他的本名,人们又不知他是谁?
——这就是“哀旌一片阿谁铭?”的含义。
根据上述的阐述,“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可直译为:雪芹已结束四十多年的生命,而离开人世,那么应在他的铭旌上写什么名字呢?
有人认为这句诗说明敦诚没有参加曹雪芹的送葬,实在是对该诗句的误解。
“四十年华”等两句诗是第二稿,第一稿为:“四十萧然太瘦生,晓风昨日拂铭旌。”
萧然:寂寞、冷落、孤寂、寂静。《石头记》第七十六回云:“这里贾母仍带众人赏了一会桂花……猛不防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都肃然危坐,默相赏听。”
太瘦生:意消瘦。敦诚借用了李白戏嘲杜甫的诗:“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这里是用以形容曹雪芹的贫病交加,清苦瘦弱。
对于这句诗,徐恭时作过很细致的研究。(可参看他的《秦淮梦幻几经春——曹雪芹生年新析》,载于《红楼梦学刊》1990年第4辑)徐恭时认为此句诗是以杜甫来喻雪芹。
考《杜甫年谱》,他于唐天宝十年旅居长安,此年他整四十岁。他曾作《奉赠韦左丞丈》文以自伤,文章开始便云:“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常时车马之客,归,雨来;今,雨不来”,并借子魏于之名,而言“四十无位”。宋代郑刚中《读杜子美〈三大礼赋〉》有“年逾四十犹无禄,笔下千篇只有诗”句。陆游也在《题少陵画图像》中有诗句云:“杜陵四十不成名,袖里空余三赋草。”这些诗都是在为杜甫在四十岁时“人间不解重骅骝”而感叹。
将杜甫的情况,以及后代诗人对杜甫的咏叹,来对照敦诚的诗句“四十肃然太瘦生”,便可知敦诚应是借杜甫四十多岁的境遇,来喻雪芹四十多岁的悲境。重点不在说雪芹的年龄(杜甫卒时六十九岁)。
“四十肃然太瘦生”意为:雪芹四十多岁时十分清苦、瘦弱。
那么如何理解“四十年华付杳冥”诗句?诗人为什么要改此诗呢?——应当看到这是一首律诗,不论内容,还是格律,都受到限制。从内容上看,这句诗两稿的重点不同,第一稿重点说雪芹到四十多岁时还像杜甫一样十分清苦、瘦弱,没有被人们认识。第二稿的重点则是:雪芹才华横溢,刚刚四十多岁,就离世而去。两稿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都有“四十”字样。所说的都是雪芹四十多岁临终前的情景。
“晓风昨日拂铭旌”意为:昨天早晨,人们为曹雪芹送葬时,风吹拂着铭旌。
修改前后的两稿相比较:
第一稿只是平铺直叙地记录曹雪芹的悲境,以及送葬时的环境、气候。
第二稿,写出了曹雪芹英年早逝,并以疑问的形式暗示了铭旌上写的是“曹雪芹”,但这并非他的本名。
(二)孤儿渺漠魂应逐(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新妇飘零目岂瞑? 第三句诗的后面,诗人自己有注释。其意为:在几个月之前,他(雪芹)的独子夭亡,他由于过分悲伤而生病。现在我们来理解第三句诗。
渺漠:寂静无声。
逐:《国语·晋语》“厌迩逐远。”注:“逐,求也。”即:“逐”,可理解为追求,寻找。
第三句诗的诗意为:曹雪芹的魂灵将去寻找先他而亡的儿子(在曹雪芹死后,其子便成为无父无母的“孤儿”)。他的儿子孤苦伶仃地静躺在墓穴中。
第四句中的“新妇”学者中有两种解释。
其一,“新妇”即“媳妇”的通假字。比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的刘兰芝就被称为“新妇”。
其二,“新妇”指新娶不久的妻子。按照我们的考证,雪芹的第二位妻子柳蕙兰逝后,又续弦了一位妻子——许芳卿。时间应在“乾隆二十五年岁在上巳”(见张行保存的曹雪芹的书箱的下款)。“上巳”即三月初三——这可能是雪芹与芳卿结婚的日期,公历为:1760年4月18日。到雪芹去世(1764年2月1日),还不到四年,因而诗人称她为“新妇”。
“新妇”一词在原诗中用的是“寡妇”(“泪迸荒天寡妇声”)。
飘零:飘泊流落,无依无靠。
目岂瞑:岂能瞑目。
这句诗意是:曹雪芹死后,新婚的妻子飘零无助——在这种情况下,他(雪芹)岂能瞑目?
这句诗意是:在曹雪芹死后,与他新婚不久的妻子,还是个“新妇”,生活便失去依靠——雪芹怎么能够瞑目呢?
第三、四两句诗与第一稿相比,改动较大。第一稿的诗歌,是从雪芹的儿子和妻子的角度写的——写儿子在坟墓中哭泣,写妻子成为了“寡妇”,哭得“泪迸荒天”。而第二稿的诗歌,是从曹雪芹的角度来写的:写他的魂灵既要去寻找、抚慰孤零零可怜的儿子,又惦念仍活在世间飘零无助的妻子,其苦万状,死不瞑目。
从第三、四两句诗的内容来看,其诗所反映的是曹雪芹新葬的情景,而不可能是隔年葬。曹雪芹是因爱子夭亡,悲伤过度而去世的,因而若说他灵魂是隔了一年才去寻找其子,是不合逻辑的。说曹雪芹死时,因惦念他身后无依无靠的妻子而目不瞑——合情合理。如若隔年葬,尸体经过一个夏天,已经腐败,哪还有眼睛闭上闭不上(“瞑目”)之说?
(三)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 第五句“牛鬼遗文悲李贺”:唐代诗人杜牧,在称赞李贺诗作新奇时,说:“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格也……鲸■(口去qū,意:张口)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贺生二十七年死矣!”(《李长吉歌诗叙》)李商隐更记载了李贺之死是被天帝召上天宫,为新建成的白玉楼作记的传说。这里都是借用来比喻曹雪芹。说曹雪芹的作品也像李贺的作品那样新奇、独特,也像李贺那样,才高命短,令人悲叹。
第六句,鹿车,用人力推挽的一种简陋、窄小车子。
荷锸:背着铁锹。荷:负荷、负重之意。
《晋书·刘伶传》: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
这句诗是说曹雪芹像刘伶那样好酒不羁,蔑视礼法;也像刘伶那样死在那里,便让人埋在那里。——意思是雪芹若死在香山,便埋在香山,不必一定要将他葬入祖坟。
有学者认为这句诗或许还有一种含义:曹雪芹的棺木,不是被人抬到墓地去的,而是由一种十分简陋的车(以“鹿车”比喻)拉去的。
这第二稿的五、六两句诗歌与第一稿完全相同。
(四)故人惟有青衫泪,絮酒生刍上旧坰 这两句诗歌中的“青衫”、“絮酒”、“生刍”几个词已在本“连载”之文的第11、12篇作了阐释,这里就不再赘言。
故人:老朋友,旧友。
旧坰:在本连载之文的第11篇,已作了较详细的阐释,假如以一句话来概括的话,便是指“都邑的远郊”。这里可理解为“乱坟岗子”、“旧坟圈子”。
第七、八句诗的诗意为:我作为你的老朋友,在送葬的人中,我最悲伤,流下的泪水最多,带着为新葬而准备的祭品,随着送葬队伍到墓地去。
这两句诗这表明不是隔年葬。若是隔年葬,敦诚等老友们还会泪洒“青衫”吗?
这两句诗的第一稿是“故人欲有生刍吊,何处招魂赋楚蘅?”
赋楚蘅:咏吟《楚辞·招魂》。蘅:杜蘅,香草名。“楚蘅”喻曹雪芹著作,或许敦诚知道曹雪芹正在修订《石头记》。但因当时此事处于保密状态,不便于在诗中明说,因而用“楚蘅”代指。
这两句诗可释为:我作为你的老朋友,想带着为新葬而准备的祭品,去吊唁你;但我到哪里能够把你的魂灵招回,使你继续完成你的巨著呢?
这句话的核心是“招魂”——目的是招唤曹雪芹去完成他的巨著。
如果按此理解“故人欲有生刍吊,何处招魂赋楚蘅?”两句诗,便不会误认为这是否是敦诚所写之诗了,更何况像“泪迸荒天寡妇声”等诗句,如果敦诚本人不在场,是无论如何写不出来的。
这两句诗是第一稿——即未定稿的诗句。这两句诗第二稿(即定稿)为:“故人惟有青衫泪,絮酒生刍上旧坰”,前面已作阐释,不再赘述。敦诚作这种改动,更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悲痛感情。
下面将这首诗各个诗句连贯起来作个阐释: 这首诗共分为八句。
第一、二句写的是送葬的场面。
雪芹刚刚四十多岁便去世了,铭旌上该写他的哪个名字才好呢?
第三、四句写的是曹雪芹对家人的牵挂。
因为儿子先他而逝,所以他的魂灵要去寻找其子;而与他刚结婚三四年的妻子,却因他的去世而守寡,将无依无靠,这又使他十分牵挂,不能瞑目。
第五、六句写的是曹雪芹的才华,以及曹雪芹关于将他死在哪里,便埋葬在哪里,不一定要葬到祖坟的嘱托。
第七、八句写的是诗人自己的情感。
此时,诗人所能做的只能是泪洒“青衫”,带着新葬的祭品,随着送葬队伍向着将埋葬曹雪芹的“旧坰”走去。
这里的“旧坰”显然不可能是曹雪芹的“旧坟”——曹雪芹还没有被埋葬,其“坟”从何而来?当然更不可能存在“旧”不“旧”的问题。
“旧坰”只能理解为:将要埋葬曹雪芹的墓地——这块墓地埋葬着先曹雪芹而逝的他的儿子——后来曹雪芹也被埋葬在那里。这块坟地,在香山附近的四王府北面的山坡上,当地人称其为“乱葬岗子”,也就是学者们所说的“乱坟岗子”、“旧坟圈子”。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20:22: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前文)
如何对“旧坰”进行引伸? ——“旧坰”一词专论之二 “絮酒生刍上旧坰”诗句中的“旧坰”一词该如何理解?——在学者中存在着分歧。
一种意见认为:“旧坰”即“旧坟”。
另一种看法为:“旧坰”指“乱坟岗子”、“旧坟圈子”。
前面一文从敦诚《挽曹雪芹·甲申》(修改稿)整个诗歌的内容上上看,“旧坰”一词在此诗中只能理解为“乱坟岗子”、“旧坟圈子”,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孤立的一座“旧坟”。
下面我们再从词义上来分析——即从词义的引伸角度来看,存在着怎样的规律?两种意见,哪种意见更符合这一词汇学的规律?
