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3|回复: 12

[理论] 格律诗小议(绝谷野樵)

[复制链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9-1-26 21: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19-1-27 03:52 编辑

格律诗小议(绝谷野樵)


一、颔联与颈联的音步一定要对仗吗?


先看三个例子吧:

例1: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该诗颔联音步(句式)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不对仗。
也许有人说这是偷春体,音步对仗放到了首联,那么我再举首蜂腰体:

例2:艳女词(梁鍠)
露井桃花发,双双燕并飞。
美人姿态里,春色上罗衣。
自爱频开镜,时羞欲掩扉。
不知行路客,遥惹五香归。

该诗首联音步(句式)为:露井——桃花——发,双双——燕——并飞。音步不对仗。
该诗颔联音步(句式)为:美人——姿态——里,春色——上——罗衣。音步不对仗。

例3:阙题(唐 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该诗颈联音步(句式)为: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不对仗。
也许有人会问,为何不可读成:深柳——读——书堂?因为这样读,意思就变成了“深柳中,主人读于书堂”,而从该诗尾联可知,主人并不在家,如何读于书堂?所以不能这么读也。

从这三个例子可以看出,格律诗的颔联、颈联,音步(句式)可以不对仗(但颈联的词性一般应对仗)。

二、是否一定要避同义或近义词?

格律诗同义或近义词可分为三种,一是句内同、近义词;二是联内同、近义词;三是联间同、近义词,分述如下:

1)句内同、近义词:

例如孟浩然诗: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唐 孟浩然)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该诗第四句为“月照一孤舟”,“一”和“孤”便同义或近义也。

2)联内同、近义词:

例如: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唐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该诗第二联出句的“两”和对句的“双”同、近义也。

又如:

咏华山(宋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该诗第二联出句的“头”和对句的“首”同、近义也。

3)联间同、近义词:

例如:

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该诗第一联的“水”和第二联的“江”近义也。

又如:

长征(近代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该诗第一联的“山”和第二联的“岭”近义也。

由此可以看出,格律诗应以意为先,无须刻意回避同、近义词也。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9-1-27 15:45: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起码接近,对仗还是有原则的。当然,确有胜意,则不择其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菜根谭文学院特邀嘉宾

Rank: 6Rank: 6

威望
27523
贡献
78648
金钱
132401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1-27 19: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老师观点,学习受益!谢谢,致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00: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9-1-27 15:45
最起码接近,对仗还是有原则的。当然,确有胜意,则不择其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00: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河东叟 发表于 2019-1-27 19:47
同意老师观点,学习受益!谢谢,致礼!

点评

愿与老师交流,遥祝愉快! 能学到点东西真好!再次感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8 1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56
发表于 2019-1-28 06: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樵啊,山与岭还是有区别的,有此一说,曾被“教化”过的叫山,亦即有过道教、佛教驻锡的,反之,则为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菜根谭文学院特邀嘉宾

Rank: 6Rank: 6

威望
27523
贡献
78648
金钱
132401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1-28 11: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愿与老师交流,遥祝愉快! 能学到点东西真好!再次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11: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河东叟 发表于 2019-1-28 11:41
愿与老师交流,遥祝愉快! 能学到点东西真好!再次感谢!

不客气

点评

小年快乐,顺颂吉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8 19: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菜根谭文学院特邀嘉宾

Rank: 6Rank: 6

威望
27523
贡献
78648
金钱
132401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1-28 19: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年快乐,顺颂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发表于 2020-5-24 15: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发表于 2020-5-24 15: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古仿古格律通,可惜今诗不相融。
倡导新韵不泥古,莫作平仄朽老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发表于 2020-5-24 15: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律•必须打破的旧“蛋壳”!