笔者对于“坰”字的理解和引伸已在本连载文章的第11中作出过说明。下面先将《辞海》和《辞源》中对于“坰”字的解释,再做一次引述:
《辞海》中写道:
坰(jiōng):遥远的郊野。《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左思《吴都赋》:“相与聊浪乎昧莫之坰。”
《辞源》中写道:
坰(jiōng):郊野。《诗·鲁颂·■(马冂口)》:“■(马冂口)■(马冂口)牡马,在坰之野。”《传》:“坰,远野也。邑外曰郊,郊外曰林,林外曰坰。”
依据《辞海》和《辞源》的解释,概括来说,“坰”的本义是指“都邑的远郊”。
“坰”既然离开都邑很远,那么便会相应地具备两个特点:
其一,这是一片土地,而不是特指某一狭小地块。
其二,这片土地很偏僻、荒凉。
依据上述两个特点,将远郊的无人管理的一片坟茔,也就是常说的“乱坟岗子”、“旧坟圈子”说成“旧坰”也是可以的。在古诗中也有这种先例。唐朝诗人温庭筠写有一首题为《过孔北海墓二十韵》的诗歌。诗中使用了“旧坰”一词。
温庭筠这首诗,是经过孔北海的墓地时写的。孔北海即孔融。汉末文学家,生于153年,卒于208年。鲁国(山东曲阜)人。曾任北海相,故被称为“孔北海”。他为人恃才自傲。所作散文,锋利简洁,多讥讽之辞,后来因触怒了曹操,被杀。孔融亦会写诗,故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把他与王粲等六位文学家相提并论,后人便将这几人统称为“建安七 子”。
温庭筠是唐朝的诗人、词人。生于约812年,卒于866年。原名岐,字飞卿,太原(属山西)人。文思敏捷,精于音律。一次入试,押官韵,八次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位止于“国子助教”。其诗辞藻华丽,多写闺情,风格浓艳。现存词六十余首,在唐词人中数量最多。
从上述两人的介绍可知:孔融卒于208年,温庭筠卒于866年,两人相距六百多年。温庭筠所谓的路过“孔融墓”,并非真的还一直保留着孔融的坟茔,而是说孔融便埋葬在那一片已长满野草的荒原。下面我们来看这首诗歌:
抚事如神遇,临风独涕零。
墓平春草绿,碑折古苔青。
珪玉埋英气,山河孕炳霛。
……
兰蕙荒遗址,榛芜蔽旧坰。
环辕近沂水,何事恋明庭。
(见《全唐诗》第148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
这是温庭筠诗的开头几句和结尾几句。在诗的第三、四句中有“墓平”、“碑折”两词。“墓平”是说“墓”已经“平”了,换句话说就是已看不到哪里是孔融的坟茔了,看到的只是一片碧绿的青草。“碑折”是说孔融的石碑虽然找到,却已断裂——说明孔融确实埋葬在这一带。
结尾的末三、四两句,写的也是孔融的墓地。那里已找不到孔融具体的坟茔,只知这一带是他坟茔的“遗址”——上面已长满了兰、蕙香草,显得十分荒凉。至于埋葬他的那一片地方——即“旧坰”,亦被榛芜所覆盖。“榛”当单独用时,作榛树解;当与其他词,如“芜”字搭配时,可理解为草木丛杂,荒芜一片。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古人在引伸“坰”字时,是按照字词的规律进行的。“坰”的本义是指“都邑的远郊”。引伸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即须具有前面所提及的两个特点:一片土地,且十分荒凉。对于敦诚《挽曹雪芹·甲申》(修改稿)中的“旧坰”,笔者曾对此作过这样的概括:
旧坰:指“都邑的远郊”。这里可理解为“旧坟圈子”、“乱坟岗子”。(见本连载文章之11)
笔者认为:如果将“旧坰”简单地引伸为一座“旧坟”,不符合字词的引伸规律,且没有先例可循。在敦诚的这首诗中,“旧坰”只能理解为“乱坟岗子”、“旧坟圈子”。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20:23: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敦诚《挽曹雪芹》三诗小结 1、“挽”诗的写作时间 挽诗在诗题下注明写于“甲申”年,即乾隆二十九年。
此诗又是敦诚于甲申年间所写诸诗中的第一首。诗句中有“荒天”之词及“昨日晓风拂铭旌”之诗句。说明:
(1)送葬季节是早春。
(2)时间是某日早晨。
(3)那天刮着风。
(4)“挽”诗写于送葬的第二天。
2、“挽”诗所记录的送葬情景 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特点是记事(或史)的。“挽”诗所记录的是为曹雪芹送葬的情景。
(1)“挽”诗中的“铭旌”(第一稿)或“哀旌一片”(第二稿),即常说的“灵幡”。“昨日晓风拂铭旌”——这是只有在送葬时才可能出现的情景。
(2)“肠回故垅孤儿泣,泪迸荒天寡妇声”(第一稿)——这只能是送葬时才可能出现的场面。特别是寡妇哭得竟然达到“泪迸荒天”的程度——“泪迸”说明她哭得多么凄惨;“荒天”指的是早春郊野周围的环境。
(3)“挽”诗中的“生刍”(第一稿)和“絮酒生刍”(第二稿)在古代都是为新葬准备的祭品。诗人用此典是为了标明这是新葬。
3、雪芹死的原因,死时心中的牵挂 (1)敦诚在“挽”诗的两稿中都有注释曰:“前数月,伊子殇,芹因感伤成疾。”——雪芹之子先他数月而亡,雪芹因感伤成疾。这便是雪芹生病、致死的原因。
(2)“肠回故垅孤儿泣”(第一稿)和“孤儿渺漠魂应逐”(第二稿)都说明雪芹的爱子之心,即使死后,其魂也要去安抚爱子。
(3)“新妇飘零目岂瞑”则说明雪芹即使到死时,也在牵挂着还没结婚几年就守寡的妻子。“新妇”是诗人强调结婚的时间还不是很长,甚至还没有为雪芹生下一子。
4、雪芹葬于香山附近的“旧坰” (1)“前数月,伊子殇”——说明曹雪芹的独子在敦诚为曹雪芹送葬(或写此“挽”诗时)的前几个月就夭折了。曹雪芹晚年居住香山正白旗村,也就将儿子埋葬在了附近的旗人义地里——据当地传说:埋葬了在“地藏沟”——四王府北面的山坡。
(2)“鹿车荷锸葬刘伶”(第二稿)——刘伶嗜酒、性情豁达,常带酒乘“鹿车”出行,令仆人扛锹跟随车后,并说:“如果我醉死,便把我埋掉好了。”敦诚用此典,正好说明雪芹独子夭折后 ,就悲伤致病,当然要在家里养病。曹雪芹居住香山,死后也就会埋葬在香山脚下,未入祖坟。
(3)“孤儿渺漠魂应逐”(第二稿)——此诗句是说曹雪芹死后,其魂将寻找自己的儿子。喻意为:他也埋葬在旗人义地,自己儿子的近旁。
——此诗句不仅是对曹雪芹葬于香山的证明之一,而且还进一步使其具体化——葬在离儿子不远处。
(4)“旧坰”(第二稿)一词原意是“都邑的远郊”。这里可理解为“乱坟岗子”、“旧坟圈子”。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曹雪芹葬在香山附近的旗人义地中。
上述几点都说明雪芹死后葬在了香山。
5、曹雪芹的才华过人,死后并留有遗著 (1)曹雪芹的才华过人:“牛鬼遗文悲李贺”(“挽”诗)说明曹雪芹像李贺那样才高命短。“邺下才人应有恨”——“邺下才人”是以曹植等人喻曹雪芹,盛赞他的才华。
(2)曹雪芹留有遗著:“开箧犹存冰雪文”——“冰雪文”喻指曹雪芹留有遗著。“何处招魂赋楚蘅”(第一稿)——“楚蘅”喻曹雪芹著作。此诗句意为:到哪里去招回曹雪芹的魂灵,使他继续完善他的著作呢?
6、曹雪芹死前的境况、铭旌写的何名,死时的年龄 (1)在“挽”诗的第一稿和第二稿中,第一诗句的开始都是“四十”(岁)。对于“四十”(岁)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认为:意“整四十”(岁)。
第二种认为:意“约四十”(岁)(四十岁上下)。
第三种认为:“四十多”(岁)(若与张宜泉的“年未五旬”等材料对照,应在40岁至50岁之间)。
(以后还将配合其他各种材料进行论证。)
(2)“四十萧然太瘦生”——“太瘦生”是用以形容曹雪芹的贫病交加,清苦瘦弱。即雪芹去世前生活境况不好。
(3)“四十年华付杳冥”——实际是感叹曹雪芹生命的短促。
(4)“哀旌一片阿谁铭”——反映的是:由于曹雪芹有许多名、字、号,在铭旌上到底写什么名字,是一件难事。比如就曹雪芹的名字来说,就有两个:一是曹霑;一是曹雪芹。若铭旌上写的是前者,当地人不知是谁;若写后者则不是本名,到了彼世无法觐见先辈魂灵。
7、诗人敦诚对曹雪芹的感情 (1)敦诚在曹雪芹逝后,是最悲伤的一个:“故人惟有青衫泪,絮酒生刍上旧坰”(第二稿)“故人”是指敦诚,在为曹雪芹送葬的朋友中,是流泪最多的一个。他并带着新葬所需要的祭品,随着送葬队伍走向曹雪芹的墓地。
(2)敦诚在曹雪芹死后,十分怀念他:“山阳残笛不堪闻”、“他时瘦马西州路,宿草寒烟对落曛”等诗句表达的正是这种感情。
(3)敦诚为什么有这种感情呢?
——“三年下第曾怜我,一病无医竟负君”说明了这点。意思是:我失败时,你曾同情并竭力帮助过我;而你生病后,我未能及时为你请医诊治,心中倍感愧疚。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20:24: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各说法对敦诚三诗理解的区别 1、主“壬午说”者认为雪芹是隔年葬 鉴于敦诚的《挽曹雪芹》诗题下注明写于甲申年,而诗中又有“昨日晓风拂铭旌”之句。因此,主“壬午说”者也认为曹雪芹葬于甲申年。因为诗中的“昨日”只能是写诗时的“昨日”而不可能是指去年这天的昨日。
主“壬午说”者虽然承认雪芹葬于甲申年,却仍然坚持雪芹死于“壬午除夕”之说。为了坚持“壬午说”,他们又提出了曹雪芹“隔年而葬”的问题。
2、主“癸未说”者认为是初葬(死于癸未年除夕,之后即葬),不可能是“隔年丧” 周汝昌援引《大清会典》及有关葬礼和葬制的规定,说明曹雪芹是即死即葬,而不可能隔年而葬。这就从当时的典制上,找到了不可能隔年而葬的依据。
吴恩裕从曹雪芹家当时经济状况提出,“不可能隔年而葬,并从诗句中所用‘絮酒’.‘生刍’之典故,说明曹雪芹不是隔年而葬。因为敦城诗句中的‘絮酒’、‘生刍’,都是新丧时的牲醴祭品。”
吴世昌还从《挽》诗中总结出八点,用以说明《挽》诗作于新丧之时。现摘录于下:
1、有两首诗中均有注说“前数月,伊于殇,雪芹因感伤成疾”。这“前数月”是指敦诚作挽诗时的前数月,其含意不会是雪芹上一年死时的前数月。——实指癸未冬秋之际。
2、挽诗说“新妇飘零目岂瞑”。若写挽诗时雪芹已死了一年,则其遗妻甚至已不能称为新寡,则更不能称为“新妇”。
3、诗中所用“絮酒”、“生刍”皆指初丧之吊。
4、挽诗中说“晓风昨日拂铭旌”。据胡培翬《仪礼正义》解释《士丧礼》“为铭”一条,说写旌文时,“尸尚未殓于柩,盖预书以表亡”。吴世昌举了《红楼梦》中秦可卿丧后,“铭旌”上大书“……贾门秦氏宜人之灵柩”为例,用以说明“铭旌”为初丧时所用。
5、在两首挽诗的相同一联“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伶”字“九青”韵,在第一首诗中与其余四个“八庚”韵不合。但敦诚为了保存这两句,宁可牺牲其余六句而另作一首,却不肯牺牲这两句, 因为此联下句说明是他为雪芹营葬。他故意用刘伶之仆荷锸葬刘伶的典故,自谦为雪芹之仆,以减少“布施”“善举”的印象。敦诚念念不忘这两句,又引在《鹪鹩庵笔麈》中,表示他不愿掩没为雪芹营葬之事。
6、挽诗说:“故交零落散如云。” 从敦诚诗集看来,当时与敦诚、雪芹同时的朋友,并未散亡,故知此语只是感叹没有几个人来吊丧,这自然也是指初丧。
7、挽诗说:“一病无医竟负君。”决不能解释为雪芹死了一年多,敦诚才忽然想起他病时没有帮他请医生,以致不治,才觉心中负疚起来。大概雪芹初病,敦城以为无甚要紧;及闻其死,心中才大为痛悼后悔,故曰“竟负君”。这种痛悔之情,决不能叫它“延期”到一年以后才开始。
8、挽诗末联说:“他时瘦马西州路,宿草寒烟对落曛。”尤为确指初葬之典。《晋书·谢安传》说安死后,外甥羊昙不忍重经谢安病舆所经的“西州路”有一年多。敦诚说“他时”,乃预想将来一年后的情形,故下句有“宿草”之句。若此诗是雪芹故后一年所写,雪芹的去逝已成陈迹,雪芹坟上已有“宿草”,岂有再作预言之理?即使再经“西州路”,也只能直说“此时”更不能预言“他时”了。
综合周汝昌、吴恩裕、吴世昌诸学者的论证,便将雪芹逝后“隔年而葬”的可能性减少为零了;既然雪芹死后不存在隔年而葬的问题,那就只能是死后不久即葬,葬后第二天即《挽》。至此,我们便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了——雪芹死于甲申年春敦诚写《挽》诗前不久,而不可能死于“壬午除夕”。
3、主“甲申说”者认为雪芹卒于甲申 主“甲申说”者在葬于甲申年的问题上,与癸未说一致,两说均不认为雪芹是“隔年葬”。
主“甲申说”者与主“癸未说”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主“癸未说”者主张卒于癸未除夕。主“甲申说”者主张卒于甲申春的某天。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20:25: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敦敏《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 在《懋斋诗钞》中,《秋事》之后的第四首诗是《哭小女四首》。此诗写于癸未年秋的痘疹流行之时。下一首是《十月二十日谒先慈墓感赋(是日系贱辰)》。其后的第三首诗是《腊梅次敬亭韵兼寄易堂》——此诗显然是写在癸未年腊月。《腊梅》一诗之后的第十二首,诗题为《同敬亭贻谋大川载酒游潞水时三月五日也分韵得东字》。这诗题中的三月五日,应该是甲申年的三月五日。该日是甲申年的清明节。此诗之后的第十三首诗,是《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现将此诗照录于下:
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
花明两岸柳霏微,到眼风光春欲归。
逝水不留诗客杳,登楼空忆酒徒非。
河干万木飘残雪,村落千家带远晖。
凭吊无端频怅望,寒林肃寺暮鸦飞。
题解:据一些学者的考证:河干,指北京东郊通惠河水边的“庆丰闸(俗称二闸)登楼集饮之处,名之为“望东楼”。敦家祖坟在通州水南庄。敦敏《懋斋诗钞》开卷即是《东皋集》,序文写道:“自山海归,唯时时来往东皋前临潞河,潞河南去数里许,先茔在也。”敦敏一伙人扫暮后,上此“临河卖酒楼”。庆丰闸一带,在清代曾是东郊的一处风景优美之地。据考,他们曾同曹雪芹等人多次来此楼饮酒赏景。然而,敦敏今日再来此处,酒楼依旧,却不见“诗客”、“酒徒”曹雪芹,惆怅远望,伤悼不尽,题下此感怀之作。
从诗中的“到眼风光春欲归”诗句,说明是在暮春。关于此诗写的年代,学术界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写在“甲申”(乾隆二十九年,1764);另一种认为写在“乙酉”(乾隆三十年,1765)。
敦诚的《挽曹雪芹》诗写于“甲申”,系在早春。此《兼吊曹雪芹》诗写于“甲申”(或“乙酉”),系在暮春。两诗可为互证。
1、时间
《挽》诗:“晓风昨日拂铭旌”、“泪迸荒天寡妇声”。
时间:甲申年的早春。
“铭旌”,即灵幡——书铭于“旌”是初丧的事。“泪迸”“寡妇声”也是初丧时所特有的现象。“荒天”则说明是早春时节。(对这两句诗的阐释。详见本连载文章之13。)
《吊》诗:“花明两岸柳霏微,到眼风光春欲归。”“河干万木飘残雪,村落千家带远晖。”
时间:甲申年(或乙酉年)的暮春。
阐释:
“花明”两句:霏微:迷蒙,朦胧。两句意为:两岸鲜花怒放,柳树吐绿,风光绮丽,但春天很快就会过去——这是暮春景象——系在开始饮酒之时,大约那天的中午。
“河干”两句:河干:河边。残雪:代指残花。古人常以花与雪相互比拟。比如,宋·苏轼《少年游》云:“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南宋·范成大《忆秦娥》:“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两句意为:河边的果林飘着落花,暮色笼罩着远处的村落。——同样是暮春景象;应是饮酒时间很长,已到了夕阳时刻。
2、诗中所记之事
《挽》诗:“旌旗一片阿谁铭?”“故人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坰。”
《挽》诗的主题:为曹雪芹送葬。
这些诗句都说明:《挽》所记的是为曹雪芹送葬之事。(对这几句诗的阐释,详见本连载文章之11—15。)
《吊》诗:“逝水不留诗客杳,登楼空忆酒徒非。”“凭吊无端频怅望,寒林萧寺暮鸦飞。”
阐释:
这几句诗的主题:对曹雪芹的怀念。
“逝水”两句:逝水不留:流水去而不停。杳(yaǒ),远得不见踪影。诗客杳:诗客远去得不见踪影。两句意为:就像流逝的水一样,再也见不到诗客曹雪芹的踪影。
“凭吊”两句:肃寺:佛寺。怅:不如意。凭吊:对着遗迹进行怀念。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这两句意为:今天是清明节,但由于没有到雪芹的坟上去,无从祭悼。而此处又是曹雪芹来过的地方,引起我对他的无限怀念。只能向着埋葬他的方向(指香山)频频遥望。然而所见到的仅仅是静穆的林木和寺院,以及傍晚成群的乌鸦。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20:26: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敦敏《小诗代简寄曹雪芹》诗 下面简介敦敏《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一诗。
(一)小诗代简寄曹雪芹 东风吹杏雨,又早落花辰。
好枉故人驾,来看小院春。
诗才忆曹植,酒盏愧陈遵。
上已前三日,相劳醉碧茵。
(见《懋斋诗钞》影印本第90页。该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4月出版。)
(二)题解