重阳JM/文               

    今春,我约朋友春游到松花江边,在丛林中捡到三只有着美丽花纹的鸟蛋,十分可爱。可惜不小心打破了一只,剩余两只视为宝贝儿每人一只带回家中。我将鸟蛋小心的放在书桌上,每天玩尝,爱不释手。朋友的那只被放进温床中以期孵出小鸟来。二十几天后,美丽的蛋壳破裂了,小生命出世了,给人们带来了无限惊喜与欢悦。我在欣喜之余,也庆幸自己的这只还完好无损的保存了下来,可以继续供人玩赏。然而,百日后一个炎热的中午,我那只有着美丽花纹的,可爱的鸟蛋,突然炸裂了,弄得满屋里腥臭,惊得我呆若木鸡,惹得人们苦不堪言。
    由此,我想了许久,事物就是这样。蛋是有生命的可以变化的物体,但变化是有条件的。蛋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变成小雏,而小雏必须打破蛋壳才能出世。如果条件不成熟或不适宜,打破了蛋壳就会扼杀新生命。反之,想要永久地保持完美无缺的蛋壳也是枉然。正如那只臭蛋,即使它不变臭、不炸裂,拟或保存了千万年,也不过有幸变成象“恐龙蛋化石”那样没有生命的石蛋。
    由此,我又想到了诗。中华诗词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打破旧“蛋壳”的有生命的延续过程。中国诗史上的经、辞、赋、乐、诗、词、曲,哪个不是冲破旧的“蛋壳”而诞生的新生命呢?然而,哪个又不曾是“蛋壳”而被冲破过呢?试想,不冲破唐诗那个“蛋壳”能有“词”的兴盛吗?不冲破词的“蛋壳”会有“曲”的繁荣吗?同理,不冲破格律旧“蛋壳”能有“新体诗”的出世吗?“新韵诗”就是冲破格律旧“蛋壳”而诞生的新体诗,新生命。所以,她必有强大的生命力,她的兴起正是历史的必然!
    近闻,四川某诗词学会请了一位教授讲“诗”。那位教授竟然叫嚷“不是格律诗,就是没有资格入诗的殿堂”;“写诗就得用平水韵,那是御定了的”;“新韵是误导,普通话是官腔,行不通 …… ”等等谬论,惹得听众当即退场。
    我想,那位教授就是一个典型的“臭蛋”!在他看来,诗的殿堂里只能有格律诗,容不得其它诗;在他的眼里,“御定的”就是永恒不变的。真没想到那位吃共产党饭的教授,却在听“皇帝”的旨令。更令人吃惊的是,我国推行了几十年的普通话,新声韵,他却认为“行不通”,是“官腔”,是“误导”,真是才高胆大,亏他讲得出口!
    也难怪,象这样顽固不化的“臭蛋”教授,几乎遍地都有。他们竟然看不见激进的“西化诗人”们连韵都不要了,甚至将无韵“非诗”搬进了大学教堂,还写进了大学教材。更不知道普通话是法定的新声新韵标准语,竟然在那里胡说八道!你说,他们的脑袋是不是“臭蛋”?
    人们不禁要问:中国诗坛怎么了?中国的教研界在教研什么?要么死守旧韵,要么不要韵;说普通话新声韵是“误导”,是“官腔”,“行不通”。那么,诗究竟怎么写?诗人究竟怎么做?当代的中国诗坛究竟在闹什么?!
    继承不是守旧,进化不是西化。唯旧的,唯洋的,都不是中国诗歌的出路!
    艺术是永恒的,但各种艺术形式,不管它存在的时间再长,对于艺术的历史长河而言,都只不过是一个浪花而已,随着时代的演变,它绝不会永居浪尖而不消退!任何有生命的“蛋”,都必须打破旧“蛋壳”才能获得新生命,这就是自然法则,这就是科学。因此,格律,是封建文化的产物,是必须打破的旧“蛋壳”!新韵诗,是必生的新体诗,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欢呼新韵时代的到来!
            2002.8.2
首发2002年10月《新韵》总27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56
发表于 2020-5-25 06: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樵哥,地摊货还去地摊叫卖。音步不对仗,意对或宽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3 14: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