从敦敏的《懋斋诗抄》看,此诗编在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年)中。敦敏以“小诗代简”约曹雪芹于“上巳前三日”(二月二十九日——此月为小月)来赏春饮酒——因这年(乾隆二十八年)的三月初一,恰是敦诚的三十岁整寿。此书简便是邀请曹雪芹去赴敦诚三十岁整寿的酒宴。由于香山到城里路途较远,交通不便,所以敦敏邀他于二月二十九日进城先到他家饮酒赏春,以保证三月一日的生日酒宴按时进行(这种生日酒宴从前一天夜里喝起)——然而,不巧的是这天雪芹不在家,于是敦敏便留下了这首小诗代替书信。
敦敏拜访曹雪芹的时间,大约应在此前的四五日,后来雪芹并未赴约。
(三)注释 1、简:书信。古时没有纸,字写在狭长的竹片上——称作“简”。这里代指信扎。
2、好:适宜。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3、故人:老朋友。这里指曹雪芹。
4、枉驾:委屈遵驾前来。“枉”:屈就。
5、曹植:曹操之次子,字子建。此人才思敏捷,诗才横溢,能七步成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子和诗人。在此处,敦敏以曹植喻曹雪芹。
6、陈遵:汉代人,喜饮酒,且以热情好客著称于世。这里敦敏自谦说自己待客比不上陈遵。
7、上已:专指阴历三月初三。旧时这是一个节日。届时,男女集于郊外水滨,游乐玩赏。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二·三月》:“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杜甫《丽人行》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8、茵:坐褥,垫子。
(四)试泽此诗 “东风”两句:在春风吹拂下,杏花已纷纷飘落如雨。(这是诗人来曹 雪芹家时,途中所看到的自然景象。)
“好枉”两句:请老朋友屈驾前来我家,在小园中共同赏春。(此句是对曹雪芹发出的邀请。)
“诗才”两句:您的诗才堪与曹植相比,我们的酒宴却远不及陈遵的丰盛。(既赞扬雪芹的才华,又对自己的酒宴谦虚几句。)
“上已”两句:约你的时间是“上巳前三日”(二月二十九日)。届时劳驾请到我家来,坐在碧绿的草茵上,赏春饮酒,一醉方休。
(五)关于这首诗引起的争论——该诗写于哪一年?“癸未”还是“壬午”? 持“癸未说”者认为:《小诗代简》是按年代日期的顺序而编录的——清代文人写诗,往往写一首便在“诗集”中抄录一首,因而形成自然的编年形式。《小诗代简寄曹雪芹》在《懋斋诗钞》中被编在“癸末”年。虽有挖补,原因很多,主要是避开乾隆“文字狱”。但这并不影响《小诗代简》写于“癸未”的事实。
持“壬午说”者认为:《懋斋诗钞》并没有严格遵循编年次序。《小诗代简》下面的“癸未”二字,就是经过挖补的,原本应是“壬午”二字,也有学者经过查证,所掩盖之二字是“庚辰”。
——依据原抄本,双方参加争论的学者甚多,争论长期坚持不下,难分伯仲。基本分歧有两点:
一为《懋斋诗钞》是否严格按照编年次序?
二为《小诗代简》下面有“癸未”二字,是经过挖补的。
(六)《小诗代简》争论的实质
“壬午说”认为曹雪芹是在壬午(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除夕去世的。
《小诗代简》如果写于“癸未”年(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那么“壬午说”便成为错误——敦敏怎么可能在雪芹去世的第二年,还在敦诚过生日之际,邀请曹雪芹来家赏春饮酒呢?因而,持“壬午说”者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必然设法证明《小诗代简》不是写于癸未,而是写于之前。这当然会引起持“癸未说”者的激烈反对。于是此问题便成为争论的焦点。
(七)根据“时宪历”,只有癸未年在二月二十五日前后,符合杏花落英时节 持癸未说者最早查阅《时宪历》,从节气入手,说明杏花落英的时节者是曾次亮。敦敏约曹雪芹在二月最后一天(二月二十九日)“小院赏春”。那么,写《小诗代简》的时间必定在四五日,或五六日前,即二月二十四五日,或二十五六日,能在这几天出现“东风吹杏雨,又早落花辰”的年份,只有癸未。因为按乾隆二十八年(癸未)节气,二月二十二日(1763年4月5日)是清明。
其他年份,如壬午年,清明是在三月十二日(1762年4月5日)。此时杏花早已落净,怎可能有“东风吹杏雨”的景象?
再如,也不可能是在庚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因这一年的秋天敦敏有诗题云:《芹圃曹君霑别来已一载余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诗题中有“芹圃曹君霑别来已一载余矣”,即雪芹早在前一年(己卯)秋天之前,就已离开北京去了南方。因长期离京,行前必与二敦等老友告别,敦敏不可能不知雪芹不在北京,还怎么可能在第二年春天专程到曹雪芹家,为他留下邀请他赴宴的小诗?
由此看来,敦敏邀曹雪芹赴宴,只能是在“癸未”春。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9-1-30 20: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20:29: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张宜泉《伤芹溪居士》诗 下面介绍张宜泉《伤芹溪居士》诗。
伤芹溪居士 谢草池边晓露香,怀人不见泪成行。
《北风图》冷魂难返,《白雪歌》残梦正长。
琴裹坏囊声漠漠,剑横破匣影鋩鋩。
多情再问藏修地,翠叠空山晚照凉。
(一)题解 张宜泉在这首诗的诗题下有注曰:“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年未五旬而卒。”可知这首诗是写于曹雪芹去世后,对雪芹的怀念。此注说明三点:
1、雪芹去世时,不到50岁。(“年未五旬而卒。”)
2、雪芹的性格豪放。(“放达,好饮。”)
3、雪芹善于吟诗作画。(“又善诗画。”)
这首诗歌所写的便是诗人对曹雪芹的深厚友情,及对雪芹的深深的怀念,并以诗歌所特有的精练语言,概括了雪芹的一生,记述了他的性格、才能及未竟的事业。
从“谢草池边晓露香”、“翠叠空山晚照凉”中的“谢草”、“晓露”、“翠叠”、“晚照凉”等词可得知:这首诗大致写于仲春至暮春时节。从“怀人不见泪成行”诗句则说明这是诗人刚刚听说雪芹去世的消息后所抒发的感情。因而此诗应作于甲申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仲春、暮春时节,雪芹逝后不久。
(二)注释 1、“谢草池边晓露香”句:此句说明曹雪芹住宅附近有池塘——这是诗人看到池塘后,联想到南朝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诗中“池塘生春草”的典故,说池边的春草翠绿,以至连露水也带有了香气。诗人使用此典,也是以谢灵运比喻曹雪芹。
2、“《北风图》冷魂难返”句:《北风图》是一个典故。晋朝张华《博物志》记载佚文:“后汉刘褒,桓帝时人,曾画《云汉图》,人见之觉热;又画《北风图》,人见之觉冷。”诗人引用此典,一方面说明雪芹绘画的高超,一方面,惋惜他的早逝。
3、“《白雪歌》残梦正长”句:《白雪歌》是个古歌曲名。战国时楚国的宋玉在《对楚王问》文中写道:“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这里以《白雪歌》的曲高而和者寡,比喻曹雪芹作品之杰出。然而,雪芹的《白雪歌》却已残缺,而“梦 ”(或有《红楼梦》喻意)还须继续(或可喻《红楼梦》尚未修订完成)。
4、“琴裹坏囊声漠漠”句:漠漠:没有声音。此句意:裹在坏囊里的琴寂然无声。——此诗句说明雪芹精通琴艺。
5、“剑横破匣影鋩鋩”句:鋩鋩:似指芒芒,光芒四射之意。此句意为放在破匣中的剑闪着逼人的寒光。——此诗句说明曹雪芹很会舞剑,而琴、剑是古代文人修养品位的象征。
前面两句诗也说明雪芹“素性放达”。
6、“多情再问藏修地”句:多情:深厚的情感。也可指人,即“多情人”意,张宜泉自比。再问:再次来访。藏修地:此为典故,原意为学习之地。《礼记·学记》:“故君子之于学也,藏也,修焉。”孔颖达疏:“藏,谓心常怀抱学业也;修,谓修习不能废。”这里代指雪芹的住地。
(三)试泽此诗 雪芹宅旁的水池周边长满青草,即使晨露也带香气;
再也见不到我所怀想的挚友,不禁流下悲痛的泪水。
他高超的绘画如《北风图》,却召不回其魂再执画笔,
他作品的高雅如《白雪歌》,却不能将它再继续下去。
琴囊已坏——人们再也无法听到优雅、美妙的琴音,
剑匣已破——其剑的寒光只能长留友人们的记忆。
我整整一天寻踪探迹,当我多情地再访他的故居——
只见一片冷清,空山叠翠,夕阳西落,令人悲凄。
(四)该诗与曹雪芹逝日有何关联? 张宜泉这首《伤芹溪居士》诗的主题是:他来看望曹雪芹,发现已去世,于是悲痛万分,写出此悼念曹雪芹之诗。从诗中所描写的节气来看,应是写于甲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暮春时节。因而,曹雪芹的去世,乃至送葬,必定在此之前。
从这首诗来看,雪芹妻子因雪芹的故去,而没有了依靠,继续留在正白旗营房,无法继续生活下去,最大的可能是又回到了南方。敦诚“新妇飘零目岂瞑”诗句,反映了这种担心。下面从这个角度,再来分析一下这首诗。
“谢草池边晓露香,怀人不见泪成行。”写的是张宜泉一大早便来到雪芹家,原想还像往常那样能与雪芹促膝交谈,饮酒论诗,却不料得知雪芹已去世的噩耗,悲痛万分,不禁泪流满面。——这两句诗,没有说明他是从哪里得到这个消息的:是从雪芹妻子那里?还是雪芹的妻子并不在家,门上挂着锁,他不知怎么回事,询问村民,雪芹已去世的消息是村民告诉他的?
“《北风图》冷魂难返,《白雪歌》残梦正长。琴裹坏囊声漠漠,剑横破匣影鋩鋩。”——这四句诗,是写曹雪芹的才艺。从诗中看不出这几句诗歌是怎样写成的:是进了曹雪芹的家中,重又看到了雪芹的旧物有感而发的?还是并没有进雪芹的家,而是到附近曾与雪芹一起游览过的地方,重温与雪芹的交往,才想出的诗句?
“多情再问藏修地,翠叠空山晚照凉。”——这句诗回答了上述的种种疑问。原来张宜泉临走之前,再访雪芹之家(说明第一次访没能进家门),然而门上仍然挂着锁。“翠叠空山晚照凉”意即:当张宜泉再访时,再次被关在门外——所见到和感觉到的只是“翠叠空山”(西山山脉)和傍晚的凉气。由于到了傍晚,村内已冷清,而又进不了雪芹的家中,环境格外沉寂。
这首诗还有一个问题:张宜泉到底到去没有去雪芹墓地看看——诗中没有一句谈及此事。看来张宜泉因不是当地人,没有向导,不知雪芹的墓地在何处,便无法去坟上凭吊。从无人带张宜泉到雪芹墓地凭吊,当再访曹家时,仍旧门外冷清,没有见到雪芹的“新妇”。而因她是南方人,来北京没有两三年,北京没有任何亲友,雪芹一死便没有了生活依靠。于是只剩最后一条路了——返回南方。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20:3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关于敦敏《西郊同人游眺兼有所吊》 在讨论曹雪芹的卒年问题时,有网友提及敦敏《西郊同人游眺兼有所吊》诗中一些词,如“小园”、“墓门”等。此外,在学者中亦有人认为此诗“兼有所吊”之人,并非曹雪芹,而是敦敏的小女。在论证时,将“游眺”之地,说成是“蓟门烟树”一带。(见沈治钧《日望西山餐暮霞——有关曹雪芹在西山诗词八首笺议》,载于《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三辑。)因而感到有必要将此诗作个阐释。
敦敏的《西郊同人游眺兼有所吊》内容如下:
秋色招人上古墩,西风瑟瑟敝平原。
遥山千叠白云径,清磬一声黄叶村。
野水渔航闲弄笛,竹篱茅肆坐开樽。
小园忍泪重回首,斜日荒烟冷墓门。
(一)题解 此诗原载于《熙朝雅颂集》首集卷二十六和《晚晴簃诗汇》卷十。
“西郊同人游眺兼有所吊”之意即:敦敏同朋友一起来西郊游览、眺望。之后在湖边的一个小酒馆中“坐开樽”。最后,他们一起到一位已故挚友(曹雪芹)的墓地凭吊。敦敏回到槐园(敦敏的家)后,回想起曹雪芹被冷落的墓地,不禁泪水盈眶。
(二)注释 1、首联“秋色招人上古墩,西风瑟瑟敝平原” “秋色”、“西风”两个词,说明敦敏等人游眺的时间——是在秋季。“古墩”、“平原”,一高一低。他们攀登上“古墩”后,向下眺望辽阔的平原。
“古墩”何指?“古墩”即石碉楼,建于香山地区。这些石碉楼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偏偏建在香山?
——在四川西北部大渡河上游有两条支流,名大金川、小金川。这里地势十分险峻,居民为藏族,居住于石屋中。大金川的土司名莎罗奔。他不断向外扩张势力,侵犯了周边的土司,欲将其吞并。此事发生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十二年(1747年),于是乾隆先后命四川巡抚纪山,云贵总督张广泗前去弹压与进剿,但都遭失败。之后又派大学士傅恒为经略,前往督军,并上谕在香山地区建了一些石碉楼,在八旗中选择千名兵士,建立“健锐营”,进行操练,并特命大臣监视。这些石碉楼便是香山最早的“古墩”。
这种“古墩”有两种:一种“死碉楼”,其内为实心;另一种为空心,内有 楼梯,可攀登至顶。香山民间有“七死八活”的说法。
敦敏的诗称石碉楼为“古墩”,意指过去遗留下来的石墩。如果他们所攀登的石碉楼建于乾隆十二年,曹雪芹逝于乾隆二十八年,假定他们是三十二年攀登的此墩,则已过二十年。八旗兵在开始时,还能利用云梯做攀登石墩的训练,但在平定大小金川之后,且又过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这种训练便早已松弛,游人已可随意攀登而上观光风景,在他们眼中,自然会视为“古墩”。
关于八旗练兵松弛的根据是,到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时,大小金川再次叛乱,如果八旗兵对于攀登石碉楼训练有素,平定这次叛乱并不困难,但是竟然又延续了五年,直到四十一年(1776年),叛军才投降。
经过上述介绍,我们便可对首联这两句诗作出较切实的理解了。诗意为:秋天的风光引诱人们攀登到古墩顶部,便可感受到瑟瑟西风掠过广阔平原的情景。
诗题写明敦敏等人所游眺之处是在“西郊”,而该诗的首联则写明西郊才是建有“古墩”的地方。这便定指了八旗健锐营所在的香山地区。
2、颔联“遥山千叠白云径,清磬一声黄叶村” 诗人登上碉楼以后,向西眺望,可看到“遥山千叠白云径”。亦即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但可看到白云下面的山径。诗中的“径”字,说明碉楼距离山峦不远,因为若真是十分遥远,就不可能看到山上的小径了。“清磬”指寺院的钟声。说明碉楼附近有寺院。“清磬一声黄叶村”,则指这个寺院的钟声,立时便可传到附近称作“黄叶村”的地方。诗中的寺与村都是定指的。那么,“寺”是什么寺?“村”又是什么村?前面诗句已确定敦敏等游眺之处是在香山地区,颔联便进一步明确了,这个“古墩”附近有寺院,还有一个习惯称之为“黄叶村”的村落。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在京时,因与卧佛寺(当时叫“十方普觉寺”)住持青崖和尚有很深的交往。他在游览卧佛寺时曾赋诗曰:
西山肯结万山绿,吹破浓云作冷烟。
匹马径寻黄叶寺,雨晴稻熟早秋天。
(转自《香山揽胜》第60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出版。)
郑板桥称卧佛寺为“黄叶寺”,如果不与寺周围的环境相联系,便无法理解,因为寺内到秋天并不能见到一片金黄的景象。其所指是寺的周围环境,特别附近的村子一到秋天柿子树、银杏树、野漆树叶子都变黄,抬头所见,满眼金黄,才对其寺冠以“黄叶”的。因而郑板桥说卧佛寺为“黄叶寺”,而正白旗村正是在其东南侧。
在敦诚《寄怀曹雪芹霑》一诗中有“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句,也证明曹雪芹的住地——正白旗村便是敦诚诗句中的“黄叶村”。
所以若将这颔联“遥山千叠白云径,清磬一声黄叶村”作较通俗的阐释的话,应是(从古墩向西眺望):山峦叠嶂,白云缥缈,并可见到附近山上的羊肠小径。山下的寺院当敲起铜钟,钟声便可传到“黄叶村”中——这个村便是正白旗村。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诗题《西郊同人游眺兼有所吊》,前面四句诗,似乎只写了游眺,并未直接写出凭吊来,但却写明亡人之墓周围的景象:古墩、平原、山峦以及山上的小径、寺院、黄叶村。诗中虽然没有明确写出敦敏一伙所祭吊之人的名字,但从曹雪芹葬于香山的情况,以及他系敦敏等人亲密的朋友来看,这首诗恐怕只能理解为:他们来这里所“吊”之人为曹雪芹。
3、颈联“野水渔航闲弄笛,竹篱茅肆坐开樽” “野水渔航”指的是在香山附近有个天然湖泊,有人在湖中打鱼。
现在的香山与清代时相比,差别很大,很难将“野水渔航”与香山联系起来。但是将“野水渔航”与张宜泉的“谢草池边晓露香”,敦敏的“野浦冻云深,柴扉晚烟薄”结合来看香山一带在清代时,水源充足,有河、有湖。
我们居住香山脚下,对香山一带较熟悉。现在所能看到的河流只有一条——位于沿着北京植物园至青龙桥这条路北侧——业已干涸。但是如果进行认真勘测,尚能看到一些水道的遗迹。自上面所说的那条河从北向南依次说吧!
(1)现在的南辛村那条路原本就是水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刚刚搬到香山来时,这条道还都是鹅卵石,每当下雨后,成为一条泄洪道。
(2)现在香山小学对面有两条从西向东的水道。
北边一条,水是从香山流出来的——有的地方已被水道旁边的店铺所占,在上面铺上石板后,盖了小屋。
(3)南边一条从西向东流向了杰王府村——本世纪初还能看到水渠,近年来,当地居民已陆续在上面铺上石板,盖了楼房出租。
三条水道都从西向东越过香山南路后,直奔现在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植)的位置。再往下就没有了水道。
香山一带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水量还极大。不但泉水到处涌出,而且一到雨季,山上的水便涌了下来。这些水或沿着水道奔腾而下,或遇到大面积的低洼处,便形成水池、湖泊。可以设想:如此大量的水,若没有水道排泄,那么会聚到什么地方呢?
——因而可以设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位置,清代时,正因是从南辛村和杰王府流出的水汇聚处,如果没有形成水池、湖泊,便找不到其他水的出路。
这种情况在现在的北京植物园内(北植),也可看到:现在还在园内保存着一条水道的遗迹。这条水道只有上游——那么它有下游呢?若没有下游,必然聚到低洼处形成水池或小湖泊。这些水池或小湖泊会是在什么地方呢?
——由此来看,二敦、张宜泉诗歌中的“野水渔航”、“池边”、“野浦”绝非想象,而是实有其事。本诗中的“野水渔航闲弄笛”,前面一首张宜泉诗中的“谢草池边晓露香”所说正是当时雪芹居住地的真实情况。
下面我们再看“野水渔航闲弄笛,竹篱茅肆坐开樽”这两句诗的诗意。这两句诗意即:来到有渔船打鱼的小湖边上,有个简陋的小酒馆,便与朋友们进去饮酒。
4、尾联“小园忍泪重回首,斜日荒烟冷墓门” 敦敏等人饮完酒后,太阳已经偏西,便到曹雪芹的墓地凭吊。雪芹的墓地已长满荒草,没有人来扫墓,已十分荒凉,于是悲伤油然而生。
“墓门”何意呢?“墓门”指墓道上的门。那么,什么又是“墓道”呢?“墓道”指墓前甬道,也指墓室前甬道。《左传·定元年》“葬昭公于墓道南。”墓门——在最初只有贵族的陵园才可能有“墓门”,一般平民的坟墓是没有墓门的。因而有学者认为在这首诗中“墓门”可理解为“泛指墓地”,并引证如下两段诗歌:
《诗经·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王士禛《年来钱牧斋吴梅村周■(木乐)园诸先生……怆然有赋》:“春草茫茫人代速,落花寂寞墓门空。”(《渔洋精华录集释》卷五)(见《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三辑第94页,沈治钧文)
就上面所引证的诗句来看,恰恰说明这是指有墓门的陵园。第一段引文的意思是:墓门上爬满了荆棘,应当用斧头将其清理干净。第二段引文的意思是:花已经败落,进入墓门后空空如也。——两段诗都说明存在着“墓门”,若将其作为“泛指墓地”根据实在勉强。
为了说明清楚敦敏诗的“墓门”是指什么,我们想先介绍一下香山“乱葬岗子”的情况。
乱葬岗子——即指没有人管理,人们可以自由到那里去埋葬死人的荒原、野岭。清代时香山地区很荒凉,有两个乱葬岗子:一个在四王府北面的山脚下;一个在杰王府西面,香山小学南侧的红山头小山的脚下。解放初期四王府的乱葬岗子被某单位所占,现已盖满楼房。杰王府西面的乱葬岗子,直到这个世纪初才被开发商买走,建成别墅区,即“香邑苑”。因而当地年长者都了解所谓“乱葬岗子”的情况。乱葬岗子里的坟墓并非都是穷人的,也有富人的。就像一个村庄——既有贫农,也有地主一样。穷人坟很简陋,只是一个坟头,一块小碑而已;富人家的坟则比较讲究——在坟前面有个小石桌(一块平坦的石头),石碑也较大,较齐整,坟的四周还有约半米高的围墙卫护,南面留口——称为“墓门”。
曹雪芹晚年,曹家已遭第二次抄没,十分贫寒。他又提出“鹿车荷锸葬刘伶”,意不必将他一定要埋到祖坟去,死在那里,就葬在那里。他在爱子因痘疹早夭后,自己也病倒,不久去世,因而葬在香山是很自然的事。曹家属正白旗,他死后自然会葬在距正白旗村较近的四王府北面的“乱葬岗子”。关于曹雪芹坟墓的情况,可有两事作为参照:
其一,从敦诚有“三年下第曾怜我,一病无医竟负君”、“故人惟青衫泪”等诗句后,他在曹雪芹逝后,为了报答雪芹“怜我”之恩,生前没有做到,身后为师长修个比较好些的墓,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崇爱之情,可能性极大,而不会让雪芹的坟也像其他穷人的土坟那样,仅仅一个黄土坟头。
其二,我们早在八十年代到香山探考曹雪芹在香山的踪迹时,就听到村民讲:解放初期一些老人还都能指出哪座坟是曹雪芹的。可见此坟必定与其他的坟不同——经过近二百年的风风雨雨居然还完好地存在着。如果此坟没有用砖石垒成的围墙,只是一个土堆,恐怕早就夷为平地,而在其上又埋葬了其他的死者(比如陶然亭曾是个乱葬岗子,后来清理时,发现有的地方有三四层坟)。
了解了上述的背景,再来看敦敏的“小园忍泪重回首,斜日荒烟冷墓门”两句诗。
重回首:又回想起。冷:冷落。
结合全诗来看这两句诗,其意即:敦敏同朋友们在湖边的小酒馆饮酒时,向朋友们介绍了曹雪芹的情况,并说雪芹就葬在附近。之后他便带着朋友们一起前往凭吊。凭吊之后便各奔其家了。敦敏回到“槐园”,回想起凭吊曹雪芹墓地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热泪盈眶——当他们凭吊时,太阳已经偏西,野店有炊烟升起;雪芹因家成空巢(妻子已回南方),数年来无人祭扫,坟上长满野草,十分荒凉。
(三)阐释清楚此诗可解决哪些问题? 1、敦敏等人“游眺”的不可能是“蓟门烟树” 有人认为敦敏等人“游眺”之处是:“蓟门烟树”附近的“元大都土城遗址”。(见沈治钧文,载于《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三辑。)
——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敦敏此诗的诗题为《西郊同人游眺兼有所吊》——明确写的是“西郊”。而“蓟门烟树”是在北京的北郊,方向都找错了,还可能正确吗?
2、敦敏等去“吊”者不可能是其小女? 陈毓罴在《何处招魂赋楚蘅》(载于《红楼梦学刊》1993年第一辑)一文中写道:“经我考查,此人(敦敏等所‘兼吊’之人)乃是敦敏死去的小女儿。”
沈治钧在《日望西山餐暮霞》一文中写道:“陈毓罴更明确指出:此诗所吊之人‘乃是敦敏死去的小女儿’。此说较为稳妥。”(见《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三辑第92页)
沈治钧在《日望》一文中,一方面说:“小园,即槐园,是敦敏的住处,。槐园在北京内城西南角的太平湖畔。”一方面说:敦敏同人所“吊”之地在“蓟门烟树”附近,即在京城的北郊。现在又说所“吊”之人是敦敏之小女。
按照沈治钧上述的逻辑:敦敏的槐园在北京的西南角。他的小女死后,不葬在阜城门(当时没有复兴门)外,也不葬到通县(祖坟所在地),却将夭折的小女跑到几十里之外的京城北郊“蓟门烟树”去葬,什么道理?
从前面的论述来看,敦敏与友人去“游眺”之处,只有香山才可能有那样的风光,此“吊”为“兼吊”,即所“吊”之人的墓地必定在香山附近,而敦敏为什么偏偏要跑到北郊“蓟门烟树”附近去“吊”呢?
——上述种种说法都要难以自圆其说。
3、雪芹的墓地不可能在“小园”(“槐园”)附近 有人根据“小园忍泪重回首,斜日荒烟冷墓门”这两句诗,认为雪芹的墓地在离敦敏的槐园不远的地方。
从敦敏的诗来看,敦敏与友人“游眺兼有所吊”的地点,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条件:
其一,“游眺”之地有“古墩”;
其二,从“古墩”向南眺望,收入眼底的是“敞平原”;
其三,面向西方,远看是“遥山千叠”;
其四,近看则能看到山上的小“径”——说明所游眺之地离香山十分近,否则如何看得清山上的小径呢?
其五,在游眺之地近旁有寺院,能听到“清磬”。
其六,雪芹墓地离其住地(黄叶村)不远,敦敏等人能在“游眺”后,去凭吊。
在敦敏的“槐园”附近能有如此地方?
此外,按照敦诚《挽曹雪芹》中的注:“数月前,伊于殇,雪芹因感伤成疾”。如果曹雪芹葬在“槐园”附近,在雪芹之前,其子也必定葬于槐园附近。因敦诚还有诗句云:“孤儿渺漠魂应逐。”即雪芹葬在了其子之侧。那么,——不妨作个推断:雪芹之子有可能葬在距槐园不远之处吗?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20:34: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敦敏《小诗代简》只能写于癸未年——卒年问题上无争辩的事实之一 小诗代简寄曹雪芹 东风吹杏雨,又早落花辰。
好枉故人驾,来看小院春。
诗才忆曹植,酒盏愧陈遵。
上已前三日,相劳醉碧茵。
(注:上面一首诗见《懋斋诗钞》影印本第90页。该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4月出版。)
(一)确定《小诗代简》写于何年的“试金石” 关于《小诗代简》到底写于哪一年的问题,先后有四种说法:
1、“癸未”年——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2、“壬午”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
3、“庚辰”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4、“甲申”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这个问题已争论半个多世纪了,至今没有结论。但是敦敏写此诗只可能在一年。即在四种说法中,只可能有一种是正确的。哪一种是正确的呢?
——我们必须找一令人信服的确定方式。
在敦敏《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中,第一、二句为:“东风吹杏雨,又早落花辰。”其意所指是写《小诗代简》的日期——杏花正在像下雨般地飘落。
那么,这是指哪一天呢?
《小诗代简》的最后两句的内容,是邀请曹雪芹来作客。具体时间是:“上已前三日。”——“上巳”是三月初三日,向前推三日,是二月的最后一天。
按照一般情况,邀请作客是几天前发出请帖呢?
——一般是在三四天,四五天前。
那么,从二月最后一天向前推三四天,四五天便是发出请帖的日期——这一天会出现“杏雨”景象。
农历的月份有小月、大月之分,小月是29天,大月是30天。从二月的最后一天向前推三四、四五天大体是二月二十五日前后。
我们只要查看一下,在上述四种说法中,哪一年的二月二十五日前后出现“杏雨”现象——这便是敦敏写出《小诗代简》的年份。
——这种方法便是检验哪一年写出《小诗代 简》“试金石”。
(二)本文作者曾在自家小院种植杏树,以便仔细观察“杏雨”时间
霍国玲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特地在香山自家小院中种植了一棵杏树——以便于准确地观察杏花的开谢时间。
观察结果:4月5日是“清明”。那日,杏树枝头繁花似锦,浓淡相间,耐人赏玩。可是一过清明,杏花便开始飘落,到第三四天,在春风摇曳下,花瓣纷纷飘落如雨。仅短短的二三天便基本上凋谢完毕。又过了一二天,树上便看不见花瓣了,花瓣完全落尽,代之的是碧绿的树叶。可以用这种情景,来对照《小诗代简》中“杏雨”的具体时间。
(三)癸未年(乾隆二十八年)杏花飘落的时间与《小诗代简》一致 我们先来检验癸未年。
1、二月二十二日是清明节。
2、二月二十五日前后,正是清明之后的几天。——这几天恰恰出现“杏雨”景象,与《小诗代简》中 “东风吹杏雨,又早落花辰”诗句完全相符。
3、癸未年的二月是小月(二十九天)。三月初一日,是敦诚三十岁整寿——邀请雪芹在寿日的前一天(二月二十九日)到槐园,以便在生日的前一天晚上就可畅饮一番。一切顺理成章,合乎情理。
(四)壬午年杏花飘落的时间,与《小诗代简》不相符 我们现在用杏花飘落的时间检验“壬午”年(乾隆二十七年)。
这一年的二月二十五日前后,合公历3月20日前后,正值“春分”(3月21日)前后。此时杏树刚开始长花苞,远未开放——距清明还差半个月——与《小诗代简》中所叙述的“杏雨”情景,明显不符。
(五)庚辰年春天曹雪芹不在北京,《小诗代简》不可能写在这一年 有学者认为敦敏的《小诗代简》应是写在庚辰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由于是年春天,曹雪芹并不在北京,此事敦敏不会不清楚,《小诗代简》不可能写在这一年。
关于这个问题有敦敏诗《芹圃曹君霑别来已一载余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为证。现将这首诗录制于下:
可知野鹤在鸡群,隔院惊呼意倍殷。
雅识我惭褚太傅,高谈君是孟参军。
秦淮旧梦人犹在,燕市悲歌酒易醺。
忽漫相逢频把袂,年来聚散感浮云。
一般认为,这首诗写于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年)秋冬以后。因为在此年的初秋,敦敏写过《闭门闷坐感怀》诗,诗中“故交”即指雪芹。诗如下:
短檠独对酒频频,积闷连宵百感生。
近砌吟蛩侵夜语,隔邻崩雨堕垣声。
故交一别经年阔,往事重提如梦惊。
忆昨西风秋力健,看人鹏翮快云程。
上面这首诗既写于乾隆二十五年秋(“蛩”qiong是指蟋蟀),从“故交一别经年阔”诗句可知:曹雪芹在这一年的二月并不在北京。
(六)甲申年二月二十五日前后杏花还正是花苞阶段 有持甲申说者认为《小诗代简》写于甲申年。
甲申年的二月二十五日(公元3月27日)前后,杏花尚含苞待放——“清明”是在这年的三月初五日——也就是说,再过十几天之后,才可能见到“东风吹杏雨”景象。因而,该诗不可能写于此年。
此外,还可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验证:
其一,从此诗在敦敏《懋斋诗钞》中位置来看,是在癸未年的春天,绝不可能在甲申年 敦敏的《懋斋诗钞》是一部基本上按编年排列的诗集——这种诗集的特点,往往是诗人写一首,便将此诗抄录于诗集中。因而,只要将癸未年(乾隆二十八年春)到甲申年(乾隆二十九年春)敦敏所写的诗歌做一个排列,便可清楚《小诗代简》是写于哪一年了。
1、古刹小憩(癸未)(在此之后的诗歌,便属于“癸未”年所写的了。癸未年的诗歌自春季开始排列。)
2、过贻谋东轩同敬亭题壁分得轩字
3、典裘
4、小诗代简寄曹雪芹(将敦敏所写诗词排列后,便知此诗必定写于癸未年春,而不可能写于甲申年。)
5、月下梨花(梨花开放的时间,是在清明后,此时杏花已凋落。)
6、风中杨花(杨花是在谷雨前后。此诗写于春末。)
7、饮集敬亭松堂,同墨香叔,汝犹、贻谋二弟,暨朱大川、汪易堂,即席以杜句“篷门今始为君开”韵得蓬字
8、题画四首
9、朱大川画菊花枝上一雀
10、题边禹亭便面画菊花、佛手各一枝
11、刈麦行(收割小麦的时间是在初夏,此诗写于癸未年初夏。)
12、分咏得套杯
13、黄去非先生以四川县令升比部主事,进京相晤,话旧感受成长句
14、莲花池道中(此诗写于癸未年仲夏。)
15、闻敬亭自潞河过通州,至邓家庄访鸿上人,偶忆旧游,书此即赠
16、咏庆丰闸流水
17、目病初愈示敬亭、贻谋
18、敬亭病疟诗以慰之(此诗写于癸未年夏末秋初。)
19、谢敬亭送枣子、葡萄(收获枣子、葡萄的季节是在中秋之节之前。此诗写于癸未初秋或仲秋。)
20、秋事(此时写于癸未年秋)
21、宿松堂和敬弟韵
22、九日过东皋吊问亭将军
23、九日冒雨过敬亭夜宿话旧
24、哭小女四首(敦敏小女夭折于癸未年秋末痘疹流行之时)
25、十月二十日谒先慈墓感赋(是日系贱辰)(十月已进入初冬)
26、东郊感怀
27、以宁自松关载酒敬亭,敬亭以诗见寄依韵奉酬并简以宁
28、蜡梅次敬亭韵兼寄易堂(蜡梅,说明此时已到癸未十二月)
29、全敬亭以南郊小雨诗偶忆旧游和韵三首(小雨,说明此时已到了甲申年春。)
30、同敬亭、贻谋大川载酒游潞水时三月五日也分韵得东字(潞水位于北京通县。三月五日恰恰是清明节。敦敏到通县来,是为祖坟扫墓。)
——从上述敦敏所写诗歌的顺序,可以看出:《小诗代简》是写于癸未年春,不可能是在甲申年春。
其二,敦诚《挽曹雪芹》一诗写于甲申初春,敦敏的《小诗代简》是写于仲春 敦诚《挽曹雪芹》诗,主题写的是为曹雪芹送葬,写诗的时间,注明是在“甲申”年。而诗中有“荒天”二字,说明是在早春。——按农历来看,是在正月。《小诗代简》写出的时间是“东风吹杏雨”——清明之后,是在暮春。
如果说《小诗代简》不是写在癸未年,而是写在甲申年,就相当于在为曹雪芹送葬之后,又去邀请曹雪芹来敦家赏春——完全不合逻辑。
(七)结论 以二月二十五日是否出现“杏雨”现象作为检验标准,分别对“癸未”、“壬午”、“庚辰”、“甲申”诸年进行检验,结果是:唯有“癸未”年才符合标准。《小诗代简》一诗写于“癸未”年确定无疑。——这可以作为在曹雪芹卒年问题上,无可争辩的事实之一。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20:44: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雪芹之子夭折于“癸未”年痘疹流行期间 ——卒年问题上无争辩的事实之二 敦诚《挽曹雪芹·甲申》诗中有注释“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
——学术界对于敦诚的诗歌,没有任何分歧意见,均认为此首《挽曹雪芹》写于“甲申”年(1764年)。也均认为注释中的话,可以作为讨论问题的依据。但如何理解注释,却有不同看法。
现在我们所要论证的是:确定“伊子殇”的时间,因为此事直接联系到雪芹的“感伤成疾”的问题。
(一)“前数月”从何时开始计算 敦诚这首诗的题目为《挽曹雪芹·甲申》——即这首诗写于“甲申”年。写于“甲申”年何月呢?
这首诗是第二稿,第一稿《挽曹雪芹》没有写明“甲申”,但却记录了送葬时的气候情况——在一些诗句中作了反映:“晓风昨日拂铭旌”、“泪迸荒天寡妇声”。
“荒天”——说明这是早春时节。
“昨日”——因这是一首送葬诗,说明此诗写于送葬的第二天。
“晓风”——说明送葬那天,刮着风。
由于这些反映时节、气候的诗句之稿与诗题中有“甲申”二字之稿,是同一首诗的先后两稿。前者为第一稿(初稿),后者为第二稿(修订稿)。于是就出现了分歧:
一种意见认为:虽然一是初稿,另一是修订稿,诗中所反映的时间、事件却是一致的。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第二稿既然是修订稿,“则题下所注‘甲申’就不能解释为雪芹逝世(应为:送葬)之年,而只能解释为敦诚改写之年”。(《红楼梦学刊》1993年第二辑第308页)。
两种意见孰是孰非?
这里有一个事物认识的基本原则问题。——记述事实的同一文稿或诗稿,不论在写作过程中曾有过几稿,所反映的基本事实: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是一致的。所谓修改,就为了使其对事实记述得更完整、准确,其语言更加精练、有文采。——“甲申”是诗题《挽曹雪芹·甲申》的有机组成部分——所反映的是“挽”的时间。初稿没有此词,修改稿作了补充,说明诗人在作品中将事实反映得更加全面、准确。
——有了这样的认识,便可清楚:不论《挽曹雪芹》一诗的第一稿,还是第二稿,其中所反映的都是送葬曹雪芹的事实。因而综合两次诗稿,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敦诚的这首《挽曹雪芹》诗写于“甲申”年早春之时 。诗中注释的“前数月”是指写诗时——“甲申”年早春——的“前数月”。
本篇所论证的是“前数月”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伊子殇”,之后造成雪芹“感伤成疾”。
(二)乾隆二十八年(癸末),北京流行痘疹(天花),“十家襁褓一二全” 从“甲申”年早春(敦诚写《挽曹雪芹》的时间)向“前”推“数月”,是何时呢?
从“荒天”一词来看,可视为正月(正是早春)。“数月”,之“数”可理解为:几,几个。“前数月”指前几个月——前3个月至10个月都可叫做“前数月”。超过了此数,就不这么表达了。因接近了一年,便会说:“前一年”,或“约一年前”。
从甲申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正月,向“前”推3—10个月是乾隆二十八年十月(1963年11月)至三月(1763年4月)——这便是曹雪芹的独子死(“殇”)的时间。
这期间在北京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北京曾发生严重的痘疹(天花)。蒋士铨(1725—1785年)在《忠雅堂诗集》(存仁堂刻本)卷11的“癸未”下,其第2页有《痘殇叹》写道:
三四月交十月间,九门出儿万七千。郊关痘殇莫计数,十家襁褓一二全。
《忠雅堂诗集》是一部严格的编年集。此文写道:此次痘疹发生在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年)三四月份到十月间。在这期间,北京城内夭折儿童达17000人,而郊区则严重得多,百分之八九十的儿童(“十家襁褓一二全”)都死于这场痘疹传染病中。
曹雪芹当时居住香山正白旗村39号院——属北京郊区。从上面记载来看,曹雪芹之子正是在这一年,因传染上了痘疹而夭折的。
(三)《懋斋诗钞》对痘疹的记载 敦敏的一双儿女和自己的小妹妹,竟在十天之内先后死去。在敦敏作于癸未的一组诗中,记载了这场灾祸。现录其中两首:
《哭小女四首》之二
膝前欢笑恰三年,钟爱非关少女怜。
忆汝临危犹眷眷,连呼阿父泪潸然。
《哭小女四首》之四
汝弟才亡未十日,汝姑先去只三朝。
夜台相见须相护,莫似生前太恃娇。
(《懋斋诗钞》手抄影印本第103—104页)
从这些诗的内容来看,敦敏一家连续死了三个孩子——其小女、“汝弟”、“汝姑”。他们是死于当时发生在北京的痘疹传染病。
那么,为什么说这些哭悼诗是写于癸未年呢?
这首《哭小女四首》一诗,被排在《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之后,在他的生日《十月二十日谒先慈墓感赋》诗之前。此诗第一句是“古稀岁月半相侵”,说明这一年他正满三十五岁(虚龄)。按敦敏生于雍正六年戊申(1728年),则此年正是癸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同是这首诗,其第五句“七年哀隔松邱冷”,有注曰:“先慈于丁丑见弃,迄今七载。”按敦敏为其弟所作《敬亭小传》,他们的母亲死于丁丑(1757年)二月,至癸未(1763)十月二十日为七年差三个月,诗句只能写整数,故云“七年”。再次说明《哭小女四首》一诗写于癸未年(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四)《四松堂集》对痘疹的记载 1、《哭妹、侄、侄女文》(《四松堂集》卷四,第214—215页):
哭吾侄阿卓未旬日,泪痕在目睫间,而吾妹复殇。即以目睫未干,续之以哭吾妹。私谓:自兹以往可净睫痕。不意索泪者相继于后,而吾兄女又溘焉长往矣。
初,阿卓患痘,余往视之。途次见负稚子小棺者,奔走如织,即恶之。而三人竟罹此厄:阿卓先,妹次之,侄女继之。
敦敏家连续死了三个孩子:先是“吾侄阿卓”(敦敏的儿子)。他死后不到十天,“吾妹”亦殇(亦是敦敏之妹,阿卓之姑)。最后“吾兄女”(敦敏之小女)亦夭折。
敦诚接着写道:在其侄患痘疹时,曾去探视。在路上,看到许多人抬着、背着或用车拉着装有儿童的小棺木。——说明当时北京患痘疹儿童的普遍。
2、敦诚的《哭芸儿文》
在《哭妹、侄、侄女文》的前一篇是《哭芸儿文》。文中写道:
会汝病之先,燕中痘疹流疫,小儿殄此者几半城,棺盛、帛裹、肩者、负者,奔走道左无虚日。而一门内如汝姑、汝叔、汝姊、汝兄,相继而殇。
此文谈及了两个问题。一是北京的痘疹,使得小儿死了全城的一半——每天都有死儿被带出城掩埋。二是仅仅是二敦家便死去五人:除芸儿外,还有敦敏的女儿及阿卓,以及二敦的弟妹。
(五)张宜泉诗《哭子女并丧》 在张宜泉《春柳堂诗稿》第61页有诗《哭子女并丧》题注曰:“余生二女一子。因出痘仅存一焉。”诗云:
不获家门幸,重重祸痘疮。
才含娇女泪,又割爱儿肠。
……
从此诗可以看出张宜泉生有二女一子,但在痘疫后,只剩下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小女,其他两个大一点的孩子均夭亡。
(六)癸未夏秋之际流行痘疹,雪芹之子未能躲过此劫,雪芹则因此而“感伤成疾” 敦诚在《挽曹雪芹》中有诗句为“肠回故垅孤儿泣”。对此,诗人有说明云:“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此《挽》诗写于送葬的第二天。时间是甲申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早春,大约是正月。自此时向“前”推“数月”恰遇痘疹流行时期,雪芹之子未能幸免而遭夭折。为此,雪芹十分伤心,并因此而患病。
关于雪芹之子的年龄,据我们考证——为13岁。在《脂砚斋全评石头记》(下)的第1028页,我们作过这样的纪录:
乾隆十五年(1750)冬,竺香玉在雪芹的正室夫人李香玉的要求下,为雪芹生一子。……(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论证,预计载于“石学论丛”(即原《红楼解梦》论丛)第十一集)
从乾隆十五年(1750年)至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年)为13年,即这年雪芹之子13岁(虚龄14岁),因传染上痘疹而夭折,致使雪芹“感伤成疾”,数月后而死。
曹雪芹的儿子夭亡于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年)。之后,雪芹因伤痛病倒,数月后亡故。两件事的因果关系,十分清晰。
结论:雪芹之子夭折于“癸未”年痘疹流行期间,之后造成雪芹的“感伤成疾”——这一点可视为:卒年问题上无争辩的事实之二。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31 08: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衫,代指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31 08: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看得头都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1-31 08: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9-1-31 08:45
太长了,看得头都大了。

作为一个资料放在这里,研究红学随时来查,省得网上到处找了。

现在是快餐文化,所以如观经常把一长篇拆分,每天以回复应答的方式来讲,这样效果好一些。

比如潭州雨梦,用二天时间导读完,省得他老人家再费神去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31 10: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夫上世纪六十年代就通读脂评了。
如观每天所论谬论堆集,连悼诗是谁写的都搞不伸展,遑论其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31 10: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闻梅花开,昨日特携妻游杜甫草堂,草堂赏梅胜地也。园内红梅,绿梅,白梅有含幼苞的,有开败了的。细雨微风,花瓣如雨飘落。一株上梅开尚有先后,何尝约定哪几天同时飘谢呢?
杏花亦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9-1-31 10: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31 21: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漢語大詞典》:瘦生  
瘦弱的样子。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轻佻》:“ 李白 《戏赠杜甫》曰:‘ 饭颗坡 前逢 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形容何瘦生?祇为从前学诗苦。’” 元 仇远 《和子野郊居见寄》:“论心握手到忘形,性癖耽诗各瘦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藕花》:“蔆花忽至,虽觉瘦生,而姿态愈艷。”

点评

太瘦生,有没有寿命太短的意思?因曹雪芹据记载“身胖头广而色黑”,并不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31 2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31 21:12: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1-31 21:02
《漢語大詞典》:瘦生  
瘦弱的样子。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轻佻》:“ 李白 《戏赠杜甫》曰:‘ 饭颗 ...

太瘦生,有没有寿命太短的意思?因曹雪芹据记载“身胖头广而色黑”,并不瘦。

点评

瘦生入诗不少,无寿命太短的意思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31 21: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31 21: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其日独游香山寺)(唐·白居易)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31 21: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舊,古"柩"字,通用。
旧为柩的本字。诸红学权威以为常见而作新旧之解,平白生出一段官司。
昨日已点明写作日期。
曹雪芹除夕死,晓风昨日即初一之晨,故此诗应作于甲申年正月初二也。
青山是否以讹传讹,我们无原本或影印件对证,不好界定。但我认为一定有稿作青山。青山亦有典证,见白居易诗。另旧联:青山有幸埋忠骨,故青山于此更适合于凭吊。
青衫典亦见白居易诗。有解为文士之服。我认为作便服或微服解更合适。也不要把青衫理解成单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31 21: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9-1-31 21:12
太瘦生,有没有寿命太短的意思?因曹雪芹据记载“身胖头广而色黑”,并不瘦。 ...

瘦生入诗不少,无寿命太短的意思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31 22: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雪芹死于除夕,则与其子死于同年。
1.芹若死于壬午除夕(换算应为1763年2月)作为好友的敦氏兄弟怎会在癸未年春(1763年4月)邀芹赏花呢?
2.癸未年芹之诗友干啥去了呢?总不可能无一诗悼唁吧。
3.诗人写诗,按年分集亦是常事。据传敦氏悼芹诗收在甲申年第一篇,且有晓风昨日之句,则证明芹死于癸未年除夕,第二天晨甲申正月初一,敦氏闻讯即参与吊唁。正月初二,敦氏写下此诗。传至甲午年敦氏才最后定稿,而诗不论改过多少次,也不论改过多少年,也只可收在初写年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9-2-1 07: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4 17: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